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杂集电子书 > 2135-不老的神话:刘德华画传 >

第2节

2135-不老的神话:刘德华画传-第2节

小说: 2135-不老的神话:刘德华画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他一直将这个秘密藏在心底。    

 


第一部分:野性的自然跟着父亲进城去(1)…(图)

  5岁那年,一场意外车祸,夺去了爷爷的生命。    

  那天一大早,天空下起了毛毛细雨,快到下午的时候,雨渐渐停了,雨意却还浓浓的。这种时候,正是抓蜗牛的最佳时机。刘德华和两个堂兄,每人提一只小桶,跑到村后的山上去抓蜗牛。    

    天近黄昏的时候,大伯匆匆跑过来,对他们说:“你们还在这里玩,爷爷给车撞倒了,快回去。”说着,他飞快地抓过3个孩子手中的小桶扔在地上,领头向村子跑去。    

  此时,雨又淅淅沥沥地下了起来,似乎是天公在为刘德华的爷爷流泪。4个人在雨幕中一路狂奔,跑到家门口时,天已经黑了,品字形的大屋里,两边全都是黑的,只有中间的祠堂亮着灯。他们径直向祠堂跑去,见一大家子人,全都围在祠堂里,父亲和母亲都在,他们的眼睛已经有些红肿,泪水涟涟。    

  刘德华从人缝里钻进去,看到了爷爷。他就躺在祠堂的中间,他的身下,是一块木板,身上盖着一块白布,将整个脸都遮住了。    

  他转过身看看母亲,问她:“爷爷怎么了?”母亲含着泪说:“爷爷过世了。”    

  爷爷过世了。这就是大人说的死去了?他呆住了,不明白死到底是一种什么东西,人为什么要死?死了就没有了吗?他平生第一次感到了害怕。这是一种莫名的恐惧,他实在不明白那种恐惧从何而来。母亲从后面抱住了他,紧紧的……他轻轻叫了一声:“爷爷!”母亲哽咽着告诉他,爷爷被一辆大货车撞了。大姐在那里失声痛哭,父亲口中念念有词,不知在说着什么。他突然想,爷爷今后是不是再也不会给自己讲故事了?自己是不是再也不能见到爷爷了?想到这一点,他也跟着哭起来。    

  后来,爷爷的尸体,被人放进一只长方形的木箱子里,用长长的钉子,一个一个地钉上了。    

  淫淫霏雨中,送葬的队伍抬着那口棺木离开了村子,向后面的山上走去。刘德华和家里其他亲人一起,披麻戴孝,三步一叩,送别了爷爷。    

  从那以后,他真的再也见不到爷爷了。可他还常常想起爷爷,想弄明白死到底是怎么回事,爷爷到什么地方去了吗?然而,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讲,无论如何他也想不明白。    

  接下来,父母忙起了搬家的事。    

  以前,大概因为爷爷在的缘故,父亲虽然一直想将全家搬进城里生活,但因为爷爷的反对,也因为村里的传统,父亲只是心里想想,不敢付诸实践。现在,爷爷已经去世了,无了牵挂的父亲便做了这样的决定。    

  这个决定,在泰亨村引起了不小的反响。泰亨村是一个极其封闭的村子,有着一种说不清来由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排外意识。在他们的心目中,世界上再没有什么地方比泰亨村更好了,这里山清水秀,风水绝佳。这里是祖宗生活的地方,作为子孙,最大的孝顺,就是要守住祖宗的这片土地。刘礼现在竟然要背弃这片土地,在村里人看来,这是大逆不道的事。    

  刘德华始终都没有弄清,当初父亲决定搬进城时,村里人为什么像躲麻风病人一般躲着他们;讨厌他们。以前那些和刘德华非常要好的孩子,突然间不理他了。他去找他们,他们却眼一瞪,脚一跺,从牙缝里挤出一声:“叛徒!”然后愤怒地转身走开。姐姐听到这样的话,只是气得流眼泪,完全不明白自己做错了什么。刘德华可不甘心被别人骂,他迅速抓起地上的石块,向那些人扔过去。    

  成年以后,刘德华回想父亲搬家这件事,渐渐明白,父亲在做这个决定的时候,体现的不仅仅是新潮,更有一种超前意识。刘家在泰亨村毕竟是大族,有田地有房产,住在泰亨村,可以衣食无忧。尤其是几十年后,香港快速发展,土地变得比金子还值钱的时候,他们全家留在那里,即使不是暴富,也是地主,日子一定会过得非常舒坦。可父亲放弃了当时还算安逸的生活,带着全家搬进了城里。    

