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毛泽东点评国民党着名将领 >

第41节

毛泽东点评国民党着名将领-第41节

小说: 毛泽东点评国民党着名将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天,毛泽东派人去交际处接来邓宝珊与续范亭,和朱德、周恩来一起与他们谈心。毛泽东在谈话中说,国共两党发生的许多历史事件,邓先生你我都是过来人,历史经验证明,内战的路走不通。蒋介石只有从根本上放弃独裁和内战政策,这才是国民党的出路。我们大家都必须为此而奋斗。之后,周恩来、朱德、续范亭也都围绕毛泽东的话题,谈了自己的看法。邓宝珊赞同制止内战,认为这是民心所向。
  12月中旬,邓宝珊一行离开延安回榆林。邓宝珊此次在延安住了近二十天,西安和榆林的特务又以为有机可乘,造谣说“邓宝珊在延安被共产党扣留了。”邓宝珊回到榆林,西安方面竟有人打电报来“表示慰问”,说什么祝贺“脱险”云云,使邓宝珊一行既觉荒唐,又感可笑。
  国民党顽固派掀起的第三次反共高潮,由于全国人民,包括许多爱国民主人士的反对,以及国际进步舆论的谴责,最后被完全制止了。邓宝珊也为此出了大力。所以第二年12月,毛泽东特写信再次向邓宝珊表示感谢,并对他抗战中支撑北线,保护了陕甘宁边区的功劳给予赞扬,原信全文如下:
  宝珊先生吾兄左右:
  去年时局转换,先生尽了大力,我们不会忘记。八年抗战,先生支撑北线,保护边区,为德之大,更不敢忘。去秋晤叙,又一年了,时局走得很快,整个国际国内形势都改变了。许多要说的话,均托绍庭兄专诚面达。总之只有人民的联合力量,才能战胜外寇,复兴中国,舍此再无他路。如果要对八年抗战作一简单总结,这几句话,鄙意以为似较适当,未知先生以为然否?何时获得晤叙机会,不胜企望之至。
  专肃    敬祝
  健康!
  毛泽东上
  十二月二十二日
榆林战役带来的苦恼
  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矛盾很快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此展开了两种命运、两条道路的大搏斗。在这场决定中国前途的斗争中,每一个人都无一例外地面临着站在哪一边的选择,中间道路是没有的。由于种种复杂的历史原因。邓宝珊在解放战争初期没能及时地站到人民阵线一边来。
  1947年夏,人民解放军由于战略需要,确定了“攻榆打援”的战役计划,不能不对驻守
榆林的邓宝珊部采取军事行动。
  首先发生的是三岔湾前哨战。8月初,人民解放军向榆林作战略运动。邓宝珊决定把驻鱼河堡、米家园子、归德堡的徐保部82团向城内集中,除神木驻军外,其他外围据点一概放弃。8月6日清晨,邓部向榆林集中的部队有一部分被人民解放军在三岔湾公路上截获,即82团一个营和一批辎重;新11旅2团两个营则在人民解放军猛攻下退回三岔湾。此时三岔湾战斗打响,邓部未及行动的两个营:新11旅二团一个营和82团一个营,被人民解放军从正面包围了。战斗至下午3时,四个营全部被歼,新11旅2团团长周效武被俘。
  三岔湾的战斗,给邓宝珊刺激很大,他决没有想到自己真与解放军打起来了,而且损失的是自己带出来参加抗战的甘肃子弟兵。此后,榆林便处在了人民解放军的包围之中。
  8月7日晚10时,解放军开始对榆林发动攻势,国民党守军放弃了飞机场,主义庙、东岳宫和官井滩的部分阵地。但由于榆林三面沙漠,一面临水,人民解放军野战部队缺乏攻城利器,故连日攻城未克。接着几天,解放军向榆林发起进攻,战斗甚为激烈。至11日晨3时许,解放军用炸药将小西门炸开,少量部队猛扑进城。邓部守城部伤亡惨重。12日晚,胡宗南的整编36师师长钟松,率所部由靖边沿长城线星夜兼程援榆。人民解放军遂撤围榆林。
  整编36师到榆林后,钟松连邓宝珊准备的一顿饭都不吃,便领军南下。邓宝珊说,  “钟松急急忙忙去配合29军,想夹击米脂、佳县的解放军,把人家赶过黄河,我看他是钻到彭德怀的“口袋’里去了!”钟松部南下,果然在沙家店大败被歼。
