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览群书2005年第08期-第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缩的公共文化在日常生活中耗损着公民的政治能力。也就是说,自由主义的批判如果仅仅着眼于对体制的意识形态批判,往往是不够的,甚至是无能为力的,而在这种批判被严格限制的社会里,自由主义的批判可以发生一个向“社会公共生活的转向”,也即通过清理公共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冷漠、伪善、欺骗等亚文化来达到为公民社会夯实一个道德墓础。徐贲认为:“真正的公民社会要求从两个方面来检验公民社会:公民身份和公民能力。在当今不同性质的政治群体中,这两个方面普遍处于不和谐的状态之中。一种情况是有公民身份的名义,但无实质性公民行为。它表现为自由民主国家中的政治冷漠(包括‘经济移民’的政治不入籍现象)或威权、极权国家中因政治压制而造成的缺乏自由和厌恶政治。另一种情况是民众因缺乏能力而无法有效地从事公民参与行为。它表现为民主自由国家中大众共识和精英共识的大落差,也表现为威权和极权国家中以国民素质不够为理由来限制大众民主参与。”
无论是公民身份的获取,还是公民能力的体现,都是一个历史化的动态展现过程,都需要公民与政府的博弈,甚至在某些时候还需要通过维权运动等温和的反抗形式采训练公民的自我保护能力。徐贲对政治的理解是古典意义上的,即政治应该是内在于公民的日常生活之中的,是公民的理性和善的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不是外在的,甚至是周期性、仪式性的政治作秀或政治表演。因此,这种要求把政治的含义还原为其最初的鲜活意义的动力,便构成了他对历史与生活进行双重批判的深层心理机制。首先是对当今中国社会的普遍犬儒化的批评。打着后现代招牌贩卖着无厘头文化的犬儒主义态度已经或正在成为相当一部分人的生活准则,在一种彻底而精致的话语游戏中,被现实压抑着的激情似乎找到了宣泄的出口,并且轻松地消解了从日常生活进行反抗的意义。徐贲认为,产生这种犬儒主义的土壤在于一种有效的意识形态控制,其“控制能力不只表现在扑灭异端思想,而更表现在封杀异端思想的可能滋生空间。”正因为没有自由思想的可能空间,处于奴役中的个体反而获得了一种无须选择也就无须负责的辉煌的轻松感。这种福柯命名为毛细血管化的权力控制方式就像一个精美的“丝绒牢笼”,让被绑缚的受制者在被圈定的空间里体验并诉说“存在的自由。”。这就必然导致整个社会充满谎言和表演,每个人都在言说着自己根本不信的统一性话语,通过言说并且是假装出真诚模样的言说获取一种卑微或者膨胀的安全感。这就从根本上摧毁了公民社会的道德基础和自由底线。如何处置这一荒唐的“社会景观”并找回公民社会的生长空间,徐贲认为,“最终还得从建立允许说真话、鼓励说真话、必须说真话的理性公民社会秩序着眼。”
因此,作为反对道德理想主义的思想者,徐贲在这里直言不讳地指出公民政治在某种意义上就是“道德政治”,这种道德政治不是政治高压下虚幻的社会表象,也不是向圣王政治式的精英政治模式的回归,而是脚踏实地地建立在自由、真实和对话的基础上的德性政治。与其说它是一种高调的因而容易被抵触和搁置的政治理想,不如说它是一个低调而容易达到的基本生活方式。建筑这种道德政治不是要“追回某种遭到损害、被失落的、想象性的完美道德秩序”,而仅仅是每个公民毫不犹豫地“催促诞生那还从未有过的新事物”,从而建立一个由全体公民自由、平等参与所形成的新型的政治共同体。我们很容易把这种理性而道德的政治的对立面设置为“穷凶极恶的专制政治”,其实它还有一个更隐蔽的敌人,那就是阿伦特所谓的“平庸的邪恶”。阿伦特在为美国《纽约客》撰写的报道《艾克曼在耶路撒冷:关于平庸的邪恶的报导》中,通过对纳粹军官的审视,发现艾克曼仅仅是在官僚社会里通过服从和执行上级命令往上爬的普通人,艾克曼毫无反思地把体现帝国伟大事业的法规作为神圣的道德命令,而并不是有着伟大而邪恶动机的“恶人”。