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穿越艺术 >

第32节

穿越艺术-第32节

小说: 穿越艺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去洗时,水脏成什么样子。”志刚说完这句话就沉默不语了……在回程的途中,大家的话少了很多,都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古罗马人的智慧和体贴入微不能不令人佩服,然而在二千多年前人家就做到的事情,到了现代我们居然还没能做到,在令人悲哀之余,也不禁感慨,一个民族如果连自己的女人和孩子都不知道爱惜和保护,还能有什么前途呢? 而在那样一个人与人之间充斥着斗争的年代里,在一个缺乏爱心的社会里,又怎么可能有什么幸福和快乐可言?    
    早在公元前6世纪,孔子就提出了“仁”的概念,提倡人要有“仁爱之心”。他认为礼、乐对人的教化作用非常重要,“礼”可以规范人的行为,而“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但是如果一个人不“仁”不“爱”,即便知“礼”、懂“乐”,又有何用呢?“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人的立身之本,便是首先要懂得“爱”。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有这样的亲身体验,有些人虽然有高超的技能或专业水准,但却为人自私而狭隘;有些人尽管头脑灵活善于经营,却麻木不仁、缺乏爱心……而一些过着平平淡淡生活的普通人,因为他们有爱和互助的精神,生活却显得那么和谐而温馨,洋溢着人性的光辉。    
    在社会中每一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生活在各种各样的关系中,肩负着各种各样的责任,而只有那些能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充满爱心的人才真正具有责无旁贷的责任感。


《穿越艺术》 漫话人生呼唤仁爱之心(2)

    孟子有一句大家都十分熟悉的话:“仁者无敌”,虽然只有四个字,但却很有分量,翻开历史,那些盛世的君主无一不是施仁政的典范,即便是一个小小的地方官,倘若他充满爱心、责任感地善待百姓、为人排忧解难,也会被群众拥戴而争相传颂、千古流芳,因为真心靠真心换取,爱靠爱来传递。古今中外,无不是如此。我在上高二的时候,有幸造访过兰考县县委书记焦裕禄工作过的地方,那时他刚刚由于积劳成疾患绝症去世不久。讲解员指着他办公室里藤椅上的洞,哭着向我们讲解那是他在肝病晚期时,为继续工作经常拿硬东西顶在椅子来缓解疼痛而顶破的……参观的人无不悲伤,更有很多来参观的本地农民相拥而泣,边哭边喊:“焦书记,我们想你啊!……”身临其境,给了我很大的震撼。他们对焦书记的这份感情来自哪里?都来自焦裕禄对全县人民的一片爱心。当他刚来到兰考县看到当地的落后面貌,人民生活在缺衣少吃的贫困线上,心急如焚,把家庭、个人的一切弃之不顾,把工作的兰考县当成了战场,带领大家种植泡桐、挖渠引水、改善耕作环境,想尽一切办法来改善人民的生活,即便重病仍全心扑在工作上,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样一个充满了爱心和责任心的父母官怎么能不活在他的人民心中?如果为官的都能有这样的精神,不仅是百姓的福气,也是国家的福气。    
    记得前几年,南方一个餐馆的员工在从蛇笼里捉蛇的时候,被一条毒蛇咬了,伤口蔓延得很快,生命危在旦夕,而当时医治这种蛇毒的特效药只有北京的某个大医院才有,但赶到当地机场却没有航班,在这紧要的关头,餐馆老板为了挽救员工的生命,毫不犹豫地花十万元包了一架飞机,火速赶到北京,由于治疗及时,员工终于得救了,虽然我对他经营的餐馆里有野生动物一事保留看法,但对他的爱心还是充满了敬佩。这件事在当时被传为一段佳话。    
    孟子讲:“则隐之心,仁之端也。”讲的是同情之心是仁的萌芽,是爱的开始。每个生活在世间的人们,谁敢说自己一生都会顺利、不遇到一点困境,常言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不管是生活上还是事业上,每个人都可能遇到磕磕碰碰,遇到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困难,需要得到帮助,也许他身边人的一臂之力就可能使他渡过难关。我小时候总听大人训斥孩子:“笑话人,不如人!”就是说对别人遇到的灾难千万不能抱着旁观甚至幸灾乐祸的态度,如果你对别人在遇到麻烦时抱着这种不友善的态度,将来你遇到的困难和不幸比他还要大。孟子更是放出狠话:“无恻隐之心,非人也!”讲一个人如果连同情心都没有,简直就不是人。    
    中华民族是一个善良宽容并富于同情心的民族,即便他们曾遭受身心的巨大痛苦和伤害,即便自己曾经承受多大的屈辱,但对于无辜、对于弱者却充满仁爱,用他们的爱溶化怨恨,用他们的爱展示出伟大的人性和宽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是中国人收留了数万名逃难的犹太人,在自己缺衣少食的情况下,给予他们帮助;看看那些在抗日战争中被日本人丢弃的遗孤,也正是遭受日寇杀戮、蹂躏,对侵略者有着血海深仇的中国百姓,用他们那颗充满慈爱的心,节衣缩食地将这些遗孤抚养成人!这些展示出了中华民族无比宽大的胸襟。


