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20家有影响力的企业25年生存发展历程-第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89年我第一次跑这条路,当时还没有高速。从北京到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市,500公里, 整整跑了4 2小时。但比起百年前“庚子”之变躲避八国联军追赶的慈禧太后,还是好了不知多少倍。 据史料记载,慈禧从这条路西逃陕西,尽管是逃命,但到达山西大同,也用了半个月的时间 。
现在,这条从呼和浩特到北京的路,只需6~8小时车程。有位乳业公司老总曾这样豪爽 地告诉媒体:(他们)从草原深处一头乳牛身上挤出的新鲜牛奶,经过消毒、包装,12小时 之内就可摆放到北京超市的货架上。
路的变迁表明了时代的变化。正是这条“6小时”路,成就了一批时代英雄和英雄们的作品 :企业。
1998年,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的伊利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主管销售的一位副总经理由于可以 理解的原因辞职:他要办一家“自己的”乳品企业。三年后,这个赤手空拳创办的“自己的 企 业”,已成为日处理鲜奶三千多吨、年销售额超过50亿元、位居中国乳品市场前三甲的企业 (截止到2003年12月底统计)。
这个时代英雄就是被业内称为奇迹的牛根生,这个企业就是牛根生创办的蒙牛乳业股份公司 。2002 年,蒙牛乳业被北京一家著名财经媒体评为中国市场成长最快的企业,从4000万元到85个 亿 ,用了不到24个月,财富增长速度超过了世界巨无霸的微软帝国。 在探究蒙牛乳业快速 成长的时候,我们更多看到的是企业家和企业的市场营销战略,以及一个个神话般的财经故 事 。当然,这些都没有什么错误。但我们似乎更应该探究一下支撑这些的基础:因为这是时代 给予所有企业家和企业的馈赠。
1990年,中国第一条高速公路——沈阳至大连的高速公路建成。到2002年,中国高速公路总 里程 达19万公里,超过加拿大跃居世界第二。发源于1992年的中国电信程控交换机的革命,到 2000年基本完成了国内数字电信网络;2001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位的电信市场。1991 年,中国深圳证券交易市场开业,到2003年,中国证券市场市值已经超过8万亿元人民币。 中国第一条高速公路“沈大高速”的建成,不仅是中国公路史上的重要标 志,也是中国企业发展的重要标志。此后,中国用十年时间走完了欧美国家40~50年的历程 :搭建了以“高速公路、电信通路(程控交换、因特网)和企业融资通路(融资市场)”为主 要内容的市场基础网络。 正是这个网络,使中国企业成长有了物质基础,为中国企业的快速成长提供了条件。
我们再看蒙牛乳业和牛根生:正是中国公路交通的改善,才使一般定位为地区市场的鲜奶, 可以迅速跨越千里之外的市场;正是中国资本市场的建立和观念的改变,才使他们能够在这 样短时间内聚集起资金;正是中国电信大发展,才使他们能控制在短时间内迅速膨胀发展的 市场。
从世界企业发展历史看,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是现代企业与古典企业的分水岭。我们关 注 以泰勒为代表的现代企业管理鼻祖们创建的管理理论对现代大型企业理论支撑的时候,很 容易忽 视一个问题:技术与应用对现代企业的支撑与支持。也可以这样说,人类这一百多年中所创 造的财富远远大于数千年生产力发展中所创造财富的总和的根本原因,是和蒸汽机、电报、 电话、金融、铁路和公路这些基础设施的建立与完善分不开的。最直接的例子是,如果没有 现 代通信技术的应用,我们不可能想像麦当劳能做成世界性的快餐店。在世界各地有五千余家 分店、120万员工,已经连续三年(2000~2003年)荣登世界企业500强榜首的沃尔玛产业 帝国,如果没有现代“SAP”财务系统等在内的IT技术支持,怎么可以支撑?
