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借天改明 >

第319节

借天改明-第319节

小说: 借天改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五百一十八章 我也是凡人

    钟进卫并不知道因为自己就这么走了一趟玻璃研究所,最终使宋应星得到启发,发明了高倍镜片。

    他在次日一早,就来到京营提督衙门办公。他准备计划下新军现在有了燧发枪,要训练一段时间后让死营来检验下效果如何。

    谁知他的屁股还没坐热,就听到说新军炮营教官贡得萨前来求见。

    钟进卫有点奇怪他来找自己干嘛,难道是被燧发枪震撼了,前来恭维下?

    他想着不由笑了下,没有火炮就不等于能闲,基础内容难道都教完了?

    钟进卫决定一会好好教训下他,让他安份做好本职工作。要知道,在新式的铁范铸造方法之下,火炮会很快完成。

    贡得萨上了大堂,用新式军礼敬礼道:“属下贡得萨见过侯爷。”

    钟进卫没有抬头,仍然看着案上的计划书问道:“找我有什么事情?”

    贡得萨对钟进卫的反应也不以为意,侯爷事情多,百忙中接见自己已是不错了。

    “侯爷,新军这燧发枪真是不错,到了战场上绝对威力巨大,真让属下大开眼界了!”贡得萨的脸上露出由衷地佩服。

    这让一边的护卫们暗自心爽,以前的火器都要从佛郎机进口,现在他们却佩服起大明的火器来了,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钟进卫听贡得萨果然是闲得发慌,竟然跑过来拍马屁了。虽然他听得也爽,但现在时间还没多到能聊天打屁的时候。

    于是,钟进卫抬起头来,稍微冷着脸道:“你来找我就是为了夸下燧发枪?”

    贡得萨也是一个机灵人,看出钟进卫好像不是很高兴,连忙解释道:“侯爷,属下来求见主要是想提个建议。”

    “哦?”钟进卫一听,饶有兴趣地放下了手中的活计,看着贡得萨问道,“对这燧发枪,你有什么改进的建议?”

    贡得萨一听,连连摇头道:“侯爷误会了,燧发枪很完美,属下没有意见。”

    不等钟进卫再问,他马上接着解释道:“属下训练的炮兵也在训练燧发枪的使用,属下对此有不同的看法?”

    钟进卫一听,原来是对炮兵练燧发枪有意见。看来是自己误会他了,于是钟进卫鼓励贡得萨道:“有什么看法,说来听听,说错了没关系。”

    贡得萨一听,原本还有点忐忑地心一下就定了下来,当即回答钟进卫道:“侯爷,属下认为,炮兵的使命是打炮。火炮和燧发枪都是远程火器,功能有重复,训练炮兵用燧发枪并无多大意义?”

    钟进卫一听,眉头一皱,不由问道:“要是被敌人冲到炮兵阵地,那就任由敌人宰割?”

    贡得萨听了摇摇头道:“当然不是!属下在山海关见过一种武器,叫三眼铳,属下认为这种火器就很适合作为炮兵的防身武器。”

    钟进卫听他这么一说,心中猛地醒悟过来,自己之前执拗于燧发枪而没有考虑其他武器。

    虽是如此想着,但他嘴上还是问道:“何以见得?”

    贡得萨的身子站得笔直,在中兴侯护卫们的注视之下,信心十足地回答钟进卫道:“三眼铳的优势是装填完毕后,能连发或者单发三次,能有效阻止敌人靠近。唯一不足是射程太近,准确度不高。但这个缺点对于炮兵来说,却不算是缺点。因为只有敌人冲到近前时,炮兵才有可能使用三眼铳,也就不会被这个缺点影响了。”

    钟进卫听得连连点头,赞道:“不错,说得有理。”

    贡得萨一听,更是来劲了,继续补充道:“放完三枪之后,三眼铳还能抡起来当大棒使用,也可与敌拼杀。”

    “好,好,好!”钟进卫连说三个“好”字,他满意地对贡得萨道:“不错,就你这个建议,就记你一功。我马上让兵仗局调一批三眼铳来,换掉炮兵手中的燧发枪。”

    贡得萨听得眉开眼笑,自己的建议不但采纳,还要记一功。当即辞别钟进卫,高兴地回营地去了。

    钟进卫看着贡得萨出去的背影,想了一会,侧头问一边的护卫们道:“对大明的火器,你们应该比一个葡萄牙人熟悉多了。怎么他都发现这个问题了,你们就没有一个人提醒我?”

