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长江文艺 2005年第12期 >

第29节

长江文艺 2005年第12期-第29节

小说: 长江文艺 2005年第12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qikanSBsgDhCFCx2EzZW3
  到处是潮湿的软泥
qikanSBsgDhCFCx2EzZW3
  到处是旅生的野草和芦苇
qikanSBsgDhCFCx2EzZW3
  它们长发飘飘
qikanSBsgDhCFCx2EzZW3
  纤细的腰肢在风中灵动
qikanSBsgDhCFCx2EzZW3
  在草际水湄
qikanSBsgDhCFCx2EzZW3
  成群的白鹭上下翻飞
qikanSBsgDhCFCx2EzZW3
  
qikanSBsgDhCFCx2EzZW3
  天鹅洲是大地最隐密的部位
qikanSBsgDhCFCx2EzZW3
  这里阴凉敏感云烟弥漫
qikanSBsgDhCFCx2EzZW3
  飞禽没有巢窠
qikanSBsgDhCFCx2EzZW3
  眠宿于巨型的草团
qikanSBsgDhCFCx2EzZW3
  这里没有嘈杂的麦克风
qikanSBsgDhCFCx2EzZW3
  没有播上种子未见犁沟
qikanSBsgDhCFCx2EzZW3
  却在荒芜中永远青葱
qikanSBsgDhCFCx2EzZW3
  挤挤插插的野生水杨
qikanSBsgDhCFCx2EzZW3
  一如胆怯羞涩的姐妹
qikanSBsgDhCFCx2EzZW3
  它们紧闭的青春
qikanSBsgDhCFCx2EzZW3
  只经历过清风明月的抚慰
qikanSBsgDhCFCx2EzZW3
  
qikanSBsgDhCFCx2EzZW3
  天鹅洲
qikanSBsgDhCFCx2EzZW3
  从滚滚长江的浊浪里愤然出走
qikanSBsgDhCFCx2EzZW3
  从遥遥无期的旅程中策马回头
qikanSBsgDhCFCx2EzZW3
  而今
qikanSBsgDhCFCx2EzZW3
  舟楫早已废弃于草滩
qikanSBsgDhCFCx2EzZW3
  涛声成为久远的记忆
qikanSBsgDhCFCx2EzZW3
  只有百鸟啁啾不休
qikanSBsgDhCFCx2EzZW3
  胜似渔舟唱晚
qikanSBsgDhCFCx2EzZW3
  只有真理般的植物
qikanSBsgDhCFCx2EzZW3
  讲述着生命的真实与灿烂
qikanSBsgDhCFCx2EzZW3
  天鹅洲天边的草场
qikanSBsgDhCFCx2EzZW3
  一直在无声地召唤
qikanSBsgDhCFCx2EzZW3
  于是江豚一跃
qikanSBsgDhCFCx2EzZW3
  做了它静水中的隐士
qikanSBsgDhCFCx2EzZW3
  麋鹿远道而来
qikanSBsgDhCFCx2EzZW3
  重新成为神祗
qikanSBsgDhCFCx2EzZW3
  
qikanSBsgDhCFCx2EzZW3
  天鹅洲只是大地的一场梦寐
qikanSBsgDhCFCx2EzZW3
  是云梦大泽隔代的遗存
qikanSBsgDhCFCx2EzZW3
  是长江母亲失落的一颗灵魂
qikanSBsgDhCFCx2EzZW3
  失落了灵魂的长江啊
qikanSBsgDhCFCx2EzZW3
  满江浑黄的波涛
qikanSBsgDhCFCx2EzZW3
  满江浑黄的皱纹
qikanSBsgDhCFCx2EzZW3
  


锦绣汤泉
■ 罗向阳
                            qikanBxho6EzgPo65CcFE
  湖北应城温泉乃亚洲第一汤泉,游后感赋三章。
qikanBxho6EzgPo65CcFE
  
qikanBxho6EzgPo65CcFE
   一
qikanBxho6EzgPo65CcFE
  
qikanBxho6EzgPo65CcFE
  应城曙色接汤泉,
qikanBxho6EzgPo65CcFE
  满眼云霞映碧天。
qikanBxho6EzgPo65CcFE
  应拥楼台樟掩雾,
qikanBxho6EzgPo65CcFE
  瑶池玉液浴神仙。
qikanBxho6EzgPo65CcFE
  
qikanBxho6EzgPo65CcFE
   二
qikanBxho6EzgPo65CcFE
  
qikanBxho6EzgPo65CcFE
  绿沁温汤薄雾腾,
qikanBxho6EzgPo65CcFE
  曹公妙手见精神。
qikanBxho6EzgPo65CcFE
  天堂偷得逍遥境,
qikanBxho6EzgPo65CcFE
  出浴凡人变仙人。
qikanBxho6EzgPo65CcFE
  
qikanBxho6EzgPo65CcFE
  三
qikanBxho6EzgPo65CcFE
  
qikanBxho6EzgPo65CcFE
  莫道前人不识君,
qikanBxho6EzgPo65CcFE
  仙姬留梦到如今。
qikanBxho6EzgPo65CcFE
  应城因有汤池景,
qikanBxho6EzgPo65CcFE
  忙煞堂前好客人。
qikanBxho6EzgPo65CcFE
  