《穿越艺术》 漫话人生呼唤仁爱之心(3)

    再看今日之世界,一边是大国价值观念的强加于人,武力相威,另一边是民间组织的以身殉仇、连累无辜,冤冤相报,没完没了。一些地方几代人都没过上和平的生活了,仍在不断地用流血争斗书写着历史。由此我想起印度现代民族解放的著名领袖、非暴力主义倡导者、印度圣雄?甘地。甘地从小在家庭中接受了印度教的影响,并将此教中的核心——“爱”的思想作为基础,吸收、融会了《圣经》和《可兰经》中所包含的仁爱精神,以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的毗湿奴保护神的这种以仁爱为核心的思想,作为处世的哲学:“逢恶报善,以德报怨。”并将这种根深蒂固的非暴力主义精神,贯穿在他一生的斗争和实践之中。1904年,甘地阅读了托尔斯泰的《天国就在你心里》和英国作家鲁斯金《等到这最后》之后,大彻大悟,认为人与人的关系,均应以爱为宗旨,从此,直到去世他一直过着苦行僧式的生活,将自己的整个身心都投入到民族解放斗争中,即使是非暴力抵抗斗争,也先后受到南非殖民当局和英国殖民当局的迫害,被数次投入监狱。当他为了让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停止冲突而不断用非暴力的绝食来感化他们时,一个印度教青年却企图刺杀他,当他幸免于难后,仍以德报怨,以仁爱的精神和宽容的胸怀,请前来的警察不要对这个青年施以暴刑,劝导他改恶从善。然而十天后,1948年1月30日,他却被另一名印度教徒枪杀,可以说他为印度民族解放事业流尽了最后一滴血。人民给了他极大的赞誉,称他为印度的“国父”,连担任过总督的英国将军蒙巴顿都称:“圣雄甘地的英名将如同释迦牟尼和基督那样千古永垂。”    
    同样,著名的美国民权运动领袖黑人牧师马丁?路德?金为了使黑人能平等地融入美国主流社会,领导黑人进行非暴力民权抗争,他曾有一段令人难忘的演说:“我有一个梦想,有一天,在乔治亚州的红色山丘上,过去的奴隶和过去的奴隶主,他们的子孙能够像兄弟一样齐聚一堂。”他对未来的憧憬感动了很多的白人,使他们成了他热情的盟友。1964年他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然而,1968年他也遭到种族分子的暗杀。还需要付出多少昂贵的代价,还要经过多少磨难,这个世界才拥有和平,究竟应该怎样珍惜,怎样去维护和平的生活呢?     
    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我们的地球已变得越来越小,成了一个村落,在互通有无的交往中,已经彼此谁也离不开谁,老子描绘的那种小国寡民,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理想国家过去没法实现,今后更没法实现了。既然交往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和平友好地交往,总比对抗和暴力好。国家与国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不同的教派之间,如果都能抛弃怀疑与仇视,客观地认识别人和自己,相互尊重,以不唯私利的仁爱精神来解决争端和矛盾,这个世界也许能够太平些,因为有爱才有信任,有爱才有宽容的胸怀!    
    不管是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还是人与人之间,什么是维系这些关系的牢固纽带?靠威望权势,靠经济实力,抑或是靠武力?都不可能。唯有真诚的善意和无私的爱才能把彼此紧密地连在一起。    
    经常有年轻朋友问我,选择伴侣什么最重要,到底找有钱的好还是有才的好,到底找帅气浪漫的还是朴实忠厚的?前些日子有朋友发来一条有趣的信息,说:男人啊……有才华的长得丑,长得帅的挣得少,挣得多的不顾家,顾了家的没出息,有出息的不浪漫,会浪漫的靠不住,靠得住的又窝囊。这么一说,简直就是洪同县里没好人了。当然,这只是玩笑调侃。每个人都希望找一个各方面条件都好的伴侣,但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即便有,自己也未必配得上。当然,一些外在的条件固然也要有,但不管择偶还是交友,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这个人必须心地善良、有爱心,因为唯有这样的人才懂得处处为别人着想,才会不管顺境还是逆境不离不弃、荣辱与共……婚姻不是图一时的风光,也不是用来炫耀的,更不是银行支票,在婚姻中我们是找生活道路上志同道合的同路人,同舟共济的战友,相依为命的伴儿,两个人相互的关系是相互奉献而不是索取。