蒙牛乳业不是我们确定的案例企业,他的时间太短,但他成功的速度又太快了,成为我们案 例企业的一个缩影。
1990年以前的中国企业,缺少自由市场经济的基础支持,企业规模很难做大;从1990年开始 的中国市场基础建设之路,其意义远远大于“路”本身,在到2000年的十年中,中国许多企 业完成了 市场积累和市场竞争准备。从这个时期开始,中国企业走上锻造世界级企业之路。2000年后 的中国企业,进入了生存和成长的时代。
我们不要忽视:1990年,中国企业元年。从此,中国企业用十年时间走完欧美企业几十年上 百年的路,积累了经验、教训、市场和财富。
1990年以后的十年,是中国企业在全世界做产品销售的时代;2000年后,则是中国企业把自 己的产品 销售到全世界的时代。
我们之所以要在这里划定企业的元年,是想表明中国企业生存的外部环境与条件的成熟的 起始点。而这个条件对于每个企业与企业家都是一样的。
从世界范围看,企业产品的成功固然重要,但不如公司如何组织和管理更重要。丰田的成功 可 归于他们制造汽车的方式。戴尔的成功不在计算机,而是如何生产与交付。沃尔玛的成功不 在于卖什么,而在于他们是怎样卖的。同样,联想集团的成功也不在于他们是做计算机,而 在于他们独特的“搭班子、带队伍”的文化。万向的成功更不在他们生产什么,而在于他们 与社会、环境的融合。而后一点,就是管理的贡献。
万通董事长冯仑先生曾经做过一个统计,得出的结果是:1997年之前创 办的企业,70%都失败了;1997年之后创办的企业,70%都成功了。这从另一个方面注解了我 们这个时代。
从纯经济学意义上分析,中国企业搭上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快车,还得益于两个“效率”。 第一,是配置效率;第二,是生产的效率。中国企业和企业家对中国整个经济配置效率的提 高做出了历史贡献——通过经济利益这个看不见的手实现。企业家们充分利用了计划经济下 配置不合理的资源,利用了计划经济时期中国饥渴的短缺市场,利用了国际上先进的技术, 也 利用了国际市场的空缺,通过利用、发掘、占领,使资源从效率低向高水平流动,在流动中 , 实现了企业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中国整个经济的发展。
配置效率的提高是有限度的。在中国,几乎所有行业都进入了微利时代。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 要通过生产效率的提高来实现。著名管理学家杜拉克50年前在评价美国企业经济时曾说:管 理使美国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0倍(与20世纪初比)。中国经济的增长,同样需要全社会生产 效率的提高来支撑。
二 中国制造
2000年以后,与中国企业紧密相关的,是中国制造。
记得有句曾每每让我们热血沸腾的歌词:“用我们的血肉筑起我们新的长城。”——这是 几代中国人唱了半个多世纪的歌,也是我们几代人的梦想。但进入新千年,让世界感到强大 和强盛的中国新“长城”不是血肉筑就,而是环球市场遍布的“中国制造”。
回溯上个千年,中国的宋朝用瓷器、活字印刷开始引领世界经济文化的潮流。从我们的千年 历史发展看,世界对中国的认识是从“中国制造”——以瓷器为代表的产品开始的。至今 让我们耿耿于怀的,是在英文中“瓷器”与“中国”竟然为同一个词。从两百年前开始的西 方所谓工业文明对中华大地的挑战和冲击,掀去遮盖在上面的政治、军事面纱:内里被包裹 的都是“经济”。近代以来,留在中国人心里的是“洋布”、“洋火”、“洋铁皮”等等这 样的文字和文化。
中国制造与“洋”制造进行了一场旷日持久的竞争,进入新的千年,世界终于因为中国制造 的产品而改变了对中国的看法。美国国家战略安全学家、《大棋局》作者布热津斯基先生曾 于1999年感 言,未来20年世界要生活得美好,主要取决于美国、欧洲和中国这三个政治体。而另一位美 国国际关系教授则于2002年著文称:未来50年美国面临的巨大挑战,是美国人民和美国政府 如何看待中国的崛起。
2003年7月,英国首相布莱尔访华,在清华大学演讲时称:“在未来几十年内,中国将成为 世 界第一大经济体,13亿中国人如何发展经济和政治,将对世界产生巨大影响。我们必须确保 像英国、美国这样的国家和中国进行紧密的合作。”
摩根士丹利是世界著名投资银行。2003年7月,总裁罗 奇面对摩根士丹利年初低估中国经济,说:我们错了。
在这场跨越了百年的竞争中,经过痛苦和磨难,我们必将赢得最终的胜利。无论是 日本、欧洲还是北美,在市场上他们对此都将毫无办法。当然,竞争对手在失去竞争主导地 位的同时也会从我们的胜利中分享到利益。
中国经济发展已经不是中国本国的事情,而是全世界各国关心的事情。这是天下大势。一个 未来 还有20年高速发展时空的市场,是个必然产生世界级企业、世界级企业家的市场——这就是 我们所处时代的发展趋势。对企业家来说,是生正逢时;对中国人来说,确保企业生存,并 打造世界级企业是 我们的共同使命。
谈今天的中国企业生存,我们很有必要回溯历史。
有个存在了一百余年的问题:为什么总是苦难的中国人挨打?仅仅是因为我们穷、因为我们 落后吗?
