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大唐仙踪 >

第168节

大唐仙踪-第168节

小说: 大唐仙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边不负终于结束了那篇《论释迦牟尼》之后,整个会场鸦雀无声,连一根针落到地上的声音也能听见。沉默,极度压抑的沉默,众人的表情起先还是千变万化,精彩纷呈,可是到了最后都变成了一种沉闷的无声,还真是沉默是金啊!

在乐土,众所周知,秦川本人根本没有任何宗教信仰,不过对于任何宗教,只要不违法,不搞宗教欺骗,宗教迫害,秦川也不会反对。关于这点,从《初级乐土经》地《宗教篇》里就可以看出秦川的观点。任何人都有随时无条件退出宗教的自由,任何宗教不得以任何借口从事诈骗钱财,伤害他人地行为,只要能做到这两点,乐土就认可该宗教的存在,保障该宗教的信仰自由。对于佛教,秦川还是比较重视的,提出了佛教不应该用不合理的戒律强迫信徒们单身禁欲,应该采取自愿模式,理由很简单如果大家都单身了,没人繁殖后代,人类岂不要二世而亡?其实关于这点,所有明白人都知道,这是因为第一夫人在佛门的缘故。秦川对于佛门还是比较扶植的,鼓励乐土干部上岗前,去佛教改革试点单位——少林寺和菩提寺去修行一段时间,通过坐禅禁欲,强化提高自我修养和自控能力。事实上,还有几家寺庙还被乐土安排成为了放松身心的精神疗养院甚至是减肥训练营,也算得上是合作愉快的了。

秦川召开这次乐土佛会,其实本身并没有任何政治目的和想法,一定要说有。那也只是为了向师妃暄地师门慈航静斋表现一番,显示出自己对佛门的极度重视和崇高敬意。关于这一点,乐土人其实都知道。可是外来的那些高僧神尼们却未必会这么想,在他们眼中,秦川这个出身佛门(?),依靠佛门势力(?)帮助才建立乐土的领袖,打下基业,大权在握之后,竟然只把佛门摆到和其他宗教同等的地位上。其中就很值得玩味了。边不负在乐土佛会上大放厥词,存心砸场子,竟然也不见有人来制止,跟着起哄喝彩的人反而不少,就更加能说明问题了(即便是高僧神尼,一时之间也无法理解接受乐土言论极度自由的风气)!显然,边不负之所以敢如此放肆猖獗,必然是有持无恐的。其后台靠山幕后指使者也就呼之欲出了。所以,会场所有的高僧神尼们都沉默了!“这是不是乐土即将展开废佛行动地一个危险信号呢?”几乎所有自作聪明的高僧神尼们都忧心忡忡的思考着。

得知乐土佛会竟然被边不负一人给搞砸了,秦川气得只摔杯子,但是性质定义为学术争论,秦川又能多说什么呢?明明知道边不负不安好心,但也不能以此来处罚他。其实边不负若在平时抛出他那篇《论释迦牟尼》到也无妨,在乐土也不失为一种荒诞诙谐派学术见解,可是故意等到乐土佛会上才突然发飙。足可见其居心不良。

边不负这篇《论释迦牟尼》流传出去之后,所造成的影响轰动之大,不但出乎乐土所有人的意料。甚至连边不负本人也没想到自己竟然能引起一次文坛大革命。在秦川看来,边不负那篇狗屁不通,逻辑混乱的文章,采用的无非就是选择性失明,片面夸张。捕风捉影,无中生有等后世八卦小报记者狗崽们的常用龌龊手法,实在是庸俗不堪。即便是喜欢低级趣味地广大群众若是看多了,看腻了,也就不新鲜了,最终也就只能让人反感恶心罢了。不过在这个时代,人们还是首次见到这么不要脸的超级狗崽,一个个都稀奇得不得了,更有不少同样是耍笔杆子的“汪汪”们顿时恍然大悟,原来损人的文章还能这么写啊!于是一篇篇跟风之作有如雨后春笋一般迅速冒了出来。佛教、道教、儒家、法家之中的汪汪们如同吃了春药一般,发情似的狂吠起来,相互攻诘,这个指那个为魔,那个指这个为妖,总之自己一方是正道,是伟大神圣,应该坚定信仰的,其他人全都入了魔道,是卑鄙阴暗,不应该执迷不悟的。通过套用模仿边不负那篇《论释迦牟尼》地论证技巧,众汪汪们一个个都拿着对方的宗教领袖和形象代表开刀,将那些伟人圣人统统轰下了神坛,扣上一顶顶匪夷所思的大帽子。整个天下文坛吠声一片,好不热闹。那些正宗地魔门中人一觉醒来,诧异的发现,原来自己竟然拥有这么多的同志啊!原来天下百家皆是魔啊!



