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大家认为爹太抢戏 >

第128节

大家认为爹太抢戏-第128节

小说: 大家认为爹太抢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鲆环莶徊畹牟担绞焙蛟偎等チ簦闶遣蝗ィ⑻酪不斐芍g母沽耍粝吕匆彩桥纠锏闹猩喜悖兆油霉

阿汤弟弟也找着了,未来的规划也做好了,更是一门心思侍奉,因郑琰前天说想听外面的新闻,阿汤也着意在匠户营里打听了一些。摆出果碟子来,给郑琰沏上茶。阿汤书场开讲,由于讲的内容过于劲爆,所有人都听住了。

每个女人都有过一个灰姑娘的梦,明知道实现的可能性很小,还是止不住想听一听,偶尔代入一下,觉得生活充满了希望。阿汤今天讲的就是这样的一个故事。

“要说还真别不信,这世上真的就有一朝有造化的人。譬如男人遇上了常识他的贵人,譬如女人遇到了名门公子。我兄弟他们匠户营里就有一户人家,是绣工,与他们木工住得略远些——不过现在已经不住在那里了。那家有个小娘子,生得一表人材,活计也好,命也好……”

众女都听住了,这大概是一个飞上枝头变凤凰的爱情故事。

“那一手活计,绣出来的花鸟虫鱼都像是活了一般。但凡有一样做得好的,就必不用一辈子都做这个行当的。那一天这小娘子因绣了一件衣裳,晋王妃一看就喜欢上了,召她到府里发赏,原以为也就是这样了,结果你猜怎么着?”

这样的故事,能拿出来讲的,在这个时候只有一种发展方向,阿祁心里已经猜到了,还是与阿汤一搭一唱地问道:“怎么了?”

“恰逢晋王在府里,去寻王妃说话,结果晋王一进门,一眼就相中了。”说到‘相中了’,还狠拍了下巴掌。

郑琰心头一跳,忙问:“他们家不会是姓余吧?”要不要这么巧啊?

阿汤惊讶道:“七娘知道?”

阿肖低声道:“难道就是晋王家六娘的生母?”阿庆道:“便是这样的事情,也不是遍地都有的,既是晋王家的,又是绣工出身,必是她。”

阿汤一兴头地在讲,没想到大家都已经知道了,不想郑琰偏来了兴致:“这余家一直是绣工匠户?”

阿汤点头,十分肯定地道:“是啊!有好几辈子了,听说前朝的时候就是绣工,太祖定了江山,留下来接着用的。”

“余娘子的父母都是绣工?”

“可不是,”阿汤也是头一回这么深入了解绣工,“这样的匠户人家,多是父子师徒相继的,有些就是收个徒弟当女婿。还有,同是绣工的两家人家,也好结个亲,兴许还能学两手呢。”

“余家没有手艺不好的人么?”比如分不清颜色绣出红叶绿花儿的?

“七娘是富贵命,不晓得这里头的门道,手艺不好的,哪里还吃得下这碗饭,早饿死了,或是打了板子发卖掉了。”

郑琰原以为这晋王家六娘不是晋王亲生的就已经够她凌乱的了,没想到九天玄雷在这儿等着落她头顶上呢!

世!代!绣!工!

真有个色盲基因,是根本干不下这份工作的。那这个小六娘,不但不是晋王的闺女,还有九成九的机率,根本就不是余氏的闺女!

这秘辛也太秘了一点儿吧?

狸猫换太子?偷龙转凤?晋王妃把余氏生下来的男孩儿换成了个女孩儿?有这个可能么?除非余氏不是在府里生的,否则不可能不传出风声来,晋王又不是傻的!晋王妃对王府的控制力强大到这种程度了么?如果是换孩子,至少得人不知鬼不觉地把现在这个六娘能弄进府吧?那么大的小孩子,会不哭?

郑琰想破了脑袋都想不出这其中的奥妙。

阿肖对阿汤道:“想来这余氏娘子也是个美人儿了?我们随七娘去魏王家,见到她生的小六娘了,生得真是好看。”

阿汤一拍巴掌:“你们看到了?”

“可不是,晋王妃带着的。”

“你倒好运气,跟着七娘总有好事儿。匠户营里跟他们家做了几辈子邻居的人都没见着过呢,小六娘到他们家的时候,余氏娘子的面子上,晋王已另寻宅子安置了他们。”

“等等,”郑琰抬手打断了她的话,“王府的闺女到余家去?”

“是啊。”阿汤答得理所当然。

郑琰有些闹不明白了:“为什么呀?”

