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档案-第3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能够想到这一点,是因为一本英国小说带给我的启发。那本小说里讲,英国人把‘开膛手杰克’的杀人路线,开发成旅游观光景点,而且生意非常好,游客络绎不绝。于是乎我就想,是不是我也可以带一些侦探迷去参观碎尸案现场,从而收取一些费用呢?我试探着在群里提了几次,结果那些人非常踊跃参加……”
“你一共干过几次?”付长林忍不住插话问。
“两三次吧。”
炫“到底几次?”
书“三次,每次四个人。”
网“你了解那些人吗?”韩印也插话问。
杜军点点头:“我也怕出事,所以只选择外省人,而且利用警察身份的优势,对他们做了一些调查,还装模作样地跟他们签了份保密协议。”
“你还真是浑蛋到了极点,作为警察与你在一起共事,简直是一种耻辱。”付长林稍微有些冷静下来,摇摇头痛心疾首地说。
杜军“扑通”一声跪到地上,拽着付长林的衣襟,带着哭腔说:“老组长,我求你了,你们怎么惩罚我都行,别让我离开警察队伍好吗?我喜欢当警察!”
坐在对面一直未吭声的叶曦,猛地拍了下桌子,冷哼一声道:“你配吗?你配做一个警察吗?你顶得起帽檐上这颗警徽吗?等着吧,脱掉你这身警服,把你清除出警察队伍,那只是最基本的处罚!”
杜军总共接待了三波“观光者”,意味着又多了12个嫌疑人,又都是外省的,这可愁杀叶曦了。不过韩印让叶曦不用担心,凶手抛尸如此顺利且不留痕迹,必定非常熟悉这座城市的街道,显然他要么就是本地人,要么就是在本地生活了好多年的。
至于杜军所建的QQ群,还是有必要仔细调查一番的。在韩印的建议下,专案组封存了杜军在单位和家里使用的电脑,安排技术人员立即提取群员资料以及所有聊天记录,从中找出IP地址隶属于本市的,也许凶手就隐藏在其中。
几小时后,经过技术人员的努力,结果出来了。在杜军所建立的将近100个群友的QQ群中,IP地址隶属于本市的只有15个,而与尹爱君碎尸案有交集的只有一个。用这个IP地址登记的用户,正是16年间先后两次目睹碎尸残骸的环卫工人——沈秀兰。
韩印和叶曦大为振奋,一干人等火速杀到沈秀兰住处,他们在那里的确找到了“某些答案”,但真相令人唏嘘。
还记得早前韩印登门拜访沈秀兰家的情形吗?当时丁大民是这样描述妻子受到惊吓后的表现的:“她成宿成宿睡不好觉,好不容易睡着了又会被噩梦惊醒,经常心事重重,慌里慌张的,胆子变得特别小,吃饭也吃得很少,而且脾气大了许多,有时发起脾气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这是典型的因突发性恐怖事件,导致“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症状,但那并不是来自沈秀兰,丁大民当时描述的症状,其实是发生在——“2008年考入古都大学、目前就读于中文系四年级、他和沈秀兰唯一的女儿丁昕身上的”。
事实上直到这一刻,警方才发现,其实第一个目击尸体残骸,意识到那是来自人体的,是当时年仅8岁的小女孩丁昕。可以想象,这对一个孩子来说是一个多么恐怖的人生经历,也直接导致了她患上“PTSD”。而儿童PTSD的症状,一开始并没有成人那样明显,往往容易被家长忽略,由于缺乏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当这种症状持续到成年之后,便会导致焦虑症、边缘性人格障碍、解离性人格等精神顽疾。
如顾菲菲推测的那样,丁昕正是患有解离性人格——多重人格。在顾菲菲对丁昕进行催眠后发现,她人格中除了本格之外还有三种人格:分别是“尹爱君”“杀人者”“告密者”,丁昕的本格是知道她们的存在的,但对她们所做的事情并不是太了解。
1996年1月18日,当母亲沈秀兰提着一个深色旅行袋回家时,8岁的女儿丁昕正在客厅里陪心爱的小黄狗玩耍。母亲告诉她,包里有肉片,是给小黄吃的。丁昕等不及,自己拉开了旅行包拉链,她看到了一包血色模糊的碎肉,她伸手进去摸了一把,结果摸出一根人的手指。
