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借天改明 >

第477节

借天改明-第477节

小说: 借天改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钟进卫一进去,也不找座位,直接就面向刘兴祚,等他汇报情况。

第八百三十六章 第三重保险

    刘兴祚一见兴国公这架势,就明白其意思。他当即向钟进卫禀告道:“国公,经过前段时间的接触,交趾南方阮主和北方郑主都有意用粮食来换取我大明燧发枪。但南方阮氏处,刚要达成协议之时,荷兰人出现,抢先向阮氏出售军火。”

    “阮氏急需火器击败北方的郑氏,等不及我方的军械,就有意向荷兰人购买了。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方指定要用粮食来换,而荷兰人却是任何值钱的东西都可。”

    说到这里,刘兴祚特意补充道:“现任南方阮氏也是一个明白人,对于他们来说,军械固然重要,但粮食也不可缺。因此在这几个情况共鸣之下,就出现了问题。”

    钟进卫听得眉头皱成了川字,这荷兰人是处处与大明为难。上次侵入江南一带所受到的教训还不够,现在又来捣乱。

    他想了一下,对刘兴祚说道:“说下荷兰人的具体情况。”

    “荷兰人有两艏战舰,假借需要补给靠到了阮氏控制的港口。然后通过西夷传教士亚历山大…罗德为中间人,和阮氏取得了联系。当荷兰人知道阮氏急需火器之时,便提出了交易请求。”

    刘兴祚说到这里,特意引着国公走到交趾地图前,用一根细棍指着荷兰人所在示意了下。

    然后他才继续汇报道:“当时在那边的锦衣卫千户于海静亡羊补牢,行刺了那亚历山大…罗德,但总归为时已晚。”

    钟进卫一听,老熟人于海静在那边活动,还暗杀了一个传教士。心中暗想这任务倒是合适他去做,不过虽然用出了他原本江湖人的手段,但还是晚了点。没起到作用,着实可惜了。

    其实这个刺杀行动也不是没有效果,在原本的历史上,这个罗德就创造了越南国语字,替代了交趾原本使用的字喃和汉字。现在倒好,这个情况就不可能出现了。

    当然了,这个意外的结果,在这个位面,就不会有人知道了。

    钟进卫想着刘兴祚汇报的信息,再次确认道:“那就是说,荷兰人在交趾的战舰,一共就只有两艏?”

    “据那边反馈回来的信息,确实是两艏。就停在这个港口。”刘兴祚又引兴国公走到那幅沙盘处,指着上面的港口模型说道。

    钟进卫看着沙盘没有说话,只是在想着事情。刘兴祚一见,就说出了自己想到的方案道:“因此下官以为,与其让荷兰人在交趾坏事,还不如启用海盗中的锦衣卫卧底,引导海盗去攻击荷兰人的战舰。”

    说完之后,他看着钟进卫,等待他的决定。

    但钟进卫并没有就他的建议给出结论,只是问了另外一个问题道:“现在锦衣卫在海盗中的卧底情况如何?”

    国公不下定论,刘兴祚也没办法,只能顺着钟进卫的问题回答道:“逃入东南亚的海盗一共有十六处势力,其中实力最强的海盗有八个。锦衣卫卧底在这八个海盗势力中都有,只不过混成大头目的只有两人。”

    钟进卫想了一下,还是对刘兴祚摇摇头道:“还是我刚才的话,动用海盗中的锦衣卫卧底,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动。你这个提议不成,我不赞同。”

    当他说完之后,看到刘兴祚脸上的疑惑和不甘,知道自己没说清楚理由,他就不会服气。

    于是,钟进卫就对刘兴祚解释道:“我之所以这么说,并不是我武断得出的结论。”

    “不敢。”刘兴祚一听,连忙表态道。

    钟进卫不管他的表态,给他分析道:“第一,锦衣卫卧底的实力并不强,如果动用这支力量,引导海盗去攻击荷兰人的战舰。会不会去不知道,就算海盗真去了,这成不成功也不知道;这万一要成功了,对海盗的好处又有多少,不知道;这种买卖对于海盗来说不划算,锦衣卫卧底要是表现得积极,怕会被怀疑其用心。”

    “第二,我大明这么早在海盗中布局,打进去锦衣卫卧底,着眼的是整个东南亚,而不是交趾一处地方。如果都在交趾之事上暴露出来,对我大明来说,也很不划算。”

    刘兴祚听兴国公娓娓道来,他不停地在微微点头。不过与此同时,他的眉头也皱了起来。

    当钟进卫说完之后,刘兴祚不由得问道:“国公,如果不动用锦衣卫卧底的话,荷兰人会一直影响交趾阮氏。那我大明对于交趾的谋划,该如何是好?”

