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小说问鼎 一个跨国it公司销售-第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凉值亟馐偷溃骸�
“都是德国人懒,偏要赶回家过圣诞节!再说,希罗公司多大!人多的像打狼似的,霍力他们一直守着客户。但是主要是因为他们是美国货,报价比史蒂夫低多了。”
“那史蒂夫让霍力来德国,会不会是不是嫌你不行?”戴太太嘴上这么说,本意却不是看不起老公。她痛恨洋老板的狡猾,要挖竞争对手的人来治他们。别看她说话比老公厉害,但戴博士还是她的主心骨。物竞天择,这世界真正从外到内都硬的女人,毕竟不多,就连撒切尔夫人有时也不经意,显露柔肠。她看丈夫阴沉着脸不说话,就又说:“那你就轻易同意了?万一那小子把你的位置顶替了,咱俩不就完了?”
“老板看中的只是霍力手里的机会。”戴博士有点生气,急忙更正太太。担心太太不信,又补了一句:“老板已经说了,霍力要是来了,也得向我汇报!至于以后,咱们俩人还搞不定他一个?”
在北京的时候,戴博士曾找霍力谈过。他只关心霍力的销售机会,那或许能缓解他目前的压力。他本想草草把霍力招来得了,没想到霍力工资的开价不但比他的还高,还居然提出要到德国找老板谈。他觉得那明明是狮子大开口,没想到吝啬的史蒂夫居然一反常态地同意了。更让戴博士生气的是:从机场明明有火车直达公司,要不是老板史蒂夫吩咐,戴博士才不情愿开三小时的车,亲自来机场接霍力呢!
“霍力是哪里人呀?”戴太太刚才在车上闷睡,养足了精神,现在话正多。戴博士平常就内向,话少,又有些倦,就附和着:“北京人。”说完眼睛往机场里面看。
“哼,一定是个小京油子!你可得小心点。”戴太太对做销售的人本来就没好感。她印象中的销售员都是为把钱挣到手,而能说会道的油条。无奈,生活所迫,先生也作了这行。又见销售也有些论著,其中也不乏出自哈佛等名校,名家之手。慢慢的,观念才有所转变,觉得销售也勉强算得上是一门专业了。另外,她对北京人的看法,在各地人的排行中,仅次上海人,是第二差。她一直觉得,北京地处中央久了,渐渐地形成了中心文化。北京人给人的感觉也习惯处于中央,让她厌烦。戴太太的道理,说来也对,就像国子监门口卖豆腐的,可能会自己觉得比那些在天桥卖豆腐的有学问一样,其实大家都是走街串巷的小贩,觉得哪有生意就在哪卖罢了。
“出来了,出来了,那个穿风衣的就是。”戴博士碰了下太太。
霍力中等偏高的身材,短头发,浓眉大眼,鼻梁上一幅金丝边眼睛,没打领带。上身罩一件米色半长的BURBURY风衣,敞着扣。里面是一套浅棕色的休闲西装,蓝色牛津纺衬衫。右手拉着一只新秀力的黑色商务旅行箱,脚下一双浅棕皮质帆船鞋,步伐轻快地走过来。
霍力老远,就发现了戴博士,满脸堆笑地举手示意。走近了,忙一边上前和戴博士握手,一边看了看戴太太,笑着说:“麻烦二位来接我,一定久等了吧?”
