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汉魏文魁 >

第137节

汉魏文魁-第137节

小说: 汉魏文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先不忙着考虑这些,是勋当即把鞭一扬:“某奉天子诏,往高密迎郑康成先生赴许,汝等为何拦住去路?”

奚虚把手中马槊一扬:“废话少说,卿……汝若能从某手上过得三招时,便放汝等过去,否则么,嘿嘿……”是勋心说你也知道很难光射中我而不伤到王修,所以亲自下山来了,打算催马过来把我生擒活捉是吧?你便料不到我身边儿还有一个孙汶了呀!可是再一琢磨,不对,孙汶要是放开王修,上前跟此将放对,王修朝后一跑,自己可就落到对方弓箭的射程里啦……这可怎么办?

你说不废话就不废话?我干脆就跟你把话给挑明了算!“不管是谁人买通汝等,使阻我去路,若能放某回兖州时,定然双倍奉上酬劳!”

奚虚把嘴一撇,理都不理,抖抖马槊,就待要往前冲。

是勋心说反正是空口许诺,我干脆把价码再报高一点儿,反正将来有曹老大报销——“我看汝等也非寻常草寇,料不是袁青州麾下,必是昔年被打散的官军,若放我等过去,上奏天子,招安汝等,虽郡守亦可致也!”

这二千石的筹码往前一抛,果然对方就有点儿含糊,当下一勒坐骑:“汝此言可真?”是勋赶紧拍胸脯保证,说我在天子面前完全说得上话,而且我还是曹司空的亲戚,既然答应了,就绝不反悔。王修在旁边急得就叫啊:“休要听他的,我青州……”叫到一半儿却又闭了嘴——不在于孙汶突然下重手捏他的肋骨,而是他突然想到,难道自己要喊只要拦住这些人,青州更有重赏吗?王叔治是要脸的,而且还想保住他家主公袁谭的脸面,有些事情大家心里明白就得,还真不方便直接喊出口来。

奚虚犹豫了一下,突然一咬牙关,重拧长槊:“别家还则罢了,某便曹家不去!”

是勋心说哎呦,敢情你跟曹家有仇啊!这是怎么话儿说的……眼看对方已经催起马来了,那边孙汶也打算松开王修,冲过来保护自己了,突然他脑海中灵光一闪!

“徐将军何必如此?曹公宽宏,定然既往不咎。”

“唏溜溜”,对方猛地一勒战马,面色阴晴不定:“汝识得我?!”

先前是勋一边儿跟对方搭话,一边儿在转脑筋,究竟这青、兖交界之处,有啥人物自己从没见过面,但是有可能听过名字,对方又怕被自己揭穿身份呢?接着听对方说跟曹家有仇,对应奚虚之名,他立刻就想到了——原来是这个鸟人!

《三国志》的犄角旮旯里记载过两个人名,一般人(包括是勋的上一世)读着读着就肯定滑过去了,根本就不可能记得住。要不是是勋这一世归了曹,又老在这青、徐、兖、豫等地转悠,他也压根儿就想不起来。

此二人,一名徐翕,一名毛晖,都是兖州本地的豪强,后来仕曹为将。吕布入兖的时候,徐、毛二人叛曹投吕,战败后落荒而逃。在原本的历史上,他们是跑去投了臧霸——两人的名字就记录在《臧霸传》中,说曹操要求刘备交出徐、毛二人,刘备下指令给臧霸,但是被臧宣高给拒了。曹操为此还挺敬重臧霸,所以后来臧霸投曹,曹操也就赦免了徐、毛之罪,任命二人都做了郡守。

但是在这条时间线上,徐、毛二人就没能去投臧霸——因为徐、兖合纵,臧霸等于认曹操当老板了,他们哪儿还敢去自投罗网啊。他们当然也不能去投袁氏,因为不清楚跟曹操结盟的袁家肯不肯收留自己,终究自己只是小角色而已,袁家说卖你也就卖了。

就好比原本的历史上,刘备连吕布都敢收留,就没道理不敢收留徐、毛,但是曹操一发话,他还就要臧霸将二人绑起来献给曹操——这俩货太没名气了,又没什么用处,为这点儿小事跟曹操翻脸,不值当的。所以臧霸单秉持着一个“义”字,公然拒绝,曹操才会不怒反喜,从而更加看重臧宣高。

因而徐翕、毛晖就只好在青、兖、徐三州的边境上转悠,打家劫舍,想瞅个空档杀出重围,奔西方去找吕布。是勋是这回经过鄄城的时候,听曹德说起过的,说那两贼要老在青州窝着,我拿他们没办法,可是时不时还回兖州来打劫,我就断不能容了。两人比原本历史上的运气要差太多,尤其是毛晖,被曹德派人打了场埋伏,砍下了首级。就此光剩了个徐翕,再不敢靠近兖州一步。

是勋心说怪不得呢,就算没跟曹德恳谈过,我这几年跟随曹操,也听过你们俩的名字,所以你不敢在我面前说真话。可是编假名就编假名吧,还只会把自己的名字倒过来,叫啥“奚虚”,要不是这样,我还真未必猜得到是你。不专业就是不专业啊,你瞧我两次报假名,一个杨过,一个杨修,就跟是勋二字有屁关系了?谁能联想得到啊!

