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第3节

改革开放三十年-第3节

小说: 改革开放三十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1278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的18。6%,占农村劳动力比重的25。4%;乡镇工业产值达21979亿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40。6%。


  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因大力发展乡镇企业,迅速走上富裕之路,一举成为全国的首富村。2004年,华西村人均收入12。26万元,是全国农民的41。76倍、城镇居民的13。01倍。2005年,全村实现销售额超300亿元,每户村民的存款最低100万元。华西村由此成为中国乡村的典范。


  乡镇企业,是中国农民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的又一伟大创造。对此,邓小平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农村改革中,我们完全没有料到的最大的收获,就是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了,异军突起。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转移吸收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大批农民走上了富裕之路,同时在增加财政收入、发展出口贸易、推进我国工业化进程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乡镇企业,被称为
中国农民的两项伟大创造
。这两项伟大创造,不仅使农村的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而且对全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重要借鉴,产生了深远影响。


《改革开放三十年》章节:经济特区崛起  收集:东风书城(24。43。3。33)

  一首《春天的故事》曾经唱遍神州大地: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这个

,就是指改革开放之初在深圳等地设置的经济特区。自此,古老的东方大地,神话般地崛起座座新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中国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走向世界。


  1977年11月,邓小平视察广东。一个人口不足3万的边陲小镇深圳,闯入了他的视野:深圳有个罗芳村,河对岸的香港也有个罗芳村。深圳罗芳村人均年收入134元,而仅仅一水之隔的香港罗芳村则高达13000元。巨大的反差,使当地许多人屡屡冒着违法的罪名偷渡逃港。邓小平在听取广东省委领导的这些情况汇报后,感慨地说:逃港,主要是生活不好,差距太大。看来最大的问题是政策问题。


  1979年4月中央工作会议期间,广东省委领导向邓小平汇报工作时,提出多给广东一点自主权,利用毗邻香港、澳门的有利条件,在深圳、珠海、汕头开办出口加工区。邓小平明确地说,在你们广东划一块地出来,办一个特区,过去陕甘宁就是特区嘛。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1979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市划出部分地区建立出口特区。


  1980年5月,中共中央下发文件,正式确认内涵更为丰富的
经济特区
这个名称。8月,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批准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4个经济特区,标志着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经济特区正式诞生了。经济特区的设立,引起世人关注。当时的《纽约时报》载文说:铁幕拉开了,中国大变革的钟声正轰然鸣响。中国的历史又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春风吹绿了东方神州,春雨滋润了华夏故园。特区人以敢为天下先的创造精神,充分发挥特区在对外开放中的
桥头堡
作用,积极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艰苦创业,开拓进取,创造了令人惊叹的发展奇迹。


  以深圳特区为例,由于推行了一系列创新的机制和政策,仅用20年时间,一个边陲小渔村就迅速发展成繁荣昌盛的现代化大都市,综合实力跃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从1979…1998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30。4%,人均GDP为全国的5。2倍;地方财政收入增长了1983倍;外贸出口从0。09亿美元增长到1999年的282。1亿美元,累计出口总额1915。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累计200。56亿美元,年均增长31%。经济发展创造了闻名世界三天一层楼的
深圳速度
,演绎出现代的东方神话。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成为最具时代特色的流行语。


  1984年初,邓小平到深圳、珠海、厦门特区视察,分别给予题词和鼓励,要求
胆子要大、步子要稳

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
随后,邓小平又对中央领导同志说:
我们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开放政策,有个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不是收,而是放。



  在邓小平的倡导和推动下,对外开放全方位展开。1984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纪要》,决定进一步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等14个港口城市。1985年2月,又先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漳(州)、泉(州)、厦(门)三角地区,继而将辽东半岛、胶东半岛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1988年4月,中央正式决定设立海南省和海南经济特区。1991年,决定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实行比经济特区更加优惠的政策。1992年,党的十四大作出了加速环渤海湾地区开放和开发的决策。


  至此,由南往北,由东向西,由线到片,从沿海到内陆,对外开放向纵深挺进,形成了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标志着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经济特区的成功创办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不仅吸引了大量资金,而且引进了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不仅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引起了人们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不仅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而且为全国的改革开放起到了很好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特区是个
窗口
。从这里,中国看到世界,世界也看到了中国。


《改革开放三十年》章节:改革向城市和各领域进军  收集:东风书城(24。43。3。33)

