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冰之旅 作者:张胜友-第4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海南,中国大特区
字幕
公元一九八八年四月十三日,海南建省办大特区。
追溯历史,从清代的张之洞、岑春煊,到孙中山、徐成章、陈策、冯白驹都曾
力主海南设省。然而,海南省在祖国母体历经了整整一个世纪的孕育……
序
当历史赋予她一次机遇,犹若奏响一部辉煌的交响诗——长歌浩叹,空谷和鸣,
千回百转,韵律悠长。
她象征一种信念,塑造一种风格,诠释一种启迪,揭示一种全新的生命意识。
无论对于海南,对于中国,对于勃兴于20世纪80年代的社会变革运动,都将是
一次壮行,一次关于政治学、经济学。未来学意义的探索。
机遇与挑战——就这样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南中国的这一方热土……
推出片名
第一集 荒岛梦圆
海风吹拂2000年。
星换斗移,沧海桑田,潮起潮落,世纪更迭,孕育出了这一片神奇的土地。
这是一个阳光岛——她地处中国的最南端,既被大海拥抱,又被太阳拥抱,夏
无酷暑,冬无严寒,阳光明媚,海韵椰风,摈榔树、油棕树、椰子树尽情地展示着
南国风姿,岁岁年年花果飘香。
这是一个神秘岛——她作为中国的第二大岛而孤悬海上,汉、黎、苗、回、壮
等多民族聚居于此,竹楼掩映,村寨错落,世世代代刀耕火种的农民和摇橹拖网的
渔民,度日与经年地在这块岛屿上编织成一幅安宁、祥和、封闭及与世无争的田园
风景线。
被称作“天之涯,海之角”的荒芜僻远的海南——就这样在漫长的岁月烟尘中
笼罩上了一层迷雾似的纱幕……
20世纪80年代中期,海南因一场“汽车风波”而声名远播,震惊海内外——一
夜之间成为东方的底特律,成为全世界最大的不生产汽车的“汽车城”。
显然,这既是一次非市场行为的不规范的经济演习,又表述了海南人急切与现
代生活接轨的浮躁心态。
这是海南当代开发史上的第一波潮汐,一声沉重的叹息。
海南在翘首企盼——企盼一个历史性契机!
社会运动的轨迹表明:历史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寻找其突破口。
北京。中南海里。一双饱经风霜、睿智的眼睛正越过历史的峰岚,运筹谋划着
中国改革开放一项至关重大的战略决策——
1984年2月24日,刚刚视察完深圳、珠海、厦门等经济特区,风尘仆仆返回共和
国首都的邓小平,欣喜地对同事们指出:“我们还要开发海南岛。如果能把海南岛
的经济发展起来,那就是很大的胜利。”
1987年6月12日,邓小平在会见南斯拉夫客人时又明确表示:“我们正在搞一个
更大的特区,这就是海南岛经济特区。”他进而说道:“海南岛和台湾的面积差不
多,那里有许多资源,有铁矿、石油,还有橡胶和别的热带、亚热带作物。海南岛
好好发展起来,是很了不起的。”
这是一个新鲜的信号。
这是一个时代的宣言。
这是总设计师高瞻远瞩的战略构想。
海南——作为中国最大、最开放的经济特区和最小、最年轻的省份,以其独特
的魅力屹立在了全世界的面前!
