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迷魂谷奇遇记 >

第32节

迷魂谷奇遇记-第32节

小说: 迷魂谷奇遇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刚带领金屏银屏连夜采了石料,运到治山队,天一亮就开始砌猪圈。两天工夫,二十间猪圈砌好了,每间猪圈可养十头野猪。野猪排泄的粪尿,由暗沟冲到一个大粪池子里做菌肥用。

回到青年谷,李刚把大家分了组,李刚和杨柳一组,金屏和杜丽萍一组,银屏和李凤一组,分别带了绳子扁担,到野猪出没频繁的庄稼地里,见到野猪便冲过去,将野猪击昏,再用绳子捆上,挑回治山队,解开绳子扔到猪圈里。几天下来,捉了三十多头。

李刚见效率不高,便唤来金雕和“小花”,主动搜索野猪群,不管大小进行围歼,用汽车拉回治山队,扔进猪圈养着。不到一个星期,猪圈里已经有二百多头大小野猪。

野猪的食量没有家猪大,也不挑食,青草树叶粮食什么都吃,就是野性大,开始时老想往外跳,好在猪圈墙砌得高,跳不出来。后来也就适应了新环境,好好吃食了,但互相间难免经常撕咬。

李刚和董延生又盖了三间瓦房做饲养点,知青点的“耗子”张浩、“地主”刘建新、女生杨黎明主动要求来饲养点,李刚觉得他们服用过“固本培元丹”,力气超过一般人很多,能够对付这些野性十足的家伙,便同意他们来治山队饲养点。

这么多野猪,饲料成了问题,李刚到县粮库高书记那里,买了几车稻糠和碎杂粮,拉回来做饲料。还粉碎了些青草和苞米秸做青储饲料,收了庄稼,打出来的稻糠和豆饼等够野猪吃一阵子的。

秋收以后,治山队打下的粮食有七万多斤;青年谷的水稻有三万多斤。拉到县粮库先加工了两万斤水稻,得到一万五千斤大米,五千斤稻糠;大豆加工后,得到五百多斤豆油,四千斤豆饼。李刚给知青们送去一千五百斤大米,五百斤白面,一百斤豆油,改善知青点的伙食。

“地主”刘建新反映说,养猪场一切都顺利,就是公野猪的野性太大了,互相咬架不说,还霸占食物,其它野猪经常饿肚子。李刚过去把几只最强壮的公母野猪挑出来单独饲养,留作种猪。除了留下十多只大野猪供自己吃肉,其它五十多头大的野猪都杀了,卖了一万五千多元,全部留在治山队使用。一百五十多头小野猪请来兽医阉掉,继续养着。还买来几只母家猪与公野猪配种,生下的小杂交野猪野性小,好养些。以后逐渐增加到三百头的存栏数,收入可以达到九万元以上。除了给小队的上缴费用,可以考虑给大队一些钱,争取大队的支持,扩大开荒面积,打更多的粮食做饲料,增加牲畜饲养数量。一亩地产的粮食不过值四五十块钱,如果用这些粮食养一头野猪,可以得到二百斤肉,能卖三百块钱,增加六倍的收入,是一条可行的富业路子。

本来李刚想捉些狍子养起来,但狍子野性太大,都撞死了。只好剥了皮,把肉冻起来,留着慢慢吃。倒是野鸡好养些,修了鸡窝,用大网子围起来养着,逐渐野性大减,适应了人工环境。

生产队由于增加了两吨尿素,今年的产量也增加了,每人口粮增加到四百四十斤。今年缺粮户也减少到八户,大概有三四千斤苞米就够补贴了。

年底时,十一个治山队员,共交给生产队五千五百元,都从治山队储备里拿。这笔钱,对于生产队来说是不小的收入,使队里平均每个劳动力多收入六十多元。

李刚在电脑精灵的指导下,制作了一些有机菌肥菌种,用空酒瓶装起来,准备制一批菌肥明年种地时试用;又用能量球处理了一批水稻和苞米种子,也要明年试种。

董延生和“地主”刘建新将牲畜粪便和作物秸杆混合堆起来用黄泥封好,盖上塑料布,李刚发出能量给混合物加热灭菌,再接种菌肥菌种,在自然条件下就可以得到有机菌肥。有机菌肥吸收空气中的氮,供作物生长,肥力可以和尿素媲美。作了一下试验,效果不错。自己用不完,可以给生产队一些。董延生没有积肥的压力,全部精力都用到开垦荒地上,到上冻前,又开出一百多亩地。

李刚见没有什么活计需要自己参与了,便给杨柳家送去两麻袋大米和一些野猪肉,留下五千元现金准备明年开春盖新房子。又让李凤给他哥哥送了三千块钱盖房子用,李凤的哥哥嫂子对自己的这个妹妹更是敬若神明了。

