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后-第24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言语却不由自主地飞进了他的心扉~震撼得他无地自容~虽然他不认识那个年约五旬的老者是谁,但是他是毅然决然地推开了一层层围拢不散的人群,走到了老者近前“先生……您说的太好了,真是让吾等自愧得无地自容~”说到这里,情绪突然爆发开来的姬毓秀哽咽了,泪水汩汩地流下面颊,映照着他那倾国倾城的美颜更加艳丽的不可逼视“先生……孤……孤带你去见姬毓卓殿下吧。”
却不料那位老爷子在七殿伸出手来,虚扶他胳膊的时候,猛然地大踏步连连推出三步,而且还侧身回避开直视的视线,侧着脸拱手大礼道“赵某猜度,殿下大约是宫内哪位你母亲娘膝下的公主殿下吧,殿下若是能够帮助赵某引见姬毓卓殿下,赵某代所有自愿下南疆去帮助受灾平民的诸位亲朋邻里感激您的大恩大德但是,殿下还是命人带赵某一去便可,殿下,殿下亲自……老夫真是大不敢当~”
原来这老爷子不仅不认识皇七殿下姬毓秀,还不辨雌雄,错把殿下当公主了。噗,围观都好些人都忍不住笑开了。其中一人好心叫道“赵先生可是大错特错了,这位就是吾大魏国的七皇子,姬毓秀殿下啊~不是哪位公主呵呵。”当然众人的笑言也是带着善意的,毕竟现在谁都不忍心去伤害赵先生这样一位品德如此高尚的人南疆如此乱战,他还敢自行组织百姓邻里甘愿去南疆无私求助那里的百姓???这是什么样的心肠,这是什么样的高尚品格再说,就凭刚刚赵老爷子那一番慷慨激昂,说动了在场诸人心扉的话,就足够让人恭敬抱拳道一声:先生有礼了。
当然皇小七自己也没有生气,反倒是觉得这原本不认识自己的赵先生人格高洁,是个可交往的人物。老赵人一怔,实在没有想到这位就是外朝传扬已久的那位稚嫩软弱的小七皇子,这外貌,哎,难怪皇帝都从小将他娇养,死活都不肯让他远去北疆之地。这要是他家儿孙生了这样一副好容貌,怕也没法安心让他远游外地╮(╯_╰)╭~
但是老赵一直都是个觉得自己活得很直,活得很真的豁达人,不觉失笑一下,赶紧给了皇七殿下告了罪,便回复了常色,再次说出了自己的请求。他要面见姬毓卓殿下,他们要随军南下。姬毓秀虽然不大懂行,还是一边引导着老赵和他身后的四个小伙子朝着姬毓卓的寝殿走去,一边道“百姓随军,是会拖延大军行程的,想必卓殿下是不会答应你们的。”
老赵却似乎很有自信地道“不会拖延大军南下行程的,大军早到一日,南疆的百姓就早日解脱兵灾一日,咱们都是自愿打算去帮忙的,而是为了给大军和南疆百姓添乱的。”他这样一说,姬毓秀反而好奇的道,“莫非你们有什么能够跟上大军行营的好办法?”
“是的,咱们沿途都有负责安排和联系的人,还有不断加入的队伍。大军只要开拔前提前将路线告之咱们,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事情自然有咱们百姓提前做了。”大魏的底层官府公务员从知县到衙役普遍都严重缺编,没办法,工资太低了,养不起老婆孩子,爱干这伙计的人自然不多,能干上的都是有背景或是有门路的,干上了小官更能让这些人如鱼得水……
所以大魏的大军过境,沿途的官府能够给送点粮食过来的,都算是不错不错很给力的啦,一般情形下是啥帮助都木有的,山自己过,桥自己架设,营盘自己盖,若是铺盖不够用,甘草做床来,旌旗做铺盖
这些浅显的常识姬毓秀自然也是知道的,所以当他听说,居然有百姓随军出征不说,还负责沿路开山打桥,整个人都傻在那儿啦。不可思议,真是不可思议,他们居然怎么会想出这样的主意,若是真的如此,那原本路遇荒山、大河大军原本需要耗费的大量的开山和架桥的时间不都是可以省下来了吗?那么大军将比以前任何一次都提前时间地赶到南疆,若是沿途再将消息封锁一下,那其实不是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提前到达南疆给敌人一个措手不及的大打击???