眼下一见徐翕勒马,是勋就知道自己猜对了,当下一撇嘴,举鞭遥指:“徐将军你好糊涂啊!你受人所佣,要拦阻我等,事后倘若曹公得知,必向青州要汝的首级,青州岂会不允?也正好将此事都推在汝等头上,以免得罪天子!难道真会与汝重赏么?难道会允许汝等归附袁家么?”他不知道袁谭给徐翕开出了什么价码,但估摸着不外乎给钱给粮,或者是直接收编。

徐翕听了是勋的话,这眼睛就努起来了,一副不愿意接受可又不得不接受的怂包样。只听是勋继续说道:“眼前本为大好机会,汝等若能安然护送我与郑康成先生返许,立下大功,前事均可不究。某二千石之诺,绝不反悔!”原本的历史上,曹操后来就拜了你们做了郡守嘛,我不过提前一点儿,不信曹操会不肯答应。

徐翕闻言,不禁犹豫,就把目光投向了王修。是勋“哈哈”一笑:“有卿等护送,王公也正好交卸了差事,拜别郑司农,返回临淄去也。”

ps:见鬼,都已经过了双倍期,为啥还有书有月票啊?本以为本月可以保持在百名内的,没想到还是掉出来了……郁闷……各位你们谁还有月票?别慎着了,劳驾再给我点儿吧!

第二十五章、所忠者天

是勋临阵说动徐翕反正,不是他给自己脸上贴金,换了别的人还真未必能办得到。

首先,是勋“八卦王”的资质,可以使他打听到和记住很多旁人可能忽视的小细节。比方说徐翕之事,在徐翕想来曾经同仕兖州,虽然从来没见过面,但是勋肯定知道自己的名字,所以要临时编造一个“奚虚”的假名。但其实州署中一名文吏,又有啥必要知道别郡普通千人之将的名字了?也就是勋以前一世的阅读加这一世的八卦,才意外地记住了徐翕、毛晖这俩鸟货而已。

理论上,是勋未必就一定知道徐翕,但徐翕肯定知道是勋,因为对方既是曾经的主公曹操身旁的大红人,又与曹操有亲,加上这几年走南闯北,因缘巧合,颇在士人中挣了一点儿名头出来。所以徐翕知道,自己若想重归曹营,能够在曹操身旁帮忙递得上话,求得上情的,是勋绝对算其中一号。其实荀彧、毛玠等人也完全有这个能力,但是徐翕却并无相识之缘、进身之阶,再说了,是勋比起那两位来还有优势,他嘴皮子绝对好使啊,他都能说动曹操不杀管亥,自己又算啥了?当初叛迎吕布的那么多人,曹操饶了其中重归的七、八成,难道就饶不了自己吗?

所以是勋此言一出,徐翕当即动容,一瞧王修在旁边也起不了任何作用,让自己站稳立场,投向青州——王修还郁闷呢,就毫无理由来阻止是勋游说徐翕——于是匆匆下马,跪拜道边:“既如此。徐某从此便听是先生趋策!”

是勋微微一笑:“某今为少府丞。天子重臣。身后还有新任大司农郑康成公,卿能护卫我等,二千石,易得尔!”

事情都已经到了这个份儿上了,别说王修,就算他再附上沮授清晰的头脑、许攸诡诈的心态,以及田丰顽固不拔的精神,那也根本无力回天啊。他除了“跪送”郑玄之外也没有第二条道路可走了。

只是临别前。王修牵着是勋的手,殷殷嘱托道:“宏辅之才,修今日得见矣,感佩无地。希望卿能够辅弼天子,重光汉室,更使冀、豫两州共为汉佐,永不兵戎相见。”是勋心说很可惜啊王叔治,你提的这两条,“臣妾做不到啊”……我要辅的是曹操,就不是刘协。我是想新开曹魏的基业,就不可能重光炎汉天下了。此乃历史发展的必然走向,不破则不立,汉朝已经病入膏肓,难以复振了,强振者必死!至于冀州和豫州,袁绍和曹操是不是开仗,这个我说了不算,你说了也不算,甚至两家老大说了也都不能算——时势如此,非一人之力所可以扭转者也。

但是他表面上还是鞠躬如也,假装恭聆王修的教导。完了他问王修:“孔公见在许昌,为少府之职,王公何不辞了袁青州,再投孔公?”你跟孔融终究有君臣之谊,跟袁谭就有一半儿是被迫,为啥还要留在青州,不肯去复归孔融呢?

