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传记电子书 > [励志]梦想在远方 >

第43节

[励志]梦想在远方-第43节

小说: [励志]梦想在远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结婚后退出那种人鬼不如的生活。你看——”他把一直藏着的左手拿出来,赫然只有三个手指头。“我的兄弟们不同意我脱钩,但我执意退伙。后来兄弟们骂我没出息,叫我自行了断。我就砍了这两个指头。这一年多来,他们果真没再找我麻烦,我就在建筑工地上班。你不晓得,今天你来把夏莲吓成啥,我一进门她就哭。她担心我又有啥子仇人。李兄弟,当年我不是人,不该以大欺小。今天你来了,只要你开口,我就自行了断。这三根指头,你要哪一根?你说!皱皱眉,我就不是‘巴豆’!”    
  李思城只是催他吃菜。  
  “巴豆”想反正这一次是躲不过了,便也大口吃菜。因为长期在工地吃那粗饭,对这种饭店已经久违了——翠竹县的“江湖”已经忘记了他。  
  结了账,李思城从屁股后面拿出一套小孩衣服,递给“巴豆”,紧握着他的手说:“王大哥,思城这次来,看见你有一个幸福的家,非常感动。这身衣服,是给小宝宝买的,不知合不合身。王大哥千万不要嫌弃,把兄弟这点心意收下吧!”  
  “巴豆”怔在那。  
  李思城出了门,猛然发现饭店的小窗外,“巴豆”的女人正一手抱着孩子,一手不停在揩眼睛。    
  李思城装作没有看见她,但只觉鼻子有点发酸。  
  家,这就是家。一个有了女人的家。  
  街上的灯光温暖着这个小城,温暖着李思城的心。    
日期:2006…8…14 18:53:40    
  第九十五章拒绝前程  
  冬天悄悄地来临了。  
  南国的冬天天高云淡。  
  征兵的告示醒目地贴在双河镇街头,贴在各村村头。山乡活跃了。只要有点希望的青年都往镇上挤,挤那少得可怜的几个名额。  
  李青山这几日老在镇武装部门口转悠。李青山口袋里装了几盒烟,凡是镇里沾点干部边的人,他都递上一支。虽然镇政府的人不止一次对他讲了,今年全镇只要有一个名额,就是李思城的。但李青山不放心,仍然时不时打探消息。  
  在家里,李思城的耳朵里塞满了父亲对于军队的看法和当年他在部队的故事。有的故事已经讲过四五遍了,还在讲。李思城理解父亲,每次都打起精神听。不过李思城的态度很坚决:他不去当兵。他已经把一切希望和激情压在心底了。父亲老了,姐姐大了,家里的老账也剩得不多了。他不是不想去部队。说实话,刘小三给他寄来的照片,他在深夜无人时也悄悄地拿出来看。平时傻乎乎的小三被一身绿色包裹起来,英武得让李思城心痒痒。刘小三满是错别字的信里,有一种军营独特生活的诱惑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李思城。但这种磁力常常被父亲揪心的咳嗽声切断。离家三年,没能尽到一个儿子应尽的义务。母亲死了。父亲老了。姐姐肩头的重压,也应该分担一些。李思城除了每周到镇上去教联防队员们练两招,余下的时间都在闷声不响地劳动。冬天的地里没有多少活,李思城就开始琢磨农副业。他第一个在镇里要了五千株桑树,把它栽种在荒山上。他还到各村去收绿茶种子,预备开垦十亩荒地,种出一片茶园来。    
  李思萍也闷声不响地跟着弟弟劳动。但李思萍不愿弟弟这样做。她的想法与父亲是一致的。但李思城不同意。李思城表现的态度和姐姐当年自愿辍学帮助家里劳动一样坚决。  
  征兵的干部已经到了镇上。李青山一大早就催儿子去报名体检。李思城却闷声不响地扛了一捆桑苗上山了。李青山急得没有办法。他了解儿子。当年他打过独生子一烟袋,后来发现打错了,一直很后悔。自那以后,他发誓不再用武力了。但他的劝说没有效。他最后只好去找林玖铭。  
  李思城正在野地里挥锄挖坑。大冷天的,李思城却脱了上衣,赤着胳膊一锄一锄地狠挖。山地里有埋头石,不时溅起火星。李思城手里的这把锄头是今冬以来换过的第七把。  
  累了,李思城就席地而坐,点一根劣质的“春城”烟,打开随身带来的《庄子》或《鲁迅全集》,在寂寂的山野中走进书里。有时他十分矛盾地想,自己决心在山里呆一辈子了,干吗还看这些被山里人视为“天书”的东西呢?但是,他无法拒绝这些东西的诱惑。再累再苦,只要拿上这些书,他就感到脑内有一种冲撞像波涛一样激荡着他的灵魂。    
  李思城刚刚坐下来翻开书,突然身后有人咳嗽了一声。他一回头,就看到了林玖铭。  
  林老师瘦了,老了。萧萧白发被野风撕扯得乱如衰草。林老师厚厚的镜片后面那双眼睛仍然和三年前一样深邃。李思城最怕的人突然出现在面前,他只觉得喉头干涩得发痒。  
  林老师没有说话,紧挨着他当年最得意的学生坐了下来。李思城终于站起来,叫了一声“林老师。”林玖铭忙又按他坐下。林老师说:“思城,这些年苦了你了。你在离开学校的时候,也不告诉我一声。我来你们家三次,你也躲着不见。是不是我当年伤害过你?”  
