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长河.怀旧七十年代-第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5日至16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会议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 为了纪念这次会议和发扬会议精神,与会全体代表建议将大会开幕日——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同年,联合国大会第27届会议接受并通过了这项建议。从此,每年的6月5日就成为了保护环境、反对公害的世界性纪念日。 这个纪念日要求联合国系统和各国政府在这一天开展各种活动,来强调保护和改善环境的重要性,提醒全世界注意全球环境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危害。
第一部分:70年代的历史画面苏联“释放”犹太人(图)
每当以色列公使梅厄夫人去莫斯科犹太会堂做礼拜时,会堂内外的苏联犹太人总是挤得水泄不通。有好几次包括红军官兵在内的数千名犹太人把梅厄夫人团团围住,流着泪向她祝福。每次祈祷结束时,按规定都要为苏联领导人祝福,只要梅厄夫人在场,人们还为她本人祝福。 耶路撒冷新闻界报道,从1972年8月13日,苏联同意每年让3。5万名犹太人移民以色列。从那时到1985年,移居以色列的苏联犹太人将近40万,在以色列的犹太人总数超过了苏联。 以色列的公民来自世界各地四面八方,苏联境内的犹太人数量曾经有几百万,与以色列相差无几,而且很多是受过良好教育的高素质人才。以驻苏公使馆开馆之后,许多苏联犹太人不顾政府的限制,以各种方式向以色列人表达他们对以色列国的祝贺。身为犹太人的莫洛托夫夫人曾对梅厄夫人说:如果你们那里一切都好,在各地的犹太人就好了。 但是冷战时期以色列向美国一边倒的国策损害了两国关系,苏联一直限制境内的犹太人移居以色列。在以阿冲突期间,苏、以关系曾恶化到断交,移民的大门更被关得死死的。第三次中东战争后,苏以关系有所缓和,移民政策稍有松动。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移居以色列的犹太人主要来自北美和苏联。
第一部分:70年代的历史画面多名以色列奥林匹克运动员被枪杀(图)
1972年9月8日,以色列飞机对黎巴嫩和叙利亚进行猛烈扫射,疯狂轰炸巴勒斯坦游击队基地,以报复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的血腥屠杀。在慕尼黑,奥运会在无以色列运动员的情况下继续进行。 恐怖分子在慕尼黑对以色列运动员居住区的袭击始于星期二早晨,“黑9月”游击队员,即1972年春天劫持一架比利时飞机的那伙人混进1万名运动员聚居的地点。5点钟,突击队闯进以色列人住的大楼。一位教练设法按响警报器,以便使队中的一些队员逃离现场。两名以色列人被打死。事后,人们才知道他们一个是举重教练员约瑟夫·罗曼诺;一个是角力教练员莫什·温伯格。9名以色列人被作为人质抓获。 到上午9时,奥林匹克村被l。2万名警察和24名神枪手包围。中午,恐怖分子宣布他们的要求:释放以色列关押的200名巴勒斯坦人并保证恐怖分子离开西德时的安全。接着开始了紧张的谈判。戴着面具的恐怖分子一次次出现在阳台上(图)。 谈判在继续,但以色列拒绝释放任何囚犯。恐怖分子也拒绝改变他们的要求,也不允许德国官员代替以色列运动员充当人质。他们还拒绝接受金钱。 接近午夜时,恐怖分子和人质由直升飞机运往慕尼黑机场。那里有一架飞机在等候,以把他们运送到开罗。当两名游击队员刚出现在柏油路上时,德国神枪手就开了枪,恐怖分子进行了还击。9名以色列人质全部被打死,7名运动员中有4人被打死,还有一名德国警察丧生。直升飞机的驾驶员受重伤。 在8日的报复性空袭中,以色列向10个法塔赫训练营地投掷了炸弹并发射火箭,“黑9月”被认为是法塔赫的组成部分。以色列宣称在对黎巴嫩和叙利亚的空袭中,有众多的游击队员被击毙。来自阿拉伯国家的消息说有30人被打死。