《穿越艺术》 漫话人生呼唤仁爱之心(4)

    一个善良、有爱心的人外形再普通,你也能看出从他内心散发出的美来。相反,一个外形再俊美的人由于它的自私和冷漠,也能让人看出丑陋。随着时光的流逝,很多外在的东西都会淡漠甚至消失,但只要有爱在,就有一切。我的母亲已快80岁了,从小我就觉得她非常漂亮,内心甚至为此而骄傲,现在她已人到老年,在别人眼里已经成了个臃肿的老太太,然而在我内心真的仍旧觉得她非常美,别人肯定会嘲笑我:孩儿不嫌娘丑,我想究其原因,恐怕就是由于母子之爱使然。    
    这个世界需要爱,我们的社会需要爱,每一个人都需要爱、渴望得到爱——来自长辈、亲人的疼爱,来自朋友的友爱,来自伴侣的关爱……只有那些得到过爱、感受过爱的人,才会学着去爱别人,去为亲人、为社会奉献和回报自己的一份爱。    
    在我刚工作的第一年,舅舅病了,父亲给他联系了北京最好的医院和大夫,准备动手术,而我把一年除买书谱后余下的钱都给姥爷寄去,让他一起来北京,因为怕人太多不方便,他最终没有来,但舅妈来京后告诉我们说:姥爷接到信及汇款单后,带着花镜看着汇款单留言处我写的“姥爷快来,我想你!”几个字,竟然老泪纵横,哭得像个孩子,谁都劝不住……从我工作以后只给姥爷寄过那么一次钱,后来姥爷来信说千万不要再寄了,他的钱够用,嘱咐我多买书谱、好好学习,妈妈也说,等你以后长工资了再给姥爷寄,现在妈妈先帮你寄。谁曾想,还没等我长工资,姥爷就去世了,噩耗传来,一家人都沉浸在悲哀中,我更是大病一场,闭上眼睛就是姥爷那慈祥的笑容,一手拿着烟斗,一手指着我谈古论今、讲着故事……回忆小时候,尽管远离父母,但与姥爷相依为命,他把我当成了他的全部,将全部的爱都无私地给了我,不求任何回报,我的童年因此而值得回味,至今回想起来仍充满幸福。而当我真的有能力来回报他的时候,却来不及了……    
    爱像一个接力棒,靠我们的心去传递。当我也有了孩子,为他拍下有生以来第一张照片,望着他那红赤赤的小脸,抱起他那柔弱的身体的时候;当他的小脑袋无助地靠在我的拍着肩上,等待我给他“拍嗝”的时候;当我听到他咿呀学语,蹒跚学步的时候……禁不住地感叹爱的奇迹,第一次感受到做父亲的责任。    
    过去,我只有对母亲是无条件地宽容,即使她错了,自己受到误会和委屈我都能毫无怨言地接受,而自从有了儿子后,人变得越发宽容了。人类就是靠着这种无私的亲情在一代代地传承着生命和爱的文化。    
    爱不是在高谈阔论中,也不在庄严的誓言中,爱浸透在细微至点滴的、替人着想的具体行动中和对他人的尊重中。记得一次带孩子去看马戏表演,舞台上年轻姑娘和小伙子们惊险的杂技表演,不时博得观众热烈的掌声,然而,面对孩子们那样尽心而敬业的表演,我身边的那位穿着入时的先生却始终不以为然、无动于衷地旁观着,充其量象征性地沾沾手掌,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