  人民解放军“攻榆打援”解决了胡宗南的两个整编旅,取得了消灭敌人有生力量的胜利。
  经过几天思考,邓宝珊决定前往张家口去找傅作义,商谈共同的出路问题。这时已是10月下旬,傅作义将主持华北军事已有所风闻,邓感到傅作义接受新命在即,颇有扩展之意,所以原准备与傅一谈的满腹心事,一语未曾道出。
  就在邓宝珊赴张家口的时候,11月初发生了人民解放军第二次进攻榆林的战役。2日,攻近城郊的解放军进攻凌霄塔和官井滩两个阵地。3日下午3时,加紧猛攻凌霄塔和南城;至夜12时,凌霄塔下阵地大部分被解放军占领。从8日起,进攻减少,每天早晚两次,重点是南城和北关。城内国民党军分析,一种可能是解放军采取“慢慢围困,粮尽自开”的办法;二是仍运用“围城打援”的战略。11日,人民解放军佯攻后开始撤走。13日,解放军在榆林西北之野茅滩、袁大滩重创援榆之宁夏兵团,马鸿逵派出部队的两千多人被俘。同日,榆林城外的解放军全部撤围。
  人民解放军二次从榆林撤围后,南京国民党政府又是一阵渲染,以掩盖其队伍在西北战场的真正失败。面对南京送来的“青天白日勋章”,邓宝珊陷入了更深的内心苦闷:自己多年来一直不愿与共产党打仗,如今却卷入了内战漩涡……。在极度的思想矛盾中,他开始寻找出路。
尊重邓先生意(1)
  1948年,是邓宝珊对国民党的统治逐渐绝望,并经历了徘徊和痛苦、下定起义决心的一年。 12月中旬,人民解放军入关大军与华北野战军包围了平津,在淮海战场上,国民党军也不断失利。邓宝珊对起义问题感到迫在眉睫,但他仍不愿单独行动,准备力争与傅作义共进退。
  1948年12月22日,新保安的傅作义主力35军军部和两个师被围歼,军长郭景云自杀。24
日,张家口被攻克,傅作义的第11兵团一个军、七个师被歼,兵团司令孙兰峰在逃,去向不明。华北战局的急速发展使傅作义陷入了困境。傅感到局势已不可收拾,不得不更多的考虑走和平起义的道路。中共北平地下党组织对傅作义也开展了积极、细致的工作,其中包括通过他的女儿傅冬菊(中共地下党员)随时掌握其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做了一些促使他走向起义的工作。
  在已经开始的和人民解放军平津前线司令部的秘密和平谈判中,由于双方在如何实现和平解放的问题上距离较大,尚未达成协议。傅作义由于一些思想顾虑尚未解决,起义决心也未最后下定。在思想斗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他时而唉声叹气,时而发脾气,咬火柴头,甚至想自杀。正在他找不到出路之时,马占山一句话提醒了他:“现在是请宝珊来助你一臂之力的时候了”当时马占山在北平治病,但他受北平人民呼吁和平解放北平运动的影响,力促傅作义接受和平解放。傅、马均认为,邓宝珊虽说一直缺乏军事实力,但他的政治眼光在国民党北方将领中是少有的。
  傅作义立电邓宝珊来北平。时邓宝珊已令228师回驻包头,自己带随员数名往住归绥,好与董其武商议军务。傅作义继派蒋介石为示“恩宠”调给他使用的总统座机“追云”号,到归绥接邓。在安排228师暂归董其武指挥后,邓宝珊于12月28日飞往北平。
  北平的南苑、西苑机场均已为解放军控制,城内东单操场和天坛公园修了临时机场。  “追云”号降落在天坛机场后,邓宝珊对亲自来接的傅作义先说了一句:“宜生兄,我是和你共患难来了。”
  是夜,傅、邓作了彻夜长谈,两人分析时局后一致认为,目前国共的战争,徐(州)、蚌(埠)是主战场,但是国民党军方面主帅非人,中枢摇控,取胜非易,华北是支战场,四面受敌,除非出现奇迹,势难支持下去。在长时间的交谈中,傅作义选定走“和局”这条路的思想更明朗了。但傅思想中还有个怕被一些人视为“降将”的问题,象一头小蛇啃噬着他的心头。邓宝珊体察到此,诚恳地说:“蒋介石孤意内战,几年来举措失当,才演变成国民党今天这个可悲局面,你、我弃民心、大义于不顾,有何意义?北平是举世闻名的文化古都,一旦毁于炮火,宜生你即使成了‘党国英烈’,也逃不脱‘千古罪人’的骂名啊!”邓宝珊一番肺腑之言,打消了傅作义这一思想顾虑。
