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中国百年商业巨子txt >

第131节

中国百年商业巨子txt-第131节

小说: 中国百年商业巨子txt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赵章光并没有松劲喘气,他又把目光移向海外。    
  他和卢积存、贾守荣、林徽云等人频频出访世界各地,一面免费巡诊,一面考察海外市场,物色可靠的代理商,海外市场也稳固了。    
            “护发之神”的壮举和宏图    
  一九九一年六月,纽约。    
  第十四届国际发明博览会在这里如期举行。    
  尽管在这座世界最喧嚣的城市里,国际性学术会、展销会、博览会司空见惯,崇尚发明创造的美国人还是对这次会议倾注了极大的兴趣。    
  本届博览会爆出一条特大新闻,大会的唯一的一座金桨奖杯得主,竟是来自遥远的东方大陆的一个农民出身的民间发明家赵章光!    
  在热烈的掌声和闪光灯的闪烁中,年近五十、身材不高的赵章光走向领奖台。    
  美利坚民族对富于创造力的人是不吝热情的,台下掀起一阵阵欢呼的声潮。赵章光一身笔挺的西眼,步履轻捷,一双不算大的眼睛里溢满自信。他自己心里明白,这掌声、这辉煌理所当然应该属于他。自己历尽磨难研制的“101E粉刺一扫光”高达99%的有效率是无愧于他即将领取的那座大会唯一的金奖奖杯的。    
  换成别人,在这一时刻,或许真会难以把持。可赵章光镇定自若,除了嘴角挂着的一丝微笑外,看不出任何心理活动。因为,对如此盛大的场面,他多少有点习惯了。在此之前,他发明的有“东方魔水”之誉的“101”医治秃发系列产品,已使他多次登上国际发明博览会的领奖台……    
  一九八七年十月,秋色如丹。比利时王国的百年宫殿里气氛热烈,首都布鲁塞尔市的市长身着传统礼服,代表国王将一枚金光灿灿的勋章佩戴在一位身材瘦小。面目清瘦的中国中年男子胸前。霎时,掌声四起,碧眼金发、隆鼻深目的外国人用生硬的中国话喊道:    
  “OK,中国!”    
  “了不起,护发之神!”    
  赵章光在第三十六届布鲁塞尔尤里卡发明博览会上,荣获比利时国王颁发的博览会个人最高奖——一等骑士勋章。    
  一九八八年四月,在第十六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博览会上,一举夺得“奥斯卡发明奖”和“产品金牌奖”。    
  一九八九年五月,在第八十届巴黎国际发明博览会上,该届唯一的法国“工商会金杯奖”和“产品金牌奖”也落入赵章光囊中。    
  一九八九年七月,在北京首届国际发明博览会上,“101”产品获“产品金牌奖”。    
  在国际大奖频频青睐赵章光时,传播媒介也慷慨地向他开放,日本记者把赵章光誉为“使无数脱发者青丝再生的‘美发之神’”,香港报纸称他为“诞生于改革开放年代的‘红色大亨”’    
  赵章光自己说:    
  “古往今来,中国民间不知有多少能工巧匠、怪杰奇才。他们往往被所处的时代所淹没,我能够成功,个人奋斗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我赶上了伟大变革的新时代,我是时代的幸运者,是改革开放的时代造就了‘101’。”    
  在国外,在掌声、镜头簇拥下,赵章光常心驰故国。    
  他忘不了家乡的乡间小路,忘不了在他走投无路时伸过来的扶持的手,忘不了改革开放的路标把他引到杭州,引到郑州,引到北京,又引向外国,使他走向布鲁塞尔、日内瓦、巴黎、纽约……    
  赵章光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他没有要国家一分钱,却在全国兴办了三家“101”毛发再生精厂,固定资产超过了一亿元,流动资金在一千万元以上,总产值可达三亿多元。    
  赵章光经常向手下人反复灌输这样一种观念:企业的资金来源于市场,而市场的来源则决定于产品的质量和企业的信誉。为了信誉,赵章光采取的一些措施甚至令人难以理解,他向患者明言:    
  “凡经诊断可治而用‘101’后三个月无效者,厂家负责退款。”    
  这种明智而又充满自信的营销之道,为他带来的是金钱买不到的市场信誉。对于不属于“101”治疗范围内的秃发者,他也实言相告:    
  “此药对您无效,不用购买了。”    
  赵章光说:    
  “想成功想发财没错,但也要准备失败,要经得起失败,不要像玩股票赔了就跳楼。如今,大家都争着做生意、办企业,这是一件好事,但开拓者的眼光要放远一些,尤其眼光多往市场上放一放,为人一个‘信’字,产品更要讲究信誉,要把精力放在抓产品质量上,不要放在如何偷税漏税上。现在大大小小的企业多了,竞争激烈了,但互相间的团结和竞争一样重要,不是互相拆台,而是互相提高……靠合法经营赚钱,有国家政策保护,半夜敲门也不惊。”    
  虽然已功成名就,钱多得一辈子用不完,但赵章光仍然不辞辛苦,亲自站柜台,收集患者意见。为此,1992年5月中旬的上海《文汇报》曾载文称赞赵章光的精神。两个月后,赵章光又出现在北京百货大楼,进行咨询义诊。有人不解地问:    
  “赵大夫,您如今腰缠万贯,还用这么辛苦吗?”    
