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跨国公司商战经典 >

第3节

跨国公司商战经典-第3节

小说: 跨国公司商战经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市,一共拥有250多名研究人员。西科姆电子保安产品采用了机械工程、防
灾工程、通讯工程、电子工程、电子计算机工程、光学、数学、音响科学以
及医学、心理学等先进科学技术手段,在研制过程之中,有关科技人员还分
别对产品进行成千上万次抗高温、抗低温、抗电波干扰、抗火灾等严格试验,
力求精益求精,毫无差错。到目前为止,西科姆公司客户所使用的3000多万
个传感器和监控器几乎不曾发生过故障。
在企业管理问题上,饭田亮先生历来强调:安全商品必须安全,西科姆
公司的服务直接关系到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容不得出现丝毫差错。他绝不
允许任何员工在工作上出现严重安全过失,但是,只要不是失职和破坏,公司从不轻易解雇雇员。饭田亮先生不时表示,他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所悟出的
道理是:从业严谨,为人豁达。
1986年,饭田亮会长访问中国。在访问期间,我国一位部长赠送给他一
幅著名书法家范曾先生的墨宝,上书“豁达”两字。在日文中没有该词,经
翻译解释后,饭田亮先生对这幅作品爱不释手,并对“豁达”二字一再读诵。
以座右铭而视之。返回日本以后,饭田亮先生立即将这幅字迹高悬在自己的
办公室里,每日览之,以求自勉。他还到处宣扬“豁达”精神。“上有所好,
下必效之”,在饭田亮会长的带动下,日本西科姆各分公司里,到处可见 “豁
达”的墨迹。这也不失为一段佳话。
“豁达”讲的是气质,说的是精神,无非是追求一种胸襟开阔,襟怀磊
落,宰相肚内能撑船的境界而已。饭田亮先生是胜利者,成功者,他已经功
成名就,但是,回首往事,创业的艰难,开拓的辛酸,使他越发能够领悟到
这种超脱的潇洒,大气的高雅。事业的鼎盛,实力的雄厚,使他进退自如,
上下随心,对人,对事,对物,无须斤斤计较,何必寸步不让?大处着眼,
大度处事,此所谓。“豁处”也。或许,这种“豁达”的理念也在一定程度
上,左右了他在对华战略方面的决策。
在日本出版的“西科姆经营理念”一书中,有些内容值得一读,从中我
们似乎可以体会到饭田亮的某些经营观念,文中有些话日本色彩较浓,文风
颇有趣味,现摘录几段于下:
西科姆经营理念[十一]
在西科姆,只允许加分的想法存在
没有失败就不可能有成功, 不去冒险就会有发展。 西科姆提倡的不是 “扣
分主义”,而是“加分主义”。所以,如果认为是正确的事,我们不妨正面
地迎上去。
在西科姆,不提倡“扣分主义”,即使尝试的结果是失败的,亦不会对
其给予扣分的评价。当然,对于有过失的人,给予必要的批评是应该的,但
绝不能使那些努力工作的人,一旦有疏忽就处于遭排斥的地位,这样很容易
使员工产生“不犯错误”,“无过不失”的想法,久而久之就变得毫无斗志,
毫无进取心。
西科姆自创立以来,一直提倡“加分主义”。在老职员当中,很多人都
经历过失败的痛苦,但是他们正是在失败中吸取教训,一天天发展壮大的。
“不求无功,但求无过”的思想在西科姆绝不能存在,西科姆所倡导的
是“加分主义”,也就是迎接挑战,追求进取的精神。
西科姆经营理念[十七]
一边走,一边思考
深思熟虑之后再付诸行动固然是必要的,但是一旦决定了的事情,就必
须全力以付把事情干到底。一边走一边思考,不断补充能量,这样,以前认
为不可能实现的事亦变成可能。
我们在日本首创了安全产业,这是我们对“最优良的安全环境是什么”,
“将来要建立怎么样的企业”等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思考以后,才付诸行动的。
开业以后,饭田亮会长一马当先,带领全体职员全力倾注于安全产业,终于使公司走上了正轨。但正在这时,不知从何处来的“饭田是国际问题”
等流言在杂志上受到指责。一时,客户都停止了与我们签合同。饭田会长一
时间被难住了,就同一位长辈商量。这位长辈指着一件东西说:“我说这是
粉红色的,可它实际上是红色的。”听了这话,饭田会长顿时恍然大悟: “是