此后,旅行袋中的碎肉和那根手指,便每天出现在丁昕的梦中,渐渐成为她的梦魇,而她也开始沉溺于打探碎尸案的所有细节,由此知道了旅行袋中的碎肉叫尹爱君。于是,当她无法承受碎肉和手指的画面在脑海中反复出现时,她需要一个“活着的尹爱君”,来将她发现碎肉和手指的事实变成一种假象。
这次分裂大概在她17岁时,每当“丁昕”转换成“尹爱君”,她便会模仿外界传说中尹爱君的穿着和打扮,出现在尹爱君生前曾经出现的地方。而随着2008年她也考入古都大学中文系后,所谓的冤魂便自然会出现在尹爱君的宿舍之中。另外,据她父母回忆,在2010年8月左右,丁昕曾失踪两天,回来后他们在她口袋里发现一张由Q市返回J市的长途汽车票,但丁昕对自己去过哪儿,做过什么,一概不知。
大概五年前,丁昕最亲密的伙伴、陪伴她多年的小黄狗,被邻居不小心骑摩托车撞死了。当时,她亲眼目睹了惨剧,前所未有的愤怒和怨恨,让她产生杀死邻居的欲望。由于先前已经有过分裂经历,所以这一次她的人格中相对容易地就又分裂出一个“杀人犯”,来处理她的犯罪冲动。在“杀人犯”的人格中,就认为邻居已经被她杀死了,而杀人的整个过程,是从“本格”中唯一对杀人案的记忆复制过来的——她杀死邻居,把他肢解了,把尸体碎块装到一个深色的旅行袋中,扔到了华北路“大垃圾箱”前面。于是,当“丁昕”转换成“杀人犯”时,她就会出现在华北路抛尸现场。
随着韩印和康小北两名刑警的登门拜访,并留下了一张名片,让“杀人犯”的人格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慌。她觉得她已经被警方盯上了,很快会因为杀死邻居受到法律的制裁。她想要到警局投案自首,但又缺乏勇气,杀人的恐慌与内心的挣扎让“杀人犯”痛苦万分,于是人格中再次分裂出一个“告密者”来减缓焦虑。而这个告密者和杀人犯是互相知道的,告密者时刻要警惕被杀人犯灭口,所以寻求帮助的午夜来电,便从韩印拜访完沈秀兰家开始。
目前在丁昕身上,总共体现了四种人格,当外界的某种刺激让她感到焦虑时,她就会随着心理需要在四种人格中转换。这是一种非常痛苦的人生经历,是需要丁昕本人极大的勇气和家人的支持和关爱去治愈的精神顽疾,可以想象,未来的路对这个家庭是多么艰难。
此时,韩印既悲痛又愤恨,他会把这笔账在凶手身上清算的!
第五卷 心理证供
我想在大地上,画满窗子,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都习惯光明!
——顾城
第二十八章 犯罪升级
〖也许;
我是被妈妈宠坏的孩子;
我任性;
我希望;
每一个时刻;
都像彩色蜡笔那样美丽;
我希望;
能在心爱的白纸上画画;
画出笨拙的自由;
画下一只永远不会;
流泪的眼睛;
一片天空;
一片属于天空的羽毛和树叶;
一个淡绿的夜晚和苹果;
我想画下早晨;
画下露水;
所能看见的微笑;
画下所有最年轻的;
没有痛苦的爱情;
她没有见过阴云;
她的眼睛是晴空的颜色;
她永远看着我;
永远,看着;
绝不会忽然掉过头去;
我想画下遥远的风景;
画下清晰的地平线和水波;
画下许许多多快乐的小河;
长满淡淡的茸毛;
我让它们挨得很近;
让它们相爱;
让每一个默许;
每一阵静静的春天的激动;
都成为一朵小花的生日;
我还想画下未来;
我没见过她,也不可能;
但知道她很美;
我画下她秋天的风衣;
画下那些燃烧的烛火和枫叶;
画下许多因为爱她;
而熄灭的心;
画下婚礼;
上面贴着玻璃糖纸;
和北方童话的插图;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我想涂去一切不幸;
我想在大地上;
画满窗子;
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
都习惯光明;
我想画下风;
画下一架比一架更高大的山岭;
画下东方民族的渴望;
无边无际愉快的声音;
最后,在纸角上;
我还想画下自己;
画下一只树熊;
它坐在维多利亚深色的丛林里;
坐在安安静静的树枝上;
