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领2005:优秀企业的文化和机制-第1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曾鸣(长江商学院教授):战略其实就是前瞻性、差异化和取舍。难的是企业怎样从挑战者成为领先者,成为领先者之后如何走的问题。像人生总有谢幕的一天那样,绝大部分企业不管曾经多么辉煌,最终总会走向衰落和死亡。换句话说,企业和企业家都有自己的宿命,像人生一样。企业家做的每一次选择都会直接影响未来,而越痛苦的选择越有意义,像刚才讲的万科过去20年最大的选择就是专业化。然后大家会追问为什么能坚持下来,看到诱惑时怎么办?这是在座的各位需要考虑的。
潘石屹:国内的发展商最大的困惑是,走着走着就缺乏方向感了,交流和学习是必要的,一大批发展商聚在一起,比如今天在中国大饭店,比如明天在国贸。
每家公司走的路都不一样,中国的发展商好比天上的飞鸟,第一只飞上去了,第二只肯定不是同样的轨迹,只有凭着对周围的判断,什么地方有上升的气流,就往那个方向飞。全球很多企业都盯着天上高飞的鸟,比如GE,但成功者寥寥,简单的摹仿无法超越自己。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
Copyrights ? 2006 All rights reserved。
白领2005: 优秀企业的文化和机制第26节 工业化住宅的价值定位
《万科》周刊
陈延年
从历史角度看,我们在哪里?
从客户角度看,谁为工业化住宅买单?
从价值角度看,客户愿意为什么付钱?
这是中国工业化住宅先驱者必须首先回答的三个根本问题。
工业化住宅历史
美国的工业化住宅是在1930年起步的,最初作为车房的一个分枝业务而存在,主要是为选择迁移/移动生活方式的人提供一个住所。而工业化住宅的兴起主要是在二战之后。20世纪50年代,欧洲一些国家掀起住宅工业化高潮,60年代遍及欧洲各国,并扩展到美国、加拿大、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
从总体上看,发达国家工业化住宅经历了从追求数量为主到追求质量为主的转变。
从二战以后到20世纪70年代,主要以追求数量为主。
当时有两大问题亟待解决,一是二战造成的“房荒”问题,二是当时建筑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十分短缺,各国主要通过住宅的工业化大幅度提高房屋建造能力和建造速度。
法国1945年住宅建筑能力为8万套,但实际需建造20…25万套,推行住宅工业化后,到20世纪70年代建造能力已达到40万套左右,基本解决了住宅有无的问题。日本从20世纪60年代发展住宅工业化,住宅建造量从20世纪50年代上半期的30万户,提高到20世纪60年代上半期的80万户,60年代下半期又提高到130万户,到1968年已达到每家一套住房的水平。
从1970年-1980年开始,住宅工业化的重点转向质量。
第一轮住宅工业化热潮产生了一些负面问题,比如建筑物呆板单调,规划、设计、施工质量较差,配套不完备,忽视环境保护等。更重要的是消费者的需求水平进一步提升。第二轮住宅工业化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调整,发展更加全面。
瑞典在1960年-1975年实施了“百万套住房计划”以后,逐步对过去“过分掠夺性”开发建设和对居住环境问题的忽视进行补救和更新改造。德国从1970年开始强调住宅配套建设,一是房屋内的浴室、电炊、冰箱、集中供热的配套,二是在居住区配套建设商店、幼儿园等服务设施。在法国,从1980年开始,针对过去住区选点不当,功能单一,缺少公共设施,不适合老龄人居住等问题,进行了大规模住区改造。进入1990年以后,发达国家的工业化住宅的内涵更加丰富,开始追逐个性、科技、健康、舒适、环保及信息化等概念。
由于历史背景的不同,各国的发展道路呈现不同的特点。
从主导力量上看,欧洲、日本和前苏联体现了较强的政府导向。无论在工业化标准制定、投资、制造上,政府都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比较突出的是瑞典,该国曾在1960…1975年实施了著名的“百万套住房计划”。而美国则体现出企业自由发展的固有特点,政府只是在工业化标准制定及宏观调控上起一定作用。
从制造方式上看,欧洲走的是大规模工业化预制装配道路,建造了大量住宅,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标准化的、系列化的建筑住宅体系。前苏联、东欧和英法等国家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形成了装配式大板住宅建筑体系。而美国则注重于住宅的个性化、多样化。美国住宅多建于郊区,以低层木结构为主,用户按照样本或自己满意的方案设计房屋,再按照住宅产品目录,到市场上采购所需的材料、构件、部品,委托承包商建造。
谁为工业化住宅买单?