自己想多了。”
还有,在 1966年相继发生了几起不祥事件,公司的社会信誉受到严重损
害。当时连饭田会长都产生了“这一次公司完了”的念头。可是我们并没有
就此停下来。一般来说,要修理有故障的车辆,必须先把车停下来。当时公
司里也有“现在干什么也是没用的,等公司的体制改好了再行动”的意见。
实际上,公司如果停下来就真的完了,因此西科姆并没有效慢速度,而是在
四处奔走争取客户的同时,对公司体制进行整顿,并且着力于对职员进行教
育。
挫折能使人们学到更多的东西,人们往往是在用尽全力之后才会认识到
自己的潜力是多么的大。目标确定之后,我们不妨全力以赴,一边做,一边
想,逐步加快速度。使那些原本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变成可能。
西科姆经营理念[二十]
敢于挑雄路走
只想以简单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是不对的,我们必须有敢于向困难挑战的
信念。
“因为事情难做,才有价值做。”“敢于迎难而上。”这是西科姆应有
的风气,也是西科姆一贯倡导的精神。
1962 年,西科姆在日本首创了安全行业,当时从事这项工作的理由之
一,就是预想到这项工作的难度,社会对这项事业有很大的需要,但是没有
人从这方面着手,就是因为谁都知道这是很难做成的事情。对此,饭田会长
是这样说的:“如果预想到这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就不会想到去做了。容易
的工作,从一开始就会受到欢迎,不需要费很大劲儿就能把工作完成,这是
人们惰性的表现。以这样的惰性,是不能出色地完成任务的。”
与饭田会长预想的一样,电子安全业务刚开始时遇到了很多困难,当时
人们还没有用钱买“安全”的观念。但是我们采用了“最难的方法”去争取
每一个用户。例如,不靠熟人,推行社会上从未有过的三个月付款的制度等
等。这一点我们对用户不断地进行说服,再说服。
敢于吃苦,认真努力可以真正锻炼自己。正是在困境中,每一名职员都
用尽了自己全身的力量,才使西科姆取得了今天的成绩。
西科姆经营理念[二十六]
决定了的事情就干到底
干还是不干,只有两条路。决定了干就必须干到底,决定了不干就坚决
不干。
自己决定了的事情,就以自己的方式干到底——这是西科姆流派。饭田
会长曾经谈过这样一件事:
1967年,有位银行的支店长对我说:“饭田先生,三个月前付款制度是
不可能长久的。竞争这样激烈,社会是不会随你的想法而运转的。”我听了
这话很气愤,三个月前付款行不通,是因为受旧的商业习惯影响,所以我就对那支店长说: “我们一定会把它继续下去,除了这种方式不进行其它交易,
不满足这一条件就不干。”事实正是如此,我们一直延用了这一经营方针。
在一位新闻记者就西科姆成功的秘诀采访饭田会长时,他是这样说的:
“我们的事业决不会失败,因为我们是按自己的设想去做的。唯有在我们停
止不干的时候,才有失败的可能。”
这就是西科姆流派。如果我们没有坚持到底的思想,就没有西科姆的诞
生,西科姆也就不会成长起来。从上述摘录中,我们似乎可以领略饭田亮先
生有关企业经营的某些思考。在一定意义上,饭田亮的经营理念是西科姆公
司得以成功的思想保证,也是西科姆公司企业文化的核心及灵魂。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日本西科姆公司到达鼎盛时期。饭田亮长达 30
年的心血没有白费,皇天不负有心人。使老先生可以欣慰的是,西科姆公司
不仅在日本企业界名列前茅,并已跻身于世界级的跨国公司之林。
试看下表:
西科姆集团在世界各大企业中排名表
年度 世界排名 市场价值(百万美元) 营业额(百万美元)
1992 382 4;724 1;678
1993 346 5;100 2;144
1994 335 7;661 2;544
1995 3852 7;165 2;910
以上数据摘自美国“商业周刊”。
在高度信息化的今天,社会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西科姆将人、电脑和
通讯网络连为一体,开创了前所未有的以安全系统为基磐的“社会系统产
