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风流-第32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抱着这些疑问,刘瑾早早的做了安排,在宋楠动身后不久,一队番子也随后上路,而一个时辰后北镇抚司镇抚侯大彪带着一百骑出南门的动作也没逃脱番子的耳目,另一队番子也随着侯大彪的兵马尾随而行。
对这一切毫不知情的宋楠等人于晌午时分抵达了西三十里铺,宋楠下令停下来歇息吃喝,进而等待侯大彪的到来,这三十里铺是约定好的集合之地。
众旗校歇息之时,宋楠第四五二章西去
来到默默倚在马腹边站立,缓缓嚼着干粮的杨蔻儿身边,杨蔻儿见宋楠到来,忙站好身子福了一幅,宋楠笑道:“如何,还吃的消么?”
杨蔻儿其实大腿内侧早已磨得疼痛,虽然善于骑马,但大腿内侧娇嫩的肌肤却是硬伤,很久没骑马,半日磨下来已经隐隐作痛,但杨蔻儿是绝不肯说的。
“没事,好的很,公子可曾见我掉队?”
宋楠微笑道:“那倒是没有,没想到你的骑术还真是不错,小时候定是个野丫头。”
杨蔻儿脸一红道:“人家才不是,小时候爹爹带着我在草原上玩,在草原上不骑马有什么好玩?于是久而久之便骑会了,不过这几年很少骑了。”
宋楠心道:“会弄破膜的你知道么?你这老爹真的是胡搞,也不为女儿未来的日子想一想。”
“诺,拿上这个。”宋楠负在身后的手伸了出来,一个厚厚的棉垫子出现在手中。
“垫在马鞍上,会减少些痛苦,这是你素儿姐姐叫我给你的。”宋楠微笑道。
“不用……”杨蔻儿低头道。
宋楠充耳不闻,继续从怀中掏出一个小瓷瓶道:“这个你也拿上,晚上在帐篷里,唔……擦一擦,嗯……会对磨损处有益。”
杨蔻儿的脸腾地红了,低头不语,宋楠笑道:“不用不好意思,起码还有四五天的急行军,不做好准备可不成,你若不接,我便让你回京去了。”
杨蔻儿忙接了,脸红红的将瓷瓶揣入怀中,将棉垫放在马鞍上,宋楠摸出一块牛肉脯放入口中嘴巴一鼓一鼓的嚼着,转身欲走开,杨蔻儿忽道:“素儿姐姐当年也是跟着你骑马去的山西边镇么?”
宋楠回身笑道:“是啊,她跟你一样倔强,半日下来便路都走不得了,希望你不要像她那样。”
杨蔻儿歪着头眼神不知看在何处轻声问道:“素儿姐姐是怎么认识你的?她的爹爹好像是也是一个官员是么?”
宋楠愣了愣道:“是啊,她爹爹是个硬骨头,只可惜骨头太硬了,不会转弯,家破人亡之后,素儿也差点沦入教坊司为奴。”
杨蔻儿吁了口气道:“还好故事的结局不是悲剧,我在府中问及此事,没人愿意告诉我;素儿姐姐真幸运,遇到了公子,你搭救了她,这好像是话本儿一般,真好。”
宋楠被她可爱的神态逗乐了笑道:“话本上不都是公子落难千金小姐搭救么?怎么反过来了。”
杨蔻儿道:“反过来一样的好。”
宋楠微笑摇头,见东面蹄声隆隆,正是侯大彪的人远第四五二章西去
远驰来,举步欲去相迎,忽听杨蔻儿在身后道:“问公子一个问题,如果我跟素儿姐姐一样落难了,公子会搭救我么?”
