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汉雄 >

第574节

汉雄-第574节

小说: 汉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索全城。甚至有自相残杀的事情发生,臣分析汉军似乎军心已乱。所以才有夜郎王的大败。”

欧贞复的疑惑似乎有了答案。汉军分赃不均导致军心散乱。这才在金竹一击之下,溃败如斯。

“似乎有些道理,你且退下。”

欧贞复屏退了信使,思度着来找他的弟弟商量。论起带兵,他远逊于自己这个将军弟弟。只要谈论军机大事,肯定要听取一下欧贞鸣的意见。

“初听下来似乎是汉军诈败,可听信使说过战果似乎又不像。一役损失两千余兵马,兼损失大批粮食辎重。谁家诈败也没有这个诈法,代价太大了。与臣弟对峙的汉军有八千人,进攻臣弟的汉军估计也不满万人。一次损失这么大,他们的皇帝会允许?

听说汉人喜欢内斗,汉人的朝廷更是互相倾扎。这样的大败,汉人皇帝一定会追究。哪个将领也不会拿自己全家的性命来诈败。”

欧贞鸣听了欧贞复的话,思索了一会儿给出答案。他也认为这汉军若是诈败,风险似乎太大了些。更何况上沙城都丢了,诈败无非是引得敌军深入陷阱埋伏。可金竹如今占了上沙城之险,还有什么陷阱可以困住他?

他们没有料到,上沙城就是那座陷阱。云啸就是拿上沙城作为笼子,将金竹圈了进去。如果不想饿死,便要拼死突围。

“孤王也是这么想的,汉军断然不会诈败消耗如此多的实力。金竹挟此大胜,必然会高歌猛进或许咱们赶到上沙时,他们已经攻下东欧城。

人在没有拥有时未必有贪念,可一旦金竹见到了东瓯的繁华。难保会不会产生贪念,若是他霸占了东瓯,那……”

基于一山不容二虎的原理,欧贞复很担心自己的处境。若是金竹产生了霸占自己东瓯国的想法,会在第一时间命令留守的兵将干掉自己。就凭自己手下这一千多残兵败将,在丛林里想打赢夜郎军士。那简直就是一个笑话,夜郎国现在无异于龙潭虎穴必须尽早离开。

“大哥的顾虑不无道理,如今咱们是寄人篱下。东瓯国经过咱家几代人的经营,比起这些瘴莽之地就好比天堂一般。金竹以前是没有见识过,一旦见识了东瓯的富庶。未必就不会起贪念,以臣弟的想法。大哥应速速带兵回归东瓯,咱家毕竟在东瓯经营多年。那里的人心还是向着咱家,此时杀回去正好可以树林咱家解救百姓于苦难之中的形象。大哥,不要犹豫了带兵杀回去吧。”

欧贞鸣抓着欧贞复的手,手上的力道很大,捏得欧贞复有些疼。

“可为兄放心不下你,你的身子……怎么可能再经得起这样的长途奔波。”欧贞复握住欧贞鸣瘦得跟麻杆似的胳膊,颇为心疼的说道。

欧贞鸣以前虽然不敢说是彪形大汉,但也是身材匀称立举石锁的主儿。原先肌肉饱满的胳膊,现在瘦得跟柴火棒似的,看着就让人心酸。

“臣弟这里大哥不用担心,只要王兄可以顺利接管东瓯国。让金竹看到人心所向他得不到任何胜机,便会打消想法。自然也不敢对我怎么样,祖宗的江山社稷重要。还请大哥以国事为重,不要考虑小弟的安危。”

欧贞鸣并不怕金竹对他下手,只要东瓯王欧贞复顺利接管东瓯。金竹只能将欧贞鸣供起来,绝对不会加害这一点他有信心。现在他担心的就是怕金竹起贪心,而自己的王兄欧贞复不在东瓯。

一旦东瓯王长时间不回东瓯,被东瓯百姓遗忘。那后果便是欧家永远失去东瓯,而且作为先代东瓯统治者。自家性命,也会受到极大威胁。作为王者,金竹不会允许与自己有竞争关系的人活在这个世上。

欧贞复思来想去,似乎也没有别的办法。与其让金竹夺了东瓯去,不如奋力一搏或许可以夺回祖宗基业。不,一定要夺回祖宗基业。那是历代欧家祖先留下来的,一定不能让它在自己手下丢失,绝对不行。

下定决心,欧贞复发狠的道:“二弟在夜郎小心,为兄不能在你身边多留人手。只能给你多留些金银,夜郎人贫穷贪财,你可以收买笼络一匹人数,关键时刻为你所用。

若是那金竹识相便好,若是金竹不识相。为兄说不得还要号召东瓯百姓讨伐于他,东瓯可不是这里的丛林。他那些土豹子,还不是为兄的对手。

若是到了那时,兄弟你可以在他的窝里反。利用收买的人断了他的根基,使得他有家难回。咱们兄弟一鼓作气,说不定能够吞并夜郎国。雄霸大西南,一旦国力恢复咱们便吞并闽越,进而与大汉分庭抗礼。”

