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女当嫁 作者:艳娇兰(起点vip2013-04-02完结,种田)-第2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爷家的人知道,不然那几个狗腿子非要过来闹一场不可。要想在这里住下,得空,你还要去拜见一下举人老爷家的太太,这边的奴才就听她的话。”
郁小闲听完梅管家的话,寻思了一下就问到:“舅舅,你看这样行吗?我想让有才当你原来主人的义子,反正我们家也姓黄,这样和举人老爷搭上了亲戚关系,以后也好求个照应。等明天我收了山产,还想去一趟芜湖县,等回来了,就去拜见举人太太。”
梅管家听说郁小闲愿意让黄有才拜原来的主人做义子,心里很是感动,于是很认真地给郁小闲跪下了,对郁小闲说到:“我替老主人谢谢太太的恩德,将来老主人的排位就可以向老奴夫妻的排位一样有香火了。”
郁小闲赶紧拉梅管家起身说到:“舅舅,不必如此。你家主人是好人有好报。”
--明天是父亲节,乖闺女都要给老爸送礼物,请吃饭,不能见面的也记得打电话,老爹会觉得温暖的。
33以物换物
更新时间2012…6…17 6:08:16 字数:3089
次日清晨,郁小闲就把所有的人叫起来了,所有人先一起把牲口和车弄到山下,把昨天没运走的竹子搬下山。今天还是让鲁贵带着两个脚夫赶紧把竹子给纸坊送去,拿回四贯钱,再用七两银子买昨天一样多的粮食运回来。郁小闲特意嘱咐鲁贵回程的时候去肉摊子把卖不完的肉类全部买回来,再买些素菜,她要给大家改善伙食。
把鲁贵他们安排出去了,郁小闲又让赵岐在山里寻地预备种红薯,赵岐没办法只好由梅张氏带着在山上找零星的土地圈起来,少不得还要出力平整,这可是力气活,一天都要埋头苦干。赵岐真是想不通,妹子为什么动了种这些的念头,山里能种出什么来!
郁小闲让锦娘把手中的银子全拿了出去,整个公帐就剩了不到七贯钱,锦娘心里特别难受,更担心手里剩下的私房也要被太太逼出来,心里越发不安。郁小闲就看不得她那种小气守财的样子,就特别给她布置了事情。郁小闲让锦娘在三天之内帮她和蛐蛐用带来的好衣料做一套出门做客的好衣服,再做些荷包和香囊当配饰。从芜湖县回来做一趟生意回来,她就要穿着新衣服带着丈夫和儿子去拜见举人家的太太,好在这片土地上站稳脚跟。现在自己娘家有商队的架势已经摆出去了,没有一身好衣服,没有一个好排场,镇不住门庭,便叫人小看了。
自从方六爷提醒郁小闲之后,郁小闲一直对黄有才客客气气,颇有些相敬如宾的味道,连梅张氏都被郁小闲一本正经和黄有才说话的样子逗笑过。黄有才从那次捡布得到郁小闲的表扬后,一直是对郁小闲又敬又怕,郁小闲指东,他不敢向西,连郁小闲不再跟前的时候,都不敢耍一下滑头,倒是总是对锦娘撒娇耍赖,有时候把锦娘都弄哭了,还要蛐蛐去搬救兵。郁小闲能够感觉到,黄有才对蛐蛐的爱远远超过招娣,她疑惑过,难道重男轻女是男人的本质?
锦娘留下招娣帮忙,等一会儿招娣还要帮梅张氏烧火做饭,这段日子能开心玩的人也只有蛐蛐了,郁小闲让蛐蛐跟着自己。三岁的孩子看什么都好奇,有些绝对危险的事情在他眼里全是游戏,郁小闲觉得蛐蛐只有跟在自己身边才能安心。
梅管家在山脚下的棚子里放了桌椅,摆上茶水,让可以郁小闲等着换山产。郁小闲和黄有才把两石粮食慢慢从竹舍里搬下来,自己带来的二十斤私盐中的十五斤也被郁小闲自己拎下了山,那些在村里买布鞋,鞋垫子,还有黄有才捡来的布也全部摆在了棚子里,今天郁小闲就想摸摸山民的消费实力。
黄有才讨好郁小闲,郁小闲来回搬运了三趟之后,他就不让郁小闲搬东西了,自己和梅管家轮着来回搬东西。郁小闲在椅子上坐着,绣着花,悠闲地等着换山产,今天她就要看看以物换物可以换到多少山产。这山里有不少东西,她都没有见识过。梅管家知道在这些东西在镇上的价格,她等着换些好东西,卖到芜湖那边赚一笔,再打了畅销的货回来卖。家里一个月至少要四贯钱才过得勉强像样子,多开辟些财路,才能平安度过最艰难的五年。
郁小闲坐下来还没有五分钟,第一笔买卖就来了,一个穿着破旧的大嫂牵着一个五六岁的男孩子过来了,牵着孩子的手里挎着一个篮子,另一个手里是一个破布口袋。她看见穿着光鲜衣服的郁小闲和蛐蛐时,立刻扭捏起来,有点不好意思走过来。好在梅管家正好背了三升米下来,就招呼她说到:“王二家的,别怕,我们家太太慈悲着呢,你背的是蘑菇还是药草,让太太看看。”
王二家的看见梅管家来了,才敢靠近郁小闲打开她的布口袋,她的篮子里装的是五斤风干了的麂子肉,布口袋里的是各种晒干了的蘑菇。有香菇,鸡腿菇,松蘑,牛肝菌,都分开用枯了的叶子包起来了,以免串味,这些蘑菇梅管家看了,大约是七斤不到。他给郁小闲比了一个手势,意思是这些能值三百个钱。
郁小闲心中有数了,就和气地问到:“王二家的,你拿这些想和我换什么?”
