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五千年--影响人类历史200件大事0013-第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世界五千年
… Page 2…
曹雪芹和 《红楼梦》的问世
中国古典文学的形式有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其中小说兴起得
最晚,而影响也最大,在古代文学中有特殊地位。伟大的文学家曹雪芹的《红
楼梦》无论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都达到了古典小说的顶峰,是中国和世界文
学宝库的一部巨著,是中国人民值得自豪的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它自问世以
来,人们就争相阅读它、评论它。相信在将来也会有更多的人喜爱它。
要了解《红楼梦》,首先要了解它的作者曹雪芹。曹雪芹的祖先是汉人,
曹雪芹的高祖曹振彦参加了满清政权,进入关内之后,隶籍于满州正白旗包
衣佐领,是奴仆身份。曹家是皇室的家奴,所以又可以把曹家看作满人。曹
雪芹的曾祖曹玺是曹家成为望族的创业人,他的妻子孙氏是康熙帝奶母,他
就是奶公。康熙二年 (1663)被派到江南,任江宁织造郎中,专为皇家办理
织造用品和其他生活用品,官位不高,却是皇帝派出的亲信,地方官不得不
另眼相看,实际地位较高。康熙帝赏赐曹玺正一品衔,这是非凡的殊荣,他
于康熙二十三年 (1684)病死于住所。其子曹寅,少年时代伴君读书,康熙
三十一年(1692)被任命为江宁织造,继承父业,一直做到五十一年(1712)
病故,这中间兼任两淮巡盐御史。他奉康熙之命,组织一帮文人,刊刻《全
唐诗》,《佩文韵府》等书。他自身文才很高,善作诗词古文,喜作戏曲,
他同江南的文士广交朋友,并为朱彝尊、施闰章等名家刊刻印刷文集。康熙
帝六次南巡,曹寅赶上了四次接驾,把康熙供奉在他的织造署里。曹寅的女
儿成为王妃。他的妻子李氏,是苏州织造李煦的堂妹。曹寅时期是曹家的鼎
盛阶段,但他开销大,家底子被花掉了许多,也是曹家衰落的开始。
曹寅死后,康熙帝命曹颙继承差使,对他颇为赏识,可惜他在康熙五十
四年(1715)夭亡了。康熙帝怜悯曹寅两世孤孀无人奉养,下令把曹宣的儿
子曹寅过继曹寅为子,并担任他的职务。曹钤懿芤鲅推髦兀侵摇�
厚老实的有点学问的人,但机变办事能力不足。自曹寅以来欠下的数额巨大
的债,多年没有弥补,他在办理织造事务上又屡出差错,雍正帝清查钱粮,
就以他“行为不端,贪污公款”为名。于雍正五年底下令抄他的家,罢他的
官,曹家于是离开江宁,回到北京。曹玺祖孙三代四人出任江宁织造,前后
60余年,离开江南后家业凋零,一蹶不振。
曹雪芹的先世具有特殊的亲贵身份,与政治关系极为密切,过着安富尊
荣的生活,然而后来又逐渐破落;同时又具有高度文化素养。这些特性会给
曹雪芹和他的创作带来巨大的影响:
由望族跌落低层,就使曹雪芹有可能体验到政治斗争的可怕和世态的炎
凉,也可能帮助他形成揭露社会黑暗、寻求出路的创作主题思想。
曹家败落了,姻亲李煦遭到抄家充军的惩罚,姻亲平郡王纳尔苏被圈禁
了,真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自家和亲戚的没落的事实,给曹雪芹提供了
创作望族衰亡小说的既丰富又生动的素材。比如《红楼梦》第十六回写凤姐、
赵嬷嬷议论元妃省亲的事,赵说皇帝南巡江南甄家四次接驾的盛况,把银子
花得像流水一样,又说:“不过拿着皇帝家的银子往皇帝身上使罢了,谁家
有那些钱买这个虚热闹去?”曹雪芹写出这种情节就是因为他听说过,熟悉