第二部分:70年代的电影回放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图)
小时候对电影充满好奇,20世纪70年代无论是在电影院或露天电影场中,放映最多的影片是《闪闪的红星》、《青松岭》、《难忘的战斗》和《渡江侦察记》等,“我是红军战士潘冬子”也成为70年代最流行的儿童语言,潘冬子挎一杆步枪、穿一身军装行走在山花丛中的情景,是70年代的孩子们眼里最美好的理想图景,因此把电影中经典的政治话语改变成儿歌,《青松岭》中的插曲被这样传唱:“钱广赶大车,给老子带点货,茄子、辣子还有胡萝卜,钱广的女人气呼呼,为什么只给我两块五?这是为什么?这是为什么?”像外国电影如《追捕》,高仓健刚毅的性格、冷酷的面容使我们第一次产生了偶像的概念,尤其是杜丘与真由美策马驰骋闹市街头镜头及主题曲《啦呀啦》。 那时候看露天电影得自己带小板凳,搬着小凳子划过圈圈占位置,然后总想着看看银幕背面是什么,在空旷的室外,天上星光点点,所有的人都沉浸在银幕上剧情里,电影散场后大家都恋恋不舍,久久不肯散去,交流各自观后感。于是每次学校包场电影后,语文课的作文都要写一篇电影观后感。 把电影当作怀旧经典。我深信,在很多像我一样生于70年代的人精神史上,是值得特别提到的一笔。也许对于观看电影时的沸腾气息你还记忆犹新,至于具体看的什么电影,名字和内容或许都记不清了,但那份喜悦和迫切的心情,是70年代人最早的对于大众娱乐的记忆。 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 北京电影制片厂1970年出品 导演:谢铁骊 主演:童祥苓、沈金波、施正泉、齐淑芳、贺永华 1946年冬,人民解放军东北某团参谋长少剑波,奉命率领武装小分队深入林海雪原剿匪。为消灭盘踞在威虎山的土匪座山雕,侦察排长杨子荣化装成奶头山匪首的副官胡彪,献上从土匪一撮毛手中缴获的“地下先遣军”的组织联络图——“先遣图”,打入威虎山,里应外合,消灭座山雕。
第二部分:70年代的电影回放现代京剧《红灯记》(图)
八一电影制片厂1970年出品 导演:成荫 主演:浩亮、高玉倩、刘长瑜、袁世海 1939年,在日军统治下的东北某市,铁路工人、共产党员李玉和接到党的指示:必须尽快把地下交通员送来的一份密电码送往游击队。由于叛徒的出卖,李玉和不幸被捕。日本宪兵队长鸠山用各种诡计诱使李玉和交出密电码被李玉和严正拒绝。鸠山又企图从李玉和的母亲李奶奶及养女李铁梅手里骗出密电码,也未能得逞。于是宪兵队便下令杀害了李玉和与李奶奶,佯释铁梅,又派叛徒与她联系,以骗取密电码。铁梅虽然年幼,却勇敢机智;奶奶和爹爹的英勇就义,更使她感到责任重大。她机智地摆脱了特务跟踪,将密电码送交游击队,完成了奶奶和爹爹生前未能完成的任务,经受了严酷斗争的锻炼和考验,成长为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第二部分:70年代的电影回放现代京剧《沙家浜》(图)
长春电影制片厂1971年出品 导演:武兆堤、马尔路、姜数森 主演:谭元寿、洪雪飞、万一英、马长礼 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某部和敌人迂回作战,一度撤离常熟一带,留下18名伤病员。以连指导员郭建光为首的伤病员由地方党组织负责,安置在阳澄湖畔的沙家浜镇养伤。他们和当地群众生活在一起,战斗在一起,结下了鱼水深情。 日寇疯狂“扫荡”。反动武装“忠义救国军”的头子胡传魁、刁德一秉承日寇大佐黑田指令,千方百计企图搜捕新四军伤病员。郭建光对地方党政干部作了反“扫荡”的布置后,率领伤病员暂时隐蔽在芦苇荡里。在消息隔绝,粮缺药尽的艰苦环境中,他们按照毛主席的教导,分析敌情,排除万难,力争主动,坚持待命,像暴风雨里的青松一样挺然屹立。 沙家浜镇的党支部书记,党的秘密工作者阿庆嫂以开茶馆为掩护,利用胡、刁之间的矛盾,进行了紧张复杂的斗争。她在党的领导和群众的帮助下,冲破险阻,终于使18名伤病员安全转移。新四军伤病员脱险后,胡、刁当着阿庆嫂的面拷问沙奶奶等革命群众,企图破坏沙家浜的党组织。阿庆嫂和沙奶奶互相掩护,沙奶奶痛斥敌人,阿庆嫂并乘机了解敌司令部的虚实。新四军某部主力回兵东进。郭建光率领痊愈归队的战士,配合大部队的行动,组成突击排直插沙家浜,活捉了日寇黑田和汉奸胡传魁、刁德一。旭日东升,红旗招展,沙家浜重新回到人民手中。