王二家的小心说到:“换两升米,再称二两盐巴,剩下的能不能换一双鞋给我当家的穿?”
郁小闲计算了一下,王二家的东西想换在县城同样价钱的东西,要是成了,等于她省下了一天的劳力,那至少是三十文的收入,所以她说还可不可以换双鞋的时候,是知道赚了便宜,因此才用了商量的口气。
郁小闲看了看王二家的孩子,才对王二家的和气地说到:“就依你说的,梅管家给她装两升米,包二两盐巴,再让她挑王二的鞋子。把你的孩子叫过来我看看,我家的文龙没人陪着玩耍,还要叫你们那边年纪差不多的孩子领着一块玩。”
王二家的看见新来的山主太太这么好说话,还看得起山里人,愿意让自家的小少爷和自家的皮小子玩,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便把自家的孩子推了一把,让他给郁小闲磕头。那孩子本来是极调皮的,只是怕着有钱有势的贵人,他看了看郁小闲,赶紧磕了头,又躲在王二家的背后。
蛐蛐看见那孩子手里捏着一个木雕的小狗,就跑过去问:“小哥哥,你的小狗给我玩一下吧。”
王二家的捏了孩子一把,说到:“狗子,把木头狗给小少爷玩,到时候再叫顺子叔给你做一个。”
那个叫狗子的孩子赶紧把手里的木头狗给了蛐蛐,王二家的拿了东西就赶紧带着孩子离开了。郁小闲知道这个是打前阵的,等她回去一说,只怕有排着队的人送山产过来换。
这时黄有才背着三斗米下山了,看见了蛐蛐手里的木头狗,也高兴起来,做这木头狗的人手正是巧,做得形神兼备,黄有才的玩心都上来了。
郁小闲看着大小两个顽童,眼里满是母爱,于是对黄有才和蛐蛐说到:“相公你也累了,就和蛐蛐一起玩一会儿,等一会儿东西收多了,你们两个就一起给我送上山去。”
既然生意开张了,郁小闲就没心思练习绣花了。麂子肉干她没有什么好奇的,只是对那些蘑菇干有兴趣,她把野生的香菇拿来闻了闻,天然生长,自然晾晒的香菇果然香气格外浓郁,比现代人工养出来烘烤的要强不知道多少倍。
作为一个有经济头脑的人,郁小闲拿到这些蘑菇之后,立刻想到了分级,把菇体完整,品相好的跳出来,按大小分类,她想明天该去镇上一趟,做个包装,像现代超市卖山珍一样,把精品蘑菇分级包装卖出好价钱。
还没有等到郁小闲开始设计包装的样子,拿山货换东西的人就排起了长队,梅管家挨个看东西,大概估个价格知会郁小闲,然后郁小闲就由着山民说想换什么,一般这些人都是本分地交换,郁小闲收了七八个人的山货,一次都没有驳回,这个好名声是在山民里要立口碑的。
排到第九个人的时候,是个粗大的汉子,梅管家说这人叫黄三宝,是个猎户,他手中拎着两个腌制的山猪腿,开口就要一石米,一斤盐,一丈布。梅管家看了看那两条腌山猪腿,大约是有五十斤,在县城里最多也就是能卖一贯钱。用一石米换,自家都亏了两成,再搭上盐巴和布,黄三宝简直是打劫,欺负太太老实,真是给山里人丢脸。
梅管家刚要开口说黄三宝,郁小闲就制止了,她闻到了一阵浓郁的火腿肉的味道,就立刻问黄三宝:“这位大哥,你的山猪腿腌了几年?”