得很,因而能把它融注于文学作品中。并且有自己的观点。
曹雪芹生在书香门第,使曹雪芹有条件学习继承传统文化,从而学会动
用各种文学体裁,书法、绘画、琴棋、戏剧等文人雅事,都可能有所师承,
… Page 3…
这无异于给了他进行文学创造的才能技巧。
曹家隶属于旗人,又是满化的汉人。同时保留了汉人的文化和某些生活
方式,是满汉文化融合的典型家庭,这就使曹雪芹能够在书中表现出以满族
为主的满汉文化融合的历史。这样的家庭并没有常见的一些汉人的明朝的故
国之思,也不会痛恨满人的统治。以上我们考察了曹雪芹的家族史。当然,
要知道曹雪芹世界观、文艺观的形成,还要将他的家世和自身经历结合起来
进行考察。文献记载表明,曹雪芹是曹寅的孙子,是曹颙之子,于康熙五十
四年夏天出生在江宁织造署,乾隆二十七年除夕死于北京,按当时的计算年
龄方法,享年48岁。
曹雪芹,名字叫霑,这个名字有感戴皇恩或天恩祖德的意思。字芹圃,
表示将来学业有成,获得功名的愿望。取这个字和命名相联系,它们都反映
了雪芹父辈对他的期望。曹雪芹还有个号叫梦阮,这阮指阮籍,阮籍是魏晋
时期著名的文人,用梦阮为号,表示他们思想性格上有相通之处。雪芹是从
苏轼《东坡八首》之三“泥芹有宿根,一寸嗟独在;雪芽何时动,春鸠行可
脍”取来的,这个号是曹霑及其友人爱用的,显示了他的高洁的一面。雪芹
又号芹溪居士,这同对佛教态度有一定关系。
曹雪芹的活动各种书籍上记载得都非常少,我们能够确实知道的,不过
几件事。雪芹和敦诚、敦敏兄弟交谊笃厚,敦氏兄弟是清太祖的儿子英亲王
阿济格的后裔,阿济格因罪被废,开除宗籍,敦诚这一支后来复归宗室。他
们既是天潢贵胃,又是罪人后代,处境尴尬,很难做人。雪芹与他们的处境
相似,经常与他们交游,互相唱和,雪芹英年早逝之后,他们屡以诗文悼念。
雪芹另一友人张宜泉,也是旗人,孤苦贫寒,在北京西郊教村学。雪芹晚年
与之过从甚密。与他交往最密切的多是不得意的人,这些人愤世不平,满腹
牢骚,这是他们交谊的思想基础。
曹雪芹的最后十年,在北京西郊的山村度过。张宜泉的诗中说到曹雪芹
的住处有山有水,有花木,有飞禽,自然环境很好。但是这个地方偏僻,房
舍简陋。雪芹的居处坐落在什么地方,有人说是今日香山南边正白旗村三十
九号住宅,这个地方被辟为曹雪芹纪念馆,然而这地方缺乏足够的材料,很
难被承认为雪芹故居。
清人裕瑞在《枣窗闲笔》中说曹雪芹“身胖头广面色黑”原来雪芹大头,
体胖,黑皮肤,并不是某些小说传奇中所讲的那样,说曹雪芹是一位英俊潇
洒的白面书生。
晚年,曹雪芹移居西山,生活穷苦,甚至到了吃不上饭,“举家食粥”
的地步,常常要靠卖画来换酒喝。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仍然坚持《红楼
梦》的写作。乾隆二十七年 (1762)幼子夭折,因为悲伤过度,曹雪芹一病
不起,终于在这一年的除夕 (1763年2月21日),在贫病无医中去世。
曹雪芹一生,历经荣华富贵,艰难困苦。这种有着重大转折的生活经历,
给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提供了一定的生活素材和体验。
曹雪芹的诗意境高超,气势磅礴,韵律严整,他的好友敦城在《佩刀质
酒歌》里给了热情的称赞:“知君诗胆昔如铁,堪与刀影交寒光。”他还把
雪芹与唐代大诗人李贺相提并论。雪芹善于作诗,但不轻易吟哦,今天留下
来的,除《红楼梦》里的,就只有两句:“白傅诗灵应喜甚,定教蛮素鬼排
场。”雪芹具有卓越的绘画艺能,从 《红楼梦》中薛宝钗论作画的有关叙述
就可知了。他可能拿绘画来作过职业。通过一些材料推想,雪芹可能应召到
… Page 4…
内廷画苑作过画工,因受侮辱而离去。
曹雪芹的才华是罕见的。他从小受到良好的系统教育,加上自身天资聪
