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杂集电子书 > 林氏三兄弟 >

第11节

林氏三兄弟-第11节

小说: 林氏三兄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德、徐向前等人的反对,公然在卓木碉另立中央,自任主席,走上分裂党和红军,破坏革命的道路。12月5日,他又狂妄地给中央来电,宣称他已用中共中央、中央政府、中央军委、总司令部对外发表文件,并要中央改称北方局、陕北政府和北路军。目前,左路军有七八万人,指战员的处境十分危险,要尽快设法将他们拉回来。你现在回来了,可以共产国际代表的身份,配合我们做工作,力争左路军早日回来。”    
    林育英听了毛泽东的叙述,马上说:“我如能起作用那当然好,就怕工作做不好。”    
    “也许能起作用,”毛泽东又说,“目前,张国焘与我和闻天、恩来的关系很僵,我们发电去,他听不进去,朱德、徐向前等同志在那里很为难,也很吃力。张国焘比较相信共产国际,正好你又是共产国际派回来的,你如以共产国际代表的身份做工作,他有可能要听。”    
    林育英仔细一想,感到毛泽东交给的这个任务很重,责任也很大。为了党和革命事业,自己应尽力帮助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多做工作,以维护党和红军的团结。    
    他对毛泽东说:“这样吧,我尽力配合你和中央做工作。”    
    毛泽东点头笑了。    
    当时,中央办公厅安排林育英住在张闻天、刘英夫妇的隔壁。张闻天也几次找林育英谈话,希望他全力配合中央做好争取张国焘的工作。    
    1936年1月16日,林育英根据毛泽东、张闻天的意见,以“共产国际代表”的名义,给张国焘发去了一份电报。电文中说他奉共产国际委派,回国解决一、四方面军发生的分歧,并带有共产国际七大对中国问题的意见和密码,可与国际直接通电。    
    林育英在电报中还说:中共中央已在瓦窑堡召开了政治局会议。会上,中央决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张国焘很快收到了林育英的电报。    
    张国焘虽然对林育英的电报看了又看,想了又想,却仍然不愿带领部队北上。因为,他已另称“中央”,如果北上,则被他称为“北方局”的又要领导他这个“中央”。    
    中央不见他回电,又给他发了电报,责令他立即取消伪中央,并尽快带领部队北上。    
    1月17日,中央举行了政治局常委会会议,讨论行动方针和组织分工问题,毛泽东在会上作了关于目前行动方针与计划的报告,会议还决定彭德怀、林育英到中央政治局工作。毛泽东、张闻天、彭德怀、林育英、何凯丰随红军主力行动。    
    1月22日,中共中央召开了政治局会议,林育英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专门讨论张国焘分裂党、危害红军的问题。与会的所有领导对张国焘的行为极为愤慨,纷纷发言谴责张国焘。会上,还一致通过了《关于张国焘同志成立第二“中央”的决定》,决定中说:    
    张国焘同志自同党中央决裂后,最近在红四方面军中公开地成立了他自己的“党中央”、“中央政府”、“中央军事委员会”与“团中央”,张国焘这种成立第二党的倾向,无异于自绝于党,自绝于中国革命。党中央除去电命令张国焘同志立刻取消他的一切“中央”,放弃一切反党的倾向外,特决定在党内公布1935年9月12日中央政治局在俄界的决定。    
    为配合中共中央作出的这个决定,毛泽东、张闻天又建议林育英给张国焘、朱德发去了《共产国际完全同意中共中央路线,张国焘处可成立西南局》的电报,电文如下:    
    国焘、朱德二同志:    
    甲、共产国际完全同意中国共产党中央的政治路线,并认为中国共产党在共产国际队伍中,除联共外是属于第一位。中国革命已成为世界革命的伟大因素,中国红军在世界上有很高的地位,中央红军的万里长征是胜利了。    
    乙、兄处可即成立西南局,直属代表团,兄等对中央的原则争论,可提交国际解决。    
    林育英    
    24日


第一部分  林育英——虽死犹荣的革命家第21节 主席亲自交重任(2)