  搬进城里实际上过起了艰难的苦日子。尽管有很多文章说,刘德华进城后,成了少东家,但那所谓的少东家,实际上等于是一种讽刺。他家的营生,在当时,也只不过是维持全家人的生计而已,根本谈不上小康。可正是这次搬迁,恰恰使得几个子女不仅受到了比在泰亨村更好的教育,也让他们从此有了一个新的人生起点。对于父亲或者母亲的未来,这个决定的影响并不一定十分重大,但对于子女尤其是对于刘德华来说,却是一次划时代的命运抉择。如果没有这次选择,大概也不会有今日展现在众人面前的天王刘德华。    

  刘德华说:“有时我会想:若非父亲的思想新潮,尽早做了革命性的决定——将家搬进了城里,待搬到城里来,又为生活不辞劳苦地奔波,说不定我等刘氏嫡系早已活脱脱是个养尊处优,饭来张口,茶来伸手的十二少了。左手尾指留片小指甲,嘴角含烟,吞云吐雾,每天早上捧着心爱的金丝雀往燕云大茶楼一钻,坐在靠窗一张特别留下的位子上,品茗上佳的‘马骝’。风花雪月,良辰美景,看戏操曲,闲来吊起嗓子哼一曲‘牡丹亭惊梦’,游戏人生。”    

  因为父亲是启德机场的消防员,为了工作上的方便,他们搬去的地方,也并不是城市的中心,而是在离启德机场很近的城市边缘,地处黄大仙和新蒲岗的中间地带,一个名叫钻石山的小地方。后来,那里修了龙翔道,通了地铁,并且在钻石山设有地铁站,渐渐繁华起来。可在当年,那里是一片贫民区。刘德华上面有3个姐姐,下面还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全家8口人,即使是在城市的边缘,过的也是城市生活,靠父亲一个人的薪水,也是很艰难的。    

 


第一部分:野性的自然跟着父亲进城去(2)…(图)

  俗话说,穷则思变。离开熟悉的生活环境,如果不是怀揣巨额财富,到新环境之后的生活标准,肯定会下降许多。为了生计,不得不挖空心思,寻找门路。    

  那时,香港很流行一首歌:“当我还是一个小男孩的时候,我问我妈妈,我长大了将会如何?我会漂亮吗?我会富有吗?妈妈这样回答我:孩子、孩子,将来你长大了能拥有多少,就是多少,我们并不能预见未来。然后,当我长大了,我恋爱了。我问伊,我们面对的将会   是一个怎样的人生?会如彩虹般的艳丽吗?一天又一天,地老天荒?伊温和地说:亲爱的,我们无法知道将来,但我们决定如何走面前的路,人生就如何呈现。”    

  这首歌,不仅对父亲刘礼产生了很深的影响,同样,对年幼的刘德华也产生了很深的影响。做父亲的,不仅要选择自己未来的路,还要为子女选择未来的路。未来的路是什么样的?他无法预见,可是,他能够让孩子们学会勤劳,学会在最艰苦的生活条件下磨砺自己,坚定自己,丰富自己。    

  父亲利用家里的房子,经营起了自己的生意。那是一间小小的冰室。    

  事实上严格说来,这是一间杂食店,一端是冰室,同时还兼营着快餐,卖一些诸如粥呀粉呀之类的广东食物。此外,还兼营着副食杂货,总之就是一个大杂烩,只要能够养家糊口,他们什么生意都做。    

  这种经营方式,既是当年低层香港民众的一种生存状态,也多少体现了刘礼那种不屈的意志和勤劳的品格。    

 


第一部分:野性的自然有幸与明星为邻(1)…(图)

  父亲刘礼在同乡的眼里,大概是一个另类的人。他自愿放弃泰亨村还算优裕的生活,跑进城来受苦,这缘于他那天生的爱幻想和不安分的性格。他经营那间冰室,一方面是为了生计,一方面也正是这种性格作祟。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这一点上,刘德华和父亲刘礼是一脉相承。骨子里不服输的那种精神,以及从小养成的韧性,不向任何困难低头的倔犟,活脱脱儿一个模子里出来的。还有那   种对新事物浓厚的兴趣和喜欢琢磨的个性,也同样父子相承。    

