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成就人生-第2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甚至忘掉了老朋友,躲着老朋友。
老朋友疏远的原因很多,有可能是发达显贵的一方人格上产生了偏差,耻于与无权无势的旧交为伍了;有可能是他心情虽没变,因整天沉湎于繁杂的事务之中难以自拔,而无暇顾及他人;也有可能是没有长进的一方妄自菲薄,因自卑而羞于交往。无论怎样,两者的交情是越来越淡薄了。
在这样的关系下,处在低层次的朋友如何向高层次的朋友开口请求帮忙办事情。当然,这肯定是被逼无奈非求不可的事了。因为求老朋友必然要比求陌生人要好得多,至少双方曾经有过很深的交情。再者,跟老朋友说话总比跟陌生人好开口得多,就是送礼还能找着门口呢。在这种情况下不妨采用以下四种方法。
(1)带上见面礼。
因多年不见,就算是老交情,带点礼物上门也是非常自然的,更是情感的体现。礼物不在多少,它能有把这多年没有交往的空缺一下子填补之功效。这礼物最好是对方旧有的嗜好,可以是土特产,也可以是烟、酒等。当然,礼物不同,见面时的说法也不同。若是旧友的嗜好之物,就说是“特意给老兄(老弟)的,我知道你最喜欢这东西”;若是土特产,就说是“带给嫂子(弟妹)和孩子尝尝的”;若是钱,那就得说是“给大侄子大侄女的,买一件合适的衣服或买书”之类。走进了门,便有了开口求老朋友办事的机会了。总之,得带点什么才行。
(2)唤起回忆。
这是此次拜访的最重要的办事基础,因为回忆过去就唤起了对方沉睡多年的交情,这交情才是对方肯为你办事的前提。
明朝初年,朱元璋当了皇帝。一天,家乡的一个旧友从乡下来找朱元璋要官做。这位朋友在皇宫大门外面,哀求门官去启奏,说:“有家乡的朋友求见。”朱元璋传他进来,他就进去了,见面的时候,他说:“我主万岁!当年微臣随驾扫荡芦州府,打破罐州城,汤元帅在逃,拿住将军,红孩儿当关,多亏菜将军。”
朱元璋听了这番话,就回想起当年大家饥寒交迫、有乐共享、有难同当的岁月。当然,回忆过去,闲聊往事,也有个当与不当的问题。其实朱元璋坐了皇帝以后,先后有两个少时旧友来找他求官做,一个说了直话,引起了他出身的尴尬,被杀了头;而上述这位说了隐话的朋友说得委婉动听,被朱元璋委以高官。
与朋友及家人闲聊过去,如果是当着他的孩子和老婆,也要尽量少去提及对方让孩子老婆成为笑料的“乐事”及尴尬事,这样可能会伤害对方在家庭中的权威,引起对你的反感,而达不到办事目的。
(3)以言相激。
“无事不登三宝殿”。长时间的没有来往,此次突然来访,对方便心知肚明你有事要求于他。他若不愿帮忙,一进门就会显得非常冷淡,当你把事提出来的时候,他便会现出含含糊糊的拒绝态度。这可能是在你的意料之中,这时,你就得把“死马当成活马医了”。“以言相激”不失为一种扭转对方态度、继续深入的好方法。
比如,你可以说:“你是不是觉得,我这事给你找的麻烦太多?”“我知道只有你能帮我,所以我才来找你的,否则,我能大老远的跑到你这里来。”“我想你有能力帮我,再说这事也不是什么违背原则的事。”“这事我临来之前,跟亲友都打过保票了,说到你这里一办就成,难道你真让我回家无脸见人?”
