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卓越-第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说过,10人小组能够超越由几百人组成的大型团队,就是明证。
有人说这些事情(小型团队的热情、问题单单出在规模而已的说法)属于管理的“艺术”领域,我们对这种说法也很排斥。的确,量化这些要素确实很困难,可能也没有用。不过,面对过去的经验,我们绝对能够明智地、合乎逻辑以及精确地看待这些要素。摩托罗拉总裁约翰•;米切尔不愿意让工厂规模超过1 000人,主要是因为“有时候人数超过1 000人,有些事情就会出错”。他的看法难道仅是一种管理的“艺术”吗?还是说这是他根据以往经验所做出的明智推论?我看应该是后者。
那么,为什么理性主义的狭隘定义(“不含人性要素的机器”)会盛行这么久?为什么它还能激发出不错的生产力,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那段时间?部分原因是,当时一切都单纯得多,没有强大的国际竞争对手,而且经济衰退之后,人们只要有份工作就谢天谢地了。此外,美国劳动生产力最高、产品全世界最棒的“骄傲感”也有影响力。
另一个重要因素是,过去25年的管理技巧确实有其必要。正如前面所说的,我们支持稳健的分析,我们所列的卓越企业都具备健全的分析能力和对产品的热爱;这两者都是不可或缺的。在分析模式崛起之前,人们只能在摸索中进行分析,但它并不适用于复杂的世界。学习如何细分市场,考虑金钱的时间价值,进行健全的现金流量预测,长久以来都是企业为了生存所需完成的重要工作。可是如果本末倒置,一味追求这些技巧,忽略了产品的重要性,麻烦就会随之而来。分析工具是辅助性的,有时候的确能发挥令人赞叹的作用,可是公司不能以此来制造或是销售产品。
不论是什么理由,过去这种理性管理模式仍以美国执牛耳,如乔治•;吉尔德在《财富与贫穷》(Wealth and Poverty)中所说的,理性主义大行其道。史蒂芬•;洛尔在《纽约时报杂志》封面故事里指出,世界各国担心被美国的管理技巧所席卷,而不光是畏惧美国的实验室、工厂或企业规模。他引述一位法国编辑瑟万•;施赖伯的说法:“美国企业之所以在世界领先,并不是因为财力雄厚或是技术高超,而是靠企业的组织能力。幕后的功臣正是美国企业的经理人。”
不过就在施赖伯出版《美国人的挑战》(The American Challenge)之后的13年间,情况却急转直下。美国企业陷入经济、政治动荡的泥沼之中,动弹不得,一般认为,主要原因在于欧佩克(石油输出国组织)和美国国内各项规范日益增加。不过事实上,许多其他国家也有这类问题,它们却成功地克服了挑战。有人经常引述许多日本和德国企业证明“可以克服这类问题”,它们受欧佩克影响的程度远超出美国,而且面临更严重的经济限制。比起美国,德国经理人更要持续和工会斡旋,德、日企业也较少运用个人经济激励。如经济学家莱斯特•;梭罗所说的:美国的竞争对手当中,没有一个是靠扩大收入差距来激发工作意愿的。他们的做法正好相反。看看收入最高和最低人口之间的差距,德国人工作努力,但收入不平等的程度比起我们低了36%,日本人工作得更为努力,收入不平等的程度则比我们低了50%。如果收入差距能够促进个人工作的意愿,那么美国应该是冲劲十足的国家,因为在工业化国家当中,只有法国收入不平等的程度超越了美国。
施赖伯在《美国人的挑战》一书当中指出,美国对管理人才的重视更甚于技术人才。不过有趣的是,史蒂夫•;罗尔的引述又是从何而来?这是来自一篇名为《美国企业管理》(Overhauling America誷 Business Management)的文章,文中毫不留情地批判美国管理技巧。罗尔表示:“形势变化的速度实在太快。现在外国企业主管谈到美国企业,不再带着敬佩的口吻,而是充满了嘲讽。的确,美国企业似乎不乏管理失败的例子。”
