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战史-第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戊戌年暮春三月,当今武林两个最年青的宗师级高手,终于定下战约。
是岁为大明神宗万历二十六年,这一战,绝对会在《武林战史》上留名!
江都。
川石湖畔,长日亭中。
日照天子潇洒地翘足而坐,修长的右手,正搁在面前石桌上,支捂着头额,欣赏着三月春雨下的川石湖。
这蔚蓝色的湖的特别,除了四周伴着青葱林木、鸟语花香外,更有观赏价值的,是湖面每隔一处,都有着一块块探出水平的岩石。
岩石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光滑如镜,带点赤棕颜色,浮在湖面,便格外惹人注目。
然而川石湖的水只深不浅,这些石头何以浮而不沉,就显得有点怪异了。
由于岩石的分布是星罗棋布,平均的散落在整个大湖,有时更会出现一些奇景。
当天上浓云密集下洒落一场倾盆大雨,掉在湖上,就会泛起一阵水力,推动于川石湖中,于是,居于其中的岩石便自然形成一股股的阻力,有时石与石之间距离得太近,甚至会使湖水因暴雨洒下而激起一股川流。
川石湖之名,由此而来。
不过可惜,眼下这场春雨似乎不能形成这幕奇观。
但宁静之中,有这样的景色欣赏,也是一件人生快事。
日照天子绝不浪费这动人的时光,一边欣赏着这片美不胜收的景致,一边还把珍贵无比的“晶莹雪酒”,在几乎也是透明得如酒色一样的杯皿盛载下,倒入咽喉,一阵清凉幽香迅速沁入脾胃。
好酒!
高贵而清雅,普天之下,绝对只有北方才有这种美酒。
然而,像眼前般的这片美景,在北方便不可能得见。
是老天爷公平,不让人独享天下最美?还是自盘古初开至今,天下本就是各归各位,南北之地各有特色?
日照天子俊逸的脸庞露出满意的笑容,一身锦服装潢华丽,披在他颀长扎实的体形下,更尊显其富足天下的地位。
天下间谁不知道,在日照天子领导下的北日楼,掌管着南北两地的经济命脉。
从绫、罗、绢、锦、纱、绮、瓷器、玉石、盐、茶、酒、造纸、印刷乃至船业,都是北日楼管辖下的业务。
在这个时世,单是盐、茶、酒的生意便足可富甲天下,一世无忧。
这个三十许间的日照天子,其殷实的程度,不用说,简直就是富可敌国!
甚至有人传言,日照天子与当今圣上神宗皇帝是有直属的关系。
不过,姑勿论这重干系,有着这么一盘庞大的生意,原是当得上日理万机、分身不暇,但日照天子却千里迢迢自北至南,甚至在这一刻,还闲坐亭中,对湖观赏。
此事绝不寻常!
便在此时,一阵沉重的步伐蓦地响起,紧接着是一头黑白斑纹相间的巨大雪虎挟着一股虎势跑入亭中。
日照天子微微一动,忽然间,已是飘移至雪虎面前,轻抚着它额前的厚长茸毛。
北川巨虎得见主人,一身霸道气势亦顿时变得温驯如猫子,任由日照天子呵护,但眼神间,却是流露出一丝恐惧。
日照天子立时清楚,这头雪虎一定是见过甚么可怕的事,因而第一时间跑回自己身边。
素以凶猛称著的北川雪虎,竟然也有惊惧的时候。
当一人一虎来到川石湖十里以外的江都西郊时,雨已停止。
放目不见半点人影,但却瞥见六件不同形状的铁叉、铁箭和铁索,以及一地腥气甚重的血迹。
另外很明显的,在另一边的草地上,很干爽清绿一片。
这片干爽之地,占了差不多方圆三丈的位置,上面,无半点湿润。
日照天子是生意人,素来精打细算,对各样事物几乎是进入了一种分析入微的阶段。
从这些迹象上看,他得出一个结论:
不久不前,这里曾经有六个猎户与自己的北川巨虎搏斗,因虎势强悍,六人又不过是一般寻常猎人,结果纷纷负伤,仓皇逃去,连杀虎器具也不要了。
问题是,以雪虎的凶残性情,断没理由放过这六人而不乘势扑杀!
惟一一个可能,是现场出现了一个人,吸引了巨虎的注意力,使得连狮熊象兽也可一样击杀的北冥雪虎放弃了饱餐一顿的机会。
观看草地,那人移动的位置不多,但已使附近三丈地方春雨不侵,一片清爽。
这人的气机内力很深厚,他又凭甚么吓走了雪虎哩?