  刘德华回忆说,当年,香港开始流行烫发的时候,父亲就曾赶过这拨儿新潮。他跑去学了一阵子,回来后自己动手,在家人头上练习。他摆弄着女儿的头发,先是用夹子夹,然后又弄上什么药粉,再用热毛巾捂着。最后,又用水洗,再用电吹风吹。刘德华说,待他宣布大功告成时,姐姐一头漂亮的长发,已经变成了无数小圈圈,就像水中流动的许多小漩涡。刘德华和母亲在一旁大笑不止,父亲却是兴致不减,不仅替家人设计发型,后来四邻也纷纷前来,让他帮忙设计发型。    

  这种兴趣,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刘德华。有一段时间,他竟然也对理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工作了,赚钱了,他甚至还开过连锁理发店。兴致所至的时候,他甚至自己亲自操剪,为顾客理发。    

  在以后的许多年间,刘德华的脑子里,有一个挥之不去的长发情结,似乎与父亲的这种影响,有着些许的联系。    

  父亲当消防员的时候,主要工作是开消防车。当年,司机可以成为一个专门的职业,属于一门生存的手艺。这门手艺并不能使父亲满足,他还学了许多其他的手艺。比如家里开冰室,制冰或者是其他一些厨房活,也都是他一手操办。    

  家里进行了严格的分工。父亲自然是主持大局,小小的一间冰室,并无经理之说,或许可算是一个当家的,又是当之无愧的大厨。母亲和3个姐姐,则负责配料和做服务员。刘德华还小,最初,主要是负责店内的卫生,后来又负责为店里运水。    

  那时,他才8岁。钻石山当年还没有自来水,需要用水的时候,需要走好远的路,到大坑渠附近的公共自来水龙头那里去挑水。从8岁开始,刘德华就每天早晨5点起床,先将冰室一天的用水搬运回来,然后再去上学。每天,他必须搬运8大桶水回冰室,其中4桶用于洗碗碟,另外4桶作为食用。夏天,这还不算苦差,一到冬天,便苦不堪言。冬天的早晨,天亮得晚,出门时,天还是黑漆漆的一片,天幕上星月依见,连路都看不清,只得摸索着走,高一脚低一脚,不留神桶里的水就溅了出来。溅在路上还好说,再多挑几担就是了。如果溅在身上,经晨风一吹,全身刺骨的冰凉。    

  除了打扫卫生和挑水,刘德华还必须干一些其他的事。小店没有水牌,每天有什么货色,都用手写在一块牌上,这块牌天天都要重写。一来店里卖的货色略有些变化,二来如果长期用同一块水牌,颜色褪了,显得脏和陈旧了,会影响生意。于是,每天写水牌,就成了刘德华的一项工作。    

  这虽然是一件小事,却对刘德华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日后有人总结说,他后来写得一手好字,就因为这个时期的这种特殊训练。其实,这仅仅只是一个方面。每天要写水牌,要给人看的,字写得差了,自己觉得丢脸,别人也难以辨识。因此,刘德华发愤苦练,字自然就越写越好。更重要的是,此事还练就了刘德华不服输的性格。同时也让他明白,凡事只要用心去做,就一定会越做越好。    

  上世纪60年代末期,已经开始有了电视机,香港也全套照搬日本的模式,成立了一家电视台——丽的映画(亚视的前身)。因为电视机刚刚上市,价格高昂,一般家庭消费不起。刘礼却突发奇想,跑去买回了一台黑白电视机,往店里一摆,开起了电视剧场。隔壁邻居都没有这新奇物,有时间就往他家里凑,看上个热闹。有生意头脑的刘礼,用电视做起了生意,凡是来看电视的,留下一点费用,1角钱看3套片。    

  这笔生意还真的红火起来了,每天电视室里都人满为患。可这些人来来去去的,你不能从头至尾一个价,那样消费者会有意见了。于是,刘家采取了一种大家能够接受的灵活经营方式,看了一半有事要退场,也行,退还五分钱。中途有人加进来?也行,只收一半的费用。如此一来,弄不好就会非常混乱,必须要记下来。这件事又轮到了华仔,他一丝不苟地将这些业务明细详尽地记录在黑板上。偶尔有邻居对他夸赞几句,说:“华仔,你的字越来越靓了。”他顿时得意非凡,再写的时候,就想写得更好。    

  刘妈妈也是一个新潮人,在管理上颇有些洋派。    

  小店的工作,原本是有明确分工的。后来,生意好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