想到此处,皇小七差不点没有一崩三尺高地跳起来。刚想拉住人速速地去见姬毓卓,好让他听到这个好消息乐上一乐,就听得旁边传来姬毓卓那熟悉的声音“此话可是当真?”老赵不认识这突然神出鬼没一般地出现在他面前的金冠小殿下是谁,但是揣测不是那位闻名已久的姬毓卓小殿下本人也是相关关系紧密的小殿下,因为他看见了对方眼中的惊喜还有皇小七默不作声的认同。
赵老先是见过大礼,然后认真严肃地道“这还能有假了?兵国大事岂能儿戏”
“好既然先生也说兵国大事岂能儿戏那么孤有几个疑问,还请先生明言,其一,你们究竟是什么人?是什么组织吗?背后支持你们的人又是谁?其二,你们说你们沿途都有可以联系和提供帮助的伙伴,还有不断加入的队伍,这些人又是从哪里来?可是底细青白,不是他国奸细?其三,你们又有谁有那么大胸襟谋略,能够安排得下这数万人的南下行程而不会有延迟和耽误,若是事故连连发生,那你们随同大军南下就不是需要保护,还需要大军为你们收拾首尾,那样话,你那句兵国大事岂能儿戏,岂不是不攻自破?”小卓子科班出身,专业学军事的,不仅有理论基础,还有实践操作了一二三年,绝对不是赵括那类光会纸上谈兵的衰人,自然质问起来层层有理。
老赵听了先是一愣,然后赞许道“殿下好思虑啊,可真是把这个中关键琢磨了个透彻明白。老夫正是京城慈善堂的主事慈善堂是一家百姓自发组织起来的互相帮助急苦的组织。咱们曾经多次在京中组织冬季放粥,夏季放草药,钱财都是在各大寺院或是市井之中收拢捐资而成。京中不少权贵人家的小姐公子夫人们常常捐给咱们善款这些捐资,就有各地的主事和管事们统一记账,然后采用粮食、草药等物发放到需要帮助的百姓手中,已有十余年之久,此事殿下可先行去核对。”
老赵一说,不但是姬毓卓就连姬毓秀都是万分没有想到京城之中居然还有这样的人物和组织,慈善堂
“据你们说来,你们的放济资财都是由各大世家的贵人们捐献,但是南疆据此一万八千里,你们去那么多人,行程又那么远,你们的物资怎么运抵,你们的人员怎么支撑?如今魏国国库空虚,大军的军需都稍显不足……”姬毓卓一听对方说到慈善堂,不仅有鼻子有眼,而且还一副身正不怕影儿斜的范儿,就揣测这老赵可能在身份上没有问题。但是一个小小的慈善堂真的有那么大能量吗???
老赵听到卓殿说起军需,就想起自己亲自前去郑府时婉蓁小姐对自己那番言语,魏国缺钱,皇帝穷显摆,又要面子又要里子,咱们要去,还能帮忙,他们是一定乐意答应的。但是只要一提到银子,涉及到军需物资,对方半个铜板都舍不得花销出来,所以想要随军南下,有一番作为,先得打消卓殿的银子顾虑
南疆啊,南疆,那里的百姓正出来水深火热之中,听着都让人觉得惨不忍睹啊所以原本一直压抑着自己的老赵在听闻南疆局势越来越恶化后终于忍不住了,让侄女去郑府寻江家婉蓁小姐寻主意,他当时听闻南疆百姓惨不忍睹的流离生活实在是不忍心,但是,他也知道自己的资源和财力都不足,想要能够去得了南疆,能够摆开龙门阵,还得拎出小神仙,弄出一副好方子,治得了这江山局。
“其实,慈善堂虽然在大魏只有六个州设立了分堂,但是已经收拢了一百七十一家贵族贵人们的大笔捐资了。正是有了这笔捐资,咱们才决定南下的。”老赵话音未完,噗,姬毓秀和姬毓卓同时色变动容,姬毓秀大惊开口道“一百七十一家贵族捐资????这怎么可能???你们没有皇家那么大的势力,也没有其它大家族的影响力,怎么就能够得到这么多家贵族的捐资??骗人的吗?”
老赵听了这话,巨不愉快地道“仁善之心不拘贫富,慈爱之心不拘手足殿下这样说究竟是什么意思?是在指老夫一把年纪了还特意冒着生命之险来诓骗你们不成??”赵老爷子怒了,当他平头百姓就不能有脾气是不是??