出言解释的是阿肖:“为了好养活,有些富贵人家,或是觉着孩子养不住,多会托给亲信的人代养些时日,待长得大些了,再送还回来。”

经她一提醒,郑琰想起来了,是有这个风俗没错儿,她周围少见这种事情,一时没想起来。郑家的孩子都是自家抚养,也没有什么三灾六病,用杜氏的话说就是:“看着了也是细皮嫩肉,骨子里还是庄户人家的孩子,糙得很!”

顾益纯老先生还是只团子的时候就被寄养过,由此对他的一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进而间接影响到了郑靖业及其全家。

咦?难道是余家把自家孙女儿跟外孙女换了?可能么?郑琰好奇心起,又问阿汤:“余家有与小六娘年纪相仿的女孩子么?凑作一处,也是福份。”

“却是可惜了,这却是没有。”

郑琰:“……”那这到底是为什么呀?难道不是余家?郑琰有很大的把握,这孩子不是晋王跟余氏生的,那么,晋王的亲骨肉哪里去了?那个孩子,现在过得怎么样了?她现在又在哪里?

她终于想查一查了。

第一百七十二章 查一查

郑琰实在憋得难受,才发现自己手上的资源非常有限,至少她没办法扒开余家的屋顶看个究竟。但是,这是一条很好的线索,弄清楚了,也许在某些时候有大用呢?那就需要把事情的来龙去脉给搞清楚,用的时候就能翻出来。

她到现在已经想明白了,她又不是来搞科普的,干嘛要说服人家啊?小六娘事件,小女孩儿只是个表现形式,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色盲背后的故事:换了孩子。只要把背后的故事给挖了出来,郑琰根本就不需要向别人解释色盲形成的遗传学基础。

这种事情是不能大张旗鼓地搞的,她手上又哪有几个人可以办这种事的呢?以往有事,无不依赖父母长辈的资源,真到想办件秘秘的事情的时候就抓瞎了。幸亏,她已经半大不小了,现在发现了这个缺点还不算晚,从现在着手,也是可以的。

只是眼下,只好去找她爹了。

郑靖业很奇怪:“你没事儿去盯晋王家一媵做什么?那天出去,在魏王家,她惹到你了?”

“哪儿啊?就是在魏王家遇着了件新鲜事儿,您说这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有没有孩子压根儿就不像父母的?”

“怎么没有?龙生九子,种种不同。”

“那也是龙子啊!我就觉得那个小六娘有些奇怪,阿爹,帮我看一看吧~反正也不费什么事儿。”

“也行。”

“真的?”郑琰不敢相信她爹居然答应了帮她去查。

“当然!你不想查啦?”郑靖业的心态也很好理解:她闺女办的事情,虽然也有犯二的时候,却无不会有些惊喜——信任感就是这么来的。经验使然,郑靖业直觉比较相信郑琰。再说了,把事情主动权弄到自己手里,总比让郑琰个小丫头自己去乱捣腾放心。

有便宜不占,那是王八蛋!跟自己的好运作对,绝对是吃饱了撑的!郑琰痛快地点头:“查,怎么不查啊?悄悄的啊,别声张,张扬出去了不好。”

郑靖业默。

父女俩都不知道,这样一场对话,一个决定,引发了数月后的一场混乱。

查访一家本来不怎么关注的人一两年前办过的事情,尤其这家人家根本算不得万众瞩目,他们办的事情还属于那种神神秘秘小心翼翼生怕别人发现恨不得藏在口袋里的那种,要怎么查?

郑琰虚心地请教她爹。

郑靖业的办法也简单,派个人去呗,从他做京兆开始,对于京城地面的地痞流氓就很熟。后来不干京兆了,手上的部分资源也转移了,现在李幼嘉掌管着京兆,手上固然有一些资源,一些老一辈的地头蛇还是在郑靖业面前更合作一点。但是,他们对于这一块并不很重视,官员嘛。郑靖业在郑琰提出了情报很重要的观点之后,却是作了一些准备的,摊子没有铺得太开,查一查这样的事情如果要求不是太高,还是能够办到的。

既然郑靖业说能够查得出来,郑琰也就放心了,与郑靖业一样,郑琰对她爹的能力也是一百个放心。而且,郑琰相信,除非小六娘是基因突变,只要郑靖业弄清楚来龙去脉,就能把这件事情做到利益最大化。

郑琰把担子丢给了郑靖业,自己非常开心地拍拍裙摆:“那我玩去啦~”

郑靖业道:“不急,有件事情我还要问问你。”

“?”看着郑靖业严肃的面孔,郑琰的脑袋飞速运转着,想要问什么呢?是准备追究自己最近出门次数偏多,然后还中途猫到池脩之那里去?还是准备通过自己警告池脩之不要总借口到老师家里然后顺便跟师妹约会?郑琰确信,她也没让池脩之占啥便宜,再说了,他们俩揩油都是相互的。

没想到,郑靖业说的话让她大吃一惊:“你素日看这些小娘子们,哪个更好一些?”

