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夫当国-第27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绝,只能硬着头皮点头答应下来。
午夜十二点,大谷喜久藏在旅顺司令部阅兵台执行切腹,然而在介错阶段神尾光臣果然还是失手,未能一刀斩断大谷喜久藏的头颅。大谷喜久藏饱受着双重剧痛,脸色涨红了一片,额头青筋凸起,却用最后一口气嘶声大喊:“天皇万岁。”
在大谷喜久藏断气之后,神尾光臣惭愧至极。此事自此成为历史上一次让人铭记的笑话。
随着福田雅太郎和神尾光臣分别接管第五师团、旅顺司令部之后,辽东日军立刻展开了前线整顿工作,并且主动与营口辽东统X战总司令部取得联系,约定双方分别派遣专员前往奉天,磋商双方退兵的事宜。
正是因为辽东日军这一系列的变动,北京外交部公务招待所的谈判会议进展情况,立刻发生了一连串重大的转折。首先是在十六日这天,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会见日本驻华公使日置义,要求日本尽快达成与中国的和谈。
原来就在过去的几天时间里,由于中国国内与日俱增的反日情绪,继而还连累到了英国、法国、俄国等在华利益。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更不知道究竟是什么人在兴风作浪,居然在背地里煽动情绪激动的中国国民,开始向英法等协约国的公使馆、领事馆发起抗议,甚至声称如果英法继续纵容包庇日本,中国国民将会发起针对英法俄三国的罢工和抵X制商业等方面的行动。
从十月二十八开战到今天十一月十七日,中日交战也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但是根据每天都在更新的统计情况,中国国民在政府、士绅和政治活动家们的号召之下,针对日本公司、工厂进行的罢工,以及持续的抵X制日货,已经直接导致日本尽千万日元的经济损失。
日本政府之所以急着派遣外交副大臣来华救火,经济遭到遏制同样是不容小视的原因之一。有鉴于此,英法俄三国都不想重蹈日本的覆辙,而且他们都知道中国人一旦闹起情绪那还是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欧洲战场应付不暇,远东这边可不能再出什么乱子。
迫于各方面的压力,日本外交代表谈不可能再继续拖延或者坚持不退让。
但是对于中国方面要求交回辽东半岛已被军队占领地区,这一点日本是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双方又争执了两天的时间,最终达成初步协议,中日于辽东立刻停战,并且日本允许将盖州到岫岩以北的地区还给中国,然而丹东到东庄等沿海地区,依然要归还于日本。
至于旅顺租期问题,磋商之后暂定于一九四零年归还于中国。中东铁路路过岫岩、盖州的路段主权移交给中国,但仍然有日本公司承办运营。交还给中国的辽东土地,原有日籍居民继续保留十年的居住权,其他居民则可以通过中日外交代办机构协商,一次性签订移民日本或者归还中国国籍的手续。
中日双方共同签署辽东和平协议,规定辽东“十年停战期”,双方都不可在彼此界限三十里之内驻扎军队,以确保不会再发生诸如此类的军事摩擦。
关于中国军队纵火焚烧丹东一事,中日双方都互相指责,可是一时半会也都没有搜集到足够的证据。最终日本方面也只能忍气吞声,决定不予追究这件事,不过却额外的要求中国方面无偿释放辽东战场上的俘虏,并且对目前俘虏中伤员进行妥善安置。
………
【奇怪,‘抵’‘制’都被和谐了】
正文 第15章,战后狂热
互联网 更新时间:2013…5…12 8:38:02 本章字数:3114
辽东战争最终没有被称为是一场战争,在后世仅仅当作是一次“突发事件”。
不过从“突发事件”之前的收复青岛主权,再到整个事件为捍卫国家主权和荣誉的过程,无一不是彰显了北洋政府的正面形象。在随后袁世凯于新华门瀛台发表的演讲,更是为北洋政府和中央军做足了美化工作。