第二部分:70年代的电影回放《虎!虎!虎!》(图)
外国故事片 《虎!虎!虎!》 美国20世纪福克斯公司/日本东映电影公司1970年联合出品 导演:理查德·弗莱舍/深作欣二 主演:马丁·波桑/山村夫 20世纪40年代初,日本帝国统治者为了建立他们梦寐以求的所谓“大东亚共荣圈”,四处挑起战火,南下太平洋是其重要的战略目标。但是,美国成为他们实现这一梦想的一大障碍。1941年初,日本海军司令山本五十六谋划偷袭美海军主力舰队所在地珍珠港计划。 12月8日拂晓,在海上航行了12天的突击舰队到达了珍珠港以北的预定出击点。这时,日本舰队的行动仍然没有被美方警戒网所发现。此时的珍珠港仍像往常一样,一派祥和的景象,官兵们正在准备安静地享受愉快的星期天。7点50分,在日本旗舰甲板上,空袭总指挥官渊田美津雄下达了攻击令,同机的发报兵在发报机的电键上反复拍发一个简单的攻击密令:“虎、虎、虎……”随后,首枚鱼雷击中“俄克拉荷马”号战列舰,随后日军轰炸机对美国港内的大型舰只展开轰炸,珍珠港几乎被爆炸声浪掀翻。此役,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大小舰船被击毁击伤,遭受毁灭性打击。 攻击完毕,发报兵按着电键,向日军大本营连续拍发偷袭成功的暗码“虎、虎,虎”。报告攻击成功的暗语随着电波传向日本舰队,然而此时的山本五十六却无论如何也高兴不起来。他似乎已经意识到,珍珠港攻击虽然在战术上获得了成功,但日本将在战略上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
第二部分:70年代的电影回放《叶赛尼亚》(图)
墨西哥吉耶尔英·德拉帕拉影片公司/罗德里格斯影片公司1971年联合出品 导演:阿尔福雷多·格莱温纳 主演:杰奎琳·安德列、胡安·加亚多、伊萨贝拉·克罗纳 本片是一部充满拉美风情的怀旧老片,一个铭刻在我们记忆深处的美丽故事。 墨西哥的一个小镇,吉普赛部落的姑娘叶赛尼亚除了演出之外还经常为别人看手相。某日,白人军官奥斯瓦尔多乘着叶赛尼亚给他看相的时候,无理强吻了她。作为惩罚,叶赛尼亚在离开时顺手拿走了他的钱包。谁料,钱包里竟藏有一份机密名单。奥担心机密泄露,便来到吉普赛部落,请求归还钱包,但遭拒绝。为了寻求原谅,奥一连在河边等了3天。经过此事,两人间萌生了爱意。 按照族规,吉普赛人不能同异族通婚,但叶赛尼亚是在出生后不久送给了吉普赛人,证据就是一直挂在她脖子上的基督教教章。于是,部落长同意了她的婚事。奥奉命执行紧急任务,不辞而别,而后来他又不幸被俘。叶赛尼亚每天盼着奥,却没有音讯,便又回到了部落。 恢复自由的奥不见了叶赛尼亚的踪迹,只好来到教父家养病并结识了路易莎。奥对这个患有严重心脏病的可怜姑娘蒙生了同情,而路易莎却爱上了奥。出于怜悯,奥斯瓦尔多接受了路易莎的爱,但是,在他内心深处却从来没有将叶赛尼亚遗忘。 吉普赛部落迁移到了墨西哥城。路易莎的外婆偶然看到了叶赛尼亚的基督教教章,便邀请她来到家中,以表达内心的愧疚。从外公那里知道叶赛尼亚是自己失散多年的姐姐,路易莎又惊又喜,热情地向姐姐介绍了自己的未婚夫——奥。叶赛尼亚无法相信眼前的这个事实,她告诉母亲,自己既不想得到家庭的温暖,也不想得到财产、地位,她只想得到属于她的丈夫——奥斯瓦尔多。
第二部分:70年代的电影回放《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图)
苏联高尔基少年儿童电影制片厂1972年出品 导演:斯坦尼斯拉夫·罗斯托斯基 主演:安德列依·马尔梯诺夫、奥尔迦·奥斯特洛乌诺娃、叶琳娜·舍夫丘克、叶琳娜·道尔戛诺娃 获奖情况:本片获1973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纪念奖、1973年全苏电影节大奖、1975年列宁奖。 1942年夏天,瓦斯柯夫准尉带着两个高射机枪班驻扎在小车站旁的村子里。因为平时没有战斗任务,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