黄三宝也感觉到了群众的鄙视,不过这时他反倒要更显出一副理直气壮的样子,他大声回答到:“在山洞里放了快三年了,味道好,要价贵些又这么了?觉得贵可以还价,或者不买。这两条腿子还是我爹在世的时候在盐井边煮盐腌制的,他入土了,我家再也腌不出这味道了,最后两只,不换,我背回去慢慢吃。”
郁小闲笑着对黄三宝说到:“既然是以后尝不到的东西,我就要了,一石米,多了不换。”
黄三宝听后,脸上堆满了笑,立刻说到:“好咧。”
郁小闲对梅管家说到:“把整袋子的米给他,山里的乡里乡亲,说不到以后还要相互照应。”
梅管家不知道自家太太怎么这么好的性子,只好把整包的米给了黄三宝,郁小闲看着两只火腿,心里是乐开了花。现代的舅母张淑萍是狂爱火腿的老饕,郁小闲确定她得到的是野猪火腿,此等美食只用一石米换,占便宜的人是自家。
---新书榜的最后几天,亲们收藏吧。
34山货和山羊
更新时间2012…6…18 6:08:13 字数:3161
郁小闲收到火腿之后,又陆续收了几笔的山货,把所有上午陆续运下来的布匹和粮食用得差不多。已经收来的山产主要是风干的野味肉干,干蘑菇,还有少量的药材和皮毛。此时到了午时末,郁小闲肚子饿了,招娣把饭菜送下了山,郁小闲和梅管家就赶紧吃了起来。吃完饭,郁小闲问梅管家:“这里有牲口车送我去镇上吗?我要定制些要紧的东西,旁晚和鲁贵他们一起回来。”
梅管家说到:“有,马上举人老爷家接几个孩子放学的车就要路过前面的山口,太太要办什么事,就交代老奴吧。”
郁小闲说到:“这事您摸不着边,还是继续留在这边换东西吧,有才和蛐蛐在山上应该吃好了,您让有才再慢慢背一石米下来,我估摸着下午东西就能换得差不多了。”
梅管家也不知道郁小闲到底想干什么,就带着郁小闲赶去了前面的山头搭车,赶车的人是梅管家的老熟人,梅管家一开口,他就立刻请郁小闲上了车,向县城驶去。郁小闲留心观察了车夫走的路和前日他们来的路竟然不同,她警觉地问到:“莫师傅,你没有走错路吧?”
车夫莫小富在前面答话说到:“太太多心了,你家老梅说你赶着去镇上办事,我才特意走了近路,虽然颠簸些,可能在不到一个时辰赶到镇上。这条路在夏天我常走,春天雨多的时候就不能走了。”
郁小闲这才明白莫小富的好心,既然有近路走,那她也要留心记下,省下时间就能多赚些钱。莫师傅走的小路要穿过小溪流和几处可能会发生泥石流的小峡谷,难怪只有雨水少的时候才能走。郁小闲留心着,想着明天上路时可以带着自家的车马走这条路。
到了镇上,郁小闲路过米铺的时候就瞧见了鲁贵他们在买米,郁小闲和他们打了招呼,说是要到纸坊定制些东西,等一会儿就回来和他们会合。鲁贵瞧见了郁小闲说到:“太太你放心去,我们会等你,你还给了钱叫卖肉买菜,我还要去采买,牲口也要歇歇脚。”
郁小闲打过招呼之后就去了梅管家介绍的丁家纸坊,做宣纸是要讲技术的,泾县以宣纸出名,可纸坊里除了宣纸,自然还要做其他的纸,郁小闲是来买被称之为马粪纸东西,还不买好的,就买那没成型的,她要做纸盒子。
想法是好的,可转了几家都没有找到硬度能代替现代纸箱子的纸,无奈之下,郁小闲买了一两银子的纸。里面包括很透明的竹纸,还有一些褐色的桑皮纸,一些破了的削价红纸,又花了一百文买了笔墨,这些就是郁小闲准备包装山产用的。梅管家夫妇都会编竹子制品,让他们做小小的竹编盒子,把山产放进去,再用桑皮纸包好,挖一个天窗贴上透明的竹纸,让人可以看到里面的货色,背后用红纸写了福字贴上。这种包装在古代应该可以吸引中产阶级买家,端午节送礼挺好看。
郁小闲带着买好的纸去和鲁贵他们会合,她想带鲁贵他们走小路,下午五点就能回到自家的山脚下。在县城东边角落的肉摊前,鲁贵正在还价,老板剩了两只猪耳朵,三斤排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