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杂集电子书 > 5546-故宫过客 >

第4节

5546-故宫过客-第4节

小说: 5546-故宫过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临终前,他说:“朕既临御日浅,恩泽未浃于民,不忍复有重劳,山陵制度,务从简约。”    
    朱高炽之死并没有什么特别征兆,半个月前还亲至昌平长陵祭奠父母,他的死因引起后人的各种想象。《病逸漫记》中说:“仁宗皇帝驾崩甚速,疑为雷震,又疑宫人欲毒张后,误中上。余尝遇雷太监,质之,云皆不然,盖阴症也。”    
    《明史》中,又有一说:“先帝嗣统,未及期月,奄弃群臣,揆厥所由,皆裣衽小夫献金石之方以致疾也。”    
    朱高炽之死,还有一人难脱其咎。他就是曾经在紫禁城大火后,指责永乐皇帝,因言获罪的李时勉。    
    洪熙元年五月六日,朱高炽收到李时勉的奏疏,打开后,脸色突变。奏疏里,李时勉指出朱高炽在父皇丧期不能克服色欲,派遣宦官采选民女,令百姓恐慌,有伤风化。其言辞激烈,近于漫骂。    
    综明一代始终有一批古怪的大臣,以敢言直谏著称,而且特别擅长做道德文章,于军国大事反倒没什么见识。他们敢骂皇帝,不畏死亡,皇帝反而不敢拿他们怎样,怕担了纣桀之名。这些人或为腐儒,或为酷吏,但民间却常冠以“青天”之名。在这方面,李时勉无疑算是海瑞的前辈。    
    见识和骨气,本是知识分子安身立命的两块基石,李时勉至少还有一样,值得尊敬。他可能想不到,几百年后的知识分子把这两样,几乎都丢得精光。    
    但李时勉真的发错了飙。朱高炽在皇帝中本是恪守儒家道德的楷模,采选宫女不过是例行公事而已,却被李时勉上纲上线大批特批,实在窝囊。于是召其上殿,理论一番。没想到当着满朝文武,李时勉一点面子都不给,关于皇帝的色欲和先皇丧期N种关系的演讲,慷慨激昂,欲罢不能。


《故宫过客》 第十个小兽叫行什《故宫过客》 朱高炽病倒了

    朱高炽向来以仁慈礼让著称,实在被李时勉气昏了头,平生第一次下令杖责大臣。李时勉肋骨折了三根,被下到锦衣卫狱。    
    当天夜里,朱高炽就病倒了。    
    六天后,皇帝死了,弥留之际,对侍奉在床前的大臣们说:“李时勉当廷羞辱我!”    
    朱高炽死在钦安殿。这是紫禁城中轴线上最后一座宫殿。他为什么没有入住皇帝的法定寝宫——乾清宫?官方的解释是皇帝敬畏父亲,对于父亲的寝宫,有逊避之意。其实,朱高炽尚有难言之隐。    
    他不会忘记,自己一向遭遇父亲的冷遇,太子之位险些被废。能够保全,多少沾了儿子的光。    
    《明史》说:“仁宗为太子,失爱于成祖。其危而复安,太孙盖有力焉。”这个“太孙”名叫朱瞻基,他生前数月,曾祖父朱元璋病逝,新继位的建文帝着手削藩,祖父朱棣的王位岌岌可危,一场骨肉相残的战争一触即发。    
    这时,朱瞻基恰到好处地出生了。    
    《明宣宗实录》说,这个孩子诞生前夜,朱棣梦见了太祖朱元璋将御玺传给自己,并说:“传之子孙,永世其昌”。孩子出生后,朱棣端详许久,说:“此天日之表,且英气溢面,符吾梦矣!”    
    五个月后,朱棣起兵靖难,从侄儿手中夺了天下,也在自己心底,重重地压上一堆干柴。一旦闪电击中紫禁城,立刻燃起万丈火焰,一代枭雄被烧空了心魄。    
    朱瞻基27岁继位,年号宣德。    
    当他还只有14岁的时候,有一次朱棣将要会见外国使节,心情不错的他出了一句上联:“万方玉帛风云会”,朱瞻基立刻对道:“一统山河日月明”。祖孙俩相视一笑。    
    他遗传了祖父对骑射武功的热爱。而在艺术天赋方面,又远在祖父之上,甚至直逼历史上那个最伟大的皇帝书画家宋徽宗。人们都说,这个孩子的将来,必定如伟大的永乐皇帝一样建功立业。    
    事实上,宣德皇帝更像是父亲与祖父的结合体。他在朱棣的好大喜功与朱高炽的刻板内敛之间,寻找到了一种平衡。明朝,迎来了一个安宁,繁荣,政治清明的黄金时期。正如其祖父朱棣预言的那样,朱瞻基是一个“太平天子”。    
    对于紫禁城,他首先收回了父亲返回南京的计划,但是,也没有利用业已强大的国家财力,重修被毁的三大殿。    
    那场天火,阴影犹在。    
    不久,紫禁城里又燃起了一团火。这一次,是朱瞻基下令点燃的。