  在以后的十几天里,傅、邓等经过反复商议,进一步明确了面临的形势,分析了傅作义部下和北平其他国民党部队的情况,设想了和平解放北平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事变的应变措施。在此期间,邓宝珊还与中共北平地下党组织的崔月犁等人秘密接了头。他对崔月犁说:“我是了解共产党的政策的?我有个女儿曾在延安学习。我见过毛润之、朱玉阶先生,陕北电台的广播我经常听。”
  1949年元旦刚过,平津解放军前线司令部一再提出,希望派一位“有地位的能负责的代表”前往谈判,以达成协议。谁能当此重任,傅和他周围的重要人士均认为“非邓莫属”,理由是邓在北方国民党将领中有一定资望,且与共产党关系深,两次国共合作中交过不少共产党朋友。考虑到以上两个条件,解放军方面不会难为他。傅还认为,邓宝珊处事沉稳,大开大合,既不墨守陈规,又不失之法度,而且能言善辩,谈判一定能尽快取得结果。
  1月13日上午,北平电告解放军方面,傅将派邓宝珊为其全权代表前来谈判。回电表示:“欢迎邓将军前来”。
  11日至13日几天中,傅、邓有过几次深入谈话,邓帮助傅坚定了和平起义的决心。崔月犁的回忆说明了这一情况:当他第一次和邓宝珊见面时,邓说:“你能不能通知你们军队先不要打,给我个时间再与傅先生深一步谈谈。”他还写道:“第三次与邓宝珊见面,还是在王捷三家里。邓宝珊一见面就喜笑颜开说:“傅先生的问题算是解决了,他决定跟共产党合作。这个问题解决后,他的心情也很好,我把他的女儿冬菊叫到一起,亲近的人一块儿吃了顿饭。傅先生由犹豫到下了决心,这个决心是难下的。邓宝珊先生对促成傅作义起义是起了重要作用的。”
  14日至16日,邓宝珊和解放军方面的林彪、罗荣桓、聂荣臻、刘亚楼就傅作义部队接受和平解放的具体条件进行了谈判。由于15日下午3时天津已获解放,谈判内容完全集中在北平问题的解决上了。
  在会谈中,双方就北平傅作义部队的改编原则和具体办法,对傅的华北“剿总”和部队中团级以上人员的安排,以及对北平市的文教、邮政、行政等单位的接收办法等问题,整理归纳出了条款十余条。双方在大部分问题上取得一致,但仍有部分分歧。邓宝珊提议,将不同意见电呈毛泽东定夺。毛泽东当晚回电说;“尊重邓先生意见。”
尊重邓先生意(2)
  这样就产生了《北平和平初步协议》,双方都在上面签了字。21日,傅作义在中南海召集高级军官会议,说明了起义决定,当场宣读了和平解放实施办法。
  1949年1月22日,傅作义发出通电:正式宣布北平和平起义。31日,人民解放军举行了隆重的入城仪式,举世闻名的文化古都终于免遭战火洗礼,回到了人民的怀抱。
邓宝珊回“娘家”
  1949年2月22日,傅作义、邓宝珊乘飞机前往平山县西柏坡村会见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副主席周恩来,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待傅、邓住定后,毛泽东等亲自前来看望。毛泽东对傅作义说:“过去我们在战场上见面,清清楚楚。今天是姑舅亲戚,难分难舍。”周恩来则对邓宝珊说:“邓先生,我们是长期合作的老朋友,现在你回到‘娘家’了。”
  邓宝珊听后深受感动,他说:“我这次为北平和平解放做了一点事,也算尽了我一点绵
薄之力,就算我回‘娘家’,的见面礼吧!”周恩来还关切地问傅、邓的家庭情况,知道他们的家属在解放战争中都安好,表示很高兴。
  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这次会见傅、邓,还有一个主要议题是商谈绥远和平解放问题。毛泽东指出,有了北平和平解放,绥远问题就好解决了。可以先放一下,等待时机起义。并提出了不用军队作战,先划个和平线,让董其武做好内部工作,俟条件成熟后起义。
  回到北平后,邓宝珊受傅作义委托去会见罗荣桓,商谈绥远问题解决办法。第四野战军南下后,绥远问题的商谈改由华北局、华北军区的李井泉、贺龙与傅作义的代表商谈。3月下旬,中共中央与人民解放军总部迁至北平,毛泽东又一次在香山会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