不负点燃火种的文坛大革命也是有时代背景的。众先秦百家争鸣地时候,大家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谁也奈何不了谁。可是自从法家出了个李斯,投靠了秦王朝之后,法家的影响力水涨船高,后来焚书坑儒,废除百家,自此法家惟尊独霸天下,好不风光。通过这件事情,各家各派都意识到了逢迎权贵,货卖帝王家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结果儒家最先跳出来有样学样,出了一个“今年过节不拍马,拍马只拍帝王家”地超级马屁王董仲舒,提出了一个“有董仲舒特色的新儒家思想”,为后世的御用汪汪们提供了强大的理论依据和智力支持。从此儒家开始兴旺发达,不但君子大儒辈出,即便是学术不入流的货色也几乎能垄断了御用汪汪的位置。

薰仲舒是汉武帝时期的人,他将孔老二的思想发扬光大,融进了法家和阴阳家等其他学派的思想,形成了有董仲舒特色的新儒家思想。其精髓就是宣扬君主权利来自上天的赐予,使皇权神化,以及实施仁政,强调法制,即“德主刑辅”,先对百姓进行教育,教育无效时再用刑罚来镇压,这是一种刚柔相济的治国方针。用后世地眼光来看,前半段翻译过来就是对着皇帝唱“你是天。你是地,你是唯一的神话,我只忠于你,usuperdYousuperd。。。。:有真理”,而后半段翻译过来则是“对待百姓应该以欺骗为主,实在骗不了就镇压”。尽管按照孔子的“君子学”“小人学”那套理论来看,薰仲舒是个最合标准的小人典范,但孔子不是也说过君子要与时具进吗?为朝廷效力,在统治阶级正确的舆论引导下,做出一番适应性最好,配合性最佳的改良。才是真正的中庸之道啊!不管怎么说,董仲舒地确是儒家改良发展富起来的总设计师,为儒家的生存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尽管有些“打着孔孟反孔孟”的嫌疑。

见儒家效仿法家卖身帝王家取得巨大成功,并且大有青出于蓝之势,其他各家各派也纷纷效仿。奈何权利的蛋糕能独吞就不会有人愿意共享,于是各家各派为了争夺蛋糕而展开了激烈竞争,甚至是生死相搏。不过根底深厚的儒家始终占据上风,最终使得统治阶级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然而排挤掉竞争对手之后。为了争权夺利,儒家自己内部又大搞分裂了,冒出了无数政治学派,各学派之内也不是铁板一块,继续分裂。便是所谓的朋党,也就是政党地稚形前身。蛋糕只有那么大,嘴巴却有无数张。因此总有能吃到和不能吃到的。不管是儒家内部争斗的失意者也好,被儒家击败的各家各派失败者也好,为了壮大力量,自然要争取更多势力的支持,即便是引进外援,勾结曾经一起排挤,共同打击过的敌人也是理所当然的。因此,各家各派的关系有时好得蜜里调油,有时却斗得你死我活,也是不足为奇了。几百年,各家各派关系犬牙交错,错综复杂,真是简不断,理还乱。今天骂你是魔,明天又和你打哈哈,后天拔刀相向,大后天又亲密无间,合作愉快了,总之形势发展决定关系变化,这便是权利地致命诱惑和巨大威力了。

除了法家儒家之外,道教凭借着大胆方士子虚乌有的长生不死药,佛教借助得道高僧虚无缥缈的圆满轮回说,也时常能分上一杯羹。

而此时,天下地形势说得上是颇为复杂。洛阳独孤氏的大燕王朝是崇佛的,毕竟洛阳寺庙极多,净念禅院便摆在那里,佛门势力极为强大;而太原李阀的大唐王朝竟忽然尊起道来了,令不少人大吃一惊;李密的大顺王朝则欢迎儒生,毕竟带兵武将太多,行政文官紧缺;而南方寇仲和宋阀地大宋王朝则因为地理位置的关系,深受乐土思想的影响,来者不拒,兼容包纳。在这种复杂地时代背景之下,由于利益的直接冲突,佛道儒三家相互攻诘,大打口水战也是形势发展的必然结果,边不负不过是率先点燃了这堆火药罢了。

“边师叔,这本《唯识抉择论》是方丈让我带给你的。”昙宗叹了口气,“那个时候,你大闹乐土佛会的消息还没有传到少林寺,方丈他老人家还不知道这事。现在想必方丈也该后悔了,这本书送给你还真是糟蹋了!”