    钟进卫看着那处沙盘的港口模型,并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后,他忽然问道:“荷兰人的那两艏战舰一直停留在这里么?”

    说完之后,他还用手指了一下沙盘。

    “是的,国公。荷兰人好像也在图谋交趾,他们并不是简单地想做笔交易就走。因此,他们一直停留在那里,并没有离开的意思。”刘兴祚连忙回答道。

    钟进卫一听,双手一拍,大声道:“好,我有主意了。”

    这么大的声音,不但刘兴祚,连钟进卫散布在大堂内的护卫都向他看了过来。

    “国公,有何妙策?”刘兴祚眉头一松,惊喜地问道。

    钟进卫笑笑,走到了那张书桌边坐下,然后抬头对跟过来的刘兴祚说道:“你传消息给各路海盗中的锦衣卫卧底,让他们怂恿各路海盗在东南亚搞粮食,不管是买也好,还是抢也罢,都不用管,只要能搞到粮食,就运来大明换取燧发枪和火炮。”

    刘兴祚满心期待着国公说出怎么解决荷兰人的妙策,没想却听到这么一番话,感觉心头一下空空的,好像要吐血。

    同时,他对兴国公所说的这个事情也很不明白,忍不住问道:“国公,这是为何?”

    钟进卫伸出一个指头道:“第一,大明急需粮食,虽然我已经加过两重保险,但为防万一,多加第三重保险也是好的。”

    接着钟进卫又伸出一个手指道:“第二,海盗有了我大明的枪械火炮,在东南亚的武力会更强。他们把东南亚搞得越乱,对我大明就越有利。”

    最后钟进卫还伸出一个手指道:“第三,让锦衣卫卧底通过这次的粮食换军械,彻底上位,控制最多的海盗势力,暗地里为我大明服务。”

第八百三十七章 运筹帷幄

    “这。。。这怎么做?和我大明做这买卖,海盗敢么?”刘兴祚一时没想明白,不由得问道。

    钟进卫放下手,笑着对刘兴祚说道:“当然不是和我大明直接交易,这得有个中间人的。”

    “中间人?”刘兴祚的脑袋上冒出了一个问号。

    钟进卫点点头,肯定地道:“对,中间人,刚好有这么一位中间人,可以让海盗都不会怀疑到我们大明官府身上。”

    “谁?”刘兴祚忍不住追问道。

    “郑芝虎!”

    刘兴祚听了一愣,他没听说过这个名字。不过从名字上面来看,猜出和郑芝龙有关系。

    钟进卫也不等刘兴祚再问,就主动开始解释了:“郑芝虎是郑芝龙的弟弟,他们一家以前就是海上霸主,和各方海盗势力有扯不完的恩怨情仇。郑芝虎最近被我提为广州水营守备,领三艏西式战舰归市舶司直辖。”

    “我回头会发布一个告示,让所有人都知道。我非常重视海上的缉私,将为郑芝虎配备燧发枪和新式火炮。这么一来,他和原本的海盗,比如锦衣卫卧底接触,并dao卖军火就成了可能。”

    “如果不是很方便,可以通过郑芝虎认识的中间人再倒一手,以增加海盗交易的安全感。只要第一次成功交易之后,海盗就会相信交易的安全性而继续交易下去。当然,这个就让郑芝虎兄弟俩自己评估,是否需要他们再去找一个中间人,找什么样的中间人。”

    刘兴祚听兴国公这么解释,连连点头。不过心中还是冒出一个疑问,他问钟进卫道:“国公,那郑芝虎他们要求用粮食来交换,这会不会被海盗所怀疑?”

    钟进卫一笑,摇了摇头道:“理由都可以随便找,只要交易能成就是最大的说服力。比如说东南亚别的势力都通过粮食和大明交换到军械,而朝廷也明令说了多少粮食能交换军械。这么一来,对于郑芝虎或者他的中间人可以说,用粮食来交易,他们自己也安全。”

    “他们之所以这么做,只是要中间赚一笔而已。如果海盗有本事,让他避开郑芝虎来和大明交易也可以,但海盗显然不敢。”

    刘兴祚一听,这个理由确实可以。不过又和刚才兴国公之前所说的话有点冲突,他提醒钟进卫道:“国公,刚您说是郑芝虎他们倒卖军械的,这下又变成了粮食换购,中间吃差价了。这。。。?”