1980年底,不过短短几周,《新闻周刊》、《时代》杂志、《大西洋月刊》、《邓氏评论》(两次),甚至《时尚•;先生》封面报道都指出,该为美国企业困境负责的不是欧佩克,也不是法规,更不是奖金或是微不足道的投资支出,而是管理者。《财富》杂志指出,本田有位副社长表示:我对于美国汽车制造商的投资额真的没有什么意见。请别误会我的意思。美国是技术最先进的国家,也是最富裕的。不过只有资本投资是不够的。不论在什么国家,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力都要看管理的功力。底特律的汽车制造商必须调整管理系统,才可能提升其竞争力。
几周之后,《财富》杂志接着刊登一篇有关本田的文章《欧洲容不下美国的管理风格》(Europe Outgrows American Management Style)。文中批评美国短视、频频调整管理人员,而非建立稳定的管理机制,并对本身制造的商品缺乏热情。
对美国管理的批评大致可归纳为5个大项:1。 商学院的教育偏颇;2。 职业经理人观念不正确;3。 经理人不认同公司的作为;4。 管理者对下属不够关心;5。 高层主管和员工无法脱离自己的分析象牙塔。
以上这5点当中,尤其以商学院最具代表性,也最容易批评,所以经常成为众矢之的。芝加哥大学备受敬重的商业政策教授爱德华•;拉普感叹,“我们制造出庞大的怪兽。”我们有位同人也表示(我也有同感):“日本和德国企业能够成功进入美国,商学院可说是功不可没。”拉普更进一步批评商学院过度重视计量研究方式,这样的看法和我们研究的结果不谋而合。罗尔也在《纽约时报》撰文表示:“现在大家普遍认为MBA本身就是个问题。”迈克尔•;托马斯曾经是成功的投资银行家,后来成为启发人心的作家,他对美国企业的管理方式提出简单的针砭之道:“心态不够开放……需要更广泛的愿景、历史感、吸收文学和艺术气息……要是我的话,我会关掉所有的商学院……”我们同意他所提的某些解决方式。业者以及观察人士也都提出类似的观点。我们早就听过国家半导体的人说,“顶着哈佛学士或是斯坦福MBA的人只能坚持17个月。他们无法应付弹性和缺乏组织的情况。”
我们就碰到过身边的人有这样的抱怨。德纳的雷内•;麦克弗森成就了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在一个成长缓慢、工业组织化的产业提升员工的生产力。他后来成为斯坦福商学院院长;我们有位同人担任副院长。后来这位同人急切地把我们拉到一边说:“我们得好好谈谈。我刚才和雷内谈了许久。他跟我说德纳的经验。可是你知道吗?他在那儿所做的一切,MBA课程全部没有教。”
缺乏远见
不过,推动美国前进的不是商学院,而是管理者。整个问题的核心是缺乏远见,缺乏一种对所谓职业经理人的整体感。拉普表示:
我们的制度可以制造出一大堆才华横溢的经理人,可是这些才能却不能满足企业的真正需要。这些职业经理人肯研究、肯分析、肯找出问题,也很懂得专业化、标准化、效率、生产力和量化。他们既理性又很会分析,而且坚持目标……在某些企业里,他们只要会对董事进行陈述,精通撰写计划或是战略,就可以平步青云。问题是,这些才能掩饰了他们整体管理能力的严重不足。如果要他们负责做出运营方面的决策、赚取利润、完成任务以及带领公司向前迈进,他们就会落荒而逃。
另一位观察家也注意到类似的现象。《商业周刊》有篇专门探讨二度工业化的文章指出:“高层主管多半对公司运营的形态缺乏直觉。”罗伯特•;海斯以及威廉•;阿伯内西在《哈佛商业评论》的文章《一路管理到经济衰退》(Managing Our Way to Economic Decline)中指出这个现象的原因:“寻常的职业生涯……再也无法让未来的高层主管实际了解公司的技术、顾客和供货商……自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许多新公司总裁只注重财务和法务领域,并不重视生产。”海斯还说:“企业高层主管再也不会说,‘这是个好产品。虽然投资回报率还不是很清楚,我们就进行生产吧!’”另外一位观察美国企业管理的老将弗雷德里克•;赫兹伯格只是说:“管理者不爱他们的产品。事实上,他们很排斥产品。”