在美国,工业化住宅一直以来的主要购买者是低收入人群。
在全美范围内工业化住宅分布特点如下:南方55%、西部19%、中西部18%、东北部9%。这些区域的共同特点是:低收入家庭、移民和退休人员比例大。在低收入人群的购房者中,23%来自于工业化住宅,南部地区这一比例超过30%,郊区高达35%;在南部农村地区的特别低收入家庭,有63%的家庭购买这种住宅。
对于低收入家庭来说,通过租用土地而自己拥有一套工业化住宅与租住一套公寓相比,前者是明智的选择。因为,这样可以花同样多的钱拥有更大的居住空间和草地。
另外,与现场修建的住宅购买者相比,工业化住宅的购买者年龄分布呈现向两端分布的态势:年轻的人群比现场修建住宅购买者更年轻,年长的则更年长。一般而言,这两类人相对于中间年龄段的人群,其经济状况也要差一些。
客户愿意为什么付钱?
美国的工业化住宅是从房车发展而来的,所以形象一直不太好。其在美国人心中的感觉大多是:低档的、破旧的住宅,其居民大多是贫穷的、老弱的、少数民族或移民。
更糟糕的是,由于社会的偏见(对低收入家庭等),大多数美国的地方政府都对这种住宅群的分布有多种限制,工业化住宅在选取土地时就很难进入“主流社会”的土地使用地域(城市里或市郊较好的位置),这更强化了人们对这种产品的心理定位,其居住者也难以享受到其他住宅居住者一样的权益。
为了摆脱“低等”、“廉价”形象,工业化住宅努力求变。
首先是在质量和美观上下功夫,以使之符合房地产的普通标准。美国工业化住宅已经逐渐摆脱传统的火柴盒式的外观,与普通建设的住宅(site…built)的外观特点已非常相似。
其次是结构和品种调整。工业化住宅中的低端产品——活动房屋从1998年的最高峰——占总开工数的23%——373;000套,下降至2001年的10%——185,000套。而中高端产品——预制化生产住宅的产量则由1990年早期的60,000套增加到2002年的80,000套,而其占工业化生产的比例也由1990年早期的16%增加为2002年的30%-40%。
第三,努力增加消费者参与和体验。一个例子是组装式住宅的兴起。组装式住宅一般为单层建筑,面积、式样、外观和内部布局各不相同,消费者可以选择已设计定型产品,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对设计进行修改,对定型设计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增加或减少项目,体现出了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住宅消费理念。
经过不断的努力,目前,工厂化生产的住宅用户对住宅的满意程度开始接近普通建设的住宅(site…built)用户,2001年满意度超过了65%。
我们的前提是什么?
比照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住宅工业化的经验,中国工业化住宅的先驱者应当引以为鉴:
第一,我们在哪里?处于现阶段,我们如何作出选择?数量和质量,哪个应该优先?是先规范、后发展,还是先发展、后规范?选择政府主导,还是企业主导?采用大规模预制,还是个性化定制?发达国家发展工业化住宅的一个背景是建筑劳动力的匮乏,而我国则劳动力过剩,这个问题要如何解决?
第二,谁愿意为工业化住宅买单?进一步追问:这个消费群的规模足够大吗?在经济上,这个消费群能够为工业化住宅的先驱提供足够的经济利润吗?如果最初的消费能力不能弥补先期成本投入,先驱者靠什么维持到盈利的曙光乍现?