欧贞复兴奋的说着,好像明天他便是南方之王。带领着千军万马前去攻打长安。

第二十三章金凤陨落

金竹瞪着眼睛看着天空,这里的天空是这样阴暗。充斥着无尽的灰败,天空中乌云翻滚,雨水冰一样的冷一点点夺走他的体温。

胸前插着两支利箭,每一支都穿胸而过。好像腿上也中了一支,只是他看不到也感觉不到。壮硕的身躯浸泡在泥水,哦……不对,应该是血水里。

身旁都是自己的侍卫,他们很尽责。几乎每个人都中了至少三箭,毫无盔甲防护的他们在羽箭面前没有任何抵抗力。除了自杀式的战死,根本没有任何出路。

生命的光华在金竹眼中慢慢流逝,短暂的一生好像幻灯片中的场景一样在脑子里翻动。年轻时的意气风发,战胜敌人之后的洋洋自得。还有……还有被汉军围困之后的绝望。

云啸终于动了,那个满脑袋羽毛的家伙一定是个大人物。不然他不会有那样忠勇的侍卫,也不会有人疯子一般企图拖走他的尸体。

夜郎人狂风巨浪一般的攻击停止了,上沙城一片寂静。偶尔有一只乌鸦发出“嘎”“嘎”的鸣叫声,给血淋淋的场景增加一些恐怖气氛。

“服我下去!”云啸的嗓音干涩沙哑,在寒风细雨中淋了一整天。他的身子已经僵硬,好像每个关节都锈住一般。

这一天他看到太多的死亡,即便是灵武大战。也没有一天之内杀死一万几千人的记录,他要看着一个个生命是如何消失的。在强大的战争机器面前,人类的生命是多么的渺小。

宁为太平犬,不为罹难人。在战争面前,生命便好像天空中的一滴小水珠儿。在经过快速的坠落后,摔成粉身碎骨。

“侯爷,您的脸色不好。这些人是自己作死。怨不得侯爷您。您还是不要多想,老天要罚自然有末将等担着。”张十三除了担心云啸的尸体,还担心云啸的状态。

此时的云啸好像一个久病的老人,二十几岁的人走路都让人搀扶。无奈的铁卫抬来一个大筐,将云啸放在筐里顺下角楼。抬进那辆舒适的马车,便没了动静。

长安。长乐宫。

太皇太后已经躺在榻上一个冬天,神仙殿里的药味儿愈加的浓重。皇帝每天都来,而以前每日必来的皇太后却好似人间蒸发一般不见了踪迹。人走茶凉,这人还未走。茶便早已经凉透了。

谕旨已经颁布,无论哪一级的官员或者是哪一家的宗亲,没有圣旨都不准叨扰太皇太后静养。

可朝臣们早已从各种各样的小道消息中得知,太皇太后的病情愈加的沉重,怕是过不了这个寒冷的冬天。

神仙殿里烛火摇曳,宫人们走动都不敢发出声音。刘彻将佩剑交给千度。脱下鞋子走进了神仙殿。

冲鼻子的药味儿让他有些不舒服,咳了两下紧了紧喉咙。便径直走入后殿,大汉最耀眼的金凤凰如今已然病入膏肓。

“奶奶,好些了没有?孙儿来看您了。”刘彻来到榻前。

太皇太后已经不是往日的模样,此时的她双眼凹陷两颊内敛。白皙的皮肤变得黝黑,就连褐色的老年斑都看得不大真切。肚子大的好像怀胎七月,鼻子中的呼吸沉重异常。

眼眸半睁半闭,如果不是还有一口气。任谁都会说这是一个死人。刘彻帮忙捋了捋蓬乱的银发。一滴泪水夺眶而出,就是眼前这个行将就木的人。她辅佐了大汉三代君王。从吕后身边的一个宫女到大汉权倾朝野的太皇太后。

从文皇帝开始,她便是长安城中无可争议的金凤凰。如今,她光华不再坠落凡尘。

“启禀陛下,自打那日太皇太后昏迷不醒。如今已然过去三日,只能勉强喂进去一些粥和水。太医说……太医说……”灵儿大着胆子回话,眼中的泪水好似断了线的珍珠一般滑落。

“告诉太医。一定要救活奶奶。一定要救活朕的奶奶……”刘彻压抑着胸中的愤懑,神仙殿里已然是抽泣声一片。

太皇太后还是那样安静的躺着,似乎周遭的一切都已然与她无关。她,窦漪房,大汉皇朝的太皇太后累了。她需要好好睡了。休息,好好休息。人生的路已然走完,剩下的便是长眠于地下。

