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杂集电子书 > 真本事来自好观念 >

第1节

真本事来自好观念-第1节

小说: 真本事来自好观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欢迎访问:   txtsk
《真本事来自好观念》
作者:陈书凯
申明:本书由 4020电子书 (4020)自网络收集整理制作;仅供预览交流学习使用;版权归原作者和出版社所有;如果喜欢;请支持订阅购买正版。

第1节:让自己往上攀爬

第一章让自己往上攀爬

1保持自我才不会“迷路”

一个人最糟的是不能成为自己,不能在身体与心灵中保持自我。

一个人放弃自我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去模仿别人,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跑。像这样把别人的特色误以为是自己应该追逐的东西,多半不能成大事,即使能有所成,恐怕也是毫无特色的。这一点,对于想要成功的人来说,是一大忌讳。

美国北卡罗莱州的艾莉丝从小就是个个性极为敏感羞怯且身材略胖的女孩儿,再加上她母亲古板的教育方式,灌输她穿漂亮的衣服是愚蠢的表现,告诉她那样的“洋娃娃”充其量只是这个世界的装饰品。而且衣服太合身容易撑破,不如做得宽大一点。因此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成长的她,从不参加任何聚会,也没有什么事值得她开心。上学后,她也不参加同学们的任何活动,甚至连体育活动也不参与。原因是,她总觉得自己跟别人“不一样”。

长大后,她嫁了一位年纪大她几岁的先生,但她还是没有任何改变。她的丈夫来自一个稳重而自信的家庭。她想要成为丈夫家人那样,但就是做不到。她努力模仿他们,却总是不能如愿,他丈夫几次尝试帮她突破自己,也都适得其反,她的情绪越来越容易失控,变得紧张易怒,害怕见到任何朋友,甚至一听到门铃声都非常惊慌!后来,她觉得自己就快要崩溃了。但她仍尽力维持一切安好,不希望丈夫发现真相,所以每次在公共场合,她都尽量装得十分开心,有时会夸张过了头,甚至她竟然产生了自杀的念头。

但艾莉丝最后没有自杀,而是充满自信地活了下来。

是什么事改变了这位想自杀的妇人呢?只是一句不经意的话。有一天,她的婆婆和她谈起她是如何教育自己的子女,她说:“不论遇到什么事,我都坚持让他们保持自我……”“保持自我!”这几个字像一道灵光闪过艾莉丝的脑袋,她发现所有的不幸都起源于她把自己套入了一个不属于自己的模式里了。

一夕之间她变了!她开始试着保持自我。她首先研究了自己的个性,认清自己,并找出自己的优点。她开始学习怎样配色与选择衣服样式,以穿出自己的品位。也开始主动结交朋友,并加入一个团体虽然只是一个小团体。当他们请她筹办某项活动时,她刚开始很害怕,但是通过每次上台,她获得了更多的勇气。尽管这是一段相当漫长的过程,她花了相当长的时间来培养自信,但现在她比过去快乐许多。

这个故事说明了保持自我的重要性。保持自我这一问题,“与人类历史一样久远了。”詹姆士·戈登·基尔凯医生指出,这是全人类的问题。很多精神及心理方面的问题,其隐藏的病因往往是患者不能保持自我。著名作家安吉罗·派屈写过13本书,还在报上发表了几千篇有关儿童训练的文章,他曾说过:“一个人最糟的是不能成为自己,不能在身体与心灵中保持自我。”

尽管大多数人都知道保持自我的重要性,但这种模仿他人的现象仍相当严重,无论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是在众星闪烁的好莱坞。好莱坞著名导演山姆·伍德曾说过,最令他头痛的事,是帮助年轻演员学会如何保持自我。刚刚入行的年轻演员几乎都想成为二流的拉娜·特纳或三流的克拉克·盖博,“观众已经尝过那种味道了,”山姆·伍德不停地告诫他们,“观众现在需要点新鲜的。”

山姆·伍德在导演《别人,希普斯先生》和《战地钟声》等名片前,经营房地产事业好多年,因此他自己培养出一种销售员的个性。他认为,商界中的一些规则在电影界也完全适用,完全模仿别人绝对会一事无成。“经验告诉我,”山姆·伍德说,“尽量不用那些模仿他人的演员,这是稳定票房的最保险做法。”

