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堂财富课--陈志武与女儿谈商业模-第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定不必都经过政府部门审批,而是由董事会批准,可董事会又不起作用。同时,中国的股民又不太关心公司经营的好坏,只关心股票价格是2块还是8块,并且也不一定知道什么商业模式最有利于赚钱。到最后,改制上市后的中国公司反而有更多资金,进行跨行业横向扩张。
“本来,对于股市投资者来说,他们应该更希望每个企业都专注一个或两个相关行业,把这一两个行业做好、做精。如果跨行业投资更好的话,投资者自己也可通过分散投资组合来达到目的,而不需要由这些上市公司去完成。上市公司应该专,而跨行业投资则要留给投资者自己去做。”
陈笛:“不过,中国企业之所以喜欢做大,喜欢什么都做,是不是因为他们觉得中国经济发展很快,机会很多,跨行业拓展对股东更有利?”
“的确有很多人这么想。比如,他们说,中国的房地产开发很赚钱,如果通程的老总有关系批到土地,进而开发房地产,那不是对通程的股东更好,让他们的股份更值钱?所以,只要是赚钱的项目,公司管理层都可以去投,而且也应该去投。换句话说,由于中国的房地产开发等机会不是开放的,完全由政府部门控制审批,所以,能够批到地就是财富的通行证,这种特别的国情决定了中国上市公司什么都做的局面。
“这听起来有道理。投资者在买通程股票的时候,他们以为买的是商业企业股票,可是,那完全是错觉,因为通程控股的资产主要是地产,它拥有通程东塘百货大楼、长沙西城百货大楼、星沙通程商业广场(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通程商业广场、通程国际广场、同升湖通程山庄酒店,当然还有通程国际大酒店。看到这些资产,你更该认为这是一家商业地产公司,而不是什么零售业企业。”
陈笛:“这些信息不都是公开的吗?股市投资者应该知道这些情况。为什么股票市场没有给通程压力,要他们重组公司的资产结构,提高效率?要我看,这里更重要的可能还是不知道什么商业模式对他们最好。”
“实际上,通程控股应该分拆成几个不同的公司。比如分拆成商业房地产公司、零售商业公司、酒店管理公司,刚才讲到的百货大楼、商业广场楼宇、酒店楼宇全部由商业房产公司拥有,然后把这些楼宇分别反租给通程零售公司、通程酒店管理公司,由后者按月付租金。
“这样分拆后,通程地产公司可以获得稳定的月租收入。由于中国的银行只认固定资产做抵押放贷,这些月租收入很稳定,也可用来做抵押借贷。所以,通程房产公司本身即使不上市,也很容易靠银行贷款、发债融资,其成本非常低。
“另一方面,在把这些广场和楼宇资产、把这些债务从通程零售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剥离出去之后,还有两大好处,其一是通程零售公司的负债可以大大减少,其二是它的账面资产额也大大减少,会使零售公司的资产回报率大大提升。因为对于零售业来说,它的主要收入是通过销售商品而来,销售场地是不是属于自己的不重要,只要商品销售和进货价格上有优势,租别人的店面也行。在商业销售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公司总资产越少,需要的借债会越少,资本的回报率当然会越高。所以,通过这种分拆,通程零售商业公司的股票就更能受到投资者的好评,价格会越高。
“按照同样的道理,通程酒店管理公司只需从通程房产公司手里租用那些酒店地产,而不需要把这些楼宇资产放在自己的资产表上,它的最大资本应该是酒店管理技术和流程这些无形的资产。这样,酒店管理公司在使用很少资产、很少债务的情况下,照样能创造很高利润,它单独上市的股票价格也会更高。这实际上就是如家连锁酒店的商业模式:租别人的楼宇,把自己的核心资本定义在酒店管理上。”
