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少年的5种能力-第2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规律和脉络,通过结果,可以探出事物的原因,通过表象,可以发掘事物的本质。只要你善于运用一些不引人注意的线索步步深入地追究下去,从已知到未知,从现实到可能地加以思考,最后就容易产生出创造性成果。 例如,伦琴发现了X射线后,法国科学家贝克勒尔立即由此追踪,提出X射线可能伴随磷光现象而存在的问题,最后发现了铀的天然放射性;居里夫人沿着“除了铀的放射性外,是否还存在其类似的放射性元素”这一思路进一步深入追踪,终于发现了钋和镭。 怎样进行追踪思维呢?有一道题目是这样的: 有一个工厂的存煤发生自燃,引起火灾。这时候怎么运用追踪思维呢? 问:煤为什么会自燃? 答:煤燃烧要有温度和氧气。煤自燃是煤馒慢氧化积累热量,温度升高到一定限度时发生的。 问:怎样才能防止煤的自燃? 答:1、煤炭应分开储存,每堆不宜过大。 2、严格区分煤种存放,根据不同产地、煤种,分别采取措施。 3、清除煤堆中诸如草包、草席、油棉纱等杂物。 4、压实煤堆,在煤堆中部设置通风洞,防止温度升高。 5、加强对煤堆温度的检查。 6、堆放时间不宜过大。 这样,通过追踪问答,问题的解决方法其实已经找到了。 追踪思维要求你善于抓住一些常被人忽视的地方,通过仔细观察与思索,在现有事物的基础上一步一步地连续向前探索,一步一步地思考,直到解决问题。 【练一练】 1、在木材加工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刨花和锯末,如果弃之不用,那是很可惜的。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些刨花和锯末呢?请运用追踪思维想一下。 2、有一次,萧伯纳的脊椎骨出了毛病,需从脚上取出一根骨头来接补脊椎的缺损。手术做完以后,贪心的医生想多捞一点手术费就说:“萧伯纳先生,这是我从来没有做过的新手术啊!” 萧伯纳显然知道医生的用意,如果你是萧伯纳,该怎样还击这位贪心的医生呢? 参考答案: 1、将其还原为木材。例如,通过再加工而成的新型木材刨花板、锯末板等。 2、萧伯纳说:“这好极了,那么请问,你打算支付给我多少试验费呢?” 【小秘诀】 凡事多问“为什么?”这样,你不仅能够提高你的思维能力,而且可以很好地解决问题哦! 【名人名言】 如果你从肯定开始,必将以问题告终,如果从问题开始,则将以肯定结束。——培根
第4种能力:思维力这是为什么?——质疑思维法
英国著名物理学家瑞利是个喜欢思考的人。 有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端茶出来的时候,由于碟子光滑,茶碗在上面滑动了一下,结果茶泼出来一点在碟子上。 这件小事却引起了瑞利的思考:为什么开始时很容易滑动茶碗,当母亲洒了点热茶在碟子上后,却纹丝不动了呢? 瑞利想:这太有意思了,我一定要弄清楚这是为什么。 于是,瑞利进行了反复的试验和分析,最后,他得出这样结论:茶碗和碟子表面总有一些油腻,使它们之间的摩擦减少,所以容易滑动。等洒上热茶后,油腻就溶解了,摩擦加大,所以不容易滑了。 接着,他又开始研究油在固体物摩擦中的作用,提出了润滑油减少摩擦力的理论。后来,润滑油被广泛应用。瑞利也因此得了诺贝尔奖。 西方哲学史上有个著名的故事。哲学家罗素问穆尔:“谁是你最优秀的学生?” 当时,剑桥大学公认的优秀学生是穆尔的学生维特根斯坦。 穆尔毫不犹豫地说是维特根斯坦。 “为什么?”罗素问道。 “因为维特根斯坦在听我课的时候总是有一大堆的问题,总是喜欢探究各种各样的问题。” 后来,维特根斯坦果然在哲学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甚至超过了罗素。有人问维特根斯坦:“罗素为什么落伍了?” 维特根斯坦回答:“因为他没有问题了。” 质疑思维法是指对于各种问题都要持怀疑、好奇的态度进行思考的方法。