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人情隐规则:生活中的关系学-第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龚睿对本校一位知名教师十分敬重,主动拜他为师,经常请教一些问题,求得帮助和扶掖。由于龚睿尊重他的作息习惯和癖好秉性,所以每次请教都会有收获。而在这一次次的请教中,那位教师也对龚睿发生了浓厚兴趣,并逐渐有了很深的友情。
尊贵者是力量的象征,在他面前,我们显得很弱小稚嫩。所以要接受并求得呵护。这一则是我们与尊贵者交往所寻求和迫切需要得到的东西,二则作为尊贵者,他也会从中获得施与和扶持之乐,是一种自我价值的实现。寻找呵护一要尊重尊贵者的愿望,二要适度得宜,不可仰仗、依附于尊贵者。这包括恰当的求助及一定程度上的求教。这会获得尊贵者的认可,并圆满获取他的友情。
第17节:第二章 摸透人生处世的学问(8)
?有“舍”才有“得”
舍得才能获得;放下才能去争取新的目标;忘记才能心宁;宽容才能得众;反求诸己,做到无念无私,就是踏实自在。
人际关系的好坏对一个人事业的成就影响很大,而每个人也都希望能拥有良好、广阔的人际关系。有位在商场上颇有成就的人在报上说,要建立良好、广阔的人际关系,必须运用“舍得”的观念,也就是,有“舍”才有“得”。不“舍”而想“得”,那种人际关系是相当有限的。因此要学会主动出击,先去满足对方的自我。
我想很多人都会认同他的话,因为每个人都曾接受过别人的“舍”,而成为别人的朋友。
要争取到“得”就得先学会“舍”。人基本上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任何事都先想到“我”,都先从自己的方面考虑。因此有时便会想:某人为什么不先对“我”打招呼?某人为什么不请“我”吃饭,而要请别人?某人为什么不寄生日卡给“我”?某人为什么和“我”有距离?
你这样子想,别人也是这样子想,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把“得”放在心上,挂在眼前,如果双方都不愿意先“舍”,那么这份关系便不可能展开!既是如此,我们应当学会主动出击,先去满足对方的自我,为双方关系的建立迈出第一步。
主动出击就是“舍”的第一个步骤,也就是先“舍”掉你的矜持,“舍”掉你的武装,向对方展露和平的姿态。接下来就要有实际的做法了。普通的日常寒暄和打招呼看来没什么,但如果能在普通谈话中加入对对方的关心,那么这人际关系便会慢慢发酵。当然,你的关心不可带有刺探的意味,否则会引起对方的警戒,借题发挥最好,例如从工作谈起,再扩展到家庭、休闲,慢慢地把对方的心窗打开。
但是,光是这样还不够,因为这只能让你建立一份普通的人际关系,你必须再加入某些成分,才能把这人际关系巩固起来。要学会怎么做很简单,首先抛弃自我为中心的思想,为对方做些什么!认真体会到下面的内容,你就会明白。
(1)观察、了解对方的需要,不等对方开口,你就先替他做,他不只感谢,还会感到惊喜;例如甲君主动为乙君从国外带回来一瓶“生发水”,虽然没多大效用,但乙君仍然会非常地感动。
(2)共享你的资源,包括物质的、精神的以及人际的,例如你可介绍你的朋友给他认识,借他你的CD、送他你种的花或你收藏的书,反正只要对方没有而你有的,便可和他分享。
凡事以他人的利益为先,用你的诚心感动对方,这种“舍”,就会真的换到“得”。但是也不排除某些例外。因为人世间有很多不领情的人。但话又说回来,对这种人,不“舍”又怎可能“得”!
俗话说:“一样米,养百样人”,你不必去期待对方是否有善意的回应,但要相信,“舍”是种子,“得”则是收成,有些种子发芽得早,有些发芽得晚,但总是会发芽、会有收成的。总而言之,要建立人际关系,不能坐着等别人“送上门来”那样就会连门都没有!