《故宫过客》 第十个小兽叫行什《故宫过客》 深处传来一声叹息

    三    
    一颗硕大的雨滴从天而降,在金缸深处传来一声叹息。    
    2004年多雨的夏天,我们的镜头一次又一次凝视着故宫泪光潋滟的面孔,时而哀婉时而滂沱。那些干涸了近一个世纪的金缸们,只有在这些时刻,才又回复了灵动的表情。    
    最虎虎生威的是陈列于前朝三大殿和乾清门的十八口鎏金铜缸,两耳饰有兽面铜环。缸体硕大,宫内称为“金海”。鎏金往往斑驳不堪,传说是清末八国联军攻入紫禁城,嗜金如命的士兵以军刀刮破的。    
    紫禁城有大缸308口,与今天不同,在明清两代,缸里永远储满清水。缸下设有石基,其中一块可以移开。每年小雪时令,缸上加盖,外套棉衣,下烧炭火,以防冰冻,直到来年惊蛰才撤去。    
    这些大缸,是紫禁城最重要的消防水源。然而,1439年,朱瞻基继位第四年,他却下令烧熔了其中一口大缸。    
    火种其实是在其祖父朱棣发动“靖难”,夺取天下时埋下的。    
    朱瞻基有一个叔叔朱高煦骁勇善战,《明史·汉王高煦传》说:“(在靖难战争中)成祖屡濒于危而转败为功者,高煦力为多。”一次朱棣孤军深入逼近南京,在江北浦子口成强弩之末势,被建文帝的大军包围。朱高煦率领生力军适时赶到,反败为胜。大难不死的朱棣拍着儿子的肩膀说:“吾力疲矣,儿当鼓勇再战。”    
    然后,他又补充了一句话。史书记载“勉之,世子多疾”。“好好干,你大哥身体不好。”    
    一句暧昧的激励,埋下大祸。    
    朱高煦似乎一下子看到了太子的桂冠指日可待,酷肖朱棣的他从未把那个肥胖,书呆子状的大哥放在眼里,父亲一句话,杀机顿生。    
    靖难功成,朱棣作了永乐皇帝。太子却还是那个“多疾”的大哥朱高炽,朱高煦只是被封为汉王。一次,太子,汉王同谒孝陵。肥胖且患有脚病的太子不慎失足,走在后面的汉王冰冷地说:“前人蹉跌,后人知警”。话音未落,身后却传来更加冰冷的声音:“更有后人知警也。”    
    惊骇的汉王转过头去,看到的是自己十几岁的侄儿——朱瞻基。    
    朱高煦后来被分封到山东乐安州,雄心不死,暗自招兵买马。1426年,父亲和大哥相继驾崩,年轻的朱瞻基继位。恍惚间情势几乎与20多年前的“靖难”一模一样,朱高煦起兵了。    
    或许朱高煦的生猛霸气与当年的朱棣有几分相似,但朱瞻基却绝对不是第二个建文帝。他一眼就看穿了叔叔“外夸诈,内实怯,临事狐疑不能断”,率大军御驾亲征,未经一战,叔叔就被吓垮,负荆请罪,关进紫禁城的一座临时牢笼,宣德皇帝为这座牢笼取了一个不无恶意的名字——“逍遥城”。