边不负接过《唯识抉择论》,翻了翻,笑问道:“不知这本书有什么来头?是何人所作?”

昙宗道:“这本《唯识抉择论》是出自天竺大乘佛法圣地那烂陀寺胜军法师的手笔。去年年底,天竺圣僧波颇密多罗从海路而来,驾临少林寺,便带来了《摄大乘论》和《唯识抉择论》这两本经书。边师叔这本却是方丈亲自抄录的。”

边不负笑道:“天竺圣僧前来中土,别的地方不去,就来咱们少林寺,足见咱们少林寺在中土佛门的崇高地位和无上威望,即便是远在天竺的佛门圣地也是知晓的。”

昙宗笑了笑,波颇密多罗之所以来少林寺,并非是因为少林寺在中土佛门的地位有多高,纯粹是和达摩有些香火渊源罢了,不过边不负这话让人听着真叫舒服。昙宗自然也不会去辩驳更正,颔首微笑道:“波颇密多罗圣僧是在天竺有活佛美誉的那烂陀寺戒贤法师地亲传弟子,佛法精湛,大智大慧,他对秦领袖当年在少林寺主持翻译整理的那些经书也是赞口不绝呢!”

边不负道:“是啊!咱们少林寺曾在伟大的秦领袖领导下翻译整理经文,为中土佛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净念禅院那些鬼鬼樂樂,故做神秘的家伙又为中土佛门做了些什么?一本经书也没见流传出来。这中土第一佛门圣地之称名副其实,应该让给我们少林寺才是!”

昙宗洒笑道:“出家人四大皆空。岂会在乎一点虚名?”

边不负嘿嘿奸笑道:“方丈是得道高僧,自然不屑于去争那点虚名,可是你这个做晚辈的可是俗家弟子,又地位显赫,难道就争不得?其实中土第一的虚名,少林寺自是不

,不过若任由它落在一群藏头缩尾,夜郎自大。名宗派的手中,叫外人见了,岂不笑我中土佛门无人哉?”

昙宗笑了笑,道:“边师叔,这话你去和方丈说,又或是去和秦领袖说好了。我是不会去争这个虚名地。”

边不负干笑几声,又从口袋取出一张乐土信纸,递给昙宗。笑道:“这是我最近新写一篇《论达摩》,先让你过目指点一二。”

昙宗脸色顿时黑了下来,冷冷道:“边师叔。你可不要太过放肆了!若非灵残师叔祖圆寂,此刻相信边师叔已经被逐出少林了。”

边不负赶紧赔笑道:“好师侄,千万不要误会了。达摩祖师爷万里迢迢前来中土建少林传下禅宗,这等胸怀,这等毅力令人钦佩不已。我又怎敢对他老人家不敬呢?你先看了再说。”

昙宗接过信纸,展开细看,当即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简直不敢相信这是出自因写《论释迦牟尼》亵渎佛教而名扬天下的边不负边大贱人的手笔,全篇竟然全是肉麻的吹捧,歌功颂德,简直把达摩捧到天上去了,释迦牟尼这个正宗的佛祖反而连替达摩提鞋都不配了。

边不负得意洋洋的笑道:“伟大的达摩祖师一手建立少林寺,我们身为少林弟子,务必将少林的威名发扬光大,才能不坠了祖师爷地名声。”

昙宗神色古怪,看怪物似的打量着边不负,心道:“这家伙的脸皮还真不是一般的厚啊!”昙宗心中非常清楚,边不负连佛祖释迦牟尼都不放在眼里,又岂会敬佩一个小小的达摩?他之所以如此捧达摩,甚至不顾形象,不惜和一些自己前面放出过的话自相矛盾,自己打自己嘴巴,其目的仅仅是为了。。。。。。

一阵“叮叮当当”的声音忽然响起,昙宗这才想起屋中还有第三个人地存在,于是朝那蒙着黑布的竹笼望了一眼,眼中露出厌恶的目光,一脸想吐地神色,当即起身告辞。

边不负朝绣笼冷喝了一声,叫道:“紫嫣,你放安静些,别催了!我知道了。”昙宗心道:“果然是她!”

送昙宗出绣林,边不负趁着路上的时间,又朝昙宗打听起少林寺的近况。昙宗想了想,答道:“今年年初,有佛门‘千里驹’之称的佛门奇才玄奘也慕名前来少林寺,投入到方丈的门下。就连波颇密多罗圣僧对他地评价也是极高的,公然宣称在他所见过的佛门中人里,光以天资而论,惟有自己地恩师天竺活佛戒贤法师才可以和他媲美呢!”

见昙宗对那个所谓的佛门奇才玄奘也是颇为敬叹,边不负赶紧又是一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