各地报纸纷纷大发文章称赞北洋政府的民族大义和中央军英勇保卫国家,不管是政府安排的喉舌,还是更多自发刊登相关报道的报馆,这些消息和内容都能够让全国民众接受。就连远在日本的孙中山也不得不发出通电,表扬袁世凯的“英明果断”。
收复青岛租界的主权已经可谓是近百年中国首次成功清洗过往耻辱之举,前清几十年没能解决的难题,终于在北洋政府时期有了一个关键性的开端,怎能不让全国人民感到激动?而通过与日军正面作战的军事行动,又将刻骨铭心的甲午战争之耻辱得以挽回,更是让普天之下恢复对中央政府的希望和对中央军的信心。
这是一次历史壮举,也是改写整个中华民族困境的壮举。
近代中国的老百姓最缺乏的几项东西当中就包括“自信心”、“希望”,当一个饱受质疑的中央政府给了人民希望和信心,这就好比在黑暗中忽然举起了一簇火把,就算不能照亮全部的黑暗,但是也给人们指出一个方向。
再加上在袁世凯的授意之下,北洋政府所操控的喉舌,以及在全国各地奔走活动的筹安会,北洋政府的正面影响力更是登高一层。尤其是袁世凯个人的形象,被各方面吹捧的如同星月一般高高悬空,很快就成为了全中华民族的“复兴领导者”、“中华富强的导师”,诸如此类这般的伟岸。
不仅如此,由于筹安会的积极活动,民间对国体一事也渐渐有所意识,虽然还不是很清楚袁世凯即将推行帝制,但是也是事先做好了一定心理上的铺垫。
杨度在这段时间的活动中,主要就是在引导人们认识目前中国先行的政治体制和国体的弊端,比如说青岛一事袁世凯力主一战,可是因为国会意见的不和才拖拖拉拉许久;再比如说大总统本以个人命令打算继续向辽东增兵,然而也是遭到各方面诸多的反对,由此在作罢;又比如说,若不是因为很多条文需要通过各部门走程序,此次辽东一战原本可以一举收复整个辽东半岛。
这些言论当然大部分不切实际,可是对于基层无知的星斗小民们来说,他们听到的都是别人告诉的。再者又有目前大背景所制造的民族情绪氛围,很多人根本不会去仔细辨认真伪,反而跟着筹安会的这些声音一起,对目前政治体制和国体唏嘘不已。
不得不说,在袁世凯和筹安会的大手笔活动之下,又加上收复青岛主权和辽东战胜日本两件丰功伟绩,人们对袁世凯的崇拜渐渐到了狂热和迷失的地步。
尤其是在民族自信心得到重拾的情况下,又有一些不明就里的其他社会团体、政治组织开始大肆鼓吹民族主义。一时间“大中华民族主义”的气氛越渲染越浓烈,越浓烈便越有人去渲染。这本来不是袁世凯所意料的情况,但是却为袁世凯称帝带来了极大的助推力。
于是北洋政府在鼓吹帝制的同时,也开始将帝制与民族主义结合在一起,渐渐就变成了要想中华民族繁荣昌盛,就必须在中国推行帝制,然后以帝制来凝聚大汉族为首的中华众多民族,形成一个更为具象和团结的“中华民族”。
事实上不少有理智的学者对于目前国内气氛感到很有忧虑,一方面是帝制的风潮越老越浓,这种歪风邪气显然是不对的;另外一方面许多没见识的人无限制的吹大辽东一战,对中国未来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毕竟辽东一战根本算不得是正面与日本作战,中国目前的实力仍然很弱,绝不能让“天朝上国自居”的风气再次荼毒社会。
再一方面,在中国这个多民族的国家鼓吹“民族主义”肯定是有所不妥,尤其是那些高举“大汉族为首”旗号的人,简直就是在意图颠覆这个国家的团结性。一旦有一个民族突出出来,那其他民族势必就会矮一截,这种不平等的状况最终就有可能导致国家内乱。
只不过中国输了的太多也输的太久,这次“得来不易”胜利带来的冲击力实在太严重。在这样一个越来越狂热的大气氛之下,这些有理智的学者根本是人微言轻,甚至弄不好还会被扣上反国家、反民族的大帽子。
相比之下,西方许多国家的政治人物却对中国国内目前的情绪感到很放心。英法列强刚刚见证过中国收复青岛主权,又在辽东与日本强硬的对决,最终又收回了部分辽东领土,这实际上是一个信号。今天中国能从日本人手里夺回曾经失去的东西,明天也能从英国、法国、美国手里夺回。
索性就让中国人继续沉浸在这种幻想之中,没有之前那种如履薄冰的戒备心。等到欧洲大战结束之后,各国照样还能继续瓜分远东这块大点心。
