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天改明-第19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太极一听,猛地一拍面前的案几,震得上面的盘碟“哐当”乱响,他却丝毫没有顾及,对范文程说道:“范卿你真是朕的好奴才,朕差点忘记了,朕马上下令从这十数万人中收集工匠,看是否会有铸造火炮之人。”
在原本的历史上,还真让他找到了一个会铸造红夷大炮的人,这个人名叫王天相。其造的火炮还用到了后来的大凌河之战中,为建虏做了很大贡献。
皇太极顾不得再继续用膳,马上把命令传达了下去。
但现在的情况是掠到的人口都已分发下去,一时半会想找到的可能性很小。
皇太极也有心理准备,并不着急。他想到自己有可能也会拥有红夷大炮,那么将来攻打明军城池必将易如反掌,想到高兴处,他对范文程道:“看来朕以后凡有事都与你这奴才商议之,则必有所获啊,哈哈哈。”
范文程一听,心中暗喜,表面却是装出惶恐之状,离席跪辞,不敢受此赞赏。
其他人等虽有嫉妒,却也不敢破坏目前这和谐的气氛,甚至还插话捧场,一时之间,殿内其乐融融。
有句俗话说的好,快乐总是短暂的,这话对这个位面的建虏也同样适用。
一顿饭没吃完,殿外连滚带爬地跑进来一个亲卫,跪在地上,惊慌失措地道:“大汗,败了,败了。。。”
皇太极刚才还很舒畅地心情一下就没了,沉着脸喝道:“掌嘴。”
那亲卫一听,愣了一下,看到皇太极的胖脸上都要结冰了,想起大汗的威严,连忙自打起嘴巴,“啪啪”地声音在空旷的殿内分外响亮。
范文程从没见过皇太极的亲卫会如此惊慌失措,知道是发生了大事。现在这个亲卫已经回过神来了,他就向皇太极道:“大汗,他已知错了,是否先让他把话说完?”
皇太极阴沉着脸点点头,他在这时间内已经想过,亲卫说的很可能是关内的军队败了。
他对此也有心理准备,虽说还是有失望,却并不出乎意料。就像一个赌徒,赢了很多钱后,又从利润中拿出一部分去赌一把赔率高的玩法,如果能赢就最好了,不能赢得话也不会有多大损失。
“讲。”皇太极吐出了一个字。
亲卫一听,如释重负,放下了打脸的手,磕了个头后抬起已肿了的脸,看向皇太极,禀告道:“大汗,关内的军队被明军打败了,硕托贝勒已快到盛京城外。”
皇太极一听,心中暗叹了一下,却并不慌乱道:“这点小事就慌成这样,如何做得朕之亲卫,和硕贝勒呢?”
“不,不是。”亲卫并没有为自己的命运担忧,回答皇太极道,“阿敏和硕贝勒被明军生擒,八千大军只回了三千不到。”
“什么!”皇太极一听,身体“霍”地一声从座位上迅速站了起来,发胖的身子撞到了案几一角,把案几撞到了一边,上面的盘碟摔到地上,“噼里啪啦”地响成一片。
范文程等人也是一脸吃惊地看向那个亲卫,怀疑这亲卫是不是搞错了,大金可从没有过如此损失惨重的败仗。
倒霉的报信亲卫只好把话重复说了一遍,要不是败的如此之惨,他身为大汗的亲卫也不会如此惊慌失措。
皇太极其实知道,如果自己不派援军的话,关内的军队迟早是扛不住明军连续的攻击。
他一直以为关内的军队就算打不过明**队,也能安然逃回来。用投降的明军为掩护,八千大金的子弟兵,要想回关外,那根本就是易如反掌的事情。
可现实却完全出乎意料,损失之重让皇太极一时不知道如何是好。
这时,殿外又传来一阵急促地脚步声,一群人涌了进来。
第三百零五章 辽东汉人的希望
人未到,就先听到一片杂乱的声音:“大汗,大汗,出事了。”
“老四,阿敏被明国生擒了!”
“怎么会死那么多人呢?”
“。。。。。。”
一伙人出现在殿内,皇太极的亲卫自己也是慌乱,根本就没阻挡这群人。就算他们有这个心,在这个时候也起不到啥用。
皇太极一听声音就知道是其他大小贝勒来了,他心中微微有点奇怪,这些人怎么一起来了。
莽古尔泰一见殿内的情形,不由怒道:“老四,阿敏都被明国人抓了,你还有闲心在这里和这些汉狗吃喝玩乐?”
