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艺术-第2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社会日益繁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提升的今天,教育有了很大的改观,音乐教育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学习乐器在很多大中城市已蔚然成风,许多大学、中学甚至小学都组成了管弦乐队或民乐队,一些学校合唱队也从过去简单的齐唱、轮唱发展成多声部合唱,演奏或演唱的曲子也从业余转向专业,优秀的青少年选手在国际比赛中频频获奖。
尽管每一点进步都令人感到欣喜,然而如果据此认为我们的音乐教育已经深入人心就大错特错了。冷静地思考,我们不禁会发现:对于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这种认识的基础并不深厚,底座也不足够宽广。横向地比较,我们与先进国家的差距还是很大的。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多民族国家,如果以我们的大中城市的所见所闻来衡量音乐教育的水平和普及程度,未免有失公允。何况各民族、各区域的发展存在着巨大差异,如果一味照搬大中城市学习钢琴、小提琴那一套模式显然也不现实。美国虽然也有区域及民族差异,但由于文化和经济上较我们平衡,普及起来比我们容易些。他们的做法是在创造性这一主题的指导下提倡多种教育模式,鼓励当地音乐文化主管部门的积极性,并充分调动音乐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结合当地特点,创造出最适合本区域本民族的音乐教育模式。这种方法是值得借鉴的。
应该看到,尽管我国有些地区的经济并不发达,但民族音乐资源却相当丰厚,比如陕甘宁地区,各类民歌、各种民族器乐曲丰富多彩,许多都是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中华民族之瑰宝;再比如一些少数民族地区,音乐歌舞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像新疆地区著名的“十二木卡姆”、内蒙古的长调、青海的花儿……所以因地制宜地利用好本民族本地区优势,通过学习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乐器,继承、传播和发扬地方音乐,形成群众性的、制度化的音乐教育体系,才是深化普及音乐的可行之道。只有把音乐的种子播撒得更广阔、更密集,艺术的花草才会遍地。只有各尽所长,各具特色,百花才会争相吐艳。所以说,质量常常是建立在一定数量的基础之上的,我们音乐教育的基座越是宽广,我们构筑的这座金字塔才会越是高大、稳固。
音乐教育是被许多先哲智者所看重的,他们曾以预见性语言,来阐述音乐的教育功能。柏拉图曾认为良好的音乐教育能够提高人的审美观,有助于人们敏锐地识别一切艺术作品和自然界事物的丑陋。亚里士多德则认为音乐直接模仿、表现人的七情六欲,即灵魂深处所处的状态温柔、愤怒、勇敢、克制等及其与之相反的情感特性,因此人们聆听、模仿某种感情的音乐时,也就充满同样的感情……
《穿越艺术》 漫话学习与教育音乐教育面面观(4)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认为通过一套以音乐和体操为两大要素的公众教育体制,是塑造一个人并使之具备良好性情的重要手段。体操训练体质,音乐训练心智。更重要的是柏拉图认为这两个要素必须取得平衡的发展。他认为,过多的音乐会使人变得女性化或神经质,而过多的体育会使人变得不文明,粗暴和愚昧。在《国家篇》中他写道:“凡是以最佳比例将音乐与体育相结合,最善于调节二者以符合心灵所需要的人,才无愧于真正的音乐家之称。”当然,这是公元前4世纪的标准,现代的教育远不止这两门,但这两门课程在两千四百多年前就被先哲作为教育的基础来强调,不无道理。更可贵的是其所言的平衡性,也就是说人需要全面发展。