海南建省办大特区,是在中国的改革开放运动已经推进到第十个年头,深圳、
珠海、汕头、厦门等先行改革的四个经济特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沿海十四城和长
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漳、泉、厦三角地区相继对外开放,从而形成由东向
西由南往北从沿海至内陆多侧面多层次扇面形辐射的全方位开放格局的基础上,中
央决策高层作出的新举措。
海南大特区的构建必须要有高起点和大思路,必须闯出新路子和新模式——概
而言之,要用大手笔做大文章。
历史在一瞬间将海南推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
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同步推进——无疑驱动了时代巨乘的两排轮子。
海南省委、省政府的组建,一开始就实行了“小政府、大社会”的新体制框架,
在全国省一级行政机构改革方面先行一步。
依据精干、高效、优化、勤政、廉洁的原则,海南省最高行政当局毫不犹豫向
自己举起了“手术刀”,大刀阔斧地进行精兵拆庙,裁减冗员,省政府机构由过去
行政区的67个部局委办,缩减为27个厅;同时施行省对市、县直接管理,原行政区
十几个专业管理局和行政性公司,一律改为经济实体性企业。
目前,海南省政府机构与同类省区相比较,机构少三分之二,人员少30%。
海南省机构改革的第二步目标,是全面转变政府管理职能。
通过实行“税利分流”新财税体制,扩大市县和企业生产建设项目审批权限,
减少对企业及市场经济活动的直接行政干预,切实做到运用经济、法律手段加强宏
观调控。
本着‘微观放权、宏观管好”的方针,海南省政府主动有序地将进出口权、企
业审批权、项目审批权、土地审批权、人员进出境审批权、物价管理权等权限下放
给县市,同时把劳动人事、工资分配、投资决策、产品定价和进出口经营权真正落
实给企业。
1993年4月,海南省政府依据国际惯例,又进一步出台“落地登记”制度,将长
期沿用不变的企业审批登记制改为直接登记制:除申办金融、保险业等24种企业仍
按国家有关规定报批外,其他企业一律直接向工商局申请登记。新制度简化了申办
手续,放宽了企业经营范围和经营方式,打破了各种经济类型企业登记和经济条件
的界限,堵塞了企业申办报批过程中“权钱交易”的漏洞。新制度出台不到三个月,
海南新增企业达五千多家。
与上述改革措施配套进行的,是大力推进法制建设。
海南省根据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和授予的立法权限,以经济立法为重点,建立
起一整套法律体系,逐步形成民主、科学、严密的社会制衡机制。
——为促进土地开发建设和资源保护,颁布了《海南经济特区土地使用权有偿
出让转让规定》、《海南省水资源管理办法》、《海南省外商投资开发矿产资源的
规定》等。
——为鼓励和吸引海内外客商前来投资办实业,颁布了《海南经济特区外商投
资条例》、《海南省关于华侨港澳台投资捐赠奖励办法》等。
——为适应市场经济运作机制的良性循环,颁布了《海南经济特区股份有限公
司条例》等。
——海南特区基本条例、特别关税区条例、股票发行和交易管理办法、转换企
业经营机制实施条例等法规相继出台。
海南建省以来,已先后颁布地方性法规22项以及143项行政规章条例。
法制之剑成为海南改革之船扬帆破浪的守护神!
大特区必须造成一种激励竞争的大环境。
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则是激励竞争机制形成的社会基础。
显然,无论在海南,在中国,这都是一项开创性的试验。
海南作为全国社会保障制度综合改革的试点省,职工养老、工伤、待业和医疗
等四项社会保险制度,于1992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海南社会保障制度的出台,为以全员劳动合同制为重点的企业劳动制度改革提
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既促进了职工在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的合理流动,也使各类
企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实行平等竞争成为现实。
海南办大特区,既定的方针是“大改革,大开放,大开发,大建设”,这首先
有赖于人才济济,万商汇集,高朋满座,宾客如云。
海之博大在于集纳百川。海南的襟怀是宽广的,她广招天下贤能,延揽八面来
风。
1988年,对于中国成千上万的年轻知识分子——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工
程师、科学家、教师、医生、记者、作家、时装模特、演员、歌星、企业家……无
疑是一次人生机遇的大抉择。他(她)们从黄土高坡、长城脚下、大江南北不约而
同地汇集成滚滚“人才潮”,向南,向南,跨海踏浪,奔赴阳光地带,奔赴心目中
梦幻般的天涯海角,奔赴中国改革开放的“自由岛”。
“海南省人才交流中心”——这幢坐落在海封路上的两层楼房,曾经牵动多少
年轻人的心。
今天,当我们饶有兴趣地重新翻阅这一叠叠人才登记表格时,依然能想象出发
生在本世纪中国这场最恢宏的“人才迁徙运动”的壮阔场景。
轰轰烈烈汹涌澎湃的“人才潮”已悄然退去,尘埃落定,历经了淬火、冲撞、
磨砺以及“几乎被扒掉一层皮”的年轻的“闯海”者、“寻梦”者,他(她)们的
境遇又如何呢?