保罗·伯恩顿是一家石油公司的人事主任,他曾谈及求职者所犯的最大错误是什么。他面试过的人数超过6000,也写过一本名为《求职的六大技巧》的畅销书,所以对这个问题他的看法应该是最可信的。他说:“求职者所犯的最大错误,就是不能保持自我。他们常常不能坦诚地回答问题,只想说出他认为你想听的答案。”可是那一点儿用也没有,因为没有人愿意听不真实的、虚伪的话。

威廉·詹姆士曾说过,一般人的心智能力使用率不超过10%,大部分的人不太了解自己还有些什么才能。与我们应该取得的成就相比,其实我们还有一半以上的能力是潜在的、等待“开发”的,我们只运用了自身能力的一小部分。人往往都活在自己所设的限制中,我们拥有各式各样的潜力,却不能充分地运用它们。

既然你我都有这么多未加开发的潜能,又何必担心自己不能像其他人一样呢。遗传学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是由父亲和母亲各自的24条染色体组合而成,这48条染色体决定了你的遗传,每一条染色体中有数百个基因,任何单一基因都足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所以,你在这世上是独一无二的。以前既没有像你一样的人,以后也不会有。

即使你父母相遇、相爱孕育了你,也只有三百万亿分之一的机会有一个跟你完全一模一样的人。换句话说,即使你有三百万亿个手足,他们也都跟你不同。这只是猜测吗?当然不是,这完全是有科学根据的事实。如果你还是不相信,那就去看看有关遗传学的书吧!

第2节:培养好的个性

“做你自己!”这也是美国作曲家欧文·柏林给作曲家乔治·格希文的忠告。柏林与格希文第一次见面时,其名声早已闻名全国,而格希文却只是个默默无名的年轻作曲家。柏林很欣赏格希文的才华,以格希文所能赚的三倍薪水请他担任音乐秘书。但柏林劝告格希文:“不要接受这份工作,如果你接受了,最多只能成为欧文·柏林第二。要是你能坚持下去,有一天,你会成为第一流的格希文。”格希文接受了柏林的忠告,并渐渐成为当代的知名作曲家。

查理·卓别林也曾经经历过这样的教训。当他开始拍片时,导演要他模仿当时的著名影星,结果票房惨淡,直到他开始成为他自己时,才渐渐受到瞩目;鲍勃·霍伯也有类似的经验,他之前有许多年都在唱歌跳舞,直到他发挥自己的个人魅力才真正走红;当玛丽·马克布莱德第一次主持电台节目时,她试着模仿一位爱尔兰明星,但始终默默无名,直到她还原自己本来的面目一位由密苏里州来的乡村姑娘,才成为纽约市最红的广播明星,在广播界占得一席之地;吉瑞·奥特利一直想改掉自己的德州口音,在外貌上也学习都市流行的时尚装扮,他还对外宣称自己是纽约人,结果是招致别人背后的讪笑,后来他开始演唱起乡村歌曲,才奠定了他在影片及广播中最受欢迎的牛仔地位。

你在这个世界上是一个全新的、独一无二的自我,为此而欢呼吧!追根究底,所有的艺术都是一种自我的体现。你只能唱你自己,画你自己,演你自己。你的经验、环境和遗传造就了你。不管好坏,你都必须好好经营自己的小花园,也不论好坏,你都得在生命的管弦乐中演奏好属于自己的那份乐器。

好观念基本功

相信每个人应该都有过想成为另一个人的经验,努力去模仿、学习对方的一言一行,以使自己与对方更相似。但压抑自己的本性变成了心目中的那种人,就真的会快乐吗?一个丧失自我的人,就如同没有灵魂的傀儡,依操纵者的不同而呈现不同面貌。惟有真正的了解自己,才能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位置,进而成就自己的事业。

2培养开朗和易与人来往的个性

乐观的人在每个不幸中,都能看出绝地逢生的机会来。

自我感觉的控制,是成功的试金石。乐观者明白自己的命运操纵在自己手中,如果事情不妙,他便迅速采取行动,寻找解决方法,拟定出新的行动计划,并且博采众说之长。悲观者则觉得自己处处受命运的捉弄,因而迟迟不肯行动,他认定了自己无计可施,但也不向他人求教。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市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心理学家麦可·沙尔说:“你的才能当然重要,但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的想法,常常是决定成败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原因就在于,乐观的人与悲观的人在遇到同样的挑战和挫折时,其采取的处理方式是截然不同的。