业”,它的诞生将把人类带入一个更加舒适、方便、幸福的未来社会。西科
姆在未来广泛的发展前景中,将继续开拓有利于人类进步的事业,为未来社
会的坚实基础和社会系统产业的实现,不断地进取和努力。
为了进一步致力于创造安全、安心的明天,饭田亮先生开始把目光转向
日本一衣带水的邻邦——东方巨龙中国。他的下一个奋斗目标将是通过向社
会提供“安全,安心,便利”的服务,逐步在中国市场中建立起面向21世纪
最完善的高技术服务体系。
这也许将成为饭田亮先生人生中第三个壮丽的里程碑。第二章  西科姆(中国)经营篇
七十年代后期,中国开始进入改革开放的历史新阶段。全球跨国公司领
导人逐渐将战略眼光转向这一片古老而又神奇的大地,饭田亮先生当然不会
错过这一历史机遇,漠视中国所拥有的潜在市场。从八十年代开始,他几次
来到中国,进行实地考察,试图寻找进场的恰当时机以及适宜的合作伙伴。
俗话说:“有缘千里来相会”,于伟先生与饭田亮先生相遇,结识,乃
至精诚合作,共襄盛举,不能不说他俩很有缘份。我们不相信宿命论,然而,
溟溟之中,似有定数;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之中,确实有内在的必然性。
一、总经理商海沉浮
“国际关系学院”位于北京西郊颐和园附近,四十年来,为中国外交界
培养出几千名杰出人才。八十年代初期,有一位身材魁梧的年轻人在日语系
读书,此人名叫于伟,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成为外交官,活跃在国际政治舞台
上,展示“试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的气魄。
在校期间,于伟显示出超群的组织能力,担任学校学生会主席。当时学
生会里还有不少干部,一位宣传部长名叫傅禄永(后来成为西科姆公司高级
主管),另一位干事叫刘欢。饶有兴味的是,历史往往喜欢捉弄人,明明要
走进这个房间,却偏偏会进入那个房间。学法语的刘欢先生稍不留神,居然
成为中国流行歌坛的超级明星,而一门子想当外交家的于伟先生日后却在商
海周旋,再也无缘步人外交领域。
于伟先生出身军人世家,中学毕业即投笔从戎,到部队当兵。文化革命
结束以后,恢复高考制度,他参加高考,被“国际关系学院”录取,从此步
出军营,成为一介书生。但他眷念戎马生涯的情结好像始终没有割断,对复
员军人总有一种特别的亲近感。西科姆(中国)公司复员军人比例很高,固
然同电子保安行业的职业要求有关,但与于伟过去的军人经历不无联系。
部队生涯,日语教育以及学生会工作无疑对于伟后来的事业大有裨益。
但是,在几次采访过程中,他很少谈起家庭情况,因此,我们只能从其他途
径进行了解。
于伟出身于1958年,那是一个充满理想,饱含激情的年代,到处红旗飘
扬,锣鼓喧夭。当“大跃进”罗曼蒂克的浪漫色彩被三年自然灾害的严酷现
实消褪之后,他就初省人事了。幸运的是,父亲坚毅的军人魄力以及母亲渊
博的文化修养使他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但不久之后,史无前例的“无产阶
级文化大革命”风暴席卷整个神州大地。和其他中国老百姓所遭遇的命运一
样,于伟全家受到无情冲击。或许,人生的悲欢离合,命运的起伏浮沉对他
性格的形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西科姆公司员工后来告诉我们说,于总很
有人情味。我们不知道,是否是幼时的经历与感受使他后来越发珍惜人情的
可贵。
于伟的父亲是汉族,但他的母亲却是锡怕族。他的胞兄于瑞先生有一次
曾经抚今追昔,不无感触地告诉我们说:“在大清王朝鼎盛时期,乾隆皇帝
钦命锡伯族子弟兵一千人前往新疆伊犁屯边,从那之后,锡伯族人士就一直
在大西北定居。我的外曾祖父在辛亥革命后,曾被起义民众推举成为义军都
督(详见《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胡绳著),他在中国近代史上是有过建树的。”
“由于这段历史的原因,锡伯族人是非常爱国的。”于瑞先生用这句话
结束了他的回忆。
祖先慷慨悲歌的壮士性格是否会在于伟身上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