皇太极听得心中一气,老子又不是听到消息后吃的,这老三的嘴巴乱喷,迟早要你好看。
“朕也刚收到消息,还不知道具体的情况,你们有谁知道?”皇太极见到这群兄弟后,一反刚才的惊慌,反而沉稳了下来。
多铎出言嚷道:“我们正准备出城狩猎,就遇到报信的探马,因此才知道一点消息而已。”
皇太极听了心里一沉,你们一起约了去狩猎,不会是想要搞什么鬼吧!但现在不是追究这个事情的时候,他走到殿中,对这群兄弟道:“走,硕托已快到城外,一起去看看。”
然后他当先走了出去,这些刚进来的人就跟着皇太极尾随出殿而去。
多铎走在最后,看到范文程垂头站在案几边,上面摆满了鸡鸭鱼肉。他一阵来气,走过几步,一脚踹到案几上,案几撞到了范文程的腿部才被挡住。
范文程的身材高大壮硕,并没有被案几撞倒,但案几上的菜碟都倾倒到了他的身上,染脏了他的裤子。
“大金勇士在外征战,你这汉狗却在这吃喝玩乐,反了你啊!”多铎一脚,一骂,心里略微好过了一点,才转身走向殿外,追他的兄弟们去了。
范文程屁都不敢放一个,只待多铎走出殿外之后,才用手拂了拂裤子。然后一边向外赶去,一边在心中安慰自己:我是读书人,不和这蛮夷一般见识。
盛京西门的官道附近,有一个村子。沿着官道两侧的农田,都是属于这个村子。
眼下这个时节,已经开始翻土播种了。但因为耕牛有限,兼之每家每户得到不少强壮的汉人奴隶,因此很多田地上都不是耕牛在犁地,而是几个衣裳褴褛地汉人在前头拉着绳子,后头一个扶着犁,努力地完成本该是耕牛来做的工作。
离官道不远地一处田埂上,摆着一张靠背椅,椅子的扶手上挂着一根鞭子,上面坐着的鞑子手里握着一个暖炉,带着一顶狗皮帽子,不时看下几处田地里的奴隶,监督着他们干活。
在靠近官道一侧的一块田里,拉犁的两个人中,有一个身材明显比较强壮的人,发觉身边的同伴好像有点力不从心,身子显得有点晃。
于是,他低声说道:“大玄,小心点身子,实在没力就装个样子,别让那个鞑子发现,我拉就成。”
唐大玄侧过头看了眼大汉,感激地道:“多谢谷兄弟。”
他原本是京畿之地一处城镇里的少爷,和他大哥唐敖一起被建虏掠来辽东。没吃过苦的两人在路上互相照顾着,硬是撑到了辽东。
但他们到盛京后被分到了不同的建虏手下,开始了独自求活的日子。唐大玄远没有同个建虏手下的谷满仓适应能力强,在吃不饱,穿不暖地这些日子里,要不是有谷满仓照顾,可能没法撑到现在。
“不用客气,大家努力地活下去,才有可能回到亲人身边。”谷满仓回道。
唐大玄比谷满仓悲观,他的兄长也被掠来辽东,他要首先找到他哥,然后一起逃回明国,这比谷满仓可以直接逃回明国要困难得多。
这里原本也是大明的土地,如今却在蛮夷手中,要想逃回关内的明国,这长达千里的路,基本就是一条死亡之路。
唐大玄想想就觉得有点绝望,不由得低声祈祷道:“要是王师哪天能打过来就好了。”
谷满仓一听,赶紧“嘘”地一声,然后抬头望了眼那鞑子监工,才小声道:“你不要命了,说这么大声。”
后面扶犁的那人摇摇头,没有说话。
谷满仓一边努力拉犁,一边看着地面小声道:“王师要能打来这里,还会被建虏攻到京畿之地么!别想那些不实际的了,想法子靠着自己的力量逃走才是唯一出路。”
唐大玄低声回道:“说得也是!”