因此,从根本上说,徐贲认为“其所体现的邪恶、平庸指的是无思想,甚至无动机地按罪恶统治的法规办事,并因而心安理得地逃避自己行为的一切道德责任。邪恶的艾克曼并不是另一世界中的‘妖魔鬼怪’,而是我们所熟悉的世界中熟悉的人物。”这就将极权社会罪恶的制造者从神秘而无从接近的真空,拉扯到了日常生活的领域来进行自我反思性的批判。也就是说,以往的邪恶往往是通过意识形态或蒙昧主义的方式来深化邪恶,拔高邪恶,贬抑普通人的认知能力,强迫普通人理所当然地接受邪恶“大智大觉”的开启和领导。“先知先觉”通过关于过去、现实和未来的一整套逻辑圆满的宏大叙事向“无知的庸众”进行宗教式的布遭和拯救。于是,人为的灾难便在一种米兰·昆德拉所谓“向伟大的历史进军”的漫长旅途中成为民众必须支付的代价。邪恶便获得了历史的合法性。正是这样一种内在于每个普通人思维方式里的“平庸的邪恶”合谋地参与了历史情境里反人道罪恶的制造,从这个意义上说,康德所谓启蒙就是“敢于公开地运用理性的自由”确实是清洗“平庸的邪恶”的一剂良药。深受阿伦特影响的徐贲先生在这个层面上与一些纯粹学理型的知识分子分道扬镳了,与其说他是一个知识分子,不如说他是一个在历史中真诚地追问存在的思想者,与其说他试图建构一个丰满的话语体系,不如说他仅仅是借助思想而力图生活在真实中,哪怕这种真实是何等的平庸!
通透的学问
■ 毕芙蓉
叶秀山先生的这部论文集是“纯粹哲学丛书”之一,涉及十位哲学家的主要或部分哲学思想。各篇论文在诸位哲学大家的思想中间推演勾连,剖疑解难,把西方哲学近代乃至古代哲学移步现代哲学的理路开显出来;同时,所涉及的每个问题都不离哲学根本,在哲学的行程中谈论哲学的创造性,直指哲学的未来。这样把学问做到通透,才可以有纯粹的哲学。
通:理路的开显
叶秀山先生通过研究、梳理并凸显从康德到列维纳斯之间的几位哲学大家之思想的异同,问题的交织与转换,从而把西方哲学从近代到现代而后现代的行进理路呈现出来。
先生的特异之处在于从根本问题人手,拈住了哲学思想发生的根本线索。在《论海德格尔如何推进康德之哲学》一文中,他指出,康德知识论的核心问题是,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独立自主的理性,能够为经验世界立法,同时也受感性的制约,也就是说,对于感性经验之外的世界,理性没有立法权,甚至一无所知。这无法知道的东西就是“物自体”。知识仍然缺乏一个坚实的基础,或者说,“先天综合判断”缺乏最后的根据,是什么使得我们拥有感性经验和理性形式呢?海德格尔认为,康德的“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的根据,恰恰在“存在论”。康德“关于知识的知识”,是“纯(非经验)知识”,即“存在论”,我们这些有限理智者,就是以关于“存在”的“纯粹知识”作为一切经验知识的基础的。换句话说,我们得以有知识的条件,就是我们的存在方式。这些条件,即康德的“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的条件——“感性直观的先天形式(时间和空间)”和“悟性的先天诸范畴”。“纯粹直观条件”,就是那作为诸存在者根基的存在的方式。就这样,海德格尔成功地从“知识论”引导出“存在论”来,同时,基于康德的“感性直观的先天形式(时间和空间)”,把时间问题引为存在的本质,开拓了一个广阔的研究领域。