?人情账户很重要
人情就是财富。在人际交往中,见到给人帮忙的机会,要立马扑上去,像一只饥饿的狐狸扑向它久违的猎物一样。这样,你就在不知不觉中将你的“人情账户”新添了一个正数。
重视情意观念可以扩充你的人脉,会为你日后的发展带来意想不到的帮助。情意观念要像金钱观念一样,多多益善,这样才能左右逢源。求人帮忙是被动的,可如果别人欠了你的人情,求别人办事自然会很容易,有时甚至不用自己开口。做人做得如此风光,大多与善于结交人情,乐善好施有关。积累人情这一无形资本是人情关系学中最基本的策略和手段,是开发利用人际关系资源最为稳妥的灵验功夫。
钱钟书先生一生日子过得比较平和,但困居上海孤岛写《围城》的时候,也窘迫过一阵。辞退保姆后,由夫人杨绛操持家务,所谓“卷袖围裙为口忙”。那时他的学术文稿没人买,于是他写小说的动机里就多少掺进了挣钱养家的成分。一天 500字的精工细作,却又绝对不是商业性的写作速度。恰巧这时黄佐临导演上演了杨绛的四幕喜剧《称心如意》和五幕喜剧《弄假成真》,并及时支付了酬金,才使钱家渡过了难关。时隔多年,黄佐临导演之女黄蜀芹之所以独得钱钟书亲允,开拍电视连续剧《围城》,实因她怀揣老爸一封亲笔信的缘故。钱钟书是个别人为他做了事他一辈子都记着的人,黄佐临40多年前的义助,钱钟书多年后仍然记在心里。
第18节:第二章 摸透人生处世的学问(9)
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要想人爱己,己须先爱人。诸位当时刻存有乐善好施、成人之美的心思,才能为自己多储存些人情的债权。这就如同一个人为防不测,须养成“储蓄”的习惯,这甚至会让各位的子孙后代得到好处,正所谓“前世修来的福分”。黄佐临导演在当时不会想得那么远、那么功利。但后世之事却给了他作为好施之人一个不小的回报。
结得人情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有时候甚至是举手之劳,并无一定之规。对于一个身陷困境的穷人,一枚铜板的帮助可能会使他握着这枚铜板忍一下极度的饥饿和困苦,或许还能干番事业,闯出自己富有的天下。对于一个执迷不悟的浪子,一次促膝交心的帮助可能会使他建立做人的尊严和自信,或许在悬崖前勒马之后奔驰于希望的原野,成为一名勇士。就是在平和的日子里,对一个正直的举动送去一缕可信的眼神,这一眼神无形中可能就是正义强大的动力。对一种新颖的见解报以一阵赞同的掌声,这一掌声无意中可能就是对革新思想的巨大支持。就是对一个陌生人很随意的一次帮助,可能也会使那个陌生人突然悟到善良的难得和真情的可贵。说不定他看到有人遭到难处时,他会很快从自己曾经被人帮助的回忆中汲取勇气和仁慈。
其实,人在旅途,既需要别人的帮助,又需要帮助别人。从这个意义上说,帮人就是积善。
战国时代有个名叫中山的小国。有一次,中山的国君设宴款待国内的名士。当时正巧羊肉羹不够了,无法让在场的人全都喝到。有一个没有喝到羊肉羹的人叫司马子期,此人怀恨在心,到楚国劝楚王攻打中山国。楚国是个强国,攻打中山易如反掌。中山被攻破,国王逃到国外。他逃走时发现有两个人手拿武器跟随他,便问:“你们来干什么?”两个人回答:“从前有一个人曾因获得您赐予的一壶食物而免于饿死,我们就是他的儿子。父亲临死前嘱咐,中山有任何事变,我们必须竭尽全力,甚至不惜以死报效国王。”
中山国君听后,感叹地说:“怨不期深浅,其于伤心。吾以一杯羊羹而失国矣。”即给与不在乎数量多少,而在于别人是否需要。施怨不在乎深浅,而在于是否伤了别人的心。我因为一杯羊羹而亡国,却由于一壶食物而得到两位勇士。
这段话道出了人际关系的微妙。也许没有比帮助别人这一善举更能体现一个人宽广的胸怀和慷慨的气度了。不要小看对一个失意的人说一句暖心的话,对一个将倒的人轻轻扶一把,对一个无望的人赋予一片真挚的信任。也许自己什么都没失去,而对一个需要帮助的人来说,也许就是醒悟,就是支持,就是宽慰。