    张国焘看到这封电报,心里颇不是滋味。    
    共产国际代表林育英的电报肯定了中共中央的政治路线是正确的,就意味着张国焘的主张和做法是错误的。从心里讲,张国焘很难接受林育英的这个电报,只是由于林育英的电报中说了共产国际“完全同意中共中央的政治路线”,他才不得不考虑林育英的意见。他再一意孤行,带部队南下,就要背“违背共产国际指示”的罪名。    
    与此同时,在朱德等人的斗争下,张国焘的南下计划受阻。    
    对林育英发给张国焘的这封电报,过了数十年后,张国焘在他的《我的回忆》一书中,作了完全颠倒的说法。    
    过了几天,张国焘连续给林育英发了3封电报。在这几封电报中,张国焘的气焰再没有先前那么嚣张了。    
    这一时期,林育英单独或与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等联名给张国焘等人发了数封电报,要求他们取消伪中央,尽快率部队北上。只有北上,部队才有生路。    
    经过毛泽东、林育英以及朱德、刘伯承等人的斗争,张国焘被迫取消了“中央”,并同意北上。    
    1936年8月3日,林育英与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博古又联名给朱德、张国焘发电,欢迎他们前来会师。并说,为“注重目前团结,过去的争论一概不谈”。电文中还说,林育英将亲自到前方去接他们。    
    9月27日,朱德、张国焘、徐向前、陈昌浩联名致电毛泽东、林育英、张闻天,表示尊重共产国际和中央的指示、意见,部队马上前来与一方面军会合,先头部队8日到达界石铺,决不再改变。    
    随后,四方面军按计划日夜行军北上,并按期与一方面军胜利会师。    
    毛泽东交给林育英的这一任务,林育英完成得很好,很出色。事后,毛泽东高兴地对林育英说:“你这位共产国际代表没有白当,你为党和人民立了一大功。”    
    对林育英争取张国焘北上所起的重要作用,除有党史记载和有关老同志在回忆录中作了记述外,张国焘所著的《我的回忆》中,也提及不少,只是内容作了不少歪曲,如林育英是林彪的堂哥,他说成是林彪的叔父。    
    张国焘在《我的回忆》中还说,他对林育英“极为看重”。在这本回忆录中,有很多内容是颠倒错乱,胡说八道,但对林育英争取他回陕北所起的作用,却说得大体差不多。    
    为了做好红四方面军的工作,1936年10月16日,中央政治局举行常委会议,专门讨论林育英去接红四方面军的问题,毛泽东在会上说,林育英此次去红四方面军,主要在政治方面完成统一团结,将红四方面军的政治、军事、文化水平提高一步。对张国焘过去错误的性质与程度问题,原则上不讲,但如果谈到,应该指出这一错误是严重的政治上组织上的错误。另一方面应该指出,这是个别的,是机会主义性质的,但不是整个路线错误。因为,就其整个历史来讲,还只是某个时期个别的错误,如果张国焘以后不再犯这样严重的错误,将来不一定提这一错误。    
    与会人员都赞成毛泽东的这一意见。会后,毛泽东把中央政治局常委的意见告诉了林育英,希望林育英按中央政治局常委的意见,马上到红四方面军去。    
    10月19日,林育英从保安启程,代表中共中央赶往宁夏同心县城迎接二、四方面军。    
    经过几天的急行军,二、四方面军先头部队于11月3日抵达同心县城,林育英会见了部分二、四方面军的指战员后,得知朱德、张国焘还在关桥堡镇,又往前行30公里,在关桥堡镇见到了朱德、张国焘等四方面军的领导人。    
    10月30日,毛泽东又发电给林育英,叫他与朱德、张国焘略谈后,即去二方面军,提高其士气,然后再回头到朱德、张国焘处,如张国焘的态度不对时,不要太软,也不要太硬,诚意相处,避免硬化。林育英根据毛泽东的意见,脑中立即考虑了一个与张国焘打交道的方案。    
    在关桥堡,林育英与张国焘单独作了长谈,并向他做了许多说明、解释工作,使张国焘消除了一些疑虑。    
    随后,林育英在红四方面军活动分子会议上作了报告,他首先代表中央欢迎红四方面军指战员回到陕北,然后着重宣传了中共中央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和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伟大意义。林育英的报告,受到红四方面军指战员的欢迎。    