    不管是他的随从还是东厂番役,听钟进卫这么一说,一个个涨红了脸,不敢看他。

    “顾档头,你平时不是很精明的么,难道也看不出来?”钟进卫直接点名问道。

    顾百川不好意思地抬起头,看向钟进卫道:“侯爷,属下以为侯爷这么做定有深意。”

    钟进卫听得无语,敢情还是自己平时表现太优秀的缘故。

    他沉默了一会,接着把护卫都招到了面前,然后语气诚恳地说道:“其实我也是一个凡人,不可能事无巨细,都算无遗策。就算是诸葛亮,他再厉害也有失街亭的时候。因此我要求你们。。。”

    钟进卫看着一张张熟悉地面孔,看着他们眼中的诧异,接着道:“如果我有做得不合常理的地方,或者你们觉得做得不对的地方。可以向我提出来,至于是否采纳就看当时的情况。这样有助于我查漏补缺,明白么?”

    上官对属下忽然有这种要求,这是他们没有听说过的事情。因此他们虽熟悉钟进卫的为人,知道这不是矫情,可还是稀稀落落地答应了一声。

    钟进卫听得很不满意,大声地再次问道:“明白么?”

    护卫们已经见多了侯爷和新军之间的对话,此时听到钟进卫的大声问话,终于也响亮地回答道:“明白!”

    钟进卫点了下头,这还差不多。

    自己没有请幕僚,也不喜欢古代那些和自己没有一点交集的幕僚。因此就把这些和自己朝夕相处的护卫当参谋用一下,如果未来有必要,再搞个参谋处好了。

    钟进卫想到这里,正想表扬下他们刚才的回答时,又有衙役进来禀告:“侯爷,外面来了一些军头,说是侯爷的手下,已完成任务回来报到了。”

    钟进卫听了一愣,自己好像没有派部队外出执行任务啊?他当即问道:“有多少人?”

    “就十三名骑卒。”衙役回答了一下,然后又补充了一句,“风尘仆仆地,好像赶了远路。”

    “为首的叫什么名字?”钟进卫隐隐知道是谁了,马上又问道。

第五百一十九章 一路向西

    “他自称胡浩。”

    “快让他们进来,是我的手下。”钟进卫一听,连忙吩咐道。

    他想起自己安排胡浩这队夜不收继续随同锦衣卫校尉一起护送军饷往西,算算时间,已经很久没见了。

    没过一会儿,胡浩等人进入大堂,看见中兴侯坐在堂上,纳头便拜:“属下参见侯爷。”

    钟进卫笑着抬手示意道:“无须多礼,快快起来。”

    胡浩一行十三人听了一起站了起来,动作迅速,显得干脆利落。

    钟进卫看得暗暗点头,不愧是精锐的夜不收。他想问下情况,但看他们那样子,想必很累了。

    这支夜不收当初救了他的性命,钟进卫对待他们自然与众不同,他当即说道:“我正在编练新军,你们就安排为新军中的夜不收队,编制暂为百总吧,所缺兵额可到死营去挑选。”

    胡浩之前虽不知道新军到底如何,可他可以去死营挑选手下,那岂不是说新军会比死营更精锐?

    胡浩大喜过望,当即又想跪倒拜谢。钟进卫只好再次摆摆手拦住了他,然后对轮值的孙可望道:“你带他们先去新军营地休息,一并给他们介绍下新的军规。”

    孙可望看看这些兵头,不明白为什么叔父对他们这么客气。不过他也不敢问出这种问题,抱拳回答道:“是。”

    钟进卫安排完了之后,又转回头对胡浩道:“你们先过去,等会我忙完手头的事情再去找你们。”

    “是,侯爷。”胡浩带着手下答应一声,便随孙可望出去了。

    他们是快马赶回京师,这时间已快中午,肚子早已饿得咕咕叫了。

    中兴侯这么体贴他们,让他们心中都暖暖的。

    吃过中饭后,钟进卫来到新军营地,探望胡浩一行人。

    胡浩等人早已被新军的种种新规搞得晕头转向,见到钟进卫,虽不敢问,却是一脸的惊奇。

    钟进卫学后世领导探访属下,在一个营房内坐成一圈,开个交谈会。

    “地方军队如何,军饷可都发放下去了?”钟进卫先问胡浩道。

    胡浩对于这种交谈方式颇为不习惯,身子绷地紧紧地。听钟进卫一问,就赶紧回答道:“侯爷,越往西,军队越穷。要不是这次军饷及时发放下去了,属下觉得很可能会有兵变。”

    他虽比较紧张,但知道钟进卫的为人。因此说事情的时候,都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

    钟进卫听得点点头,这点和他从后世带来的印象差不多。他想了一会,再次问道:“当地的百姓生活如何?”