天地间一片混沌,四周一片漆黑。太皇太后似醒非醒的睁开眼睛,这混沌世界仿佛骤然炸开。

这是哪里?咦这不是老家清河,那个瘦瘦小小的女孩儿怎么那样像自己,还有那对衣服上打满补丁的夫妇。

“娘亲,我好饿。”一个瘦得跟柴火棒似的男孩儿跑过来,拉着妇人的裤子哭喊。

是大哥,是大哥。窦漪房的眼泪瞬间便流了下来,她想伸手去拉大哥。可身子却好似空气一般穿过,什么都没有拉到。

“家里就这些吃的,可着孩子们先吃。我去山里弄点鱼,这鬼年景连草根树皮都吃得精光。”中年汉子一跺脚便走了出去,手中还拿着一个鱼篓。

“山里面哪里有鱼!”妇人扒着门框在喊。

“山涧里面有,前些时进山砍柴看到过。”男人的声音慢慢远去。

爹爹,窦漪房想追可身子却不能动。

“丫儿,你饿不。”妇人揉着小女孩儿发黄的头发,柔声道。

“不饿!”小女孩儿说话的声音很轻,很小。不仔细听都听不到。

哪里是不饿,明明是饿得身子发虚。为了给哥哥弟弟多留一口吃的,不得已才说了违心的话。娘亲,其实丫儿饿啊!很饿啊!

窦漪房看着两个小男孩儿狼吞虎咽,她再也看不下去。因为这是她最后一次见到父亲,三天后父亲的尸体被人在山涧中发现。已然泡得肿胀发白,好似一只颓了毛的山猪。

这混沌世界好像知晓她的心思,所有人连同那座破败的茅屋一起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炫丽的皇宫。

新入宫的宫人们排着队走进来,一个瘦瘦小小的小姑娘被身旁的人打了一巴掌。

“长的这么丑还能吃,打死你。”一群小姑娘围着施暴。

“住手,这里是未央宫不动规矩的小蹄子。居然敢在这里喧哗,作死呐。”管事姑姑挥舞着棒子出现。身旁还跟着一个面容貌美的女子。

“姑姑,就她吧。”貌美女子芊芊玉手随意指了一下,指尖指向正是刚才挨打的小女孩儿。

“窦姑娘,您是皇后身边的红人。小人不敢哄骗姑娘,这小宫女挑去是侍奉您的。这丫头能吃,还瓷笨瓷笨的。我给您挑个伶俐的,冬菊就不错。冬菊你过来,让窦姑娘看看,小浪蹄子快着些你的造化来了。”

管事宫女招过来一个大眼睛的小姑娘,一看便是聪明伶俐之辈。

“我就要她!”窦漪房的玉手一点,仍然指向那个面相蠢笨,满脑袋黄毛的小姑娘。

“姐姐,冬菊那么聪明你为什么不选她。为什么要选我,瑛儿很笨什么事情都做不好。”

“因为我怕你被人作践死,七岁大的人还没人家五岁高。可怜也是一条性命。”

“姑姑总说瑛儿吃得多,她不喜欢瑛儿。姐姐,你会不给瑛儿饭吃么?”

“嗯,只要你听话。姐姐就给你饭吃,每顿都让你吃饱。”窦漪房爱怜的摸着瑛儿那颗满是黄毛的小脑袋。接下来的岁月风风雨雨,需要两个人同舟共济。

“跟了我这么个主子,你的打也没少挨。当年的薄太后那么厉害,你跟着我挨打受骂。咱们被关在樊家寨的时候,你还跟着我挨饿。贴着身子带进来的一个馒头,还给了我吃。”

“你是主子,我是奴才。哪有主子挨饿奴婢吃东西的道理,其实那天我趁您睡着了偷偷得将睡觉的稻草吃了不少。等您醒了,我还骗您说是进来一只小兔子吃的。您还真信了,我心里还笑您傻来着。”

“哈哈哈,你才傻。吃干草吃得“哗哗”的响,噎得直打嗝。我又不聋,怎会听不到。你呀就是一只小兔子,专门偷干草吃。呵呵呵……”

“原来您都知道,我还当您不知道。后来薄太后饿了咱们三天,先帝爷出来讲情,才算放过咱么主仆。我记得出来之后给了咱们一碗粟米粥喝,那粟米粥真好喝啊!从那以后,从来没喝过那么好喝的粥。”

瑛姑看着满桌子的珍馐美味,似乎还在怀念那口粟米粥。

“哈哈哈,你当吃那吃相憨极了。那碗被你舔的都能照人,就差把碗都吃了。”

“您也没好到哪里去,撑得直哼哼躺在榻上不肯动弹。半夜里又说肚子疼,害得我给您揉了半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