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杂集电子书 > 天才少年的5种能力 >

第9节

天才少年的5种能力-第9节

小说: 天才少年的5种能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声雷鸣顷刻大雨如注,竹叶子上晶莹的水珠又吸引了他。他不顾雨急路滑,向竹林跑去,认真观察带水珠的竹子。经过多角度的观察,文与可终于彻底了解了竹子,并画出了最出众、最富有特点的竹子。  多角度观察在想问题、写文章时都是非常重要的。如古诗《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运用的也是多角度观察法。  学会从多角度来观察同一个问题有利于全面分析一个问题。比如,许多老师习惯于用学生在考试时的分数来评价该学生是好学生还是差学生,这其实是偏面的。正确的评价应该是根据该学生的成绩、表现、态度、品行等各方面进行。  多角度观察法可以近看,可以远眺,可以仰视,也可以平视,可以做到点面结合,全面了解事物或现象。例如,观察长城时,近看像城楼,远眺像巨龙,俯视像蜿蜒的道路。只有全面观察长城,对长城才会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多角度观察也可以是辩证地看待事物的两个方面。如动态和静态,有这样一则幽默故事:“动”与“静”是一对冤家。一见面总爱吵个没完。一次,“静”对“动”说:“你怎么老跟着我?让我独自呆一会儿不行吗?”“动”回答:“那怎么行!没有我,人家怎么能认出你来?”“静”不服气地说:“你举例说说。”“动”说:“古人笔下有这么两句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如果不写‘蝉噪’、‘鸟鸣’的动态,怎么能知道‘林静’‘山更幽’呢?还有……”“得了,得了!这么说,我俩是形影不离呀!”。事实上正是如此,动静是结合的,在观察事物的时候,一定要坚持辩证地观察。    【练一练】  1、小游戏:这个世界是什么颜色的?  先戴上红色的眼镜来看,你会发现,眼前顿时充满了红色的东西,红色的脸庞、红色的天空、红色的海洋……  再戴上蓝色的眼镜来看,你会发现,眼前的东西全都变化了蓝色……  如果再换成黑色的眼镜,那么,眼前又是一片黑色了。  这说明了什么呢?    【名人名言】  法国学者查铁尔说,你在做事时如果只有一个主意,这个主意是最危险的。