还有一个人,也看似曾出入此地,但似是而非,予人朦朦胧胧的不实在感觉,自己若非稍稍留神,恐怕已忽略了此人,而且此人神出鬼没,既像只有半个人影,又像是八个人影似的。
究竟天下间,有何种武学有此特性,能令人生出这种幻觉?
巨虎,竟自徘徊在三丈开外,不敢步入这干爽的范围内。
日照天子笑了,这两人一者深沉桀骜不驯,一者飘缈鬼神莫测,皆是绝顶高手,倘若在有生之年能会一会这两大高手,必是赏心乐事。
试问这世上,有甚么比遇到能相捋的对手更值得兴奋!
…
版权保留,非授权请勿转载
第二回 龙潜大地
一个月后,天下第一佛门重地,少室山少林寺。
少林寺,又名少林大殿,全寺占地千亩,外分山门、钟鼓楼、一苇亭、达摩亭、塔林等诸建筑;内分藏经阁;千佛殿、地藏殿、白衣殿、初祖殿、无量殿、大雄宝殿;牟尼堂、文殊堂、普贤堂、阿难堂、迦业堂、罗汉堂、戒律堂、卧禅堂、方丈堂等一阁、六殿、九堂的筑构,另寺内华厦过百,气势雄伟万千,隐为佛门众寺之尊。
少林大殿建于北魏时期孝文帝太和一十九年,三十二年后,天竺僧菩提达摩西来中土,曾面壁九年,传授佛门的禅学和心意拳,少林大殿自此名闻天下,达摩亦成了中土禅宗的初祖。
此际正是四月天气,但闻少室山上禅钟回响,颂经之声不绝于耳,祥和庄严间,更添上一派佛门殊胜的神圣气质。
山间响起一片蝉鸣之声,此起彼和,好不热闹。
少林大殿北首的方丈堂内,被誉为当世第一禅僧的少林方丈真如大师一双枯掌合什,“达摩祖师所著的经典《血脉论》,小师父要取去,老衲本着佛门方便,原是不吝奉上,然而,小师父若不告知原由,老衲又何以向敝寺‘真、空、妙、有’的四辈同门交代哩?”
与真如方丈盘膝对坐的,是一身雪白僧衣的僧王。
只见僧王一脸祥和,也是合什说道:“方丈大师,请恕小僧情非得已。师尊坐化前之命,实在不敢违!”
已是八十高龄的真如方丈微微一笑,道:“小师父尊于师门,可敬可贵!老衲观小师父气度殊胜,一身佛门修为的次第已达宗师境界,当是与佛有缘之人,此番取经,必有深意,如老衲执于强问,倒是显得胸臆浅狭了。”
僧王肃穆道:“方丈大师言重!”
身披大红袈裟的真如方丈道:“《血脉论》乃达摩祖师面壁九年而成之作,卷论里辄见微言精义:‘若见自心是佛,不在剃除须发,白衣亦是佛。若不见性,剃除须发,亦是外道。’可见天下众生,皆可成佛,全在乎寸心之间。”
僧王合什道:“无量寿佛!若天下苍生能含此心,红尘即是道场,入世即是出世了。”
真如方丈拈着雪白长眉,点头赞叹道:“小师父吐语时慈悲之心益显,难得!难得!”
僧王垂眉道:“小僧于佛门中修为尚浅,有许多地方,还得请方丈大师开示。”
真如方丈一脸慈悲,念了声阿弥陀佛,道:“小师父不用谦卑,老衲自忝为一寺之主后,每日俗务烦多,倒不如尔往之专注于佛道。虽有曰行住坐卧皆是禅,但这番心境用于今日,已是大大的不同了。”
说罢已是长身而起,微笑道:“《血脉论》现摆放在敝寺的藏经阁内,小师父请稍候片刻!”
见真如方丈起身,僧王也是依礼随着站起,恭敬地道:“有劳方丈!”
便在此时,方丈禅房外传来一阵轻绵绵的步声,空字辈排行第二的空法大师,已然响起他那把柔和的声音在门外吐语:“方丈师尊,本寺刚来了不速之客,是魔教中人……”
真如方丈听后却是不以为然,反而枯瘦脸颊上有一点微笑,问道:“是龙教主大驾光临么?”