柏拉图甚至写道:“我不关心谁来制定国家的法律。”他希望:“让我制定国家的歌曲。”虽然法律一词在古希腊语中含义十分宽泛,但可见柏拉图对音乐教育的重视,并极其关注音乐对人的影响。这与早他一百年的孔夫子:“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的说法可谓是异曲同工。
当今的一些发达国家,音乐早已被列入“大六门”之一,与数、理、化、文、史五科并驾齐驱。例如,法国把音乐教育当国策,对艺术教育的总投入预算达14亿欧元,强调让所有的孩子都唱起来,让所有的学校都建立合唱团。而我国由于历史的原因和人们认识上的局限,尤其是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一切围绕着分数转,“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陈旧观念仍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在一些人的眼里,唱歌、弹琴属于不务正业,即使学习,也不过是锦上添花、可有可无的事情。在校的学生中,很多人急功近利地只追求眼前的分数,关心如何获取高分,而无心享受学习的过程和它所带来的快乐、启迪,不关心知识的实践。这种状况同样存在于众多的琴童及家长中。为了一技之长而功利性地学,而忽略了沉浸在过程之中边欣赏、边体味、边探索的乐趣,使得本身艰难的学习显得更加枯燥。所以,我们与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距离并不仅仅是方法、形式等具体细节上的不同,而是源自于认识和理念上的差异。
人民生活日益富足了,只满足于经济上的富有是不够的,精神上的富有更为重要,也更加有意义。当人们的财富与文化、修养反差过大时,即使是腰缠万贯仍不能赢得别人由衷的尊重。因为修养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用财富堆砌的,而是形成于文化、艺术日积月累的熏陶之中。就我个人体会而言,即使同样身居要职的人,由于艺术修养、造诣的高下不同,从一言一行中所体现出的品位和素养就大不相同,亲和力、凝聚力以至于人格的魅力都有悬殊的对比。对于今天拥有良好学习环境的孩子来说,课堂学习固然重要,各科知识都需要努力掌握,因为知识积累多了,就会产生智慧;同时还要加强艺术素质,因为艺术修养积累厚了,才会产生情操。一个拥有大智慧和真情操的人才是我们要努力塑造的人,也只有个人专长与艺术修养完美结合的人才,尤其是管理人才,才真正符合我们今天社会的要求,肩负起时代的使命。
《穿越艺术》 漫话学习与教育千里之行,始于足下(1)
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孩子的童年无忧无虑,但如果不加管束和引导地放任自流,孩子又可能一无所成,这似乎是一对矛盾。我有一位朋友,离异后一直自己带着上小学的孩子,作为一个男人尽管生活中充满种种意想不到的麻烦,但他仍尽其所能地给孩子提供最好的学习条件,包括学习钢琴。孩子的母亲,后来与一位有拉丁血统的外籍人再婚,也许是受到浪漫的拉丁文化的影响,回国探望孩子时,她坚决反对孩子学习包括钢琴在内的一切附加课程,在她看来,孩子最重要的是无忧无虑地玩耍、游戏,尽情享受童年的快乐时光。
让孩子快乐、幸福,是每位做父母梦寐以求的,然而怎样才算快乐、幸福呢?两位家长都爱孩子,但他们的侧重有所不同:一个侧重锻炼心智,一个侧重怡养精神。那么前者就一定要充满痛苦,而后者就一定会带来快乐吗?