《故宫过客》 第十个小兽叫行什《故宫过客》 逍遥城里何来逍遥

    逍遥城里何来逍遥?明末因撰述宫史《酌中志》而闻名的宦官刘若愚曾经认真考察过逍遥城的位置,最后大致确定在今天太和门广场西侧熙和门西南,沿墙搭建而成。    
    在紫禁城这段墙根之下,戎马一生的朱高煦,哀伤如同苔藓一般,湿漉漉地疯长。沿着他的双手,胸膛,胡须,发髻,迅速蔓延到五脏,肺腑,他看上去就像一头衰老的绿毛龟,每个人都相信,他很快将化为红墙下的一滩绿油油的,泛着泡沫的烂泥。    
    有一天,朱瞻基心有所动,那个连送饭的小太监都常常忽略的囚徒,忽然浮现在眼前。他可能回忆起童年时光,豪侠一样的叔叔正是所有男孩子心中的偶像。他忽然极想去看看这个沦为囚徒的叔叔。    
    大臣们纷纷阻拦,怎么拦得住呢?他来到那座散发着异味的牢笼前,听到里面低沉的喘息声,光线太暗了,他又凑到笼子前,于是,朱瞻基沉默了。史书记载:“熟视久之。”没有人知道他在想什么。    
    那个匍匐在墙根下的囚徒缓缓爬了起来,他的眼角似乎都在流着肮脏的液体,他的眼睛混浊不堪地望着侄儿,如此之近,叔侄的脸几乎贴在一起。    
    谁也没想到,这个行将腐朽的人突然出击。“出其不意,伸一足勾上仆地”。    
    自幼酷爱骑射,身手矫健的朱瞻基重重摔在叔叔脚下。“左右急扶起,久而神思乃宁。”    
    叔叔仰天长笑,在那一刻,他又于万马千军的阵仗中恣意驰骋。    
    朱瞻基的柔情,高高在上的自信,在那一刻通通摔得粉碎。    
    他看到了一旁那硕大的铜缸。“亟命壮士舁铜缸至,覆之。”    
    朱高煦被扣在三百多斤的铜缸下,但他曾经令敌人胆寒的神力再次发威,几名壮士方能抬起的铜缸竟被他一个人“顶负而动”。    
    年轻皇帝的脸,真是摔到地上了,向来宽容的朱瞻基终开杀戒。“积炭缸上如山,燃炭逾时,火炽铜熔,庶人(朱高煦)亦不知其处矣”。    
    铜缸贮水,本为灭火。不想却在一场烈火中消熔,所幸,与之一同化身为水,升腾为灰的,是一尊桀骜不屈的灵魂。    
    不战而败的窝囊,匍匐墙下的屈辱,在烈焰中灰飞烟灭。朱高煦,又是一条干干爽爽的好汉。朱瞻基,成全了自己的叔叔。    
    20多年前,在一场叔侄战争中,侄子死于烈火;20多年后,历史重演,死于烈火的却是叔叔。    
    厄运轮回,何时才是尽头?    
    那场不祥的靖难战争之后,似乎有一道诅咒,笼罩在朱棣和他的子孙头上。    
    朱瞻基在位十年,以其文治武功将大明帝国带入太平盛世。他于37岁中年早逝,没有来得及重修紫禁城三大殿。他只有两个儿子,后来竟然都做了皇帝。


《故宫过客》 第十个小兽叫行什《故宫过客》 明代大臣早朝的场景

    四    
    深蓝的东方天幕上,低垂着一团紫色的云絮。云絮慢慢撕裂,渗出一丝丝血色清晨。    
    2005年初春,凌晨三点。故宫太和门广场,集聚了上百人,这一天,《故宫》摄制组要再现明代大臣早朝的场景。    
    太和门在明初称为奉天门,这里是帝国政治活动的核心所在。其后的奉天殿(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民间往往误以为皇帝在那里与文武百官议事,其实奉天殿(太和殿)只是宫廷重要礼仪的上演地,平日不用。    
    皇帝日常处理政务称为常朝,明代常朝的地点在太和门,所以又称御门听政。各朝各代常朝的时间不尽相同,一般都是每隔几天举行一次。因为在一个成熟而庞大的文官系统管理下,帝国基本在一个可控的轨迹上运转,皇帝只需例行公事地听听汇报即可。只有当天灾人祸突发,官员束手无策,或对典章制度进行某些修改时,皇帝的政治判断力才真正显现出来。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个精力充沛又疑神疑鬼的人,他废除了宰相职位,把操心事全揽在自己怀里,结果子孙也跟着受累,每天早晨都要上朝。    
    御门听政的仪式,据《明会典》记载:每天凌晨,文武百官由京城各处府邸早早赶来,聚集在午门左右掖门外排队等候。时辰一到,掖门洞开,群臣依次入宫,过内金水桥,在奉天门(太和门)丹樨东西相向站立,静静等候皇帝的驾临。    
    此刻,皇帝乘坐龙舆,由乾清宫寝殿出,行进约1000米,到达奉天门(太和门)升座。    
    即使最普通的常朝,排场也不可忽略。皇帝坐到龙椅上时,身后立时张开五座伞盖,四幅围扇。一名宦官手捧香炉,放置御座前的黄案上,奏报到:“安定了”。    
    鸣鞭校尉在御道两旁鸣静鞭,整肃朝仪,而后鸿胪寺官员下达口令,百官行一跪三叩礼。于是听政开始,各部依次奏事。    
    在空旷的奉天门(太和门)广场上,大臣是如何走到皇帝身边,面奏事宜的呢?    
    奉天门(太和门)下的那对巨大的铜狮给出了答案。    
    铜狮守门,无论在皇宫还是民间都很常见。但只有极为细心的人才会发现铜狮在紫禁城另有妙用。奉天门(太和门)铜狮既不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