空法大师道:“禀告方丈师尊,是龙教主的独生女儿,还有魔教三大护法,合共四人,他们硬是要见方丈师尊,现在于大雄宝殿之前,正跟敝寺的‘龙象大阵’大打出手。”
龙象大阵是少林门派的应敌阵势之一,演此阵法者共一十八人,一经起动,能将敌人困于阵中而不露空隙,直至敌人被擒乃止。
少林大殿是佛门圣地,其武功皆不具杀伤力,多以擒拿以及分筋错骨为主,是以此阵亦含此特性。
龙象大阵,只擒不杀!
被困者纵然是魔教中人,亦如是!
这时,一十八名黄衣僧人或持戒刀、或提短剑、或拿铜钹、或执法杖,便正与一女三男斗在一起。
女者是个娇滴滴的姑娘,约莫十八、九岁年纪,一头长发与月白色长裙随风舞蹈,飘逸空中,一条鞭子则泛着一层层波动的圈子,护身守玄,是魔教教主龙退之的独生爱女,龙儿。
余下三人,年纪均在三、四十岁之间,一人文士打扮,一人沉雄如山,一人五短身材,武功皆是别开天地、诡异莫测,乃龙退之座下三大护法。
“悲秋先生”燕苍茫!
“怒狮”左丘不灭!
“七杀摔碑手”项闯!
但见场中一十八名僧侣之间,以龙儿为首的四道人影此起彼落、瞬息万变。
气机,则不断地爆发着,这是魔功运行至极时应有的现象,可以相像,龙象大阵确有藏龙困象之势,迫使龙儿等四人不得不以一身魔功悉力应付。
少林派名垂武林,每项武术都是千锤百练,这龙象大阵,更是精益求精的巅峰之作,而且演此阵法的,俱为少林大殿中有武僧之称的空剑大师的得意弟子。魔教四大高手身陷其中,一时间便是飞鸟难渡、渊鱼难跃。
三大护法当中,以大护法悲秋先生的“苍茫扇法”最是厉害,几乎便与教主独女龙儿的奇门鞭法“十六天魔舞袖长”互为奥援,抗衡着龙象阵法,但要脱出重围,却非轻易。
倘若来者是当今魔教教主龙退之,凭其一身傲足天下的惊世武学,破此阵是举若反掌,甚至少林众僧奋起战力,也留之不住。
当年正道派系共率三百人,曾一度围攻龙退之,结果百人死、百人伤、百人退。
这一战,是《武林战史》上最轰动的一章,章末处更留下一句评语:
龙战百敌,退之千里!
意指龙退之一身魔功,是无人可挡、无人能阻。
当真如方丈、空法大师和僧王连袂来到大雄宝殿之前,便见灰袍披身的空剑大师指挥着一十八名妙字辈的传承弟子满场游走,运行着龙象大阵。
真如方丈见状后一声佛号,朗然送出语音:“诸弟子,少林既有外客,不得无礼!”
“是!”
一十八名黄衣僧人齐齐轰然一声应诺,纷纷放缓手中兵器,各退三步,让出居中一片空地来。
井然划一,趋退不紊。
但,围合之势仍隐藏其中。
龙儿一抖手上长鞭,缠于纤腰间,朝石阶上真如方丈等人,圆瞪着杏目道:“哼!这便是少林寺的待客之道吗?”
燕苍茫等三大护法则微微移后,保持着上下之别,浑体气机仍有意无意间,拂照着这位备受教主万千宠爱在一身的独女。
真如方丈微笑说道:“不知是龙教主的掌上明珠亲临,多有得罪,还请见谅!”
燕苍茫连忙踏上一步,手中扇一转,抱拳迎道:“方丈大师客气!吾等今番冒昧闯阵,纯是想向方丈打探一件事情!”
真如方丈道:“不知悲秋先生有何指教?”
燕苍茫合什言道:“燕某想请教方丈大师,敝教龙教主的下落!”
此话一出,饶是空剑、空法和僧王等方外之士,都是微微一怔。
谁不知道,名震天下的魔教教主龙退之当年以一敌百,犹自夷然无损,在武林战史上留下了惊天动地的威名。此刻魔教正是如日方中,而他竟尔下落不明,有谁相信?
且听对方语气,这件事似乎还跟少林有关。
瞧状况真方丈也是有点意外,一声阿弥陀佛后,道:“请恕老衲不懂悲秋先生此话的含意。”
龙儿扬眉道:“我爹是被你们这些秃驴捉了去,你们不用抵赖……”
燕苍茫微微竖手,示意她不要如此放肆无礼,自己已是接口道:“方丈大师,要非教主失踪一事诡异悬疑,吾等实不愿冒然上山,打扰众僧的清修。”
空法大师嘿然一声,道:“贵教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