戴博士躲开霍力的目光,要为霍力拿行李,见霍力推托说不重,才想起还没介绍太太。戴太太也赔着笑,见眼前的小伙子鼻直口方,待人还算热情,印象不坏,心里觉得松快了一些。又上下打量着霍力的装束,忽然觉得老公有点不修边幅了。学者和生意人本来就是两种价值观,服装不过是外在的形式。进朱者赤,霍力的装束风格是在希罗的时候训练出来的。就像魔术师要有道具,唱戏的要有行头,不管是在正式和非正式的场合,希罗对销售人员的衣着,搭配都有严格要求。这些规矩,是商务界约定俗成的入流标志,正像《商海箴言》里有那样的一句话:“一定要用名牌旅行箱。”
然而,史蒂夫公司的风格是崇尚“Made in Germany”,公司以技术和产品质量为傲。对产品的自信,是史蒂夫的基因,无法改变。他们会近乎顽固地认为,追求产品质量,才是有内涵的,才经得起市场风浪的考验。而对销售人员的衣着并不看重。德国人自己穿得齐整,对戴博士不入流穿着,也没当什么大事。还有一个原因是,德国人骨子里觉得中国人可能都是像戴博士这样邋遢。
史蒂夫先生对希罗和BMG的看法,就像德国女人觉得法国娘们儿太过风骚一样,他觉得美国人只是擅长市场营销而已,产品质量当然不如德国。可是,业绩在那摆着,固执的史蒂夫先生也不得不承认,美国人确实比自己卖得好。恰似寂寞恪守家规的大龄女,偶尔也会暗自矛盾一把,羡慕徜徉风花雪月,风流洒脱的新潮妹。又好比喜新厌旧的男人,看到了别人的俏媳妇。史蒂夫先生越来越觉得戴博士不争气,不会传递产品价值,才想挖个会卖的人过来。
“我靠,晚点了半个多小时!”身旁夹杂京骂的问候,让霍力惊讶得往旁边一看。两个中国人正相互拍着肩膀,寒暄。心想,中国真的开放了,走出来这么多人,连北京的市井文化也有影响世界的机会了。霍力和戴博士夫妇一起向外走着,见戴博士也没话,就试图活跃一下气氛,缓解刚见面的紧张:“刚才那两个中国人,一听口音就知道是北京人。”
戴太太本想说:“少见多怪!”但还是一付摆老资格的语气说:“霍先生以前没出来过吧?要不就是第一次来德国?来德国的中国人,哪的人都有,北京人不算多。”
戴博士也觉得自己的准德国身份比北京人更高贵,没等霍力说话,就补了一句:“来有什么用,办完事还不得回去!像我们这样能留下来工作的,可没多少!”
“我以前也到过几个国家。德国是第一次来,第一次来。”霍力本想拉近彼此的距离,但没想到话不投机,并不知道那夫妇俩的笑容背后,还潜藏着些敌意和戒备。就不想做无谓的争执,特地把结尾重复了一遍,以示谦虚和顺从。
这时,一位高大的年轻长发女郎迎面走来,头发是红得分外惹眼,黑色的短上衣又小又瘦,上面缀满了银色的钢钉,丰满,白皙的胸脯被挤出一半,超短紧身裤,裸露着一大半性感的大腿,下面长长的鞋带,捆绑着一双高筒皮靴。霍力不尽多看了几眼。这个细节被戴太太抓住,她对霍力说:“小霍,还没结婚吧?在国外,咱们要注意形象,不要盯着别人老看,特别是女性,否则会显得咱们中国人没素质,招人骂的。”
霍力这会儿心里有点反感了,心里想:“我对洋女人根本就没感觉,这他妈的也用你提醒?简直把我当土包子了!”可嘴上却没说,相反,咧嘴一笑。
三人出了大厅,一起乘坐轻轨快车去停车场。从车窗向外望去,霍力这才注意到,法兰克福机场实在是大得震撼。戴太太偷偷看看霍力说:“德国哪里的设施都好,简直近乎完美了。”霍力这才意识到,自己专注的表情被对方察觉,急忙又漫无目的地看看四周。
戴博士夫妇坐在前排,霍力一人坐在后面,这是一辆简装手动挡的白色帕萨特两厢型旅行轿车,国内没有这样的型号,车身显得长长的,比桑塔纳旅行轿,显得棱角圆润些。车前门的两侧贴着公司蓝色的LOGO。很快地汽车就上了高速公路,目的地是Herne市,这座德国小城,位于地处欧洲腹地的北威州,不像首府杜塞尔多夫那么知名。史蒂夫公司的名声当然也不如同州的拜尔,贝塔斯曼等公司。
戴博士摇上呼呼作响的车窗。霍力偷看了一眼里程表,车速开到了一百五十公里,就问戴博士驾龄有多久了。戴博士歪头朝后面说:“一年多。”