大众传媒语境下文学的精神走向
■ 杨芳芳
                            qikanwPDan7UmM7ZYLgit
  我国是一个注重文史教育的国度,国人对文史知识亦情有独钟。凡中国人,或多或少都知道几个历史英雄、文化名人,至于“孔圣人”三字,几乎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中国对文史教育的重视决定了中国人普遍的文学素养,而国人的文学素养又决定了其对文学的接受、消费、价值判断及精神生存状态。这原本不难理解,我国中小学语文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便是文学教育,而大学普遍开设的“大学语文”教育,更强化了文学素质教育的审美内涵和精神内涵。然而当我们认真考察文学素质教育的环境,当我们以传播学的视角来考察文学教育的“现实结果”时,我们会惊讶地发现,文学教育与文学教育的“结果”竟有相当的距离,甚至有些“大相径庭”。对这种“距离”的描述,我们可以用几个“问题”来“佐证”。如人们明明知道《红楼梦》等经典文学作品应认真地反复地细读,却在自己的阅读实践中将其置于一旁,反而花大量时间去读那些消闲的、漏洞百出的通俗读物;再如,人们明明知道纯文学刊物如《人民文学》、《收获》、《钟山》、《长江文艺》、《上海文学》等刊物上刊发的作品,其审美价值要丰富得多,却总是对其匆匆作一浏览,而捧着报纸副刊,津津有味地、不惜时间与精力地阅读刊发于其中的“文学零食”(当然报纸副刊上也刊发有大量的值得细读的作品)。这说明,受众所接受的文学教育及其既有的文学素养,使其对文学文本的价值追求有一个较科学的判断,而其文学消费内容却又是另一回事,其文学消费实践与其对文学文本的价值判断,往往是两回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精神”与“实践”的“悖论”呢?笔者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悖论”,是因为大众传媒介入了人们的文学消费,大众传媒影响了人们既有的文学价值观。 
qikanwPDan7UmM7ZYLgit
  