    胡浩想了会,才谨慎地回答道:“属下的任务是护送军饷,因此一直待在军中。任务完成就马上返回了,对当地百姓的生活并不如何了解。如果仅凭路上所看到的情况估计,恐怕和秦晋之地的百姓差不多。”

    钟进卫听得有点沉重,这种情况他有预料。但不管如何,他还是希望从去过的人嘴里能听到一点好消息。

    一边的郭延中见中兴侯的态度和蔼可亲,没有一丝架子,仿佛聊家常一样问着事情。现在听到胡哥的回答并不全面,他就忍不住补充道:“侯爷,那些很西边的百姓很少务农,都是行商为活,只是现在好像他们的生意并不好。”

    钟进卫听了点点头说道:“是哦,这条原本是丝绸之路,都靠着这来往商人过活。现在商路不同,日子自然就难过了。”

    说完之后,他便沉思起来。

    想着等建虏的事情有个了结之后,是不是把这条商路重新打通,或者直接把大明的势力再往西拓展,重现盛唐疆域。

    想想好像比较热血,不过现在他当上位者久了,知道要往西拓展疆土,不是那么容易,要涉及到方方面面的事情。

    但只要有条件,他也不介意向崇祯皇帝建议,往西去打下一片疆域。至少要占据后世的新疆,那可是煤田所在。

    想到煤田,钟进卫不由又想起俄罗斯的油田。后世俄罗斯的经济再差,却依旧能靠着出售石油重新活过来。

    他并不记得俄罗斯的油田具体分布,但大概还是知道一点,就是以乌拉尔山脉为界,在其东部也有很多油田。

    等以后腾出手来,有能力的话就把乌拉尔山的东部都占了吧,算是给子孙后代留一份财富。

    钟进卫想着想着,两眼就开始发直,幸好口水没有留出来,否则就在属下面前丢大脸了。

    他这种习惯性的发呆,对于熟悉他的人来说,已是见怪不怪了。

    他们知道中兴侯是在想事情,因此都没有打扰他,静待他自己回过神来。

    过了好一会,钟进卫才从意淫中回到现实,发现周围的人都拿好奇地眼睛看着自己,不由稍微有点尴尬。

    他当即转移注意力,问胡浩道:“你们一路回京师,有什么特别的见闻么?”

    胡浩听了,马上回答道:“侯爷,这路上最大的事儿就是修路,属下发现这次修路和以往见到的不一样。”

    “哦,有什么不一样?”钟进卫一听,连忙问道。

    胡浩面上露出一丝微笑,仿佛是一边挖掘记忆中久远的事情一边回答道:“在以前,属下见到的修路,各地的官府不情不愿,服役的民夫怨声载道,因为每一次往往会让一些百姓家破人亡。可这次却不同。。。”

    钟进卫听了,忍不住打断胡浩的话问道:“如何不同?”

    他是非常想听听,这次费尽心思搞出来的修路,在大明今后大战略中重要一环的修路,在民间的反应到底如何?

    胡浩没有被钟进卫打断而感到不快,继续说道:“属下看到各地百姓都很踊跃地参与到修路中去,单是属下经过时,看他们那脸上的神情,就知道他们非常愿意来修路。这事情当真是奇怪之极,让属下百思不得其解。”

    胡浩手下的夜不收也都赞同地点点头,表示他们都同意胡浩的话。

    钟进卫听了呵呵一笑,胡浩他们可能是因为急于赶路,因此并没有停下来八卦一下原因所在。

    看来自己竭力安排的修路待遇,确实比较不错,激发了民工的积极性。

    钟进卫也不向胡浩点明,继续聊了一会之后,才站起来道:“今天你们就好好休息吧,明日就去死营曹将军处要人,我已派人跟他说过此事。”

    胡浩听得满心欢喜,当即回答道:“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