有的家长认为,一些西方国家的家长对孩子比较放纵,任孩子自由成长,这种理解可能有些偏颇。我曾读到美国有一宗贿赂案,讲的是一位父亲利用职权贿赂一家著名小学的校董,以便使他的孩子进入这家知名学校学习。美国在这方面的法律是相当严格的,但为了孩子受到最好的教育,家长居然敢于铤而走险,可见,尽管在一些理念和具体教育方式方法上有所不同,但西方社会的一些家长们重视教育的程度与中国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孩子考上了名校,家长照样欢呼雀跃,甚至把校名印在自己的私家车上。
人生的基础,如同宝塔的地基,一定要打好打牢。但培养孩子们的学习意识和锻炼他们的生存本领,并不意味着什么都要学,拔苗助长,从小搞疲劳战术。不同的孩子潜质是不同的,不应该用统一、僵化的标准去强求他们。家长需要做的是去挖掘和培养他们的潜力,从小树立他们学习和向上的精神,毕竟教育是每一位家长的责任,而学习也是每一个孩子成长所必须经历的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孩子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也包括品德和素质的培养。相反,如果一味地任由孩子自由发展,而当你觉得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终于可以承受一定的压力来接受教育、严格要求的时候,也许他已经失去树立品性和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间,怎么抓也紧不起来了。
文明社会几千年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人类文化,大浪淘沙至今沉淀下来的这些精华,如果不让我们的孩子循序渐进地来接受这些文明的熏陶,享受、受益于这些文明的成果,并最终传承这些文明,而只是满足于简单的享乐层面的需求,不仅幼稚、无知,也是很不幸的。同时,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份子,犹如大海中的一滴水,每个个人都无法脱离社会而孤立地存在。个人要想与社会更好地交融与沟通,就必须学习掌握各种知识和技能,才能满足社会的要求、跟上不断前进的时代步伐。而那些希望走在时代前列的人们就更要付出加倍的努力。
我们说兴趣是学习的良师益友,但是对于孩子来讲,兴趣有时像一阵吹过去的风,是一时的、多变的,兴趣可以领你“入门”,但是如果想要达到一定的高度,仅仅靠兴趣恐怕就不够了。比如孩子喜欢打乒乓球或弹钢琴,处在一个“玩”的阶段时很随意,而如果往高级阶段发展,就要进行一些专业性而严格、甚至是很枯燥的高强度训练,单凭兴趣可能就玩不下去了。只有那些树立了明确的目标,拥有顽强的毅力和韧性的人才能始终坚持不懈,自觉自愿地享受向上攀登的艰苦与快乐。诸葛亮说:“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1910—1985),初中毕业后就因家境贫寒辍学了,15岁在杂货铺当学徒,19岁患伤寒至跛。当他将近20岁开始自学数学时,凭借的是小镇上仅有的三本数学书:一本代数,一本几何,一本只有50页的微积分。他的自学之路异常艰辛,但他是一个有理想的人,从不放弃追求。他常说:“我的经历和学历就是三个字——靠自学”,又说:“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天道酬勤,华罗庚奋斗数十年,终于成为人人皆知的数学家。华罗庚还有一句众人皆知的名言“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他虽然聪明过人,却要求年轻人学数学要“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强调“勤奋”与“积累”,把这些看得比天分还重要。所以,付出几分劳作就有几分收获,学习是没有捷径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远大的志向,也得一步一步地实现,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量的积累过程。只有当量的积累达到了一定程度,才可能在知识、技能的掌握和理解上发生质的飞跃,这时,学习才又上了一个台阶。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诌。”讲的就是熟能生巧,成绩往往是一步一个脚印地下笨功夫得来的。而当积累得不够时,靠临阵磨枪或碰运气即便取得了一时的成绩,恐怕也不能够稳固,不久还要滑落回去。
而像学习钢琴这种难度较高的乐器,如果你不在童年时期就开始进行足够的练习,进行大量音乐与技术的积累,就无法练就过硬的基本功。我有很多聪明的学生,我常对他们讲,学习态度要老老实实,练习基本功时要踏实刻苦。如果练琴练得不得法、练习强度不够,或者超过了这个宝贵的年龄段才知道用功,“违了农时”,那么由于接受能力、身体机能等因素,即便你付出加倍的努力,也很难达到企盼的高度了。尽管在这里具体量的概念和高水平的概念也是根据不同人的智力、悟性等因素而因人而异的,但道理大体如此。相反如果孩子在童年、少年时期进行了充分的锻炼,达到了一定高度,这种技能就如同长在身上,即便很长时间不弹琴,经过短期恢复就又能上手,这就是所谓的童子功。
《穿越艺术》 漫话学习与教育千里之行,始于足下(2)
其实要学习、要用功的道理大家都明白,但是,关键问题是以什么样的心态去学习、去用功。是威逼利诱甚至棍棒下的被动学习、硬着头皮的“头悬梁锥刺股”,还是在不知不觉、平和的心态中自觉自愿甚至兴致勃勃地去努力?记得我小的时候,姥爷就经常给我讲闻鸡起舞、凿壁偷光、神笔马良等故事,告诉我勤能补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何为孩子树立历史上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