宋楠一怔回头,见杨蔻儿睁着亮晶晶的大眼看着自己,心中一慌,忙告诫自己不要多事,自己可不能再瞎风流了,这位可也是个官小姐,不能随便招惹。
“你岂能跟素儿比,你爹娘都在,不会经历素儿的一切。”
“我是说如果呢,又不是真的,就像是……就像是话本儿吧。”
宋楠笑道:“那自然不能不管,杨小姐和我是朋友啊,朋友若落难我必会搭救的。”
杨蔻儿满意的笑了:“你若落难,我也会的。”
宋楠大笑转身走开,王勇和十几名旗校已经齐齐站在路边,眼望着侯大彪的骑兵队飞驰而来,来到近前。
宁夏镇远在西北边陲,时人做过测量,宁夏镇距南京城三千八百四十里,据北京城两千六百五十里,这遥不可及的两千六百余里的路程,若五六天行到,每日平均下来须得行四百里路,可见这一路上的辛苦之处。
好在通往宁夏甘肃的官道修的不错,弘治年间还历经过一次大的休整,道路还算平坦,但即便如此,此行穿数十州府,经山口关隘无数,且越往西去天气越是糟糕,风雪弥漫,沙尘蔽日,着实是一番堪比取经的艰苦历程。
宋楠这才理解了当日见到宁夏镇千户所送信的旗校文章等人身上的狼狈摸样,任谁没日没夜的跑个五天时间,也会是那么的狼狈。
众人每日赶路的时间要花去五六个时辰,除了吃饭睡觉之外几乎都在赶路,冬日日短,每天白日也就五六个时辰而已,几乎可以说眼一睁便要跨马赶路,直到天黑才能扎营休息。
即便如此,行了四日后才出了山西境内,抵达延绥镇境内,而距离宁夏镇还有接近一半的路程,看看手下的旗校们个个面黄肌瘦,不少人已经胡子拉碴支撑不住,即便带了替换的马匹,不少马儿也因疾行赶路倒毙。宋楠不得不下令速度放缓,在这么下去,人和马都撑不住了。
自始至终,宋楠没见到杨蔻儿说出一句抱怨之言,精干的锦衣卫旗校们都受不住,对杨蔻儿而言这番折磨可想而知。
当夜,在官道之侧的山沟中宿营,旗校们在空地上烧起篝火,为了御寒和消除疲劳,宋楠允许他们喝几口酒,每天晚上宿营晚饭时间是他们最开心的时候,此刻他们正歪在篝火边喝酒打趣。
宋楠没看到杨蔻儿的身影,于是起身走向她的帐篷,她的帐篷从来都是挨着宋楠搭建,这是处于在众第四五二章西去
旗校之中的一种自我保护,但宋楠从未进去过,这还是宋楠上路以来第一次进入杨蔻儿的帐篷。
宋楠弯腰朝帐篷里看,里边黑洞洞的,有鼻息咻咻之声,看来杨蔻儿早早的睡下了,宋楠本想问问情形,但现在显然不方便,正欲回头离开,猛听得风声飒然,一个冰凉之物闪着寒光抵在自己的胸前,杨蔻儿的声音冷冷响起:“谁?胆敢窥伺。”
宋楠吓了一跳,咳嗽一声道:“杨小姐,是我。”
里边悉索作响,不一会点起了一根蜡烛,杨蔻儿半坐在被褥里笼着散乱的头发道:“宋公子么?有事么?”
宋楠道:“没事,我只想来看看你,你晚上的干粮没吃呢,我怕你生病了。”
杨蔻儿哦了一声,半晌后传来嘤嘤缀泣之声,宋楠一愣问道:“怎么了?”
杨蔻儿不答,宋楠道:“我可以进去么?”
杨蔻儿呜咽道:“公子请进。”
宋楠钻进帐篷里,将杨蔻儿捂着脸正自哭泣,一头秀发散乱的披在头脸上,显得颓唐之极。
“你是不是挺不住了?这样吧,明日我命人去延绥镇中寻一辆马车来,我命几个人保护你慢慢跟在后面走吧。”宋楠柔声道。
杨蔻儿忽然起身扑倒在宋楠怀里呜呜哭泣起来,宋楠叹了口气,伸手轻轻拍着她的后背安慰道:“好了好了。我知道这一路上吃的苦,大老爷们都熬不住,跟何况是你一个小姑娘。莫哭莫哭了。”
杨蔻儿抽泣连声,终于心中委屈和痛苦发泄不少,不好意思的推开宋楠擦去脸上的泪痕;宋楠取出烘烤热了的干粮和装酒的皮囊道:“吃点东西再睡,也可以喝一点酒,可以加速身体的恢复。”
杨蔻儿伸手接过皮囊,猛喝一大口咽下,顿时眉头皱成疙瘩,剧烈咳嗽起来。宋楠哈哈大笑起来,杨蔻儿脸上腾起一片红云,伸手捶打宋楠道:“你戏弄我,你戏弄我。”
宋楠捉住她的粉拳道:“是你太心急罢了,吃点干粮喝些水然后睡觉,还有,将头发梳理梳理,你已经成了个女疯子了。”
杨蔻儿一惊,忙用被子盖住头道:“你出去,你出去,不要让你看到我这个摸样。”
宋楠微笑钻出帐篷,心情好了许多,既然杨蔻儿没生病,那便什么都好,一想到她的模样,宋楠没来由的心头发热,忙告诫自己,不能瞎想,这杨小姐绝动不得,再可爱也不行。
第四五三章 相见
第四五三章相见