  赵章光回答说:    
  “我们的事业是无止境的。为患者服务是我一生的追求,我离不开患者,他们就是‘上帝’。”    
  至今,他一年中有一半时间在外地巡诊,掌握第一手材料,改进产品质量。    
  赵章光也有“职业病”,就是见到生人先看头发,就连对外商活动也是如此。他会两眼直瞪瞪地盯着外宾的脑袋,以至使对方有些发窘。不少空中小姐都认识赵章光,因为他乘飞机到全国各地巡诊时,在飞机上见空中小姐脸上有青春痘,就免费赠送“粉刺一扫光”。    
  有时候,为解除患者痛苦,他不惜破费。一九九二年六月,一位二十三岁的江西姑娘专程来北京找他治疗秃发。女孩家生活困难,就在北京边打工边求治。赵章光听到这个消息后,就决定免费为她治疗,一个疗程后,女孩子头皮终于长出新发。    
  赵章光就是这样,富贵不忘真情,普渡众生,心系天下。    
  赵章光本人不讳言自己有钱。    
  据一九八八年到一九九一年统计,“101”系列产品已为赵章光带来了三点八亿元的销售额,一点六二亿元的利税,三千六百二十万美元的创汇。可想而知,赵章光绝对称得上超级富豪。    
  他挣的钱“一辈子也用不完”。他说:    
  “如今对我来说,怎样使钱用得更有意义,倒是我经常考虑的一个问题。”    
  一九九一年九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李鹏亲手把“尊师重教、振兴中华”奖杯授予赵章光,并赞扬道:    
  “你在中国带了一个好头!”    
  赵章光带了一个什么好头?    
  原来,四年里,他为教育事业捐资五百三十万元,为社会福利事业、扶贫事业和预防艾滋病基金会捐款近二百万元!    
  作为农民的儿子,他永远忘不了小时候因为穷得不得不辍学的痛苦,忘不了中国贫穷的教育事业。他曾动情地说;    
  “一个国家要想在世界上挺立,必须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做后盾,而这又需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文化的发达。说到底,还在于重视教育……”    
  他不想守着金钱做奴隶,而要用钱做些利国利民的事。1992年6月,赵章光宣布设立三项科技功臣大奖,其中一项是要对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科技奖的中国人奖励十万美元。    
  与他社会公益事业一掷千金、万金的慷慨形成鲜明反差,他平时生活十分简朴。出于工作需要,他经常出入大饭店,但用完餐后,回到家里还要吃一顿口味清淡的家常饭;他平时只抽国产烟。偶尔抽一支洋烟,对他来说就是“高消费”了。    
  对于子女,他绝不溺爱。他的爱人刚迁到北京,孩子们上学路途远,又不熟悉路,手下人就用小轿车接送孩子上下学。赵章光知道后,立即说:    
  “不要用车送他们上下学,路途太远,马上买几辆自行车,可以骑车上学嘛。”    
  平时,他只给孩子们很少的零用钱,让他们养成自我奋斗的精神,赵章光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都毕业于医科大学,从事着“101”事业。  
  赵章光的工作很忙,几乎每天都睡得很晚。除去必要的应酬,他把晚上的时间都用在读书上。读书是赵章光乐此不疲的嗜好。尽管睡得很晚,他却坚持凌晨五点钟起床,为的是利用这个时间给国内分厂和国外办事机构拨长途电话,询问生产和销售情况。他说:    
  “这个时间打电话找谁都能找到,个个都被我堵在被窝里。”    