第三,客户愿意为什么付钱?或者反过来说,我们用什么样的定位来吸引客户?我们在推广工业化住宅概念的时候,不要只盯着大众化普及的美好前景,而忽视产品价值和品牌价值的塑造。在宣传上加上一些科技、环保、健康的噱头虽然带一点自卖自夸的味道,但这有助于在消费者心目中为新兴工业化住宅留下良好印象,对整个行业的高起点发展会有所助益。
一切先驱者必须先搞清楚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必须确定未来的发展路径,必须了解客户是谁,必须找准自身的价值定位。
一句话:中国工业化住宅发展的首要任务是搞清前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
Copyrights ? 2006 All rights reserved。
白领2005: 优秀企业的文化和机制第27节 利率松绑刺激房价神经
《万科》周刊
冀志罡
最近两大事件,足以震动2004年的房地产界,也让各方对于房地产的关注达至前所未有的高点。
这两件事,一是“房地产泡沫论”的舌战笔伐,二是人民币利率上调(俗称“加息”),使外间对明年房地产形势的判断忽感扑朔迷离起来。
房地产的加息之困
此次加息幅度轻微,五年以上商业按揭贷款利率仅提高0。27个百分点,这样的加息幅度,静态来看,不会对房地产需求造成任何实质性影响。有关的测算表明,购房者月供负担仅增加几十元,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对于开发商来说,由此增加的财务成本也微乎其微——获得贷款的难易程度才是最值得关心的问题,增加一丁点利率支出是无关宏旨的。
但动态来看,情况就会有点不同。人们普遍意识到,这次加息只是一系列加息的第一次,尤其是加息幅度很小,有试探市场的意味,那么其后的加息,一定会陆续到来。由此,开发商的理性选择将是放慢开发步伐,以免资金链绷得过紧。而购房者将不得不在自己的财务安排中留出更多的余地,以免利息升高导致月供不堪重负。
加息预期——而不是加息本身——才是利率变动真正影响房地产的地方。由于人们会预先地将未来的加息反映在今天的行为中,从而在今天看来,许多行为就显得有点神经过敏。加息甫一宣布,银行门口就排起了长队,提前还房贷的,定期存款转存的,很多人可能根本来不及计算,这样到底能省几个钱。
加息不过如此。既使明年再加几次,也不可能产生什么实质性影响了。况且,总的加息幅度看不出会达到很高的程度。一般认为会在一个百分点左右。这个幅度的利率提升,不会对财务成本产生多大的压力。简单地测算,对按揭月供的影响不超过10%,只会对需求造成轻微的压力。
加息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是很微妙的。一方面,开发商放慢开发,会导致市场供应减少;另一方面,购房者按揭负担提高,又会压制市场需求。两者合并来看,很难说哪一个影响更大,无法断定房价波动的天平会向哪一个方向倾斜。
在成熟市场,房地产价格对利率是非常敏感的,因为那里有成熟的金融市场,投资手段非常多,无论是通胀还是通缩,专业的资产管理人员都会适时地做出反应,合理地配置资产。例如,一旦中央银行释放出银根放松的信号,房地产就会比国债更有吸引力。
此外,在发达国家,房地产的流动性也相对较好,二手房是房地产市场的主要交易品种,人们可以随时买进卖出,市场价格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而在中国,房地产市场主要是交易一手房,流动性不够好,价值发现的功能也不能充分发挥。换言之,我们不容易观察房价到底是升了还是降了。
泡沫在何处?
关于房地产泡沫的炒作已持续经年,公众对于房地产价格下跌的期望也越来越高。在这个问题上,媚俗的新闻媒体又一次误导了公众。
严格说来,“泡沫”只是一种形象的描述和比喻,在经济学的辞典里并没有泡沫这个词。人们在通常意义上所理解的泡沫有两重含义,一是价格偏高,二是投资过度。人们约定俗成地使用这个词,却没有料到,价格偏高与开发投资过度本身就是一对矛盾。
如果房地产开发投资过度,那么房地产就应该是供过于求的,而供过于求的东西是应该价格下跌的;如果房地产价格偏高,那么就只能证明房地产供应不足,而不是投资过度。在成熟的房地产市场,例如1997年前的香港,之所以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