第2种能力:观察力牛顿为什么在风中行走?——分析观察法

  小时候的牛顿,特别喜欢观察事物,而且非常喜欢研究事物的本质。  有一天夜晚,牛顿仰望天空看着那些眨着眼睛的大大小小的星星。心里想:这星星月亮为什么能挂在天空上呢?刻卜勒说,星星、月亮都在天空转动着,那它们为什么不相撞呢?  这时,刮起了大风,狂风旋卷着沙石,人们都躲进了屋子里。牛顿却冲出屋子,像个疯子似地顶着大风,独自在街上行走。一会儿随风前进;一会儿逆风行走。  牛顿的头发被大风吹得乱蓬蓬的,浑身被雨淋得都湿透了。他在干什么?  原来,牛顿很想知道究竟有多么大的风力才能把东西吹跑?他要实地观察顺风与逆风的速度差,到底有着何种本质的差别。    你是不是经常观察妈妈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并且通过这些现象发掘妈妈的内心想法?其实这就是分析观察法,它是对“是什么”进行“为什么”的回答,或对“有什么不同”进行“为什么不同”的分析。比如,彩虹为什么出现在雨后?  观察事物不分析,得到的结果也是不牢固的。分析观察法需要借助一定的思维,不仅要观察细致,努力找出那些反映特点、规律和本质内容的外在表现,而且要对观察当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力图找出其间的关系。  比如,牛顿观察苹果落地,发现物体间有互相吸引的力,总结出万有引力定律。阿基米德浸在浴盆里洗澡觉察到浮力与排水量的关系,从而总结出阿基米德定律。因此,学生在学习中观察各种现象时,要研究其本质,探索其规律。  科学家都擅长在观察中分析,其实,只要你多留心,多提出问题,你也可以很好地运用分析观察法的。  焦涤非在念小学三年级时,一次跟父亲来到铁路边。平时很爱观察的焦涤非发现铁轨是一节一节连接在一起的,而且两节铁轨连接之处都有缝。他想,为什么不用一根长长的铁轨却在连接处留下一道道缝子呢?于是,他就问父亲,父亲答道:“因为钢铁会热胀冷缩,如果用一根长长的铁轨或接头处不留缝隙,那么铁轨在炎热的夏天就会膨胀变形,七拱八弯的,火车就会出轨。”焦涤非听后,仍疑惑难解。于是父亲只好说:“若不信,可以自己测量测量。”在父母的支持和帮助下,他通过观察测量发现,温度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气温每下降11℃,间隙就增大一毫米。经过近一年的观察,他详细做了观察记录,同时还写出了铁轨热胀冷缩的观察报告,获得了全国征文比赛优秀奖。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年的观测活动,他不仅掌握了中学阶段的物理知识,而且对观察和自然科学实验的兴趣大大增强了。  可见,平常在观察的时候要多分析,多问为什么,然后根据为什么再去观察,这样,你就会得到你想要得到的答案。  【练一练】  1、读故事,回答问题。  王戎是我国西晋时期一位大将军。他幼年时就很聪明,注意观察和思考。  有一次,王戎和一群小伙伴到郊外游玩,当时正是李子成熟的季节。王戎和伙伴们走了很长时间,累得口干舌燥,突然看到不远处的路边有一棵高大的李树,都争先恐后奔向前去。那棵李树十分高大,枝头挂满了紫色的大李子,非常诱人。小伙伴们来到树下,各显其能,有的爬上树摘李子,有的用石块打枝头的李子。只有王戎一个人坐在路边休息,小伙伴们见了很奇怪,就问他:“你不想吃李子吗?”王戎微笑着说:“我当然想吃了,但是这棵树结的李子是苦的。”  大家不相信他的话,费了很大的力气,终于有一个伙伴够到了一个李子,他高兴地咬了一大口,连忙吐出,“哇,这么苦啊!”并将剩余的部分扔了。别的小伙伴也有人尝到了苦李子,大喊上当。大家都很奇怪,就围着王戎问:“你也是头一次来,怎么会知道这棵树上的李子是苦的呢?”你觉得王戎是怎样得出结论的呢?    2、据报道,一位工程师到内蒙古奈曼旗出差时,发现那里有个山村与众不同:全屯男女老少个个明眸皓齿,特别是妇女,颜面红润细嫩,白皙如玉。统计一下年龄,更有惊人之处,人均寿命高达83.14岁,比当时全国人均寿命68岁足长十四五岁,许多人四世同堂,连家畜家禽也从未发生过瘟疫。那么,你分析一下,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个长寿村呢?    参考答案:  1、王戎回答说:“树长在路边,天天有人从这里经过,如果李子是甜的,早就被人摘光了,还能挂满枝头?”小伙伴们这才醒悟,个个都敬佩王戎。可见,王戎在观察当中加入了分析,是一个善于观察的人。    【名人名言】  在你研究、实验、观察的时候,不要做一个事实的保管人。你应当力图深入事物根源的奥秘,应当百折不挠地探求支配事实的规律。——巴甫洛夫