  这位大亨业余爱好很少,他最喜欢听越剧,还喜欢拉二胡,据说拉得还不错。有时为了轻松一下,他也去卡拉OK歌厅坐一坐,听一听新潮歌曲。他爱听可不会唱,有时被朋友推到台上,也只会唱“红星照我去战斗”,引来一阵笑声。    
  古人云:    
  “父母在,不远游。”    
  赵章光是个大孝子,却遗憾地与年过八旬的双亲天各一方。他们体弱多病,不愿离开故土到北京与赵章光生活在一起,忠孝难以两全,这使赵章光时时感到不安。    
  大亨妻子林徽云,不愿呆在家里享福,却远离温馨的家庭,单独一人在浙江乐清章光101分厂任副厂长,贤惠能干的妻子正好借此机会照顾家里年迈的公婆,不便赵章光分心,多少减去了他的一份内疚。对于妻子的孝道,赵章光心里有说不出的感激。    
  最近,浙江省评出“十大特色家庭”,赵章光一家因把全部精力投入“101”事业而名列榜首。对此这位大亨很得意。    
  他已培养出一批思想洒脱、朝气蓬勃的新一代“101”事业的接班人,这些年轻人文化素质高,开放意识强。    
  二十八岁的林余存八十年代初就跟着赵章光闯天下,尝尽酸甜苦辣。他历经磨难,又虎虎生气,提任总厂副厂长已有五年,最近,赵章光将筹建丽京章光保健公司的任务交给他,让他出任总经理,独立经营。    
  总厂的另一副厂长杨乐钧只有二十六岁,是本科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他主抓总厂的国际部的业务,使出口率以每年百分之三十五的速度递增。    
  医科大学毕业生赵胜惠被派往日本东京,一面开诊治疗脱发症,一面筹建“101”总厂设在那里的分支机构,担负独当一面的工作,赢得了日本舆论的好评。    
  赵章光看到“101”后继有人,感到非常欣慰。他满怀信心地说:    
  “到了二000年,地球上凡是有脱发患者的地方,都要有‘101’系列产品出现。”  
                              (丽君)  刘永好和希望饲料公司      
  刘永好,出生于1951年,籍贯四川,学历大学。全回工商联副主席,希望集团副董事长、总裁。    
  一九八二年任四川省机械厅企业管理干部学校教师时,开始以孵化良种鸡、发展鹌鹑养殖和饲料生产创业。    
  一九八七年,刘永好兄弟兴建西南最具规模的“希望饲料研究所”,聘请专家研究开发出“希望1号乳猪饲料”。一九八八年四月,与泰国正大集团开展促销大战。经过数月竞争,“希望”饲料销量大大超过“正大”饲料。    
  一九九二年中国首届农业博览会上,“希望1号”乳猪饲料荣获金奖。    
  一九九三年,“希望”打进上海滩,在嘉定成立“上海希望饲料公司”。又与浦东国有饲料厂合资,创办了在上海的第二个“希望饲料公司”。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吴邦国为“希望”落户上海听取了刘永好的汇报,并为“希望城”题写城名。    
  估计财产七~十亿元。  
             脱“公服”,当专业户    
  一点点灰色的东西,就像从山顶滚下来的一堆乱石块。原来这是一个小村落,一个在花岗岩上的孤零零的小村,像一个真正的岛巢似地悬贴在那里,在这高山上几乎是望也望不见的。    
  这是四川省新津县古家村。这个川西坝上有名的贫困村,没有一条完整的路,无水、无电,缺医、少药,一个劳动日仅值二角七分钱的小山村。    
  这里的山民们世代在此繁衍生息着,很少有外人来过。只是在“文革”期间,这里突然热闹起来了。后来那些知青又各奔前程,不知去向了。    
  一九八二年八月的一天,这个小山村又热闹起来了。原来曾经在这里插队的知青回来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