颖,悟性极高,这些都使得他在许多方面都达到了高妙境界。首先,曹雪芹
是诗人,他的诗虽然仅存两句,但在《红楼梦》中数量众多的诗词曲赋,不
仅能与小说的叙事融成一体,而且也能为塑造人物性格服务,做到了“诗如
其人”。有些红学家指出,他的诗深受乃祖曹寅的影响。其次,曹雪芹还是
一位画家,喜欢画突兀奇峭的石头,能寄胸中郁积之气于丹青之中,敦敏《题
芹圃画石》说:“傲骨如君也已奇,嶙峋更见此支离,醉余奋扫如椽笔,写
出胸中块磊时。”曹雪芹还懂歧黄医药、制作风筝等等。这些在《红楼梦》
一书中也都有非常充分的表现。
曹雪芹缺乏经济来源,生活过得相当清苦,常常靠赊欠度日,为了生存,
有时就得卖画了,敦敏的“卖画钱来付酒家”的诗句应是写实的。贫困不已,
雪芹可能向阔亲戚请求过帮助,所以敦城才对他讲:“劝君莫弹食客铗,劝
君莫叩富儿门。残杯冷炙有德色,不如著书黄叶村”。看来雪芹投亲遇辱,
更加了解人世冷暖,《红楼梦》里写到刘姥姥到贾府借债的事,可能与曹雪
芹自身的经历有关。
曹雪芹或许在右翼宗学当过差。敦诚赠他的诗有“当年虎门数晨夕,西
窗剪烛风雨昏”的句子,他们交往是在“虎门”。虎门,这里指学校,敦诚
弟兄上过右翼宗学,因之推测雪芹到那里做过事。他的身份不可能当教官,
雪芹即使在这里干过事,地位也很卑下。
曹雪芹的家庭人口很简单,有一个前妻;后来有一个续弦的,刚结婚不
久,他就辞世了。雪芹晚年有一娇儿,不幸殇逝,使他身心遭到沉重打击,
酝成疾病,又无力医治,就在儿子死后几个月离开了人间。雪芹弥留之际,
痛独子夭折,怜爱妻之无依,柔肠寸断,一定是愤恨不平地、难以瞑目地离
开人间。
除了上面一些有较确切记载的事迹之外,关于他的记载、传说还有一些。
有的说雪芹是孝廉、贡生,当过侍卫,做过主事。这都是没有的事,功名、
官职与雪芹无缘。有的研究者认为雪芹应聘到过江宁,在瓜洲作过画。有的
说雪芹早年家中有个白氏仆妇,后来就依傍白氏居住。近若干年来,不断有
所谓雪芹文物的出现,如笔山、印石、 《自题画石》诗,还有什么遗稿,等
等。这些传说、发现,有的已经被证实是假的,所以对有关雪芹的记载、传
说、“文物”,必须慎重考核,决定取舍,万不可不加分析,信假为真,那
就不利于认识曹雪芹和《红楼梦》了。
点点滴滴的资料表明,曹雪芹在雍正抄家前,居住在江宁织造署,度过
童年、少年的富贵生活,抄家后回到北京,晚年流落西郊山村。他一生没有
做过官,杂差可能当过,时间不会太长。他才华横溢,能文工诗善画,并以
卖画来维持家庭生计。他清贫,一家三口往往靠赊欠度日。他善于交友,而
择交甚严,为的是能志同道合,相知相识。
曹雪芹的思想、学识、性格如何呢?张宜泉说他的性格非常开朗,行动
上放荡不羁,思想上也很少有什么顾忌,作风爽快,不讲城府。
作为一个对社会对人生都有深刻认识的人,曹雪芹傲视一切,具有可贵
的“傲骨”人品,即对世情有看法,不违背自己的良心,不出卖人格,不投
靠统治势力,从而可以保持对世事的批评态度。雪芹嗜酒如命,赊帐也要喝
两口。有一天同敦城到朋友家去,主人还没有出来,雪芹却“酒渴如狂”,
… Page 5…
敦诚也没有钱,当了佩刀买酒请他,这时雪芹高兴至极,作长诗以表示感谢。
然而雪芹不是单纯地以酒为乐,他既不像《红楼梦》中邢大舅那样以酒装疯
的无赖,也不像鲍二那样喝得烂醉什么也不管的废物,他清醒得很。雪芹憎
恨作恶多端的统治者,蔑视饱食终日的富贵者,厌弃庸俗的人情世故,他喝
酒,壮大自己的胆量,提起精神,去作画、吟诗、写书,用自己的笔去揭露
恶势力、坏风俗。从雪芹的性格、行事,可知他同阮籍、刘伶不仅形似,更
是神似。
曹雪芹和敦氏弟兄经常谈论江南家世的兴盛,探讨家业消亡的原因,并
清醒地认识到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