  李思城说:“林老师,我没有脸面见您。您当年寄予我那么大的希望,而我却未能实现。我感到愧对于您。”                    
 上一节  目录  下一节               
            《草根青春励志成长小说:梦想在远方》 第64节 易读                       
  《草根青春励志成长小说:梦想在远方》    第64节  
作者: 怀旧船长             
  林老师悠长地叹了口气,说:“这也不能怪你。许多事情都不是能按自己的意愿进行的。当年我也是雄心勃勃,但直到现在还是一个民办教师。许多人都试图通过主观的努力去改变自己的命运,但真正能把握命脉的人又有几个呢?一个人的成功,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都不可或缺。可是,不能因为客观条件的不利就失去了主观的努力。诸葛亮明知三分天下,也要六出祁山。你爸爸去找我,叫我来劝劝你。你不能老这样消沉。你还年轻,不要轻易放弃了机会。”    
  李思城终于明白了林老师此行的目的。但他的心意已决。他说:“林老师,我非常感谢您一再支持我,帮助我。但是,经过了生活的磨砺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人,无论生活在什么环境里,只要恪守自己的信念,不委屈自己,不坑害别人,安安稳稳的活下去,比什么都强。”  
  林老师说:“思城,你才19岁。你这种想法是消极的。我们那个时代的局限太大,而你们生长的这个年代,已经有很多机遇在等待你,你为什么不去争取呢?”  
  李思城说:“我妈妈因为我劳累一生,忧劳成疾而逝世了。我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任性,那样自私。姐姐大了,爸爸老了,我有责任把家庭的担子挑起来。”  
  林老师说:“这你就不对了。天下所有的父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活得比自己好,所以天下的父母都竭尽全力牺牲自己,为的是让子女独立成才。社会的发展与这种力量分不开。你辍学了,再去上学已成困难。当前,最好的出路就是去当兵。在农村,出路只有两条:一是上学,考一个好学校;二是当兵,争取在部队上提干。除此之外,别无出路。”    
  李思城心里乱乱的。但是,亲情的重压仍然占了上风。苦口婆心的林老师终于带着失望走了。  
  双河镇征兵工作结束了。一共去了五个。具体去向是西安武警,并非传言中所说的北京部队。  
  李青山病倒了。    
日期:2006…8…14 19:09:59    
  第九十六章且把壮志隐田间  
  1988年已经过了半年。半年中,李思城做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是为母亲包了坟。李思城亲自到山里去打石头,每一块石头都经过他精雕细刻,都被他的汗水浸泡过。他用这些方方正正的石块为母亲砌成一座坟,并立了一块大石碑。包坟是山里人的风俗,一般都是请石匠完成,但李思城固执地单独完成这项工程。为此,他花了两三个月的零碎时间。  
  第二件事是他的茶园和桑园按他的计划完成了。完工那天,李思城负着手,像一名将军一样检阅自己的劳动成果。他初步预算,三四年后光这两个“园林”的纯收入就可以上万元。  
  第三件事是他带的“治安联防队”“毕业”了。其中也出了不少优秀人才,光分到各镇派出所当治安员的就达12个。李思城已经将自己所学全部教给了他们。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也自谋出路去了,只有少数几个隔三岔五前来求教。这些年轻人能够保持将近一年的热度,已经不错了。  