迷魂谷奇遇记 第四节  驯养野猪

收获的季节到了。

董延生欣喜的告诉李刚:今年各种作物长势很好,苞米亩产有望“过长江”,一百多亩地打七八万斤粮食是稳拿。就是今年的野猪下山糟蹋庄稼的现象很普遍,也没有对付它们的好办法,肯定会影响粮食产量。由于治山队的地相对比较偏僻,受猪害更大。

李刚跟董延生到地里看了看,一尺来长的苞米棒子被野猪啃得满地都是,受害面积有十多亩地。

回到治山队,李刚跟董延生说:

“马上修猪圈,猪圈墙要结实高大,不留圈门,只留喂猪的小洞。我们活捉一些野猪试着养起来,卖到大城市肯定受欢迎,我们自己也随时可以吃到新鲜肉。”

李刚带领金屏银屏连夜采了石料,运到治山队,天一亮就开始砌猪圈。两天工夫,二十间猪圈砌好了,每间猪圈可养十头野猪。野猪排泄的粪尿,由暗沟冲到一个大粪池子里做菌肥用。

回到青年谷,李刚把大家分了组,李刚和杨柳一组,金屏和杜丽萍一组,银屏和李凤一组,分别带了绳子扁担,到野猪出没频繁的庄稼地里,见到野猪便冲过去,将野猪击昏,再用绳子捆上,挑回治山队,解开绳子扔到猪圈里。几天下来,捉了三十多头。

李刚见效率不高,便唤来金雕和“小花”,主动搜索野猪群,不管大小进行围歼,用汽车拉回治山队,扔进猪圈养着。不到一个星期,猪圈里已经有二百多头大小野猪。

野猪的食量没有家猪大,也不挑食,青草树叶粮食什么都吃,就是野性大,开始时老想往外跳,好在猪圈墙砌得高,跳不出来。后来也就适应了新环境,好好吃食了,但互相间难免经常撕咬。

李刚和董延生又盖了三间瓦房做饲养点,知青点的“耗子”张浩、“地主”刘建新、女生杨黎明主动要求来饲养点,李刚觉得他们服用过“固本培元丹”,力气超过一般人很多,能够对付这些野性十足的家伙,便同意他们来治山队饲养点。

这么多野猪,饲料成了问题,李刚到县粮库高书记那里,买了几车稻糠和碎杂粮,拉回来做饲料。还粉碎了些青草和苞米秸做青储饲料,收了庄稼,打出来的稻糠和豆饼等够野猪吃一阵子的。

秋收以后,治山队打下的粮食有七万多斤;青年谷的水稻有三万多斤。拉到县粮库先加工了两万斤水稻,得到一万五千斤大米,五千斤稻糠;大豆加工后,得到五百多斤豆油,四千斤豆饼。李刚给知青们送去一千五百斤大米,五百斤白面,一百斤豆油,改善知青点的伙食。

“地主”刘建新反映说,养猪场一切都顺利,就是公野猪的野性太大了,互相咬架不说,还霸占食物,其它野猪经常饿肚子。李刚过去把几只最强壮的公母野猪挑出来单独饲养,留作种猪。除了留下十多只大野猪供自己吃肉,其它五十多头大的野猪都杀了,卖了一万五千多元,全部留在治山队使用。一百五十多头小野猪请来兽医阉掉,继续养着。还买来几只母家猪与公野猪配种,生下的小杂交野猪野性小,好养些。以后逐渐增加到三百头的存栏数,收入可以达到九万元以上。除了给小队的上缴费用,可以考虑给大队一些钱,争取大队的支持,扩大开荒面积,打更多的粮食做饲料,增加牲畜饲养数量。一亩地产的粮食不过值四五十块钱,如果用这些粮食养一头野猪,可以得到二百斤肉,能卖三百块钱,增加六倍的收入,是一条可行的富业路子。

本来李刚想捉些狍子养起来,但狍子野性太大,都撞死了。只好剥了皮,把肉冻起来,留着慢慢吃。倒是野鸡好养些,修了鸡窝,用大网子围起来养着,逐渐野性大减,适应了人工环境。

