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借天改明 >

第90节

借天改明-第90节

小说: 借天改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快给朕说说这个廉政公署有何魔力,竟然有如此成效。”崇祯皇帝一听钟进卫的话,很是好奇廉政公署是如何办事的。

    “根据臣的印象,这个廉政公署专门针对官吏,接受百姓实名举报。接到举报,就会进行查证。他们只对国王负责,其他官吏干涉不到他们的查证,而且,必须配合廉政公署的调查。另外,这个廉政公署还会对官员不定期的进行反腐宣传,毕竟,反腐的目的是没有**,而不是抓出**。”

    崇祯皇帝怎么觉得这个廉政公署的做事方式好像很熟悉,调查官吏,接受举报,并向皇帝负责。忽然,他想了起来,问钟进卫道:“这廉政公署,岂不是朕的东厂和锦衣卫么?”

    钟进卫笑笑,说道:“陛下,臣也觉得这廉政公署和厂卫干得是差不多的活,这也是臣之前建议陛下要把厂卫用起来的原因。不过廉政公署和厂卫之间,还是有区别的。”

    “有何区别,钟师傅是指那**宣传么?”崇祯皇帝问道。

    “是的,这是一个不同。还有,厂卫重点是在于谋逆吧。当然,贪污也是其调查范围。但臣印象中一般被厂卫调查的都是朝廷高官吧,而廉政公署是把所有的官吏都囊括了进去,并且会保护实名举证的百姓,严厉打击那些想打击报复的官吏。当然,这个的基础就是那个国家的百姓基本都有举人的学识,举报就有理有据。官吏做何事犯法,都能正确评估。”

    崇祯皇帝想着这反腐还和全民教育联系起来了,不过说起来,还真的是有关系的。你要是只知道埋头种田的农民,怕是没有这等举报的勇气。

    崇祯皇帝想起太祖皇帝剥人皮都无法吓阻贪官污吏的产生,这廉政公署就有此效果,看来得学学。

    于是,他对钟进卫道:“朕看,让厂卫学这廉政公署还是可以的。只是时机要恰当,就等一条龙计划开始实行之后吧。”

    崇祯皇帝想想,钟进卫的一条龙计划,一下会改变许多朝廷现有格局,增加好多衙门,可能会遇到许多事情。

    不过遇到的事情再多也不怕,就怕不知道怎么变。现在道路有了,就要走下去。崇祯皇帝想道。

    忽然,崇祯皇帝又想起一点,有点担忧地对钟进卫说道:“钟师傅,盐政上面基本不会有多少税银可以收取。其利润全部都用于开中法来换取粮食。那就剩下水泥的利润和过路的税收,要承担救灾,军费,官吏薪水,国民教育和道路维修这么多用钱的地方,够用么?”

    钟进卫一听,觉得崇祯皇帝的担心有道理,水泥的产量不可能一下就有好多,道路建设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所得利润无法满足这么多需求的。

    但马上,钟进卫就有了主意,向崇祯皇帝建议道:“陛下,这个不用担心。后续应该还有很多来钱的地方,比如说玻璃,钢铁等。只要那个新式炉实验成功了,就可能造出来。到时候,成立国营企业,所赚的利润全部用来做刚才说的那些事情,应该是可以的,就算不够,还可以开拓其他产品,按照这个思路来做。”

    崇祯皇帝听着什么国营企业这关键的新鲜名词,一直忍着,等钟进卫把话全部说完了就连忙问道:“钟师傅,何为国营企业?”

    “类似盐铁专卖,由朝廷组织一个商社,专门进行玻璃,钢铁制品的买卖。”钟进卫解释道。

    国营企业出现在历史上,肯定是有它的一席之地的。钟进卫早就想到了大明现在的情况,最好就是用上国营企业这套。

    至于国营企业的弊端,等先把眼前的困局渡过去之后,再慢慢进行改革吧。

    崇祯皇帝听钟进卫解释了国营企业后,觉得确实是条路,但还是有点担心,问钟进卫道:“这岂不是朝廷与民争利么?”