  镇上请李思城去当治安员,他没有去;县职业高中请李思城去当教练,他也没有去。李思城铁了心,好好在家里照顾父亲。  
  欠账已经全部还清了。姐姐已经有了三四套衣服。爸爸随时都可以提枪进山打猎而不再为枪药钱发愁。李思城和姐姐养了春、夏两季蚕,虽然累得直不起腰来,但破天荒地挣了近3000元。现在,也有穷苦村民前来借钱了。李思城有求必应,渐渐在村中树起了威信。甚至刘支书多次向镇上反映,要把李思城培养为村长。  
  九月,李思城被县里点名,参加翠竹县“优秀基层技术员”大会。李思城种的桑园茶园,引来县、镇领导参观。县里的小报上刊登了李思城的事迹。  
  十月,李思城被村党支部推举为党员积极分子。据刘支书透露,到明年三四月份,李思城入党没有问题。  
  热心的媒婆们登门说亲来了。李青山说儿子年纪太小,过两年再说。但那些媒婆们说,人家十八九岁就都结婚了,思城都20岁了,还是找个对象放在那吧。李青山只得私下对媒婆们说,思城倒不着急,倒是思萍,你们给张罗张罗。  
  这些媒婆们就为难了。思萍在整个清泉村是最出众的。而且,刘支书暗地里透露,要是小三子在部队混不下去复员回来,那么他肯定要想法子向李家定了这门亲事。大家都晓得李思城拳头硬,谁家娶了思萍也不敢乱来。情况一般的,自知没戏,也就不敢乱提。在山乡,一般二十来岁的大姑娘是是非非闲言碎语挺多,虽然大多都是谣言,但那些长舌妇们是绝对不敢乱讲李思萍的坏话的。一则因为这闺女本份,二来因为李思城。谁都看得出,李思城只要一入了党,将来的官职绝对比老爹大得多。所以,山里人只要见到这一家三口中的任何一个,都做出一种尊敬的样子来。甚至有些与李青山平辈的,也都拐弯抹角地与李家拉起亲戚来,故意压低辈份,逢时过节用竹篮提了糖烟酒,到李思城家做客。    
  刘小三回到清泉村探家,屁股还没有坐热,就来找李思城了。现在的刘小三身穿绿军装,身材板直。一激动,冒出两句半生不熟的普通话。刘小三在部队的炊事班,用他的话来讲,那是部队最关键最核心的集体。  
  “现在不打仗了,你猜大伙最关心的是啥?”刘小三正了正帽子,问李思城。  
  李思城说:“肯定是训练啦。”  
  “错!”刘小三哈哈笑了,“告诉你吧,大家最关心的是伙食。所以啊,我们炊事班九个人是最受欢迎的。现在部队伙食可好啦,一天换一样菜。在部队吃红烧肉,就跟在家里吃青菜一样方便。”  
  刘小三已经快到了退伍期限,但仍神气活现地讲在部队的奇闻。微胖的刘小三没有过多讲述关于军事的话题。有一个细节他没有给李思城讲——他因为训练成绩不达标才被调到炊事班的。当然,刘小三没有在李思城面前表演他的擒敌拳。不过刘小三告诉李思城,部队重视人才。只要有特长的,几乎都有发展。谈到深夜,刘小三终于交了底:他今年肯定退伍。因为文化课和军事都不出众,部队根本没有留他的意思。      
日期:2006…8…14 19:17:35    
  第九十七章似有佳音动心弦  
  那一夜,刘小三没有回去,和李思城睡一个铺。刘小三极力劝李思城到部队上去。刘小三说:“思城,你文化好,又去过少林寺。你在部队,肯定是骨干,考学提干都优先。在这山里呆着干啥呢?说真的,我现在已在驻地联系好了单位,只要一脱军装,我肯定就不回来了。你想想,咱这穷地方有啥发展?你就心甘情愿一辈子呆在这山里?你呆在这山里又能解决什么问题呢?大不了像老爹那样弄个支书干干,逗人恨讨人嫌,出力不讨好。你也到外面走了一遭,外面的世界在飞速发展,而我们山乡还是老样子。我们指导员就经常讲,当兵要当好兵,做事要做大事。你在家乡呆一辈子也呆不出啥名堂来,还不如走出去。以你的能力,要是到了部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