    1936年12月16日,朱德、张国焘回到了保安。为显示中央对张国焘的欢迎,林育英向毛泽东建议在红军大学举行一个欢迎朱德、张国焘回到陕北的联欢晚会。毛泽东同意了这一意见,当即指示红大校长林彪组织500人的队伍到路边去欢迎,并搭建一个土台子,以供他和张国焘作演讲时用。    
    联欢会之后,林育英根据毛泽东的意见,代表中央找张国焘谈话,做他的思想工作,希望他能认识自己的错误,改正错误,将功补过,为党和人民多做工作。    
    张国焘见林育英又找他,心里很不自在。他结结巴巴地说:“林育英同志……”    
    林育英看出了他的心思,连忙接上去说:“张政委,你这几天辛苦了!”    
    此时,张国焘别的没有考虑,最担心的是中央是否给予他处分,今后怎样对待他。他试探性地问:“洛甫(即张闻天)、润之(即毛泽东)、恩来他们近日开什么会没有?”    
    “开了会。”    
    “哦……”    
    林育英见他心里有些紧张、害怕,对他说:“国焘同志,我今天特地到这里来,主要是受党中央之托来与你谈谈心。”    
    “嗯……”张国焘不自然地点了一下头。    
    “你有什么新想法,也可与我谈谈。”    
    “育英同志,”张国焘做出一副很诚恳的样子说,“我对你说句心里话,我对你这个‘共产国际代表’是很信任、很尊重的。要不,我恐怕回不来,甚至两路红军还有打起来的可能。我回来后,别的想法没有,就是我今后还要工作,还要做人,望你向党中央反映一下我的要求,希望同志们今后不要歧视我,不对我的夫人杨子烈及孩子们另眼相看……”    
    林育英见他对自己的错误没有认识,光想自己的问题,对他说:“你这次回来,中央是欢迎的,但有两点你必须做到,第一,真心实意地服从中央的领导,这个服从,不是口头上服从,而是心里要服从;第二,对自己在长征途中的错误要有正确的认识,最好是向中央写个书面检讨材料,以取得同志们的谅解。如果你这样做了,我想,中央对你的问题会有个实事求是的决定,同志们对你和你的家属也不会歧视,更不会另眼相看。”    
    “你估计中央对我的问题会有什么结论?”    
    “这就要看你的态度了。”    
    “我……”张国焘心里很紧张。    
    “国焘同志,”林育英耐心地对他说,“红军在长征途中出现的分歧,在全党、全军造成的影响是很不好的,损失也不小。希望你对这个问题仔细思考一下,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源是什么?你应负什么责任。至于其他的问题,如中央给你的问题作什么结论,给你分配什么工作,暂时不要去想它。如果你把问题说清了,对自己的错误又有比较深刻的认识,相信党中央会公正合理地研究处理这个问题的。”    
    张国焘低着头,一言不发。    
    在以后的一段时间里,林育英又多次找张国焘谈话、做工作。    
    对于林育英在争取张国焘北上直至回到陕北的工作,老革命家王鹤寿等人1982年3月10日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纪念林育英的文章《忠心为国,虽死犹荣》中,曾有大段的叙述。    
    全国政协副主席、著名理论家、史学家胡绳主编的《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也有详细的记载。


第一部分  林育英——虽死犹荣的革命家第22节 受命援救西路军

    1936年10月下旬,原红四方面军的前锋部队2万余人西渡黄河,执行宁夏战役计划。    
    11月上旬,根据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决定,过河部队称为西路军。    
    西路军渡过黄河后,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孤军奋战四个多月,歼敌2万余人。由于这次西渡黄河作战系战略上的失误,战术上起不到大的作用,加上环境生疏,准备不足,没有后方,补给困难,西路军陷入了困境。    
    西路军进入祁连山地区后,曾连续给中央发电,请求中央派部队援救。    
    为救西路军,2月24日,毛泽东给在西安的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