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伪科学种种-第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足以使地球本身出现无数裂缝的大灾变时,究竟是怎样一种情况呢?《约书亚记》中说(见第10章),太阳停止不动的同时,天上降下石头,无数的人被砸死,这至少是一个奇怪的事实。
唐纳利这位改革家在他的著作结尾时,情不自禁地发了一通议论,抨击富豪统治。他向“财主们”呼吁说,“开扩你们的胸怀,发挥你们的才智,调整好劳动的价值,提高大自然的生产能力,以便使每个人的心灵充实而感到幸福,充满光明和希望……世界果能如是,上帝便会挥动他伟大的右臂,挡开彗星不让它碰撞这个世界,天使们就会在人世的上空欢欣歌唱。”
唐纳利对于他在自己的书中所提出的科学主张,实际上究竟相信到何种程度是很难说的。他身上有一种江湖骗子的味道,也许《拉格纳罗克》一书的写作主要是为了哗众取宠和借以赚钱。不管怎样,天文学界和地质学界的见解已经远远超过了惠斯顿的时代,因此,当他的那个彗星鸣响着从科学家们的身旁飞过时,简直没有人正眼瞧它一下。
唐纳利去世12年后,维也纳有一位采煤工程师汉斯·霍尔别格,和一位业余天文学家合作,出版了他那790页的巨著《冰河期宇宙论》。这是古怪科学历史中伟大的经典著作之一,书中满是照片和精心绘制的图表,一心想要展现出德国的全面学术水平,可是全书从头到尾毫无价值可言。这好象是表示,德国人在大多数科学领域中都是出人头地的,就连在伪科学方面,也不甘人后。
霍尔别格的书首次问世时,引起德国天文学家们的一阵愤怒指责。但是,在纳粹运动的神秘而反理智的气氛日益高涨中,它那异想天开的理论很快就获得了成百万的狂热和盲目的信徒。这种狂热理论称为“宇宙冰纪说”,简称WEL,这是霍尔别格用以说明他的理论的专门用词。
根据当时住在德国的火箭权威威里·利的说法,WEL几乎起了一个政党的作用。它散发传单、标语和宣传品,出版了几十种通俗读物来阐述它的观点。这些狂热信徒办了一个月刊,叫作《世界大事之钥》。威里·利在一篇文章中报道说,霍尔别格的门徒时常参加科学集会,打断演讲人的演说,大喊大叫道:“天文学的正统观念见鬼去吧!我们要霍尔别格!”(见1947年5月出版的《惊人的科学幻想》中《纳粹国家的伪科学》一文)
这位首领并不掩饰他的偏执狂。他在给威里·利的一封信中写道:“……要么你相信我并照着我学,要么你就被当成敌人。”他的“敌人”当然包括世界上所有的第一流天文学家。这位维也纳的工程师深信,他们所以不接受他的观点,只是因为他不是一名公认的天体物理学家。
吸引霍尔别格的是那些卫星而不是彗星。在地球捕获眼前这个月亮以前,至少还有过6个或6个以上的月亮,唐纳利把地质上的灾变归咎于彗星,这位奥地利的伪科学家则归咎于地球从前的那些卫星。
霍尔别格在学术界俘获的那些卫星中,首屈一指的是英国学神学的学生汉斯·贝拉米。霍尔别格1931年去世后,贝拉米出了WEL的权威英国版。他用500多个选自世界民间传说中的故事来支持他的论说。书名叫《月亮、神话和人》,第一次由伦敦的费伯公司出版。《哈泼斯》于1936年出了美国版,次年费伯又出版了该书的修订本。下面简要介绍WEL中的文字,主要引自该书。
按照霍尔别格的说法,空间充满了稀薄的氢,它形成的阻力足以使行星和月亮朝着那个中心星体作缓慢的螺旋状运动。最后,所有行星都将坠入太阳。偶尔也有一些较小的行星,在内向旋转时被较大的行星“捕获”而成为卫星。贝拉米感兴趣的主要是现在这个月亮以前的那个月亮,因为在这个卫星从生到灭的周期内有人类存在,人类能够用民间文学的形式把所发生的情况十分准确地记录和流传下来。他说,神话是一种“化石史”。研究神话是“研究月亮前文化的新科学”。