相反,不肯帮助人,总是太看重自己丝丝缕缕的得失,这样的人目光中不免闪烁着麻木的神色,心中也会不时地泛起一些阴暗的沉渣。别人的困难,他可当作自己得意的资本,别人的失败,他可化作安慰自己的笑料;别人伸出求援的手,他会冷冷地推开;别人痛苦地呻吟,他却无动于衷。至于路遇不平,更是不会拔刀相助,就是见死不救,也许他还会有十足的理由。自私,使这种人吝啬到了连微弱的同情和丝毫的给予都拿不出来。
也许这样的人没有给人帮助倒是其次,可怕的是他不仅可能堕落成一个无情的人,而且还会沦落为一个可悲的人。因为他的心除了只能容下一个可怜的自己,整个世界都无需关注和关心,其实,他也在一步步堵死自己所有可能的路,同时也在拒绝所有可能的帮助。因此一个人构建他的人情账户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一个不可否认的明智之举。
?雪中送炭千金难买
人生在世,没有一帆风顺的,总会有许许多多的艰难与困苦。当你遇到断崖险阻时,你需要的是帮助你架桥搭梯,雪中送炭的人。在这时帮助你的人,才是你真正的朋友。
雪中送炭、锦上添花都可落得人情,但两者之价值却有天壤之别。雪中送炭可以把人拉出火坑,走出困境。也犹如你即将渴死在沙漠中,别人给你一口救命甘泉一样。但就内心感受来说,给濒临饿死的人送一个馒头和富贵的人送一座金山,是完全不一样。有某种爱好的人遇到兴趣相同的人则兴奋不已,以为人生一大快乐。两个人脾气相投,就能交上朋友。所以要落人情,便应洞察此中三味。
三国争霸之前,周瑜并不得意。他曾在军阀袁术部下为官,被袁术任命当过一个小小的居巢长,一个小县的县令罢了。
第19节:第二章 摸透人生处世的学问(10)
这时候地方上发生了饥荒,年成既坏,兵乱间又损失不少,粮食问题日渐严峻起来。居巢的百姓没有粮食吃,就吃树皮、草根,活活饿死了不少人,军队也饿得失去了战斗力。周瑜作为父母官,看到这悲惨情形急得心慌意乱,不知如何是好。
有人献计,说附近有个乐善好施的财主鲁肃,他家素来富裕,想必囤积了不少粮食,不如去问他借。
周瑜带上人马登门拜访鲁肃,刚刚寒暄完,周瑜就直接说:“不瞒老兄,小弟此次造访,是想借点粮食。”
鲁肃一看周瑜丰神俊朗,显而易见是个才子,日后必成大器,他根本不在乎周瑜现在只是个小小的居巢长,哈哈大笑说:“此乃区区小事,我答应就是。”
鲁肃亲自带周瑜去查看粮仓,这时鲁家存有两仓粮食,各三千担,鲁肃痛快地说:“也别提什么借不借的,我把其中一仓送与你好了。”周瑜及其手下一听他如此慷慨大方,都愣住了,要知道,在饥馑之年,粮食就是生命啊!周瑜被鲁肃的言行深深感动了,俩人当下就交上了朋友。
后来周瑜发达了,当上了将军,他牢记鲁肃的恩德,将他推荐给孙权,鲁肃终于得到了干事业的机会。
人对雪中送炭之人总是怀有特殊的好感。某位小姐如此说:“我有一位朋友,我每次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一定出现。例如:我有急事需要用车或上班迟到时需要用车,只要我打个电话,他一定到,可以说每求必应。事情一过去,我们又各忙各的。到过年过节的时候,我总是忘不了给他寄一张贺卡,打电话给他拜个年。”
对身处困境中的人仅仅有同情之心是不够的,应给以具体的帮助,使其渡过难关,这种雪中送炭,分忧解难的行为最易引起对方的感激之情,进而形成友情。
一个农民做生意赔了本,他向几位朋友借钱,都遭回绝。后来他向一位平时交往不多的乡民伸出求援之手,在他说明情况之后,对方毫不犹豫地借钱给他,使他渡过难关,他从内心里感激。后来,他发达了,依然不忘这一借钱的交情,常常给对方以特别的关照。
在人际交往中,雪中送炭也应掌握一些方法,才能使你的碳送的更及时。下面有几点技巧可与各位分享:
(1)饮足井水者,往往离井而去,所以你应该适度地控制,让他总是有点渴,以便使其对你产生依赖感。一旦他对你失去依赖心,或许就不再对你毕恭毕敬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