天明之后上路,杨蔻儿坚持不要宋楠派人去延绥镇中雇佣马车乘坐,宋楠其实也不愿暴露行迹,于是让宁夏镇千户所小旗官文松章带路,让一名亲卫百户跟着他们头前先赶路去通知宁夏镇锦衣卫千户所千户蒋丰,其余人等沿着官道放慢速度缓行。
此时已入陕西都司境内,处边镇辖区内,各镇边军卫所守备尤其森严,锦衣卫两百骑过境,想不暴露行踪确实很难。但好在边军一般不会盘问锦衣卫的行至,报于卫所长官知晓时,这些人也抱着不愿招惹的态度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倒是沿途有锦衣卫衙门的人闻听有京中缇骑经过赶来见面,被一名亲卫百户出面以追缉要犯为由搪塞过去,宋楠王勇和侯大彪却是连面都不露。
缓行四日后,一行人经宁夏后镇抵达灵州之东,事前得到通报的灵州锦衣卫千户衙门董大成秘密出迎,在灵州东的一处几十户人家的名叫崇兴的小镇上和宋楠等人见了面。
灵州锦衣卫千户所乃是老牌的锦衣卫衙门,而在灵州之北的宁夏镇千户所则是宋楠接手衙门之后新开的千户所,宁夏镇的千户蒋丰也是从灵州调任,本是董大成辖下的一名百户。但董大成却是知道蒋丰上报总衙之事的,事实上蒋丰上报之前曾跟董大成商议过此事,只是因事发宁夏镇,这才由蒋丰出面上报。
董大成是个身材五短但孔武有力的汉子,他和宋楠只见过一面,不过宋楠对他印象不错,当初上任之初清洗衙门之中的害群之马时,陕西境内五处千户所的千户被调换革职了四个,唯有这个董大成岿然不动,很是称职。
寒暄已毕,宋楠开门见山的问道:“三边总制杨一清大人回灵州了么?”
因三边总制府设在固原城中,但近来迁往灵州城中就近理宁夏镇事务,故宋楠有此一问。
“回指挥使大人,杨大人尚在宁夏镇,杨大人的脾气强硬,即便在宁夏镇行事不顺,身家也受到数次威胁,但仍旧坚持留在宁夏镇不回。数日之前,宁夏镇事发之时,卑职曾去宁夏镇一趟,和蒋千户苦劝,但杨大人就是不听。”
宋楠点头道:“杨大人是这个脾气,否则也不会如此招某些人痛恨,既然杨大人不在灵州,这灵州城我也不用去了,免得叨扰当地官员,我们即可启程直接赶往宁夏镇便是。”
董大成点头道:“西崖渡口船只已经备好,我已命人封锁左近通道,大人随时可以渡河。”
宋楠心中暗赞,这董大成不显山不露水,但事情办得很溜,早知自己不会在灵州逗留,事前便做了安排,有这等属下,行事要方便的许多。第四五三章相见
事不宜迟,宋楠下令即刻北上,绕灵州往西北,黄昏时抵达西崖渡口,趁着夜色渡过西崖渡口,在对岸的山丘之中扎营歇息,是夜,宋楠详细询问了董大成关于宁夏镇发生的一切,更是坐实了自己的判断。
天明之后,众人翻下西崖渡口岸边高高的山崖,让人意外的是,眼前是一望无际的平川万里,天色虽阴沉,但远远可见西北方巍巍大山横亘天际之下,山顶白雪皑皑,宛如披着白纱的巨人一般,宋楠知道那便是西北的屏障贺兰山。
再往前所经无大城,除了村庄和小镇之外,便是在贺兰山东南的宁夏镇了,从地理位置上来说,宁夏称为西北第一要塞毫不为过,此镇西北有贺兰山为屏障,东南有黄河为天堑,宛如一颗钉子钉在大明西北,阻挡着鞑子南下的脚步。
贺兰山口虽多,但依托贺兰群峰绵延长城以及依托山口建立的关隘寨堡使之成为牢不可破的堡垒,且守隘之战正是明军强项,对蒙古兵来说不啻于噩梦,而且即便突破隘口,还有黄河天堑横亘,更是难以突破。
但即便如此,鞑子对宁夏镇的进攻几乎从没有间断过,防务的压力也很大,原因很简单,自成化年间西北战局不利,失去河套平原之后,宁夏镇便成了探入河套平原的一个犄角,和西边的甘肃镇一样,两个犄角就像公牛的两只角插入北方,成为鞑子欲除之而后快的心腹之刺。
近数十年来,宁夏镇每年历经大小数十战,便是明证。
有鉴于此,大明朝在宁夏镇这片地区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也堪称豪巨,光是长城的筑建,宁夏东北西便有三面长城环绕,西北两面长城依托石嘴山和贺兰山山峰而建,东自定边到盐池一线绵延上百里。
三面围绕的长城防线也恰恰说明了宁夏镇所受到的压力巨大,鞑子会从这三面的任何一面进攻宁夏镇。
在兵力上也是投入了大量的兵马驻守,西北之地如今的格局便是一总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