贝拉米所谓的第三纪月亮,比现在的这个月亮稍小一点。当它离地球愈来愈近的时候,它就绕着地球愈转愈快。海洋被拉成一条“潮带”——一条靠近赤道的又高又窄的带子。地球的其余部分则进入了冰河期。人们为了逃避冰冻,遂迁移到这个潮带两侧的“海岛避难所”或高山地区:墨西哥,西藏,阿比西尼亚高原,玻利维亚的梅赛塔。这个月亮看起来很大,每天环绕地球6次,3次遮住太阳的光,而它本身也3次被地球的阴影所遮蔽。月亮的坑坑洼洼的表面呈鳞状物,于是就产生了龙和飞怪的传说。这就是希伯来基督徒民间传说中的“魔王”。
最后,地球的引力终于超过了这个月亮的内聚力,月亮开始土崩瓦解。它表面上的厚厚的冰层破裂了,溶化了,于是大雨滂沱,冰雹成灾。在这个月亮完全解体时,遂出现了巨大的石流。地球被这个怪物扭曲得变了形状。这时,地球由于强烈地震和火山爆发,重又呈现球形。潮带又流回去,覆满地球。这就是“诺亚时代的大洪水”,也是其他有关大洪水的种种神话的根据。不过,各处还是有人逃脱了这场灾难。贝拉米写道:
我们在结束叙述方舟的这一章时,不免怀有伤感之情。《创世纪》中的这一段叙述,总要唤起我们的遐思。在我们幼年上主日学时,这就是受人欢迎的一课。在我们长大成人以后,由于神话缺乏明确解释而对《圣经》的许多隐约说法感到疑惑,这段叙述是我们认为可能以事实为据的主要一章。而且,事实上,在第三纪结束时,许多方舟,这种新种族的摇篮,在一片洪水的汹涌波涛之上颠簸着……我们自己可能就是那些洪水中的英雄之一的后裔,除非我们的祖先是在某个高山之巅避难,或者采取其他方法躲过了洪水。
关于屠龙者以及诸神同怪物战斗的传说,都反映了这个卫星毁灭时的情景。一个平静而气候温和的时期降临到这个没有月亮的世界上,关于乐园的神话也使人想到那个时代。当我们现在的这个月亮被捕获时,这个时代即告结束。捕获这个月亮,使地球又一次陷于新的地震之中。地球的轴心倾斜了,两极冰封,大西洋岛陆沉,第四纪地质时期于是开始。
贝拉米计算出,捕获月亮的事大约是在13500年前发生的。不仅有许多神话描述了这个事件,而且在我们的种族潜意识中也隐藏着种种记忆。他写道,“在我的孩提时代,我往往逼真地梦见一个大月亮……明亮耀眼,而且离得非常之近,我相信我简直可以伸手摸到它的表面。它飞快地穿过天空,突然间变了样子,几乎爆炸成碎片,然而这些碎片并没有人刻下降。于是,我脚下的大地开始滚动、倾斜,一种无助的恐怖攫住了我,使我惊醒,使我有一种从可怕的梦幻中惊醒过来的恹恹之感。”
后来,当他从望远镜中第一次窥见月亮时,他发现那坑坑洼洼的表面非常熟悉,使他感到不安。1921年他接触到霍尔别格的理论,使他惊讶的是,这位奥地利作家描写的正是他的梦境。“从那时以后,我往往试图诱发我的潜意识,使我梦中的宇宙景象得以再现,然而这是徒劳的。我在精神上所作的努力,想必震坏了我记忆那死亡世纪的细胞。或者,已经找到一种完全满意的解决这一梦境的办法,因而使它再次重现已无必要。”
在贝拉米的许多其他著作中,有两部著作十分离奇,值得一提。《启示录本是历史》是对《启示录》的评论,用以结束一切的评论。他把圣约翰的见证,看成是第三纪结束时的实际记载!《最初的上帝》一书是对《创世纪》的评论,也采用了同样的手法。《创世纪》不是创造世界的描述,而是最后一次大灾变发生后重新创世时的描述。他对夏娃是用亚当的肋骨造成的这个说法,作了一种新颖的解释,认为这反映了早在大洪水时则的一个女英雄剖腹生产的记录。不知怎么搞的,这个荒诞的说法竞把性别给弄错了!