以言相激也必须掌握分寸,若是对方真的无能力办此事,我们也不能太苛求人家,让人家为难,更不能说出绝情绝义的话,伤害对方。只有你了解了对方确实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时,才可以以言相激,逼他去办。如果他真的帮你去办事,不管办成没办成,事后,你都应该说个道谢的话,这样会显得你有情有义。
(4)以利益驱动。
如果你了解到这事办成的难度大,或者对方是一个见钱眼开的人,即使他帮你办成,也会留下一个天大的人情。这样,你不妨干脆以利益驱动。如果你把实情道出,说这是我自己的事,事成之后,我给你多少好处,对方可能会碍于老朋友的面子不好接受。那么,这时你可以撒一个小谎,说这事是别人托你办的,事后可以如何报答等等,这样,对方就会很坦然地接受,你也可以显得不卑不亢,事后也避免留下还不完的人情债。其实,这种方法也是当今社会很普遍的办事手段,运用这种手段办事,成功率往往很高。
·正文· 9。通过联姻寻求贵人
亲情圈子是所有圈子的内核,更是圈内人的要害所在。若要与一个人交往,只要进入了他的亲情圈子,就不愁他不会成为朋友。裙带关系、枕边风之所以厉害,完全在于其属于人情圈子范畴。
在社会这个价值圈链中,要想由低级圈子进入优质圈子,不付出一番努力是难以实现目标的。但努力付出了,并不一定会如愿以偿,这其中有客观环境的种种变化,更有自我能力的局限。虽说“不以成败论英雄”乃古今明训,但错过的时机是难以找回来的。对不少人来说,这样的时机,也许一辈子就这么一次,怎能白白错过呢?
于是,寻找进入优质社会圈子的捷径,便成了很多人研究的课题。但现实中,优质的圈子并不多,顶级圈子更是极少,不可能为众多的人提供向上攀附的机会。绝大多数在自己尚处于微弱的条件下,在自己陷于困境之时,却因为姻缘而意处地进入想进的圈子。
亲情圈子非常有限,却与人的命运息息相关。若要结识一个想结识的人,最便捷、最有效的方法是设法介入他的亲情圈子。直系亲属虽不可以选择,亲戚和干亲却能双向选择。这样,婚姻自然就成了进入亲情圈子的首要通道了。自古通过联姻,攀龙附凤者有之,飞黄腾达者有之,发财致富者有之,身败名裂者亦有之。由于通过婚姻能与亲情圈子共命运,才有此天壤之别。
几千年来,门当户对一直作为维护婚姻的一种价值杠杆左右着人们的观念。生活在等级社会里,尤其是生活在两千多年前处于基层社会的刘邦,对于婚姻能攀附势力的手段当然也心中有数,他时刻都在寻找着这样的机会。
农民身份出身的刘邦30多岁还没有结婚,这对于早婚盛行的封建社会来说,可以说是颇为罕见的。在距今两千多年的当时,一般人结婚都比较早,像刘邦这样的年龄还没有结婚,除非是自身条件特别差找不着老婆之外,几乎没有。刘邦相貌出众,长得仪表堂堂,高鼻梁,隆额头,另加一副美丽的胡须,倒也显得气宇轩昂。出身又不是太差,在他35岁时,因萧何的推荐,当上了泗水亭长。他30多岁还没有结婚,一定有他自己的想法。也许是因择偶条件太高因而一直没有意中人,也许是刘邦自认为自己应该先干一番大事业,然后再考虑婚姻的事。“大丈夫何患无妻!”刘邦也许对这句话是相当熟悉的。
亭长职位卑微,但能跻身子上层社会,对刘邦来说,也算得上稍稍出人头地了。此时的刘邦自然是春风得意,再加上人到壮年,各方面都趋于成熟,刘邦在泗水亭长的位置上干了一段时间,由于其出色的领导才能,加之个人独有的魅力,身份、地位、名望都提高了不少。但对刘邦身份、地位、名望最具有提升效果的,却是他的婚姻。
在距离刘邦家乡不远的单父,有一家姓吕的富裕世家。其家长名叫吕文,是一个年近五旬的富态老头。此人为人和蔼客气,不倚仗自己的财势恃强凌弱,赢得了当地人们的尊敬。出于对他的尊敬,人们都把吕文称作吕公。
真是树大招风,后来,吕公在单父被牵涉到了一桩人命官司当中,只好迁到沛县来躲避。由于吕公和沛县县令是故交,因而吕公立刻成了贵宾,县令特别帮吕公办了一场接风宴席,让吕公能和沛县父老及大小官吏有个较正式见面的机会,并请一向能干又颇得地方敬重的萧何负责主持宴会。
刘邦自然不愿放弃这一结交权贵的良机,可是他又实在拿不出出席宴席的厚重礼钱。但他觉得自己还有一个很大的方便之处——他和县衙的那帮官吏已混得很熟,想必他们不会因自己交不起钱就拒之门外吧。于是他拿起墨笔在礼单上大大方方地写了“贺万钱”三个字。其实,刘邦身上连一钱也没有,可他竟然报出一万钱的天价。一万钱在当时可是一个相当可观的大数目,吕公听有人如此大手笔,大为惊讶,也将视线移向刘邦,立刻站起来,并亲自到门口迎接刘邦。原来吕公颇通相术——尤其面相更是当时识人的准则,乍见仪表非凡的刘邦,竞当场为他的奇相和气势所震撼。