“嘎?”郑琰的脑袋一时没反应过来,犹豫地问道,“阿爹是说?”哪方面的啊?没头没脑的,问人家小娘子做什么?

郑靖业笑得极为和气:“岁月不饶人呐!德兴他们也都长大了,该成家了。我与你阿娘商议了许久,也取中了几家,只是尚未决断。你与小娘子们年岁相仿,平日相处得也多,有没有觉得哪些合适的?”

“……”为什么她不知道她爹娘已经开始考虑娶孙媳妇的事了?郑琰小心地问:“阿娘怎么说?”

“你阿娘也留意了一些,还没下论断。你兄嫂他们并不在京中,故而要分外仔细些。”

唔,这倒是。郑琰也不能口下定言,索性先问郑靖业有什么选拔范围没有。郑靖业道:“不外是那些差不多的人家,德兴是长孙,他的媳妇要稳重些,他的弟弟们,我倒意属娶几个活泼些的娘子。”

郑琰一听这话就知道了,除非郑靖业和杜氏选出来的长孙媳妇有什么明显的缺陷,她是没有插嘴的余地的,至于其他的侄媳妇,她还是可以有一点发言权的。“我见过不少小娘子,要说熟,还是阿悦、莞娘这些,阿悦与咱们同姓,恐不大相宜。莞娘、阿薇她们,年纪还小。还有,不知道兄嫂他们是怎么看的?是他们要娶儿媳妇呢。”

啧,瞒得够严实的,都没听到风声。唉,也是郑琰这两年在谈恋爱,哪有功夫关注别人的感情生活?不是所有人都像她和池脩之这样幸运,可以谈个小恋爱拉个小手的。更多的是家里相中了,能在婚前设法见上一面,一看,哦,人模狗样的,差不多,这就定下来了。等到结婚之后究竟是能成佳偶还是会变成怨偶,全凭各人运气和手段。

郑德兴到底该娶什么样的媳妇儿,是郑靖业夫妇、郑琇夫妇早就在考虑的问题,在外为官的郑琦夫妇也早早地就考虑上了儿子的终身大事。不太客气地说,郑家孩子的婚事,都有点儿高不成低不就的,郑琰这样顺顺利利还有早婚倾向的算是特例。

依着方氏的意思,自家儿媳妇当然是世家女比较好。奈何郑家在世家眼里的形象越来越走下坡路,他们家新姑爷一本掺沙子的《氏族志》把世家往死里得罪。想要结亲,难度相当大。方氏结婚这么多年,对丈夫、儿子还是相当满意的,跟丈夫吹了吹风,是不是写信回家,看看娘家侄女儿啊、外甥女儿啊这样的亲戚里有没有合适的。

风俗使然,郑琇也想要个世家儿媳妇,别的不说,单看她媳妇儿就知道了,安静。不吵闹,也不会生事,与父母住在一起还觉不大出来,到外面赴任就看得出来了。里里外外,家务社交,都打理得井井有条,还是这样的媳妇儿让人放心。

郑琦、关氏当然也想要高门之女,由于关氏也不是世家女,对于这个倒不是很强求。他们的最低标准,至少得是勋贵吧?

郑靖业却是另有考量的,到了他们家现在这一步,什么联姻扩张都已经是浮云了,他需要给长孙一个可靠的岳父。不但郑德兴,其他的孙子也是如此,亲家一定要可靠才行。这样,选择就不一定拘泥于世家了。

其他的孙子,郑靖业已经想好了,只要孙媳妇别太蠢太自以为是就好,郑党内部可供选择的人也是大把的。像郑琰点名的这些小姑娘,其实都很不错。还有一点郑靖业没有说出来,女人中的事情,他还有郑琰这个闺女,这闺女跟德兴他们年纪相仿,偏又高了一辈,小姑娘们还很服气她。再好没有的选择了。即使是同党内部,也要通过不断的利益共享,来加深彼此之间的联盟不是?

所以,郑靖业安排郑德兴去娶庆国公的女儿齐氏,让郑德安娶他表妹方氏,郑德谦娶于薇。郑德平这小子运气好,郑靖业认为他娶林蓉比较合适;德平的同母弟德良娶李莞娘。

“哈?这么多?”郑琰呆了,这是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