相反,日本在小型汽车市场上却无往不胜。到底是什么造就了日本的奇迹?《财富》杂志的报道指出,这不仅是技术上的优势而已:
日本人值得骄傲的不仅是成功进入美国市场。他们的零件接合精密、汽车外型光鲜亮丽、铸模配合完美、车门坚固、材料优良耐用、烤漆零缺点。更重要的是,日本车担保期的故障率始终比较低,因此赢得可靠耐用的声誉。从技术层面上来说,大多数日本车其实相当普通。
我们最喜欢引用以下的故事来佐证《财富》杂志的分析:本田汽车某个工人每晚下班回家时,只要看到本田的车子,都会把车的雨刷一一压直,因为他实在无法容忍本田有一丁点儿的缺陷。
这件事情为什么那么重要?因为卓越的表现往往关系着人们是否受到单纯甚至于美丽的价值观所驱动。正如罗伯特•;皮尔西格在《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Zen and the Art of Motorcycle Maintenance)一书中所说的:
我工作时想起看到过的一本数字计算机手册有多么粗糙……手册内容充满错误、模糊不清,还有疏漏,有些内容糟糕到要看过6遍才看得懂一点点。不过最让我惊讶的是,维修工厂似乎也接受这种打马虎眼的态度。这种态度蕴藏在字里行间:“这台机器和宇宙万事万物都没有任何关系,跟你也没有关系。你除了打开开关、维持电压水准、检查错误的状况之外,你跟这台机器也是一点关系也没有。”就这样。技术人员对机器(他的摩托车)漠不关心,这跟维修手册对机器的态度,或是跟我当初把车子拿去修时的态度如出一辙。我们都是旁观者。这让我想到,摩托车维修的业务本身应该是最重要的层面,可是这个层面却没有相同的手册可以依循。他们对于本身处理的工作视为理所当然或是根本就不重要。
批评的焦点接着指向管理层,他们如果给员工一些机会,员工也可能会热爱自己的产品。有些批评者认为,这是一切问题的症结。阿伯内西教授回忆说,日本汽车业者成功的原因让他感到非常惊讶:“日本汽车业者似乎具有巨大的成本优势……我很惊讶地发现,他们的优势不是来自自动化……他们用‘以人为本’的态度来从事汽车制造工作……他们的员工干劲十足,愿意配合,而且对汽车的生产工作极为兴奋……美国的生产力无法和他们相比,这是因为有许多细节问题存在,不是单单调整投资政策就可以扭转过来的。”
罗尔赞同这样的看法,他引述日本索尼公司创始人盛田昭夫的话:“美国经理人太不关心员工。”盛田昭夫描述了他如何精心设计索尼美国工厂的成长过程。罗尔表示:“索尼在圣迭戈和多森的工厂,生产力稳定上升,和日本工厂的水准不相上下。”不过和松下电器的纪录比起来,索尼依然略逊一筹。松下电器收购摩托罗拉的电视生产部门后,5年内在美国中西部设的厂几乎没有员工离职,在几位日本总经理的领导之下,售后服务费用从2 200万美元降到350万美元,每100件产品的瑕疵数,也从原本的140降到6。产品售后90天内的投诉,则从70%降到7%。员工流动率更从每年30%降低到1%。
索尼和松下在美国傲人的成就,充分说明了日本惊人的生产力并非靠“东方魔法”。有位评论专家表示:“生产力纯粹是靠人实现的……忠诚度、通过有效培训激发员工投入工作、员工将公司的成败视为己任,以及员工和主管之间的人际关系,都有影响。”不过日本有个重要的文化特质,对于激发人的生产力似乎特别有效。正如某位日本主管所说的:“日本和世界其他各国大不相同。我们唯一的天然资源就是人民的勤奋。”
将人(不是金钱、机械或是心灵)视为天然资源,可能是这一切的关键所在。麦肯锡日本分公司董事长大前研一表示,在日本的企业里,组织和人为同义词。而且,以人为导向的做法能够促进人员对产品的热爱,一般员工也需要有些冒险和创新的空间。正如大前研一所说:
日本企业的高层主管不断强调,前线员工最了解业务……经营良好的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