辽东的汉人基本已经对明军绝望,不要说明军从来没有主动进攻过,连一个像样的胜仗都没有。就是再蠢的人,也不会对明军报以希望。
忽然,他们听到远处隐隐传来马蹄声,不过并没有人抬头张望。一则会惹来鞑子的鞭子,二则不用抬头看就知道肯定是建虏。
只有坐椅子上的那个鞑子有点无聊,侧过头望向声音来处。
忽然,“哐当”一声响从田埂处传来,让谷满仓和唐大玄有点好奇,又听到身后扶犁的人也传来一声“啊”,两人知道出了情况,连忙抬头看去。
他们发现那个监工鞑子正望着官道在发呆,手中的暖炉丢地上也不觉得。
“你们快看官道上。”扶犁的人叫猴子,身子瘦小,但声音却不小,嚷大声了一点,却没惊动那监工鞑子。
两人有点诧异胆小的猴子也敢发出这么大的声音,转过头看向官道上,发现有一支建虏军队正往盛京而来。
从来没出现在建虏军队身上的一个词映到了所有人的脑海中:丢盔弃甲,狼狈不堪。
在他们的印象中,这种情形其实很常见,但应该是出现在明军身上,现在怎么会出现在建虏军队身上,让人匪夷所思。
紧接着城门处也传来大群的马蹄声,这下子谷满仓和唐大玄等人就没再犹豫,不顾可能会受到鞑子监工鞭打的责罚,转头看过去。
他们看到出城的是鞑子高官,好像是鞑子的大汗带着一群贝勒之类的人物,迎着那支军队而去。
唐大玄瞧地心情飞快地好起来,给谷满仓小声地开着玩笑道:“你看他们的脸,如果拨一脸盆水过去,绝对能结冰。”
谷满仓还没笑,身后的猴子“扑哧”一声先笑出来了,然后马上发觉不对,赶紧又憋了回去。
鞑子的两方人马刚巧在离谷满仓他们最近的官道上相遇了,让谷满仓他们能看得更清楚。
那支狼狈而来的军队中跑出一个人,跑到奴酋面前,滚鞍落马,跪在地上磕头。
一群鞑子围了上去,你一句,我一句的发问,全然没有一个上下尊卑。
唐大玄心中暗自鄙夷,蛮夷到底是蛮夷,能无视一国皇帝,像村姑八婆一样围着人叽叽喳喳地发问。
跪地上的人被问得有点发晕,看看这个,望望那个,不知道先回答谁的问题。
最终还是奴酋皇太极伸手一拦,然后发问,那跪地上的人才开始对答起来。
他们离得虽然不是很近,但一来猴子的听力很好,二来这些鞑子说话根本就没有顾忌,让猴子断断续续听到了一些话。
谷满仓是知道猴子这本事的,他自己听不清楚,就转身小声问猴子道:“他们说什么,快给我们讲讲。”
猴子一听谷满仓说话,急忙摇了下手,示意他不要打扰,然后继续凝神倾听。
唐大玄和谷满仓两人很是好奇,却又不知道是个什么情况,急得很想冲过去听听,这支建虏军队为什么会如此狼狈,到底是何方神圣能让建虏吃大亏?
建虏并没有在官道上站多久,奴酋开始转身回城,而那支军队除了两个人之外,都拐了个方向,往城外远处的一座建虏军营而去。
唐大玄见此情形,就赶紧瞄了一眼那鞑子监工,发现那监工已经回过神来了,往地上去捡暖炉。
于是,他连忙扯了下谷满仓,然后又开始拉犁耕地。
唐大玄不知道从那来了力气,拉得格外卖力,感觉犁地的速度都快了好多。
那鞑子监工显然也看到他们几个人刚才偷懒了,拿着鞭子走过来,对他们三人一顿抽打。一边打一边骂,好像是把心中的不愉快发泄到了他们身上。过了一会,才回到田埂椅子处去。
三个人虽然被打了一顿,但对他们来讲,他们的心情和以前挨打之时的心情完全是两个样子。根本没有理那个鞑子监工,等他走了之后,一边卖力犁地一边低头小声地问身后的猴子:“到底是啥情况,说来听听。”
猴子微低着头,看似专心地扶着犁,眼睛却瞄那监工鞑子,发现那鞑子没注意到他们,就低声道:“这些鞑子驻守关内,八千人马被杀得只剩眼前这点人了,好像还死了一个叫阿敏的人。”
“啊!”唐大玄一听,失口发出了声音。
声音有点大,吸引了那个鞑子监工的注意,他急中生智,装作是脚歪了下,低身摸了摸脚,然后又努力拉犁,才让那个鞑子把头转了回去。
谷满仓低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