尤其是日本,在刚刚付出一定代价之后,很快就能摆出一副慈和真诚的笑脸,不仅表面上对中国客客气气,内地里也还不停的鼓动、怂恿中国推行所谓的民族主义。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个民族主义就是一枚定时炸弹,一旦发展到一定程度势必会引起中国内部许多民族发生内乱,到时候便能坐收渔翁之利。
在十一月底剩下的十几天时间里,袁肃主要的工作就是针对辽东一战的善后工作,不单单是清算和抚恤阵亡将士,同时也要安排遵守“辽东十年停战期”条款,将各路部队后撤到三十里之外的地方。
他之所以没有反对“辽东十年停战期”条款,原因有二,其一所谓的“条款”都只不过是一张纸罢了,随时都能撕毁,其二就是这张纸本来就有许多漏洞可钻。他完全可以把部队撤出三十里之外,随后在最前线的几个诚实里大批量组建警察、民兵或者其他变相名义的军事力量,甚至还能培养几支“土匪”队伍潜伏在附近。
善后工作按部就班的进行着,日军的俘虏也都陆续送还到第五师团接应处。不过虽然俘虏放回去了,但是中国军队在战场上收缴的日军武器、军火甚至从俘虏和私人身上搜集的个人财物,这些可都是没有归还的。
为了纪念这次在辽东艰苦的作战,袁肃下令于盖州和营口分别建立烈士陵园和纪念碑,将所有阵亡将士的遗体统一安葬。所有被追人烈士者,其家属每个月都由原籍军队提供一笔抚恤金和一笔粮食,此事由后勤部全权监督和协助执行。有完善和持续的抚恤制度,这才能鼓舞士兵在前线英勇作战。
不仅如此,盖州烈士陵园在十一月二十九日这天完成第一期工程,迁入了四百名烈士遗体安葬。在这一天袁肃亲自来到陵园现场,一一为到场的烈士家属进行握手问候。随后他又在下葬仪式上发表演讲,一边称赞阵亡烈士英勇事迹,号令全军上下予以缅怀和纪念,另外一边也再三强调今后严格执行抚恤制度,对烈士身后事的照顾绝不能有任何含糊。
尽管整个仪式现场愁云密布、哀声遍地,伤心的气氛笼罩于全场,但是对于袁肃的一番很“实际”的讲话,却极大的赢得了到场参礼人们的信任。岂不说袁肃身为大总统侄子,又是辽东最高作战指挥官,能够亲自到场参加烈士的葬礼并与所有烈士家属握手问好,这已经表现出作为长官的一份责任和真诚。
以往打仗阵亡的士兵别说见不到长官来通知或者慰问,甚至连最基本的抚恤金都没有。
男儿参军入伍唯一能给家里带去的一笔钱是安家费,而这笔安家费几乎就算是把男儿卖给了军队,自此之后除非荣升军官,否则是死是活都不会再得到任何补偿。
可以说,正是袁肃治理军队才算是真正完善了近代中国陆军的抚恤制度,不仅条条文文写的很清楚,追认烈士的资格以及所享受的身后待遇,而且所有规定都由两套部门相互交替监督执行,确保有中饱私囊或者弄虚作假的情况。
在抚恤制度最后一页上,袁肃更是不避嫌的亲笔落书:“打牺牲者主意,必招人神共愤,非千刀万剐不足以平息吾恨。”由此可见对这套制度监管的决心。
………………………………………………………………………………………………………………………………………………
【本书已经在无线上架,各位大大也可以在手机上看了。】
正文 第16章,辽东善后
互联网 更新时间:2013…5…13 8:36:59 本章字数:3056
十二月二日,袁肃将营口总司令部撤往奉天,既然辽东战事已经结束,他也应该挂印辞官,不过毕竟此次中日冲突留下了一个不容小视的隐患,陆军部还是决定保留总司令部的一些单位留驻在奉天,以备不时之需。
到奉天之后,袁肃与蒋百里、赵山河、陈文年、田文烈、朱泮藻等人召开了一次中央军的战后会议,首先是合算此次作战的战损,其次则是论功行赏,再者也就是对中央陆军第二师、第五师以及奉天十七师的新防区划分。
按照总统府和陆军部三天发回来的指示,此次中央军在辽东作战是包含一定政治目的,那就是将中央势力拓展到地方,谨防东三省会像西南诸省那边拥兵自重。所以尽管第二师、第五师都是近畿部队,但索性也就趁此机会常驻在东三省。即便不常驻,也要坚持度过目前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