跟人理论的时候,最最杯具的就是遇上这种信仰极为坚定而高尚的人,你跟这些人讲话永远都讲不过他们~
赵老爷子这样一说,姬毓卓和姬毓秀同时都是脸色怏怏,不大好意思。“只是先前,京中的大贵族们已经为了南下大军捐资过一次,所以孤和七殿下才会想不到找老爷子居然已经筹集到了一百七十一家贵族的大笔捐资。”
(⊙o⊙)哦,这事儿老赵也有点耳闻,不就皇帝赖钱明抢了贵族们一回,据说大氏族之家纷纷都损失不少。“原来如此,那却是老夫没有解释清楚了。告罪告罪”赵老爷子赶紧摆了个姿态,很是甘愿地低头认错。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这老爷子这个态度,搞得姬毓卓和姬毓秀到是不好再说啥了,而且还有些脸上发烧地说。
“其实慈善堂这一百七十一家捐资是来 自'炫*书*网'六个州的捐资总数,并非京畿一地的捐资。京畿的贵族大概是因为前头捐资了一次,所以这一次也就有数家有捐。”老赵进一步解释道,但却让姬毓卓和姬毓秀更加的悚然动容了,这下更是了不得了,这连外州你们都能说劝动贵族捐资就能够收拢一百七十一家捐资,那这得多大能量和实力啊?先头咋就木有发现京中还有这么一大股灰常有潜力和实力的人马捏???咋就国家都没有重视过捏?若非这一次这群家伙自己跳了出来,那将来一个不慎岂不是要出大事儿??
“你们……慈善堂内该是有奇人坐镇吧?若不然,怎么能这样迅速地收拢了这些捐资,一百多家贵族啊可不是说劝动就能够劝动的。而且你们这个随军计划提出的也颇有才思啊~若是真的能够顺利施行,不仅对你们有利,对大军南下更是有利。
能告诉孤,主意是谁出吗?”卓殿心说,慈善堂是不是存在好查,南下的随军百姓也好查根底,但是这能够给慈善堂出得了这大计划,而且应该是早有布局了全套计划的能人就不得不提前询问一声了,这样的大才实在是太让卓殿好奇了,这样的能力,这样的才思,真是好一个风流人物啊
一被问起这出主意的人,老赵就脸显为难了。“其实这位出主意的人,并非咱们慈善堂的人,只是对方多次帮助咱们,而且这一百七十一家的捐资也是她们靠着手书求来的,最后还为咱们推荐了俩位同样是因寻亲南下,但是却能够帮助咱们统筹负责整个计划的大才所以……咱就不好说出她们的名字了。就怕是咱这事先没有请求就将人家的身份透露了,人家恼了,就不会再帮助咱们了。”
姬毓卓听到这里,不由脸色一变“兵国大事岂能儿戏?不知根知底的人提出的策论怎能实施???你怎么知道对方不是早就掩埋在魏国的他国奸细???”
“绝对不是奸细,绝对不是奸细。”老赵赶紧争辩道,然后再姬毓卓和姬毓秀一唱一合的压制又保证不会随意打扰到对方正常生活的情形下,才叹息了一声开口道“其实这俩位出主意的人,就是江府三房的俩位嫡出小姐,江婉菱和江婉蓁~”
扑通,姬毓秀腿一软人就靠在身后的柱子上,姬毓卓也是心神大震,原本抄在广袖中的手都攥的白煞煞的。江婉菱十一岁,江婉蓁十岁,还只是一对小丫头,这怎么……怎么……怎么……可能呢?
“你……你是说,给你出了这计策的是俩个年纪不到十二岁的小女娃儿??”姬毓卓说这话的时候嘴巴都有点抖了,那抱着俩只小爪哭得很个落毛的小猴子似的小娃娃居然能够给旁人策划如此的谋略???那小白兔一样的乖乖小娃儿……这让他如何能够相信呢?
姬毓秀更是能置信地噌地一下子就窜到了老赵身边,抓着他的袖子道“那你道是说说,这事情,她们俩人究竟是如何为你谋划的?而且你和她们又是什么关系?郑府那是什么地方,怎么能够轻易容许你自由进出???”
老赵眼见着这俩位小殿下如此失态的样子,心中暗恨自己的失口,心思一转,老赵就补救地说道“相识到是由于善心了。江家三房的郑夫人是位极有善心的,有一次老夫寺院门前求援,她路经那座时间,边使人送来银子。后来几次相遇后,她得知了慈善堂的乃是所行善事,便经常使人送些捐资来。后来慈善堂在几州经营都遇上了麻烦事儿,还是郑夫人托人给解决的。她家的俩位小姐听说这慈善堂的善行,更是经常简装而来,或是跟随着放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