听了戴博士的话,霍力开始找后排座的安全带。戴太太回头瞥了一眼霍力,自己却显得很轻松,她把座椅向后一仰,拖了鞋,把穿着丝袜的两脚搭在车前,抵在前风挡玻璃上,整个人躺在了座椅上。太太的脚刚好挡住了戴博士右侧的视线,但是他并没在意,他觉得太太做得好,应该让这个北京土小子见识,见识,免得他今后做了自己的下属还太狂妄。
“这里公路好,人又守规则,车就是可以比国内开得快。” 戴太太话说得恨肯定,好像德国从来也不出车祸似的。
霍力觉出戴太太的话总带着教育孩子似的口气,心说:是史蒂夫请我来的德国,犯不着跟你们低三下四的,就说:“德国还好了,我在英国的时候可不敢开那么快。”戴太太听了却不解了,又爱着脸面,不便问缘由。霍力心中暗喜,说:“因为英国靠右行驶,车又是右舵,我不是很习惯。”
“你去过英国?”戴太太回过头,半信半疑地问。
“我在那里学习过。”霍力想说培训过,但用学习好像可以给人的感觉,显得时间更长点。至于在英国开车,纯粹是编造的。霍力说这样的假话并不感到自责,比起把在国外做鸡,说成留学而归的女明星们强多了。再说,做Sales长了,关于不痛不痒的事,嘴里也不都是真话。
车内,静了许久。戴太太忽然才像想起什么似的打开了收音机,里面传出一对男女的德语对话。戴太太听着,知道霍力听不懂,就故意用德语扭头和丈夫说了句什么,还开心地笑着。瞥了一眼霍力,发现他头靠在头枕上,即像是在闭目养神,又像是睡着了似的,不免有点失望。
“哎呀,坏了,你糊涂了,开到哪里了,路怎么不对呀?”戴太太放下脚,手一拍大腿,望着窗外的路牌,又拿出地图查看着。她的声音和表情都有些激烈,在外人面前一点面子也没给老公留。戴博士下意识地轻踩了一脚刹车,也不还嘴,但也觉得路确实错了。可能是刚才的岔路没留意,现在已经错过了,又不能停了,只好往前开。戴太太嘴里还不依不饶地埋怨老公。霍力睁开眼,向前探过身,为夫妻俩打圆场:“没关系,下个路口再出去吧。”但是心里却嘲笑这对夫妇,拌嘴也不避讳他,简直俗不可耐。
“你说得简单,下一个口至少几十公里外呢!再说地图不清楚,我也不知道怎么走啊!”戴太太眼睛向上翻着,又开始大声训斥老公。戴博士却缓缓地说:“你先看看我们现在的位置。”说着车停在了临时停车带,两人对着地图开始了旁若无人的争吵。霍力觉得这两口子有意思,自己插话只会越帮越忙,无奈地靠在后座上。心想: “我以为这二位是路熟的老德国呢,感情也是当着国人装蒜。听说德国的高速公路全免费,现在好了连找个收费站问问路的机会都没有。”
北威州是德国第一大州,地处欧洲的中心,三小时可以飞到欧洲任何一个首都,一天车程的半径内,居住着欧洲40%的消费人口。交通网密密麻麻,路确实复杂。外面的天色已经渐黑,路上,戴博士夫妇因为找不对路,又吵过几回。等来到下榻的宾馆门口时,已将近深夜十二点了,天知道走了多少冤枉路。
宾馆坐落在一片密集而寂静的居住区,只有两层,外形和大小更像是一座独立的大别墅,和周围的建筑很和谐。下榻的客人好像都已睡去,窗子都黑黑的,只有接待厅亮着灯。一旁停车场也不大,几辆汽车中间还有几个空档。戴博士泊车的技术的确是一般,揉了好几把,也停不到位,匆忙中还按响了喇叭,深夜,声音传得很远,惹得太太又朝他瞪了一眼,担心德国人,又会另眼看他们这两个中国人。
霍力下车,伸了伸懒腰。本来按计划,他们会一起去吃晚饭。但是走错了路,耽误了时间,餐馆早已关门。大家只好拿了各自房间的钥匙,霍力和他们告别后,走进了自己的小屋。卧室的房间不大,但卫生间却不小,几乎站到房间的一半。从陈设和装潢上看,霍力觉得这家宾馆还算讲究。简单地洗漱后,霍力躺在松软的席梦思上,觉得有些神情恍惚。他已经有二十多个小时没挨床了,霍力常出国,总遇到倒时差的问题。经验告诉他,如果是晚上到达目的地,那么在飞机上最好不睡觉,这样落地后再睡,时差适应得最快。这次他也一样,欣赏异国电视节目的念头,早被睁不开的眼睛打消了,很快就睡着了。
第一卷 3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