qikanwPDan7UmM7ZYLgit
  一、大众传媒使文学的价值体系发生了变化
qikanwPDan7UmM7ZYLgit
  
qikanwPDan7UmM7ZYLgit
  在大众传媒不足以影响人们的精神、文化消费的时代,谈文学的传播其实既没有太大的理论意义,也没有多少“现实价值”。文学传播问题进入人们的学术视野,一个潜在的问题便凸现出来了,即文学传播开始影响文学的价值诉求。要研究文学的传播,则必须对文学的传播媒介作一大致的“分类”,本论题研究的是大众传媒对文学价值诉求的影响,像《人民文学》、《收获》、《长江文艺》、《钟山》乃至《文学评论》、《当代作家评论》等,便自然不在论者的研究视野之中。因为这些媒体(刊物)对文学的传播,仍以尊重文学创作的主体为基础,至于审美主体、接受主体(媒介受众)如何,并非其关注的重点,更重要的是,这些媒介对文学的传播,不受媒介(刊物)自身的限制。而大众传媒开辟文学栏目就不同。在大众传媒上开设文学栏目,首先要考虑的是符不符合大众传媒的“媒介性质”,其次要考虑受众接受不接受,也就是说,大众传媒在进行文学传播活动之前,就要考虑接受主体的价值取向,用业内行话说,就是要“心中装着读者”。这必然决定了大众传媒对文学价值的“规定”与诉求。
qikanwPDan7UmM7ZYLgit
  为了讨论的方便,我们有必要对大众传媒上的文学传播作一“概念性说明”。这里所言说的大众传媒上的文学传播,指报纸上的文学副刊(包括长篇连载)、网络上的文学网站、手机上的短信文本以及广播小说栏目、广播散文栏目、电视散文栏目等媒介上刊载播放的文学文本。为了和纯文学期刊区别开来,一些生活类期刊如《知音》、《爱人》、《幸福》、《上海生活画报》、《家庭生活》等期刊上刊载的栏目名称为“小说”、“文学”、 “格调”、“心情故事”等虚构文本,也由笔者纳入“大众传媒上的文学传播”这一论题中进行论述。
qikanwPDan7UmM7ZYLgit
  报纸上的文学副刊在业内有“纯文学副刊”这种称谓。然而保留“纯文学副刊”纯正品格的文学副刊越来越少。目前较有代表性的“纯文学副刊”有《人民日报》的“大地”文学副刊,《解放日报》的“朝花”文学副刊,《长江日报》的“江花”文学副刊,《湖北日报》的“东湖”文学副刊等等。1980年代后期开始,各类报纸媒体纷纷开设了一些“泛文学”专版、“大文学”专版,如《长江日报》开设有“人生百味”版、“随笔”版,《羊城晚报》开设有“晚会”版,《楚天都市报》开辟有“随笔”版,《武汉晨报》开设有“悦读”版,等等。加之在报业副刊界已获得品牌价值的《文汇报》的“笔会”版、《新民晚报》的“夜光杯”版、《扬子晚报》的“繁星”版等等。可以说就整个报纸副刊而言,这类“泛文学”、“大文学”类的文学副刊成了报纸文学副刊的“主流”。
qikanwPDan7UmM7ZYLgit
  网络文学是随着我国信息高速公路工程的启动而登堂入室的。网络文学从诞生之日开始,一直处于争议之中,当时许多人,包括一些学养深厚的评论家,也断言网络文学要取代传统的纸媒刊载的文学作品。然而快十年了,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期刊《网络文学》,办了几期便消失了。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一套“网络文学丛书”也像大森林里掉了片树叶,悄无声息。倒是有几本长篇小说先在网上刊载,聚了不少“人气”,然后出版出来,成了畅销书。但这并不是网络文学的成功,而是商业炒作的成功,而且其炒作的成功,最终还是以传统的面目和读者见面。然而网络作为一种承载文学的载体,确实又为文学的生存找到了新的、应该说也更为广阔的空间。从既有的网络文学文本看,形式多样,有不少创新的形式和内容。但由于网络文学缺乏相应的“准入制”,使网络文学良莠不齐,质量区别太大,用一句话来概括网络文学的价值诉求,几乎不可能。据有关方面统计,目前全国文学网站有5000余家,每个星期都有文学网站开通,每个星期也都有文学网站关闭,较有名的文学网站也只有橄榄树原创文学网站、榕树下原创文学网站、红袖添香文学网站等十余家。
qikanwPDan7UmM7ZYLgit
  随着手机的普及,短信文学成了不可忽视的文学现象,手机短信也成了文学的重要载体。2004年中国文坛一个重要现象就是对“短信文学”的争议。2004年4月至8月,由海南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天涯》杂志和海南在线“天涯社区”联合主办的“中国首届全球通短信文学大赛”在全国范围内征求“短信文学”,由此掀起了关于“短信文学”的各种争议。到了2004年9月,由《羊城晚报》文艺部、金羊网联合举办“首期花地手机短文大赛”活动,把有关短信文学的讨论引向深入。也许是因为“短信文学”的提法受到太多的质疑,他们干脆将征文命名为“手机短文”,而不用“短信文学”。但无论如何,“短信文学”这一命名开始在文学界流传。“短信”这一名称自英国于1992年成功发送世界上第一条短信开始,便已广为流传。在短信文学这一概念诞生以前的2002年,我国已出版了许多“短信选本”。当时还没有人把手机短信视作文学传播媒介,随着“短信文学”意识的提高,手机短信成了人们不可忽视的文学传播媒介,这一媒介同样属于大众媒介范畴。
qikanwPDan7UmM7ZYLgit
  由于广播小说、广播散文所传播的文学文本原本来源于其他媒介,只不过广播开拓了这些文本的听觉感受。应该说,广播对文学的传播是一种“再传播”,电视也是如此,所以在这里笔者只是将电视、广播作为大众传播提出来,谈到其对文学精神价值的影响。电视、广播这类媒体,不作为重点论述的对象。
qikanwPDan7UmM7ZYLgit
  我们考察了文学的大众传播媒介后,便可以回过头来对这些传播形式带给文学的影响作基本的估计。以传统的眼光看文学的价值体系,文学的价值体系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内容:即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这三种功能又有着层次不同的区别,如认识功能有深有浅,审美功能更有丰富的内涵。我们判断一件文学作品价值的高低,并不是单向的,也不是单层次的。对一部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进行解读,我们当然首先要看它有没有认识价值,看它有没有教育价值,看它有没有相应的审美价值,更进一步,我们判断一部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我们还要看它有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