王修微微苦笑道:“既已应征,岂有无故辞别之理?卿昔所仕者,亦孔公也,难道辞了曹司空再入孔公幕下么?”

是勋见劝不动王修,也便只好作罢。仔细想想,这位王叔治还真是当代奇葩。他先仕孔融,孔融为黄巾或袁谭所困,他拚了命地救援——孔融曾说:“能冒难来,唯王修尔。”可是他活下来了,并且在孔融落跑后就归了袁谭。仕于袁谭的时代,袁谭先后为袁尚所迫,为曹操所逼,王修又不顾生死往救——袁谭曾说:“成吾军者,王别驾也。”可王修还是活了下来,并且在袁谭死后又归了曹操。一般情况下忠臣都早死,而他一辈子当忠臣,偏偏就是不死,这命实在太硬啦!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勋觉得王修大可以做自己的榜样。

王修去后,是勋就领徐翕去拜见郑玄,郑玄好生抚慰、勉励几句。然后徐家兵在前开道,曹军于后压阵,一行人继续前行。是勋重新上了马车,端坐在郑玄身旁,郑玄继续闭目养神,也不瞧他,但走了不远,突然开口道:

“宏辅为成君命,竭力用心,忠臣之道,不过如此……”

是勋拱手逊谢,心里说这忠臣嘛……我还真比不上王修。只听郑玄又说:“袁本初不迎天子,据地自雄,诚恐异日必败于曹孟德也。而孟德若不执董道,欺凌天子,能败之者,其唯天乎?宏辅其慎。”

是勋心说嗯,老头子眼光挺敏锐,他这是在提醒我要忠于汉室,而不要忠于曹操——你却不明白啊,象我这样的人是绝对不会忠诚于一家一姓的,不管他姓刘还是姓曹,只要违背或者阻碍了历史的发展,我就不可能舍了性命跟他们走。我所忠者,只有历史的发展……哦,套用这时代的话,吾所忠者,其唯天乎?

就见郑玄缓缓地睁开双目,缓缓转过头来,目光炯炯地望着是勋:“宏辅曾读《礼》乎?”是勋赶紧拱手:“《周礼》能诵,《仪礼》略通,《礼记》唯读《大学》、《中庸》等数篇尔。”

说到这儿,他突然就忍不住开了脑洞——这年月的士人很讲究孝道,而传统孝道中一大条文就是“避讳”,不得语尊长之名,甚至有那些超级假模假式的,连同音字都能避则避。而自己假冒是勋,老爹是是(氏)伊,大家长和大伯父是是仪,所以得避“伊”、“仪”二字。也就是说,不能管伊尹叫伊尹,也不能管《仪礼》叫《仪礼》……

《世说新语》上曾经记载过一段很有趣儿的事情,司马师跟钟毓开玩笑,问他:“皋繇何如人?”钟毓的老爹就是钟繇,司马师故意犯他爹的讳,对于钟毓来说算不上奇耻大辱。可心里也绝对不舒服。好在钟毓脑筋转得快。立刻反喷回去:“古之懿士。”——你不是故意犯我爹的讳吗?那我也犯你爹司马懿的讳!

只是人人都要遵守这规矩。都必须这么说话,那非得累死不可啊!打个比方说,是勋就不能在曹操面前提“嵩”字,那万一将来打到河南,驻军嵩山的时候怎么办?也不能提“腾”字,在曹昂他们面前不能提“操”字……好吧,是勋暗中警告自己,说话就算了。我没这脑子整天记别人老爹的名字,但写文章的时候一定得注意,尤其对于曹家这几代,那是现在和将来的顶头上司,还是尽量别犯讳为好。

他脑洞开得挺大,思路跑得挺远,所以郑玄说的下一句话,得反应一下才明白其意。就听郑玄说:“卿且诵之,吾来教汝。”

诵之?诵啥?哦对了,老头子问我《礼》的事情来着。啊呦。是勋心说老头子要正式授徒了,并且还打算教我他最拿手的“三礼”(《周礼》、《仪礼》、《礼记》)!话说“五经”之中。《礼》一直有师授而无注解,首次注全“三礼”的正是郑玄,所以《礼》可以说是郑学的精髓所在。郑玄直接给是勋……还是一对一地光给他讲《礼》,那可真让他受宠若惊啊。也就是说,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