    钟进卫笑笑道:“可以两者结合起来啊,单纯一种也不符合海盗们唯利是图的本性。”

    到这时,一名锦衣卫校尉才端了茶上来。刘兴祚也已经搞清楚这个问题,就放在了一边。他给钟进卫解释道:“国公,这里没有客人到来,因此上茶就慢了,还请海涵。”

    “嗯,该罚,有椰汁么,来一个尝尝鲜,好久没喝那东西了。”钟进卫笑着,先灌了一杯茶水,然后主动要求道。

    刘兴祚听国公和自己开玩笑,他也笑了,连忙道:“有,有。”

    不一会,不但钟进卫,连他的护卫们,每个人都喝上了椰汁。这种原味椰汁,很多北方的护卫喝不习惯,但国公却喝得很享受。

    刘兴祚见国公喝完了,露出舒服的样子,就向钟进卫猜道:“国公,那荷兰人的事情,是否是调郑芝虎的舰队前去剿灭之?”

    “对,我就是这个意思。”钟进卫赞赏地点了点头,肯定了刘兴祚的猜想。

    然后他转头给顾百川下命令,让他速调郑芝龙两兄弟率领他们的西式战舰前来湛江听令,同时也可以告知他们两人,大概是什么任务,让他们有所准备。

    没一会,一名番役快马从这处庄园驶出,往广州方向绝尘而去。

    在大堂内,刘兴祚却还有疑问,他向钟进卫请教道:“国公,下官怕荷兰人的动作太快,他们的火器肯定已经交接给交趾阮氏,会打破交趾目前僵持的局面。这该如何是好?”

    钟进卫听了,站起来走到交趾地图前。看着地图上标注着交趾南北两方的交战态势,想了一下才回答刘兴祚道:“没关系,现在北方郑氏的地盘够大。南方阮氏就算有了荷兰人的火器,也不会那么快就灭了郑氏。”

    “用于东南亚的火器已经南运,等到了之后,就马上和郑氏交易,这样对我大明反而更为有利。”

    “啊,更为有利?”刘兴祚一听国公这话,忍不住有疑问。

    钟进卫把目光从交趾地图上收回来,转头看向刘兴祚说道:“对,荷兰人的火器不但只是火绳枪,而且射程也不远,只是做工精良而已。我大明的燧发枪一亮相,必然能完克荷兰人的火绳枪。在郑氏危急关头交易,不但能抬高价格,还能让郑氏更爽快交易。”

    刘兴祚在钟进卫还没说完的时候,就已经明白了其中的好处,连连点头表示赞同。

    不过钟进卫说了之后,还是再次对顾百川道:“再派个人前去催押送燧发枪的负责人,要他以最快的速度运来广东。交易燧发枪的时间,必须控制在一个有利的时间段内。燧发枪到了广东之后可以先不交易,却不能在路上耽搁而影响了交趾布局。”

    “是,国公。”顾百川在边上听了多时,也明白燧发枪运到广东的重要性,因此马上就去安排这事了。

    刘兴祚趁着这个机会理了一遍钟进卫的思路,在钟进卫转头看向他时,主动说起后面的安排道:“等到荷兰人被郑芝龙的舰队打败之后,又可以安排在阮氏那边的厂卫和郑芝龙唱戏,在阮氏吃到燧发枪的苦头之后,再高价卖燧发枪给他们。国公,是否是这么安排?”

    钟进卫笑着点点头,确定道:“对,就是这个思路。刚才所说的都是一个大概想法,我们再仔细商讨下这中间的细节。等郑芝龙到了之后,再进行补充。这交趾的局势,一定要在我们大明的掌控之中。”

    “是,国公。”刘兴祚斗志昂扬,大声地应道。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影响一个国家的兴旺衰败。这种事情,对于一个男人来说,都会感到非常的有成就感,刘兴祚自然也不会例外。

第八百三十八章 粮食危机始解

    钟进卫在湛江的这处庄园等了大概三天左右的时间,郑芝龙两兄弟就从广州赶过来了。

    郑芝龙一见钟进卫,就兴奋地说道:“国公,什么时候可以出发交趾?”

    钟进卫见他这个样子,便知道郑芝龙肯定记挂当初被荷兰人阴了他那庞大舰队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