学过西方哲学史的人都能感觉到,在近代哲学与现代哲学之间存在着一个转折,然而,要把这个转折从同异两个方面分析清楚却不容易。叶先生通过对黑格尔哲学和海德格尔哲学的深人领会和精当解读,回答了这个问题。在《“哲学”须得把握住“自己”——从海德格尔解读黑格尔想到的》一文中,他通过列举海德格尔对胡塞尔的批评(批评胡塞尔把“直观”下降到“经验科学”的层次)说明,海德格尔与黑格尔的差别并不像一般人想象的那么大,他们有着共伺的思路趋向,即,要在现象学中坚持哲学“自己自身”,在现实的“现象”中把握住“本质”,在实在的经验世界中保持哲学的“超越”。与此同时,“哲学”要以“自己自身”为“出发点”,并以“自己自身”为“归宿”。正是从二者的共同趋向出发,才能深刻领会二者的不同;文中说明,在海德格尔看来,黑格尔的哲学对“经验主义”的“超越”是不够彻底的,因为所谓“无限的精神”、“无限的理智”以及由此产生的最普遍的“概念”,正是经验科学的产物,而它的“根据”正在“有时限的存在”之中。这样说来,如果把“存在”作为最基础、最一般的概念介绍出来,其根据正是“时限”,即,时间性是存在的本质。而黑格尔对“时间”的理解,仅限于他的“自然哲学”,而没有充分解释其本质(存在)的意义,从而把二者的关系颠倒了,即认为存在是时间的本质。这也就是黑格尔与海德格尔的最大不同。
对于后现代讲“断裂”,讲空间,是否与从德国古典哲学到海德格尔讲“时间”,讲历史很不一样的问题,叶先生认为,二十世纪后半期法国所谓“后现代”思潮的真正的任务当在于进一步从“时间”的角度来看“空间”,使“空间”的观念也从传统的机械观念中解脱出来。从时间中开显出来的空间,是时间断裂出来的,不是经验科学设定的“永恒的、框架式的空间”。这样,后现代也就与古典哲学的理路接续起来,是对存在问题的进一步解答。那么,列维纳斯探讨“他者”阿题也是题中应有之义了。
在这部论文集中,叶先生深入阐述了哲学思想发展过程中,哲学与科学、哲学与宗教的关系问题、指出,理念为一种原型,“制作”出许多具体东西,不仅具有“科学性”,而且具有“技术性”。这种技术性,表明了不同于科学的实践性。科学是对科学性的追求,而哲学则是对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完满”世界的追求。(见《科学性思维方式视角中的柏拉图“理念论”》)谈到宗教与哲学的关系,《论哲学的创造性》一文指出,基督教的创世说经过哲学改造,即,理性(神)创造了一个本质世界——“该是什么就是什么。”当“理性”的“自由”,不仅“创造”一个“道德”“境界”(康德),而且“创造”一个(超越)“世界”时,“哲学”在自己的领域内完成了对“宗教(基督教)”的“解构”和“取代”。而当尼采把“神”的“创造性”还给了“(超)人”,他就已经在相当程度上否定了(或代替了)基督教的“创世说”(见《试论尼采的“权力意志”:兼论尼采的哲学问题及其在哲学史上的地位》)。
透:创造的未来
学问之所以能通,在于哲学是自我创造的;自我创造的哲学,在时间中存在;时间中的存在透出未来的消息。哲学,引领我们走向创造的未来。
“创造”就是“出自”完全的自己(《我们为什么要读书》),而“哲学”要以“自己自身”为“出发点”,并以“自己自身”为归宿(《“哲学”须得把握住“自己”》),那么,首要的问题就是要保持住自己。经验多变,要保持自身就不能有经验搀杂其中。康德提出所谓“纯粹理性”,以之“为自然立法”。按照西方哲学近代的传统,“纯粹”(rein,pure),就是“不杂经验”、“跟经验无关”,“不由经验总结、概括出来”的意思。但这种纯粹理性只是形式性的东西,所以实践理性在道德领域里只是一些形式化的绝对命令,康德的实践理性只是形式上的“自由”。只有到了遥远的天国,这种自由才具有了实在的内容。康德划分开现实世界与天国,也就断绝了理性通向实在的桥梁。(见《序“纯粹哲学丛书”》)那么,理性只具有为经验事实立法的意义吗?感性经验世界由何而来,是谁创造的?在《古典哲学的永恒魅力》一文中,先生指出,康德的“知识”不能贯穿到“宗教”中去,“信仰”不能贯穿到“知识”中去,他的哲学缺乏彻底的“创造性”。哲学必须是创造性的,这同样是康德把自由概念引入哲学的主旨。在《论哲学的创造性》《哲学作为创造性的学问》两文中,叶先生认为,费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