不是。
谈论我们面临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一个回避不了的问题是中国制造;谈论中国的经济 和中国的企业,同样也回避不了中国制造的问题。
“中国制造”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
1766年,英国人亚当?斯密出版了影响后世二百余年的《国富论》。也在这一年,在北美大 陆一个新生的国家——美国,发表了同样影响人类的《独立宣言》。对自由市场经济来讲, 这是两件划时代的大事。因为,在这个时候,中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也是当时世界 上 最富裕的国家。
但中国人没有想到的是,以中国这样一个处于世界富裕前列的国家,从此以往居然走向“挨 打”的境地。因为,中国当时也是最有条件闭关锁国的国家。
强国成为中国人百年的梦想。19世纪末,中国一批知识精英喊出“变法图强”的口号,并为 此于戊戌 年喋血北京菜市口。20世纪初,我们喊出“民族自立自强”的口号,中国经历了50年的战乱 ;从2 0世纪中叶开始,当我们喊了半个世纪“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当我们喊了二十几年 的“科教兴国”,当几亿中国人被体育金牌所激动而梦寐以求“体育强国”的时候,我们似 乎是不经意间发现,真正使中国处于世界民族强盛之林的,是充斥世界市场的“中国制造” 。
20世纪80年代中期,面对日本企业和日本产品对美国市场和美国经济的冲击,一个以美国麻 省理工学院教授为主组成的经济学家小组进行了长达五年的调查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 初,出版 了震惊美国朝野的调查报告:《美国制造——从渐次衰落到重振雄风》。报告开篇写道:如果一个国家要生活得好,它必须得制造得更好。
中国制造,也在制造中国。
(一)规律1941年。日本京都。日本天皇裕仁以他那惯有的阴沉的脸色召开御前会议。此次会议专为 商讨 进攻美国珍珠港事宜。让裕仁以及内阁成员们没有想到的是,提出反对意见的竟是日后指挥 了这次偷袭的山本五十六大将。他说:“像美国这样有强大制造工厂和制造能力的国家是不 可战胜的。”在场的内阁成员听了都哈哈大笑,嗤之以鼻。他们认为山本的说法太荒 唐。如果 提美国有多少飞机、多少大炮打不过还可以,而提美国有多少工厂简直太荒唐。但后来发生 的历史证明了山本五十六的话。山本五十六曾留学美国,对美国企业力量的了解及对美国企 业家精神的了解,成为他发动偷袭珍珠港战争的巨大心理障碍。他说,在留学的时候曾到美 国通用汽车公司参观,美国企业的制造能力使他震惊。也是在1943年。在伊朗的德黑兰召开 了一次具有创时代意义的会议:德黑兰会议。这次会议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成立,也 是二战的转折。在这次会议上,斯大林元帅举起酒杯,对罗斯福和丘吉尔说:“为美国的生 产能力干杯。没有美国的生产,这场战争我们就会失败。”据战后统计,仅亨利?凯泽所领 导的企业,在1945年的头212天内,就生产制造了247艘战舰。
实际上,在现代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的二百年间,制造业是时代强国的伴随;而且强国地位 的转移,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