第2种能力:观察力为什么鹿角是热的呢?——质疑观察法

  有一次,英国科学家亨特去公园看鹿,看着每个鹿都有漂亮的鹿角,亨特突然对鹿角发生了兴趣。他摸了摸鹿角,发现鹿角是热的。为什么鹿角是热的呢?亨特很好奇,他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鹿角里布满了血管。  亨特想,如果将鹿角的侧外颈动脉系住一段时间,会怎么样呢?  于是,他回家做了实验。他把一个鹿角的侧外颈动脉系住后,发现鹿角顿时冷了下来,在一段时间内不再生长了。  过了几天,鹿角又变暖了。亨特发现并不是系带松动了,而是附近的血管扩张了,输送了充足的血液。于是亨特发现了侧支循环及其扩张的可能性。  在这个发现的指引下,进而产生了外科学上亨特氏手术法。    质疑观察法就是从某一观察的现象、线索中的疑问之处入手,进行探索性的观察,分析找出问题的原因,发现解决问题的办法。比如瓦特有一次看到水开时把水壶盖子顶开掉到地上了,他想,盖子为什么会被冲开?是什么把它冲开的?它究竟有多大的冲力?带着这些问题,进一步观察,分析和实验,终于,瓦特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蒸气机。  质疑观察法与分析观察法的不同是,分析观察法则是边观察边分析,努力全面细致地观察事物的各个方面;而质疑观察是先产生问题,再去观察,在观察中去解决问题。  对事物产生疑惑,还要根据疑惑进行仔细观察,在观察的基础上继续思考,这样就能够发现事物的真相。看到不一样的事物都要问个为什么,要弄清本质。例如伽利略发现灯的摆动似乎存在着某种规律时,他就进行了一个实验,仔细记录了实验的数据。在实验当中,伽利略发现:虽然两根绳索起点不相同,但是它们来回摆动的时间和次数总数是一样的。于是,他运用数学公式给予了准确的表述,提出了著名的“钟摆等时性原理”。    【练一练】  某厂酸洗车间的工人25年间无一人患癌症,而其他车间和周围工厂却是癌症的高发区和多发区。根据这个现象,你是否会提出你的质疑?  这其实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是我国科技工作者苟文彬遇到的真实情况,当他在查阅信息资料时得知这个现象时,他当时就在心里提出了自己的质疑:“同一车间25年间无癌症患者,这难道仅仅是偶然现象吗?”于是,苟文彬对此展开了深入的调查和观察。终于,苟文彬发现这个车间的酸洗液里有一种名叫“烷基苯磺酸钠”的物质在起作用。在经过烘干工序时,这种物质把烘干器上的金属腐蚀后又融进酸洗液中,当它滴在传送带上受到高达几百度的温度照射时,由各种元素合成的腐蚀物便发出一定量的电磁波,这就是这个车间工人身体强健的根本原因。  于是,苟文彬开始了“电磁辐射生物学”的研究。经过四年不懈的努力,终于发明出具有消炎、止痛、改善微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和自我调节机能等多种功效的“特定电磁波TDD治疗仪”。由于治疗效果明显,在南斯拉夫国际博览会上被人称为“神灯”,并获得博览会金奖。    【小秘诀】  质疑观察法不仅需要你在较长时间内对观察活动本身有稳定的注意力,而且对所观察事物的变化发展规律也要有稳定的注意力。    【名人名言】      前辈谓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陈献章


第2种能力:观察力光速究竟是多少?——定量观察法

  你知道光的速度吗?光一秒钟能够跑多远呢?  对于光的速度,许多科学家运用各种方法进行了测量。  1607年,伽利略做了一个光速的实验。当时,他叫甲乙两个人在夜间各带一只灯,分立在两个山顶上,甲先迅速取去灯罩对乙发出信号,乙在看到信号后,立即取去灯罩,对甲发出信号。伽利略根据两山的距离和光往返的时间来计算光速。由于当时的技术条件限制,测得的光速很不精确。  1849年,法国科学家斐索用一只旋转的齿轮测量光走过某一给定距离的时间,齿轮以一定的速度运动并让光通过齿间。斐索测得的光速为313000公里/秒。  后来,法国科学家傅科用一只旋转的镜子测定光速。他让镜子以一定的速度转动,使它在光线发出并从一面静止镜子反射回来这段时间内,恰好旋转一周。  随着科学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不断地改进实验装置和技术,直到1932年用旋转棱镜测得光速为299774±2公里/秒。  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激光器,光速的测定就更加精确了,1972年测定的光速值为299792公里/秒。这与目前国际计量委员会承认的光速299792458米±1。2米/秒已经非常接近了。    伽利略、斐索和傅科等科学家用来测定光速的实验都是一种定量实验。定量实验是为了深入了解事物和现象的性质,揭露各因素之间的数量关系,确定某些因素的数值而进行的实验。  定量实验经常会用到。例如,对于求解的问题或设计的方案一定要注意到它的数量方面,要有基本的数量分析都需要运用定量实验。  运用定量实验法,首先要明确它与定性实验的联系。  一般说来,定性实验是定量实验的基础,只有先确定了某些因素是否存在,不同因素之间是否有联系,才能进一步安排定量实验。同时,也只有通过定性实验了解和掌握了试样的定性组成及其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