  1984年3月23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以《请给我们
松绑
》为题,联名向当时的省委书记和省长写了一封公开信,希望给予企业必要的人事权、财权和自主经营权。第二天,《福建日报》在头版头条刊登了这封公开信。一周后,《人民日报》在显著位置报道了此事。一时间,全国报纸纷纷转载、评论。
松绑
新闻,成为国有企业改革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在当时条件下,这封公开信喊出了企业经营者的心声。


  改革开放前期,国有企业被称为国营企业。这种企业其实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仅仅是一个生产单位,企业对政府高度依赖。那时,国有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用什么方式生产,都由国家统一计划管理。原料由国家供应,产品由国家统收统销,就业统包统揽,盈亏由国家负责,用钱再向国家申请。国有企业没有经营自主权,普遍存在干部坐
铁交椅
、职工端
铁饭碗
、人人吃
大锅饭
的现象,严重挫伤了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国有企业改革,首先从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开始。


  1979年,以首都钢铁公司、天津自行车厂、上海柴油机厂等8家企业为试点,国有企业改革拉开了序幕。最初,国有企业改革是实行
放权让利
,即在企业增产增收的基础上,允许企业自产自销一部分产品和提取部分利润留成,职工个人可以得到一定的奖金。


  此后,开始进行一系列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改革。1981年,扩权改革在国有工业企业中全面推行,进一步放权让利。1981…1982年全面推行工业经济责任制,着力解决国家与企业之间、企业与职工之间以及职工与职工之间的责、权、利关系。1983年开始实行利改税,将企业向国家上缴利润改为按一定比率缴纳税收。1987年,在进行承包经营责任制试点的基础上,国有大中型企业普遍推行
包死基数、确保上缴、超收多留、歉收自补
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同时,与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和推行经济责任制相适应,一些企业开始试行厂长负责制。这些改革措施,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国有企业在实行承包经营的同时,股份制试点也在进行,开始探索国有企业的制度创新和结构调整。1984年9月,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家股份有限公司天桥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1985年10月,第一家证券公司深圳特区证券公司正式成立。此后,沈阳、上海、北京、广州等地也先后成立了证券交易市场,股票交易日趋活跃。1986年11月,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约翰·范尔霖访华,邓小平赠给他新中国刚刚上市的第一支股票,编号为05743面值50元的上海飞乐股票。后来,这张飞乐股票一直被收藏在纽约证交所的陈列室里。邓小平的这一举动,向世界表明:股票并不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社会主义国家同样可以利用。国际社会由此发出
中国与股市握手
的惊呼。随后,我国股份制企业有了很大发展。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提出,按照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原则,搞活国有企业。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是建立
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的现代企业制度,使国有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从1994年开始,国务院决定在100家国有企业进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核心内容是实行企业的股份制改革。党的十五大提出把国有企业改革同改组、改造、加强管理结合起来后,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抓好大的、放活小的,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开始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重组,实行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再就业工程。针对这一时期国有企业严重亏损状况,从1997年开始,实施国有企业扭亏脱困三年计划。此后,国有企业改制范围不断扩大,政企初步分开,企业法人产权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初步建立,投资主体日趋多元,在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管理的有效方式、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监管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企业内部的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取得成效。1999年9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阐明了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基本方向、主要目标和指导方针,明确了国有企业布局战略性调整的方向。到2000年,国有企业3年改制任务基本完成,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框架初步形成。


  以党的十六大为标志,国有企业改革进入到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阶段。针对长期制约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体制性矛盾和问题,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国家要制定法律法规,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2003年4月,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挂牌成立。随后,各省、区、市国资委也相继组建,大多数地市也组建了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强化出资人监管,并且在探索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选人用人机制、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促进国有资本向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创新,进一步激发了国有企业的活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层层落实,国有经济效益和质量显著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大大增强。如今的149家中央企业,不仅掌握着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而且积极参与全球市场竞争,一批国有大型企业跻身世界500强。


  在国有企业改革的同时,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
三资
企业也蓬勃发展起来。


  20世纪70年代末,安徽芜湖一个名叫年广久、自称
傻子
的人,因所炒的瓜子香脆可口,生意越做越红火。到1982年,他的瓜子工厂已经雇佣工人105人。年广久的瓜子工厂是否存在剥削性质,引起了一场全国范围内的大辩论。


  争论尘埃未定,邓小平明确提出,
放两年再看

如果你一动,群众就说政策变了,人心就不安了

让'傻子瓜子'经营一段,怕什么?伤害了社会主义吗?
时隔8年后,他又一次提到“傻子瓜子,指出:
像这一类的问题还有不少,如果处理不当,就很容易动摇我们的方针,影响改革的全局。
邓小平对
傻子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