第一百三十五章 与民争利

    ()    虽然现在已经是午后时分,是一天中最暖和的时段。但大明正处于小冰河时期,还是一年最冷的时期,紫禁城的守卫们,只要没有人看到,就搓手跺脚的给自己增加点暖气。

    但此时,在午门外的一个人,不停的来回踱步,额头隐约还见冒汗。此人正是一早前来向崇祯皇帝告状的保定侯梁世勋。

    他被告知皇上正在和六部尚书,内阁大臣议事,暂不能见他。然后又得知中兴伯已经去见皇上了,却把他晾在这里,心里很是焦急。

    随着时间的流逝,却没见中兴伯出来,也没有人来传诏自己,梁世勋觉得有点摸不着头脑了。

    要说崇祯皇帝相信了中兴伯的告状,那么应该有人来抓自己,可到现在自己还好好地站这里。

    要说崇祯皇帝没有相信中兴伯的告状,那么中兴伯也应该出来了,可到现在为止也没有见到中兴伯出来的踪迹。

    梁世勋最后判断为中兴伯进了紫禁城后,也被晾在一边,等皇上议事完毕后才会召见。

    梁世勋已经等得不耐烦了,看看时辰已快到和提督京营太监李凤翔见面的时候。不由得急了,看这个情况,中兴伯会比自己更快见到皇上。自己在这等也不是事儿,还不知道会不会召见。看来自己只有从别的方面着手了。

    梁世勋想了会,最后看了下午门洞,还是静悄悄的,没人,就跺了跺脚转身走了。

    他却不知道,紫禁城墙上隐蔽的角落,一直有双眼睛盯着他。看梁世勋离开午门,就朝后挥了下手,带着两个穿便衣的番役跟了过去。

    保定侯府管家梁伯拜访完了最后一个御史,才稍缓了一口气,转回自家府里。刚到门口,就碰到了匆忙赶回的梁世勋。

    梁世勋看看街上行人稀少,自家门口附近更是没人。

    于是,他也不下马,直接把梁伯叫到跟前,低声吩咐他道:“紫禁城那边有点不妙,一直见不到皇上,而那中兴伯却已进紫禁城好久了。你再拿多些银子,让那些御史帮忙请得朝中重臣一起弹劾中兴伯,务必一击致命。”

    梁伯有点诧异,不过没有犹豫,答应一声,匆忙进入保定侯府。梁世勋自己就直接去老地方赶场了。

    主敬殿内,钟进卫刚想回答崇祯皇帝的问题,肚子先发出了“咕噜”的声音。

    殿内一直只有钟进卫和崇祯皇帝两个人,他们不说话的时候,很是安静。这“咕噜”声就显得格外清晰。

    崇祯皇帝一愣,才发现自己肚子也很饿了。

    他看了下从殿外映进来的光线情况,发现已是午后时分了。

    当下,笑着对钟进卫道:“钟师傅,每次朕与你谈起事情,就往往忘记了用膳。也让钟师傅饿着肚子陪着朕,这不,你的肚子来告御状了。”

    钟进卫也是谈得兴起,忘记了吃饭。听崇祯皇帝开玩笑,也跟着笑笑。

    “钟师傅,你陪朕用膳吧,边吃边说。”说完,也不等钟进卫有表示,就喊外面的侍从进来安排用膳。

    殿外的侍从早已等得心焦了,但崇祯皇帝有令不得打扰,所以只好一直等在外面。

    现在接到命令,赶紧去安排饮食。

    趁着等待的时候,钟进卫回答崇祯皇帝刚才的问题道:“陛下,您刚才说的与民争利,臣不敢苟同。”

    “哦,那钟师傅的意思是?”

    “陛下,现在百姓有在卖水泥么,有在卖玻璃么,都没有。那么朝廷卖这些东西,何谈与民争利呢?”钟进卫反问崇祯皇帝。

    “那这国营企业所售物件都是从未有过的东西么?”

    “差不多吧,只有这样,利润才高。”钟进卫点头。

    “等等,朕怎么觉得刚才你说得还是有问题呢。”崇祯皇帝忽然说道。

    钟进卫一听,没地方不对吧,就看着崇祯皇帝。

    崇祯皇帝坐回御椅上,眼睛盯着御桌,然后慢慢地从脑海中挤出自己的疑问:“你这从未有过的物品,也会与民争利。”

    崇祯皇帝开了一个话头之后,好像理清了思路,抬头看向钟进卫说道:“你看,别人买了你的玻璃器皿,那么这个玻璃器皿的钱从哪里来?本来应该拿这个钱去买陶瓷器皿,现在不去买了。那么卖陶瓷器皿的百姓岂不是没有了收入,这不就是与他争夺这个利润,不就是与民争利了?”