生产队由于增加了两吨尿素,今年的产量也增加了,每人口粮增加到四百四十斤。今年缺粮户也减少到八户,大概有三四千斤苞米就够补贴了。

年底时,十一个治山队员,共交给生产队五千五百元,都从治山队储备里拿。这笔钱,对于生产队来说是不小的收入,使队里平均每个劳动力多收入六十多元。

李刚在电脑精灵的指导下,制作了一些有机菌肥菌种,用空酒瓶装起来,准备制一批菌肥明年种地时试用;又用能量球处理了一批水稻和苞米种子,也要明年试种。

董延生和“地主”刘建新将牲畜粪便和作物秸杆混合堆起来用黄泥封好,盖上塑料布,李刚发出能量给混合物加热灭菌,再接种菌肥菌种,在自然条件下就可以得到有机菌肥。有机菌肥吸收空气中的氮,供作物生长,肥力可以和尿素媲美。作了一下试验,效果不错。自己用不完,可以给生产队一些。董延生没有积肥的压力,全部精力都用到开垦荒地上,到上冻前,又开出一百多亩地。

李刚见没有什么活计需要自己参与了,便给杨柳家送去两麻袋大米和一些野猪肉,留下五千元现金准备明年开春盖新房子。又让李凤给他哥哥送了三千块钱盖房子用,李凤的哥哥嫂子对自己的这个妹妹更是敬若神明了。

迷魂谷奇遇记 第十六章    悬  壶  第一节  工作组

距1971年春节还有一个多月时,李刚收拾回家过年的东西,又制作了一百粒红色的“固本培元丹”,以便随时使用。

杀了五头野猪,打了很多野鸡、飞龙、沙半鸡、野兔、狍子,还有一头黑熊,一只野鹿,捞了几十条大鲤鱼,都收拾了装在汽车上。再装上十几麻袋大米,一大桶豆油,以及腊肉、火腿,茅台酒和“老龙口陈酿”也装上几箱。在麻袋上铺上黑熊皮和狍子皮,坐汽车走公路回到滨城。

到了警备区司令部,刘司令很高兴,把小分队的队员都叫来喝欢迎酒。小分队队长刘明汇报了训练成果,说要扩大小分队队伍,成立一个“教导队”,人员达到一个连,请李刚和谭、杜师叔来指导。李刚答应可以让谭教员和杜教员抽空来做指导。

午饭后,刘明开车拉李刚他们到海边的一个训练场,从部队借了一艘摩托艇,直接开到一个无人的海岛上,李刚和金屏、银屏下海“碰”海货,李凤和杨柳不会游泳,在海岛岸边拣贝壳玩。不到一个小时,李刚他们已经满载而归了。

李刚临走时送给几位首长些野味山货和现“碰”的鲍鱼、海参,还给刘司令留了一只黑熊掌,乐得刘司令直说“好东西,好东西,过节时请几个老家伙到我家做客。”

刘司令也给李刚送了些大海虾、黄花鱼等海鲜,说过完春节要到东方大队去看望他的一个走“五七道路”的老战友,那时候再去李刚家拜访。

李刚到家时,乐得李秉诚两口合不拢嘴。妹妹李晓长高了不少,跟李刚表功说:“家里的自留地翻地种菜都是我一人干,一点也不累。井上浇菜的大铁‘柳罐’有好几十斤,装满水有一百多斤重,社员们都是两个棒小伙子一起才能摇得动‘柳罐’,我一个人就能摇,看得那些小子们都傻眼了,都管我叫女侠,但那有不会武功的女侠呀,哥哥你得教我武功才名副其实呀。”

李刚批评了李晓,不该在人前显示自己。武功是绝对不能教,要是教她武功,不知什么时候她给你来个“杀富济贫”,那还得了。

晚上,刘队长来看望李刚,说今年生产队粮食丰收,亩产达到了四百斤,公社派了工作组来总结经验,要在全公社推广。工作组由四人组成——公社革委会政工组长李步云,报道员张越,妇女主任崔美英,团委书记张雯。他们不知道丰产的秘密是三吨尿素,在小队蹲点主要抓积肥和兴修水利——乘有月光动员社员夜战,拉硷土做堆肥;村东小河边上还修了一个小水库,已经蓄满了水。公社白玉玺书记也亲自来督战,给小队定的指标是亩产“过黄河”,达到五百斤。

刘队长苦着脸说:

“如果小队有足够的化肥,亩产超过五百斤不成问题,但是小队一是没有那么多钱买,二是有钱也没地方去买。去年借你买化肥的钱还没还,也不好意思再向你借了。”

李刚道:“化肥钱我不要了,这个秘密只限于我们知道。我想办法解决肥料问题,咱们来个科学种田,从肥料和种子入手,保证今年亩产‘过黄河’,你安排时间,让我和工作组的人见见面。”

刘队长高兴的说:“你能帮一把我就放心了,明天安排他们到你家吃‘派饭’,每人每顿收两毛钱,四两粮票。”

李秉诚道:“现在社员们家里都不富裕,没什么好东西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