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思考才能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当你感到需要问个“为什么”、“是什么”、“该怎么办”时,思维才是主动的,才能真正深入思考。比如,两千多年前,伟大的诗人屈原曾面对长空,发出著名的“天问”,他问天地变化、问世间冷暖,这些问题促进了科学家、哲学家们深入思考,唐代柳宗元则专门写了一篇《天对》来回答。 喜欢质疑的人总是能够取得成就的。著名的数学家希尔伯特就说明这个道理。希尔伯特是一个想像力异常丰富、善于提出问题的人。 在1900年第二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他作了题为《数学的问题》的报告,一举提出了当时数学领域中的23个重大问题。这些问题,后来被称为“希尔伯特问题”。它们的提出,有力地促进了数学的发展。为此,希尔伯特总结道:“只要一门科学分支能提出大量的问题,它就充满着生命力,而问题缺乏,则预示着独立发展的衰亡或中止。” 每一个天才,都是真正的“问题猎手”,因此,你平时一定要养成凡事多问“为什么”(Why)和“如何”(How)的习惯。即使是一个貌似平常的小事,如果不断地询问“为什么”和“如何”,说不定就找到问题的答案。 【想一想】 请你想一想,这是问错了?还是答错了。 1、开会时,主持人为了清点缺席人数,说:“请缺席者举起手来!”结果却引得满堂哗然。 2、母亲见儿子放学晚归,问他“你到哪儿去了?”儿子回答道:“到外面去了。” 3、国外有一则笑话:地理老师指着地图上的某个城市的位置问学生:“这是什么?”学生回答道:“食指”。 参考答案: 1、主持人的问错了。缺席者既然缺席就不可能在场回答主持人的问题。 2、是儿子答错了。妈妈的问题是让他具体回答到什么地点,而“外面”这个地点是不明确的。 3、是学生答错了。老师要他回答的是地图上的城市,而他却以为是老师的食指。 【小秘诀】 先要学会质疑,才能对问题进行追踪。因此,对于新奇的事物一定要有质疑的眼光。 【名人名言】 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苏格拉底
第4种能力:思维力我的炮弹打偏了!——侧向思维法
1916年4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凡尔登会战后期,德军和法军彼此连续炮击两天两夜后,位于马斯河上游的法军炮兵阵地弹药所剩无几,炮兵伤亡过半。而德军的炮火似乎还十分充足,继续向法军不断开炮。 不得已,指挥官只好起用一批毫无开炮经验的后勤人员临时上炮位顶阵。其中有位年轻的士兵由于对开炮十分恐惧,在没有瞄准的情况下,手忙脚乱中将一发炮弹打了出去。炮弹一出膛,这位胆小的士兵就失声叫道:“我的炮弹打偏了!” 指挥官抬头一看,这发炮弹真是偏得太离谱了!德军阵地在东北方向,而炮弹飞向了西北方向。在弹药所剩无几的情况下,这种行为绝对是不可原谅的。指挥官气急败坏地向士兵冲了过去,准备狠狠教训他一顿。 正在这时,只听见炮弹飞去的方向传来一声沉闷的爆炸,接着一声声爆炸声此起彼伏,绵延不绝的爆炸声足足持续了30多分钟! 这是怎么回事?所有的人都愣在那里,士兵们和指挥官都不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原来,这发打偏的炮弹鬼使神差地偏到了斯潘库尔森林中一座重要的德军秘密弹药补给基地,它成功地穿过狭窄的通风口直捣弹药库,引爆了基地所储备的全部弹药! 这发炮弹造成德军60多万发大口径炮弹和其他数十吨弹药全部被销毁,法军元帅贝当趁机大举反攻丧失了炮火支援的德军阵地,能征善战的德军终于失败了。 这个士兵真有意思,明明打偏了居然打得最“准”,这当然是意外的情况,事实上,侧向思维就是需要从侧面来思考问题。 在现在生活中,经常会见到人们在思考问题时“左思右想”,说话时“旁敲侧击”,这种从旁侧开拓出思路的思维方式就是侧向思维法。