这次跟陈笛谈的商业模式可能有些复杂。她非常好奇,为什么中国上市公司基本都做房地产,也差不多都喜欢开自己的酒店,家家公司都有大量资产。她没想到,我们差不多每年都住几天的长沙通程国际大酒店,原来不是一家酒店公司,而是以商业零售为主的公司。当然,她更没想到,通程作为商业零售公司,居然还有17亿多的资产,而这些资产又都是商业楼宇。难道为了让零售业务更赚钱、长久价值更高,公司必须要自己拥有那么多的商业广场和大楼吗?公司背上这么多的资产负担,难道更有利于它在零售业的发展吗?陈笛不一定能马上理解这些问题,但是她在思考。
尹明善先生主宰命运的故事(1)
选择字号:大 中 小 键盘左右键(← →)可以上下翻页 全屏阅读
从2003年开始,我每年都要带上几十位耶鲁大学MBA学生,去中国考察、访问一些公司。这些学生平均年龄在29岁左右,来自许多不同的国家,像2009年这40余位同学,分别来自17个国家,除少数几个外,基本上都是第一次去中国。正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在过去7年中,每次访问,我们都搭配不同的访问点,要访问的民营企业和外企一般在12家左右,国企和政府机构有五六家不等。
按理说,这么多年下来,我该感到累了。但是,客观地讲,每次访问都让我学到许多新东西,让我感受到人性的力量。像这次,我们于2009年1月10日从北京开始,四天后去重庆,在重庆访问了力帆摩托,得到其创始人尹明善老先生的亲自接待,也访问了富桥足疗公司创始人郭家富先生、小天鹅集团创始人何永智女士,他们的个人创业故事,特别是他们人生阅历中跌下去、再爬起来的精神毅力,无不感人。我的学生说,原来只从报上读到过中国经济崛起的故事,但头脑中没有一幅具体的中国经济如何崛起、是谁在推动它的图景,但看到、听到这些个人化创业故事后,现在终于对上号了。自己创业历来是我们MBA崇尚的文化高点。
“陈笛,这次我们去重庆,见到尹明善先生,参观了他的力帆摩托、力帆汽车车间,非常有意思。尹先生今年71岁,创业使他成为亿万富翁。”
陈笛:“他是怎么创业的呢?”
“1992年,他54岁时才开始创业进入摩托车制造业。他的公司创立不到17年,如今年销售额超过了100亿。他那么晚创业,也能这么成功,本身意义就很大,起码说明创业不只是年轻人的事。”
陈笛:“为什么那么晚才开始?”
“这跟中国过去几十年的历史有关。尹先生出生于重庆涪陵,他家有土地,在以前的意识形态下,有土地、有财富就是‘坏分子’。就这样,他家就有了所谓的‘成分问题’了。1953年,他家土地被公有化,被没收了,他和母亲被发配到郊区一座山上居住,那时他才15岁。由于母亲小时候裹过脚、不便行走,不能劳动,所以,15岁的尹先生扛起了赚钱养家的重任。尹先生说,那时生活压力逼他赚钱的经历,为他后来的商业能力打下关键基础,真是逆境磨炼人呐。1958年,念高中三年级的尹先生,因一位好朋友的家庭在考虑移民美国,也因‘有右派言论’,而失学了;1961年,他的罪名上升为‘反革命’,坐牢9个半月,之后被发配到塑料厂劳动。他的‘牛鬼蛇神’日子——这是以前中国形容受意识形态迫害的人的名词——一直持续到1979年,那年他41岁,终于被摘掉‘反革命’帽子,能更正常地融入社会。
“尹先生做过工厂英语资料译员、重庆广播电视大学英语教师、重庆出版社编辑。1985年底,他创办重庆长江书刊公司,是重庆最早的书商,也小有成就。1991年,尹先生听一位摩托车厂的朋友说,他们工厂每月从河南买几百台发动机,价格高但质量一般,而本地的大厂又不愿把发动机卖给小摩托车厂。1992年,看到商机的尹先生跟其他几位朋友一起,共凑了20万元,在重庆郊区农村租了个不到40平米的房间做车间,成立‘轰达车辆配件研究所’,也就是后来的力帆集团前身,开始制造摩托车配件。做了一年配件后,尹先生发现利润很薄,只够持平。有一次去重庆大摩托车企业——建设集团的维修部,他发现,如果把摩托车发动机配件买来,成本是1400元,组装了再卖出去,能卖到1998元,有近600元毛利,远比造配件赚钱,这是连建设集团自己都不知道的秘密!”
陈笛:“从配件到整机,利润差别为什么会这么大?难道成本结构不同?”