按照霍尔别格的说法,我们现在的这个月亮,此时正在不顾一切地朝我们回旋而来。它的表面包着的冰层厚达140英里。水星、金星和火星的体外同样都包着一层冰。火星上,冰冻的海深达250英里。冰上的裂痕使我们看来好象是火星上的“运河”。银河是一圈巨大的冰块。当有人提醒霍尔别格说,照片已经证明银河是由几十亿颗星组成的,他的回答倒很干脆;照片是假的。
这困巨大的冰块也朝着太阳系的中心回旋前进。当一个冰块掉进太阳时,就形成了一个太阳黑子。冰立即汽化,散入空中,凝聚成宇宙尘。除地球以外,全部行星外面都裹着这种冰层。这其中的道理实在复杂,不便深究。宇宙冰对于地球的影响,不过是产生高卷云,偶尔造成强烈的雹暴。
“要挑这个理论的毛病”,威里·利写道,“就象从虫害成灾的花圃中捉日本甲壳虫那样容易,而且有趣”。但是,当这个理论的信徒们开始增多时,德国的天文学家们便不再嘲笑了。这些信徒非常成功地把宇宙冰纪说和纳粹的政治哲学结合起来了,以致纳粹的宣传部不得不宣称,“不相信宇宙冰纪说的人,也能成为优秀的国社党员”。威里·利从这些信徒的文献中引述了下面这番话:
“我们北欧日尔曼民族的祖先是在冰雪中成长起来的,因而相信世界冰纪说就是北欧日尔曼人的天然传统。”
“这个民族需要一位奥地利文化之子——希特勒!好能把犹太人的政客们安置到他们的应得之所.同样道理,它也需要一位奥地利人去把犹太人的科学从世界上清除净尽。”
“元首的一生经历已经证明,一个所谓的‘外行’要比自封的内行高明得多。我们还需要另一个‘外行’来使我们对宇宙有个彻底的了解。”
从上面这些话可以明白无误地看出,主子的偏执狂要在疯狂的信徒们的狂热蛮干中找到呼应,该是多么容易。
注意一下下面这个事实也很有趣:维利科夫斯基的书中虽然没有提到霍尔别格的对立的理论或贝拉米的有独创性的民间传说的那些文献,然而这位医生的信徒人数却远远赶不上宇宙冰纪说的信徒人数。在今天的德国和英国,宇宙冰纪说的信徒人数仍然有100多万。霍尔别格研究所在德国仍很活跃。它在英国的一个分支机构正忙于出版书籍、小册子和刊物。伦敦最近散发的传单上说,“对这一理论提出最后的证据,有待于第一次成功的星际飞行所得出的结论,研究所对于这个问题极感兴趣。”
伪科学的理论,就象异端教派一样,是难以消灭的。给予“西姆斯洞”以致命的打击,要靠伯德飞越北极。也许,宇宙冰纪说要到第一艘宇宙飞船在没有冰冻的月亮的坑坑洼洼的表面上着陆之后,才会再也找不到信徒呢。
_______
①耶利哥是西亚死海以北的古城。——译者
②奥维德(公元前43~约公元17年)罗马诗人。——译者
第四章 福特派
我们迟早不得不在本书中和查尔斯·福特打打交道。因为福特把他最重的大炮对准了天文学家们,而且发挥了极大的想象力,随心所欲地对天体提出了一些非正统的看法。因此,从这一方面对他作一番介绍似乎是比较适当的。
查尔斯·福特1874年生于纽约的奥尔巴尼。他从孩提时代就非常爱好科学,并且搜集了许多矿石和昆虫的标本,有时还剥制鸟类的标本。他从来没有上过大学,曾作过一段时间记者,试着写过一本小说《被遗弃的制造商们》,1909年)和一些短篇小说(发表在西奥多—德莱塞主编的《史密斯杂志》上),以后他获得了一笔不大的遗产,使他能够放手地从事他那广漠无际的研究工作。在他一生最后的26年中,他翻检了旧的报刊杂志,把过去发生的一切不符合已经肯定的科学理论的奇闻怪事都——一摘录下来。这项工作绝大部分是在大英博物馆中进行的。后来,他回到纽约,和他的妻子安娜住在布朗克斯,继续在纽约公共图书馆中进行他的研究工作。
在福特的房间里摆满了装着笔记和剪报的皮鞋盒子,墙上安放着蜘蛛和蝴蝶的标本,一块玻璃板下面保存着一块从天空落下的石棉似的脏东西。他玩一种自己发明的单人棋消遣,叫作“超级跳棋”,在一个有几千方格的大棋盘上调动着上千的兵将。根据小说家蒂法尼·塞耶所说,他的妻子从来不知道丈夫的头脑里究竟想些什么,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