发愣;
它没有家;
没有一颗留在远处的心;
它只有,许许多多;
浆果一样的梦;
和很大很大的眼睛;
我在希望;
在想;
但不知为什么;
我没有领到蜡笔;
没有得到一个彩色的时刻;
我只有我;
我的手指和创痛;
只有撕碎那一张张;
心爱的白纸;
让它们去寻找蝴蝶;
让它们从今天消失。〗
……
暮色垂来,黑暗弥漫大地。某住宅小区,一住户房中,灯火通明。
这是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此时,房子里只有一个“男人”,却点亮所有房间甚至一厨两卫中的顶灯,仿佛冀望这微不足道的光亮能吞噬掉整个夜的黑。
男人坐在貌似书房的房间,身前的书桌上摊着一本书。他怔怔地眺望着窗外夜色,口中低声吟念着顾城的经典诗句。这个状态自从“女人”出门之后,他便一直保持着,已经有七八小时了。他好像在等待某一时刻的来临——也许他惧怕黑夜(黑暗),但却在等待更深的夜。
……
我想在大地上/画满窗子/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都习惯光明……
男人的声音愈加低沉,直至肩膀索索抖动。他拉开书桌抽屉,由深处摸出一个长条黑色锦盒,打开盒盖取出一把钥匙,紧紧地握在手中,房间里随即响起一阵充满屈辱的啜泣声。
不知过去多久,墙上的钟摆敲响了十下,男人猛然由椅子上弹起——暴跳如雷。他几乎用尽全力在房间里哽咽嘶喊着:“为什么?为什么你们都是这样?你们知道我有多努力、多努力吗?你们知道我有多么想成为一个好男人,一个好丈夫……”男人抬手指向天空,接着又指向挂在墙上的相框,眼神由愤怒委屈归于冷峻深邃,语气随之低沉起来,“是你、你、你们毁掉了我的梦,我要让你们付出代价!我爱你们,所以要惩罚你们!”
……
男人换上一身黑衣黑裤,罩上黑色兜帽,闪身出门。感应灯忽明忽暗,伴随着决绝的脚步声,楼道里回旋着男人阴森的吟诵:
〖我在希望/在想但不知为什么/我没有领到蜡笔/没有得到一个彩色的时刻/我只有我/我的手指和创痛/只有撕碎那一张张/心爱的白纸/让它们去寻找蝴蝶/让它们从今天消失……〗
时间过得飞快,一转眼韩印已经在J市待了将近两个月。
专案组各条线仍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排查,遗憾的是至今仍未获得有价值的线索。目前的排查中,从当年经历过“1。18碎尸案”的人群中,未发现对“1。4碎尸案”有重大作案嫌疑之人;具有多重人格的丁昕,虽然曾经对韩印造成一些困扰,但她有充分的证人证明案发时她不在现场;在交警监控中心的协助下,专案组调阅了王莉失踪当晚酒吧一条街附近的监控录像,未发现可疑车辆;关于马文涛和许三皮是否为“1。18碎尸案”凶手的问题,由于缺乏证据暂时被搁置调查;余美芬的踪迹倒是有了点线索,在一家出租床铺的客舍中查到她曾入住过的记录,但早在2月初她就搬走了,目前去向不明;冯文浩的监视任务一直由康小北负责,这段时间他基本是医院与住处两点活动,下班之后甚少外出,偶尔会有一两次应酬也未发现异常;算是好消息的,只有康小北和夏晶晶这一对。不知道康小北是如何做到在百忙之中,让他和女孩之间的恋情迅速升温的,总之两人已互相见过家长,而且双方家长对两人都甚是欢喜,大有让两人闪婚的意思。
当然,眼下最大的好消息莫过于还未出现第二个被害人。这对整个社会和广大市民来说是好的方面,但从警方角度来说却是案件侦破的瓶颈。
变态杀人的特殊性在于动机不明,也可以称之为无动机杀人。凶手往往和被害人在现实中不存在任何交集,这意味着嫌疑人的范围可以是无限大的。虽然有犯罪心理学家的“犯罪侧写报告”来帮助缩小范围,但比起普通凶案的排查还是要超出许多。不过从性质上说,这种案件对警方来说也有有利的一面。
凶手一旦开始作案,便很难抑制自己继续杀人的欲望。他逃脱第一次杀人,一定会卷土重来,会有第二次、第三次……他会给警方很多次抓捕的机会。很多时候,对于这种案件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