萧何深知刘邦底细,忙出面替他解围。吕公并不介意并亲切地将刘邦引入内厅,并让他坐在自己身旁最尊贵的位置。刘邦可一点儿也不客气,在县府的高官面前,落落大方地和吕公谈笑风生,如同老友。
席中,吕公数次以目暗示刘邦不要早走,显然有事相告。酒宴结束后,吕公和刘邦单独交谈,越交谈吕公越认为刘邦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于是,吕公竟将刘邦引入后堂,替他引见自己的夫人及女儿吕雉。吕公又当着夫人的面,将女儿许配给刘邦。已届而立之年的刘邦,听后自然喜上眉梢,岂有不愿意的道理?自然是满口称谢,应声连连。
吕夫人却认为荒唐,也很生气,她认为女儿应该嫁一个门当户对的人家,而不是像刘邦这样农民出身又没有社会地位的人。但吕公还是不顾夫人的反对,毅然把女儿嫁给刘邦为妻。
吕公与刘邦仅有一面之交,在对刘邦的家庭及其个人的背景均不了解的情况下,就毅然主动地做出了将自己期望很高的女儿嫁给刘邦的决定。
刘邦之所以使吕公对他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并且礼遇有加,乃至最终做出这样一个惊人的决定,可以说,这与刘邦那副与众不同、非比寻常的相貌以及其豁达从容的气魄有着极大的关系。由此,吕公心中便很易滋生出刘邦终非池中之物的念头,从而不由得不对之另眼相看。
具有传奇色彩的婚姻,为刘邦日后发迹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古代,“门当户对”是婚嫁的一项准则。但刘邦的岳父吕公垂青于刘邦,把美丽、聪明、能干而极富心计的女儿嫁给刘邦,不仅为刘邦造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且对于刘邦最终获取统治地位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正文· 10.多与比自己优秀的人交往
世界是一个综合的联合体,人与人之间必须有交往,没有谁能孤独地度过一生,不管他怎样努力“独善其身”,其结果总要归于失败。否则那种生活则总是做作的、不自然的。
枝头上葡萄累累,液汁甜蜜,色香精美,都是因为从树干上吸收营养。树枝本身是不能生存的。把树枝从树干上砍下,其结果一定是树枝的萎黄与枯死。同样,一个人的力量也需要借助他人的力量才能得以扩大。
一个人从别人那里所摄取的能量愈大,品质愈好,种类愈多,那他个人的力量就愈大。假使他在社交上、精神上和道德上与他的同辈有多方面的接触,那他一定是个有力量的人。反之,假如他与人断绝一切关系,那他一定会成为一个孤独的弱者。
人的身体和精神都需要各种食粮,而各种精神食粮,只有在和各式各样人的相互交往中才能取得。
在和一个人格伟大、意志坚强的人互相交往、接触的时候,他会不知不觉地感到自己的力量会突然增加几倍;自己的智慧会突然提高几倍;自己的各部分机能会突然敏锐几分。仿佛自己以前所意想不到的隐藏在生命中的力量都会为他释放出来,也使自己能够说出或做出在一人独处时,所不能说出或不能做出的事情来。
演说家的演讲辞可以唤起听众的同情,因而焕发出伟大的力量。如果他对着空无一人的场合或者个别人讲话,那他是决不能生出如此伟大的力量来,正像化学家决不能使分别贮存在各个瓶中的药品发生化学作用一样。新的力量、新的影响、新的创造,只有在相互“接触”和“联系”中才能产生。
不断与他人交往,不仅增加你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重要的是还可以使你增添活力,仿佛发现巨大的力量。
只要他愿意花精力,凡是他所接触的每个人,都能告诉他若干的秘密,若干闻所未闻的秘密,他们都足以辅助他的前程,丰富他的生命。没有人能独自一人就发现他自己。别人才是他的发现者!
我们大部分的成就,总会蒙受他人之赐。他人常能在无形之中把希望、鼓励与帮助投身到我们的生命之中,常在精神上激励我们,常使我们的各种机能更加灵敏。
身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