它要求思考者尽量利用其他领域的知识,从别人想不到的角度观察、分析,达到解决问题的目标。 有位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狗和鸡关在两堵短墙之间,在狗和鸡的前面用铁丝网隔开放了一盆饲料,鸡一看到饲料马上直冲过去,结果左冲右突就是吃不到食。狗先是蹲在那儿直盯盯看着食物和铁丝网,又看看周围的墙,然后转身往后跑,绕过墙来到铁丝网的另一边,结果吃到了食物。 我们人类在考虑某个问题时也有类似现象,有人总是死抱正面进攻的方法一味蛮干,丝毫不能解决问题,而有人则采用迂回战术,用意想不到的方法,轻而易举地获得成功。这就是侧向思维。侧向思维也被人称为“从其它离得很远的领域取得启示的思维方法”。侧向思维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 方法1:目标侧向。 日本创造学家多湖辉在《脑力激荡》讲了这样一件事:某电影院生意虽然很好,但有一点顾客不满意,那就是“厕所太小”。观众要上厕所往往要排队,令人烦躁不安。但要改造厕所,又有不少具体困难。电影院的经营者向多湖辉讨教怎么办,多湖辉想了很多方法,比如避免观众一起涌进来,设立“时差制度”,限制上厕所的时间等等,但是,这些方法在具体实施当中不太可行。 最后,多湖辉想:既然厕所小的毛病使观众要排队并烦躁,那么问题的目标就是解决排队烦躁。而正面改造厕所不可能,那么只解决一侧面问题,使他们不那么烦躁,不也很好吗?于是便提出在厕所旁边的墙上,贴上多种招贴画和海报,包括新的电影介绍等。一个月以后,老板亲自向多湖辉道谢,说尽管排队上厕所的人还是一样多,但由于有那些内容丰富的招贴画,也就不太觉得烦躁了。 问题的侧向拓展往往伴随着对真正问题的界定,即上升问题的层次。在上例中,最早的问题是改造厕所的问题,但是假如把这一问题上升一个层次,就会发现“等上厕所烦躁”才是根本问题,那么厕所小和必须改造厕所只能算是这一问题的体现方式之一,而以其它方式(如张贴画)让人不烦躁,也同样可以达到目标。通过这些方式将问题往侧面拓展,也不失为解决问题的方法。 方法2:侧向推理。 古时候,有一人想过河,他来到河边大声问到:“哪位船老大会游泳?” 话音刚落,好几个船老大都围了过来,热情地自我推荐:“我会游泳,客官做我的船吧!” 只有一位船老大没有过来,坐船人就走过去问那人:“你水性好吗?” 船老大不好意思地说:“对不起,我不会游泳!” 坐船人高兴地说:“那好,我坐你的船!” 为什么坐船人要选不会游泳的船老大呢?原来,坐船人认为,不会游泳的船老大,他必然会小心地划船,坐他的船就比较安全了。这种从侧面来推理的方法就是侧向推理法,它的结果还是安全地渡过河。 【练一练】 1、请你在15分钟内剪下大小不一的30个实心圆圈。 2、机械工厂的精密零件,大部份都需要人手加工。为了防止工作物生锈,工人必须整天戴手套。为了使手指更加灵活,手套做得很紧束,所以不但戴上脱下很麻烦,而且容易腐蚀或破烂,所以这一笔经费负担非常庞大。你觉得怎样来改进这种手套呢? 参考答案: 1、把圆规的笔尖改装为小刀片,然后用改装后的圆规来裁剪圆圈。 2、一个工人想出了发明液体手套的想法。使用时,把双手浸一下化学药液,即变成一层透明的薄膜,象戴上橡皮手套一样。这种手套很柔软、很舒适,而且富有弹性。工作完了以后,把手泡在水里,即可完全溶化掉。 【小秘诀】 当你发觉自己在一个问题上钻牛角尖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果断寻找新途径。 【名人名言】 每一个创造行为都包含一个从世俗观念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的新的天真的感知。—— 亚瑟•;凯斯特勒
第4种能力:思维力救命的枪声——逆向思维法
“救命啊,救命呵!” 拿破仑正骑马穿过一片森林,远处突然传来一阵紧急呼救声。他策马扬鞭,向着发出呼救声的地方飞奔而去。穿出林子,不远处是一个湖泊。离岸30来米处,一个落水的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