一个人的个性是什么样子的,与他到底能成就什么样的事是密切相关的。狭隘、保守、自私者也许能有一番作为,但绝不会有大作为,因为他无法发挥成就大事业者的个性,如乐观、进取、开朗……这些让人产生积极向上的正面奋斗力量,才能引导一个人走向成功。

哈佛大学的学者认为,具备开朗和易与人交往的个性对一个人的事业意义非凡,这也是一个人成败的关键所在。

在一项专业课题研究中,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心理学家马丁·塞立格曼和同事彼得·舒尔曼,对人寿保险公司的营业人员做了一项调查。结果,他们发现在资历较深的营业员中{ txtsk },想法较乐观的人推销成绩比想法悲观的高出37%。另外,在新雇用的人员中,乐观者的销售成绩比悲观者要高20%。基于此,保险公司雇用了100名在应聘中落选但乐观积极的人。这些人,在过去根本不可能被雇用,这次却出乎意料之外地被录取。结果证明,他们的销售成绩比公司其他营业员的平均成绩还高出10%。

他们是凭什么做到这一点的呢?按照塞立格曼的说法,乐观者成功的秘诀,在于他们的“解读方式”。当事情出了差错时,悲观者倾向于责备自己。“我不善于从事这个工作,”悲观者说,“我总是失败。”而乐观者则会去寻找出差错的原因。悲观者会埋怨天气、电话、交通,甚至抱怨别人。“全怪那个顾客正巧心情不好。”他会这么想。若是事情很顺利,乐观者总是归功于自己,而悲观者则把成功视为一时的侥幸。

对抗忧郁、培养开朗人生观的办法有很多种,但最经济、最有效的方式莫过于运动了。运动比任何药物更能有效地对抗忧郁,因为它可以刺激大脑内激素的分泌,产生令人愉悦的物质,而使人感到快乐。

因此,每天忙忙碌碌的上班族们不妨在下班后花点时间运动吧,不管是上健身房还是在家。别脱了鞋子就往沙发上躺,那种不需花费大脑思考、让你一笑就忘的电视节目,可没有运动更有益于你的健康。一个热爱运动的朋友曾经这样说过,“我在运动时,可以暂时转移对工作的注意力,摆脱因白天工作所累积的负面情绪。而且,我还建议大家如果可以的话,试着打打沙包,把它当作老板的脑袋,消消气更好!”

这的确是有理论根据的,《英国运动医学》杂志的一篇报道就指出,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的医生,对曾经罹患重度忧郁症至少9个月的5位中年男性和7位女性做追踪治疗,结果发现药物对这些患者的疗效相当有限,甚至是无效。追踪的过程是由研究人员请这些患者每天在跑步机上运动30分钟。在10天的运动期间,研究人员逐日增加他们的运动量,并评估患者情绪状况的变化,结果在10天后,有8名患者表示他们的忧郁情绪已大有改善。而8个人其中的5个人之前皆长期利用药物治疗,但情况都未曾好转。

第3节:人缘好好办事

不过专家也做出提醒,运动对忧郁症的改善虽然帮助颇大,但也不能完全取代药物治疗。但若想对抗忧郁,让自己不陷于忧郁之中,这个方法绝对值得我们一试。

史蒂文生曾说过:“乐观的人在每个不幸中,都能看出绝地逢生的机会来。”的确,天性乐观的人,凡事都会往好的方面想,不放弃希望,当然也就不会绝望;悲观的人,常常事情都还没开始做,就担心这烦恼那的,成天紧张兮兮,终致一事无成。

所以,你要是悲观主义者,以上就是使你变得乐观的理由,你一定要做到。只要你按照如下由美国心理学家史蒂夫·豪隆提出的方法去做,保有一颗乐观的心对你来说绝不是难事。

⑴在不如意的事情发生时,请仔细注意你自己的想法,把最先浮出脑袋里的感受,不加修饰也不加增删地写下来。第一步,你得先对自己诚实;

⑵接着做一个试验,做一件与消极反应相反的事。例如,当工作出了差错,你是否在心里想,“我恨我的工作,但我永远不可能找到一个更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