“这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关键在于整机是摩托车消费者看到的,整机有品牌效应在里面,而那些配件埋没在整机之中,用户可能根本不知道、也不一定在乎配件是谁制造的,配件制造商成了‘无名英雄’,他们很难加进品牌溢价,也就没有什么利润了。换个角度讲,因为配件品牌不重要,谁做都行,而整机是消费者看到的,品牌很重要,是信不信得过的关键,所以,利润就会高。在整个制造链上,谁离终端消费者越近,谁的利润越高。”
陈笛:“苹果公司的iPod是不是也这样?我们同学都喜欢苹果公司的产品,它的品牌对我们总是最有吸引力,不过它的产品总是贵得离谱。”
“是呀,我的一位大学同学,在北京专门研究、制造类似iPod这样的音像放录产品,卖给消费者。他说,跟iPod同样功能的产品,他不要70美元的成本就能做好。可是,他的产品售价不到100美元,而苹果iPod的价格却是500美元,还越卖越俏。
“像那些女士用的化妆品更是这样,许多化学品公司只制作化妆品公司需要的化学原材料,而不制造女士消费者看到的化妆品,结果,它们的利润很少,相对的股票价格一般也都很低。但是,化妆品公司因为拥有消费者熟悉的品牌,从而获得较高的利润。有的化妆品公司甚至把产品制造业务全部外包给那些化工厂,要化工厂制好后,帮化妆品公司贴上品牌商标,从工厂直接发货到各零售店。整个过程中,化妆品公司可能一点也不插手,但是,利润主要还是要给化妆品公司,因为它们拥有品牌,拥有消费者的信任。”
陈笛:“既然这样,为什么那些化工厂、配件厂自己不去开发品牌,也赚品牌的钱呢?”
“这是一个困扰许多中国公司的问题。有多方面原因。一是,在中国,保护商标、品牌或者其他无形资产的法治架构没到位。中国传统社会的思想意识里,人们历来不认为品牌有多重要,不认为无形资产值什么钱。在这种社会环境下,没有人愿意在品牌、无形资产上进行投资。二是,即使在美国,也有化工厂选择只为那些化妆品公司外包效劳,它们将自身定位在外包业务上,专门为多家化妆品公司提供外包制造服务,从规模上制胜。最后,就是品牌的建立和维护,需要花钱做广告,做形象设计等等,这些需要很多资金支持。在中国,主要的社会资金存在国有银行里,而国有银行又主要为国企服务,那些民营企业、个人创业的企业很难得到足够的资金。”
陈笛:“那么,尹先生又是怎么走出来的,他怎么克服品牌的挑战?”
“1993年,他开始组装、销售发动机,一年内就尝到500万利润的甜头,当时这是很大的一笔钱!认识到整机和配件的这种定价差别之后,一方面,尹先生继续投资研发新的发动机,这让他成为国内发动机主要制造商之一;另一方面,他开始制造摩托车整车,因为毕竟发动机只是摩托车的部件之一,整车的利润才最高!到1998年,力帆摩托已经在全国销售,并开始尝试出口。
“对力帆品牌比较重要的一件事,是2000年8月,尹先生以5580万元买下寰岛足球俱乐部,将其改名为重庆力帆。买过来后,力帆集团每年要再补进去2000多万的开支。掌控力帆足球的头三年,力帆集团共花现金1。7亿。值不值得呢?尹先生说,‘力帆在买足球俱乐部之前,辛辛苦苦地干了八年,全国最多有2000万人知道,而且还主要是摩托车消费者。现在知道力帆的人至少有3亿,因为中国有3亿球迷。这个效果是每年花几千万做广告都无法达到的。’
“尹先生的足球俱乐部还有另一个让人津津乐道的故事。他们引进了越南的头号球星黎玄德,这是越南第一个在国外踢球的球员。2001年10月,黎玄德代表力帆俱乐部进了一个球,越南各报纸全面欢呼,产生极大的品牌效应!越南曾经是日本摩托车的天下,但力帆摩托不久就取得了越南市场的龙头地位。也因为涉足足球,乌拉圭一个客商就认定力帆是一个大企业,这让力帆摩托打开了南美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