    按照崇祯皇帝这种说法的话,还真是与民争利了。钟进卫想了下,刚想反驳,内侍们端着各类食盒来安排用膳了。

    于是,钟进卫让他们先安排吃饭,肚子好饿,耽搁了他们,就是耽搁自己的肚子进餐。

    崇祯皇帝也饿了,因此没有催钟进卫。

    内侍们安排完了之后,崇祯皇帝还是把他们赶了出去。然后对钟进卫道:“来,钟师傅,先吃几口填填肚子。”

    钟进卫自然不会跟崇祯皇帝客气,先吃饭,至少要吃个半饱再说。

    没过一会,还是崇祯皇帝忍不住了,虽然看见钟进卫在那边毫无吃相的胡吃海喝,他还是问道:“要是群臣以此理由来反对这个国营企业该如何反驳?”

    钟进卫听崇祯皇帝跟他说话,不得不暂时停下来,回答道:“陛下,臣以为,真正的能为民请命的,没几个官吏会这么做。基本上提这个与民争利的,其实都是别有用心。他们欺压百姓的时候怎么就没想过与民争利。”

    崇祯皇帝点点头:“理是这个理,但不是还有几个官吏会这么做嘛。”

    “好,如果他们这么说,那历朝历代的盐铁专卖怎么说?是不是也要取消。朝廷收税,是不是也不应该收了,因为这个收上来的钱,本来可以去买东西从而让卖东西的人赚钱的。”

    国家专卖任何东西都是与民争利的话,钟进卫也没话好讲了,开始强词夺理。

    “这,好像不是很能让人信服吧。”崇祯皇帝有点犹豫地说道。

    “陛下,其实不用这么纠结的,我们这个国营企业,所赚来的钱是干嘛用的?不是朝廷自己用的,不是陛下用的,最终还是归老百姓用的。那么谈何争利呢?”钟进卫只好避开与民争何利,而谈争利的目的是什么。

    崇祯皇帝对钟进卫的这个解释感觉还是挺新鲜的,就看着钟进卫,看他接下来怎么说。

    “陛下,你看:赚的钱,一个是用来维护道路,是用于百姓出行的,这是不是用在百姓身上了?”

    崇祯皇帝点点头,算是。

    “还用来国民教育,这个受惠的是大明百姓,是不是又用在了他们身上?”

    “钟师傅说的是。”

    “还会用来提升官吏薪水,让官吏能安心办事,为百姓办好事,这是不是又用到了百姓身上?”

    崇祯皇帝觉得这条好像有点勉强,按照这个说法,官吏从百姓手中巧取豪夺肥自己,也有合理xìng了。不过他想归想,并没有打断钟进卫。

    ”这个赚来的钱还会用来赈灾,是用在百姓身上吧;用来打建虏,保护百姓不受建虏的荼毒,是用在百姓身上吧;用来兴修水利,是用在百姓身上吧。。。”

    钟进卫在滔滔不绝的说着,崇祯皇帝却有一种对朝廷税收恍然一新的感觉。以前一直感觉是为了维护大明的统治,是为了朕的江山社稷。经钟进卫这么一说,就变成了税收都是为了大明百姓谋福利了,那还谈何与民争利啊!

    钟进卫说了半天,最后总结道:“陛下,国家税收,国营企业所赚利润,只要是用之于民身上,那么还有人能用与民争利来反对国营企业么?”

第一百三十六章 京师风暴

    ()    崇祯皇帝微笑地看着钟进卫,点头道:“钟师傅说得好,是朕想错了。以后,还得钟师傅多给朕讲解讲解,让朕能不再局限以前的格局,增长朕的见识。”

    钟进卫连忙摆手:“陛下,臣不敢当,咱们一起探讨,臣也从陛下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的。”

    “哦,你从朕身上学到了什么?”崇祯皇帝一听,有点好奇,很想知道钟进卫学了什么过去。

    钟进卫无语,跟崇祯皇帝客气客气,结果他还当真了。不过转眼一想,还真有,就回道:“陛下,您一心为民,胸怀宽阔,不耻下问,都给臣以深刻的印象。”

    崇祯皇帝呵呵的笑了几下,然后对钟进卫道:“钟师傅,你也学滑了,会奉承朕了。”

    “哪里,哪里,臣可是有依据的。”

    “那你说给朕听听。”

    钟进卫伸出左手的一个指头道:“一,陛下一心为民,这点从刚才一直为与民争利而担忧就可以看出来了。而且,陛下登基之后,还降低了辽饷,也是为民考虑,不愿简单屠杀灾民成贼的那些人,也是吧。”

    崇祯皇帝只是微笑,看钟进卫能说出多少来。

    “二,陛下能听进臣的各种奇谈怪论,能容许徐侍郎和洋人合作,译书,改历法,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