“打工妹”自办公司成了总经理的并不罕见……
小科员在国营大厂、政府经济部门挑大梁的不乏其人……
毋庸讳言,也有溺水者、遁逃者……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在海南已不是一句空泛的口号。
显而易见,海南的改革伟业急需大量人才。海南卓有成效的改革实践又给予人
才空前的机遇,为人才提供了一个充分施展聪明才智的社会大舞台!
一个区域经济要实现超常规发展,其潜在实力在于教育。科技和文化。
海南省决策者们的目光是远大的,他们在不拘一格引入大量人才的同时,倾全
力抓教育、科技、文化等至关重要的人的基础设施工程建设。
海南建省以来,教育经费总投入平均每年以14。2%的速度增长,预算内教育经
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在19%以上。教师队伍不断充实,素质迅速提高。全省现有
普通高校5所,中专和技工学校36所,中学482所,农业、职业中学44所,电大5所,
成人中等专科学校31所,初步形成层次齐全、内部结构趋向合理的教育体系。
海南将“科技兴琼”摆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位置。大力深化科技体制
改革。放宽科研机构,放活科技人员,使科研步入“研究、设计、开发、生产、销
售、服务”一条龙轨道,并大力扶持民办科技机构的发展。建省以来,已取得各类
科技成果1012项,其中258项获国家级和部级奖励,推广新技术、新品种615项。科
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近20个百分点。
翻开一部卷帙浩繁的海南编年史,自唐宋以来,她曾接纳过大政治家李德裕、
大文学家苏东坡、抗金民族英雄李纲等历朝历代遭贬滴的忠臣义士,同时也接纳了
由黄河文明孕育的中原文化;而僻远与闭锁的地理位置,又使海南文化长期处于蒙
昧和神奥之中。
大特区造成的大改革、大开放格局,很快迎来文化大繁荣景象。海南省现已拥
有5家电台、电视台,广播和电视的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60%和83%。彩电中心、
展览馆、图书馆、博物馆等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相映成趣,组成一种独特的大特
区文化景观。
1990年7月8日,海南泛安爱乐乐团首次交响音乐会在海口市金棕桐文化城隆重
推出——这对于胡彬(字幕:海南省广播电台记者)和马剑平(字幕:海南大学艺
术学院教师)等年轻人来说,不啻为人生的一次盛大节日——是他们以民办的形式
在一片酒吧、歌舞厅、卡拉OK厅的流行曲声中,第一次让高贵的缪斯女神降临海岛。
1992年4月3日一8日,盛况空前的首届海南国际椰子节在海口、通什、三亚、文
昌、万宁等五个市、县同时举办,以“友城联谊”、“民族欢歌”、“侨情乡音”、
“温泉灯会”、“天涯之旅”等主题晚会组成的节庆活动,令亚、非、欧、美等几
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嘉宾饱览了海南大特区风采。
不同地域文化的移动与融会,其本质是一种文明的推动力!
海南大特区所全力推进的大改革、大开放,其根本和核心是建立市场经济运作
体系。
海南大特区不断深化改革、加大改革力度,其惟一的取向是加速新旧体制的转
换。
海南——这一片曾沉睡千年尚无经历工业文明洗礼的处女地,在方兴未艾的全
部社会变革进程中,最令人惊叹和最引人瞩目的成就,当首推人的观念的变革——
新思想、新意识、新观念正在这块新移民区不断迸射出绚丽夺目的火花!
第二集 中国热土
如果说,始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世界的眼睛里,中国革故鼎新的改革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