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杂集电子书 > 香粉 >

第52节

香粉-第52节

小说: 香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它就要熄灭了,终于要熄灭了。    
    回忆至今,我多少次预感到的那种把悲伤引渡为悲怆的壮烈,让我明白了一个事实:一个人的离开,就是两个人的诀别啊!    
    那是怎样的一种诀别,因为不知道能否再见,眼前所有的黑暗都比光明更吸引目光。你想看透日后的岁月,岁月还没有来临;你想把握现在,你的手不敢伸出,甚至你不知道要什么,因为你的心空了,空得除了恐慌,就是绝望。    
    我庆幸地想,我的前生即使注定和莲衣诀别,诀别的那个夜晚也该发生些什么吧,不然,这个诀别怎么如此难以让我忘怀?    
    我会用颤抖的手去撩开莲衣最喜欢穿的那件鹅黄衣裳吗?然后用与生俱来的冲动拥着她美丽绝伦的胴体,如果我那样做,我一定跪在床边痴痴地看着她那双能够沉没整个世界的眼睛,心里奔涌的也不是冲动,而是足以淹没整个生命的感激之情。    
    我知道那层薄薄的衣裳下面深藏着一个女子的爱和奉献,她想把自己给我,然后期望我替她把自己永久收藏,我迟迟不敢伸手,突然感到了手的沉重。    
    我能永远把她装在心里吗?    
    我必须回答了自己的疑惑才可以去做。    
    莲衣的等待也许很焦灼,她可能一旦摸到我的手便执拗地放在那件衣裳上,让我来不及想就下意识地把它轻轻撩开。    
    我会被一团神圣的光芒映射得眯了眼睛。    
    因为莲衣向我展现的是我一直想探知的神秘世界。    
    那个世界是什么样的?是我的想像还是我前生的真实经历?    
    我不得而知,记忆的铁锁锈迹斑斑……    
    我在木屋的台阶上做着洞箫。莲衣从屋里走出来,我抬头看了她一眼,想从她的脸上看出些什么,而莲衣像前几天一样,还是没有要和我说话的意思。    
    良久,我终于开口:“这几天你很奇怪,一句话也不说,病了吗?”莲衣坐在我的身边,淡淡地说:“我很好。”    
    “莲衣,你知道吗?没有人说话的滋味很难受。”    
    莲衣没接茬,只拿起一支做好的洞箫,赞叹道:“比我做的好多了。”    
    “谢谢你的夸奖,我这么殷勤,是想让你教我那首《鹧鸪飞兮》。”    
    “有机会吧,如果……还有机会的话。”    
    “这是什么话?如果你愿意,我随时可以学。”我放下手中的洞箫,认真地说,“现在也可以。”莲衣没有表态,依然淡淡地说:“公子,我走之后,你想好要去哪儿了吗?”    
    “去哪儿并不重要,关键是……”我的话没有说完,金兰公主从竹林深处走来。    
    金兰老远便喊着大哥,而我不知如何应答。莲衣眯了一下眼睛起身要走,我只得用苦笑让她选择自己的自由。    
    金兰从外面急匆匆走进来。我起身装着很自然的样子说:“不是说出宫不方便吗?”    
    “有件事很重要,我必须出来,我想请你帮忙,这件事……”金兰正说着话,外面突然响起急促的脚步声。我和金兰同时向门口看去,王狄头戴着斗笠已登上台阶。王狄待看清屋里的金兰,突然停在门口。    
    “王兄,快进来。”我笑着招呼道。王狄的身形未动,右手下意识抚向刀柄。    
    金兰看着王狄的样子淡淡一笑,随手从桌上拿起一支竹笛把玩着,嘴上却轻描淡写地说:“王兄,昨天夜里……你睡得好吗?”    
    王狄镇定下来,手挎弯刀朝金兰一笑:“这好像不是女孩子关心的问题。”    
    金兰的眼神充满了敌意,我正感到疑惑,她忽然把我拉到屋外,我知道她定然有话说,而我此时关心的是王狄是否从蓝心月手中得到了解药,因为解药决定他起程的日期,这个日期也是我和莲衣的离别。    
    金兰和我向竹林走去,一路上说着王狄夜里进宫刺杀朱元璋的事。我吃惊地回头看着木屋,一时不知如何是好。金兰真诚地说:“大哥,你该知道我为什么放过他,因为他是你的朋友。我想让你说句话,让他放弃刺杀父皇,如果他肯放弃,我们以后井水不犯河水。”我感激地点点头:“我会劝他的,一定!”    
    金兰沉吟片刻,迟疑地说:“还有,父皇让我十日之内捉拿你和莲衣姐姐归案,我想让你们尽快离开这儿。”我不解地问:“我能让王狄放弃刺杀你的父皇,你为什么不能劝他放过莲衣?”金兰为难地道:“大哥,朝廷里的事你不懂,我已经尽全力了。”    
    “好吧,你能告诉我这些,我已经很感激了。”    
    “我其实不想让你走,但你必须走。”金兰的声调充满幽怨,“大哥,你想好去哪儿了吗?我想知道你在哪里,我想你的时候,我能看到你。”     
    我的心里感到一阵悲伤:“你的心情我懂,可是……我还没有想好。”


第十三部分:生命中的知己呆若木鸡

    我和金兰在竹林里说话,王狄和莲衣也在木屋里说着离开南京的事情。    
    王狄果断地说:“你要听我的话,必须马上走,因为好多事情越来越危险。你知道吗?金兰公主已经不是龙轩了,她也不仅仅是公主,她是奉旨捉拿你和林兄归案的人。”    
    莲衣惊骇当场,她透过窗户看着竹林边的我和金兰,仿佛我会随时被金兰抓走。良久,她定了定神,非常认真地看着王狄。    
    “王兄,只要我和林公子分开,他就会安然无恙,对不对?”    
    “也许,可是我想让你们一块走。”    
    “可他说过,他孝期未满,不可能离开南京。”    
    “他喜欢你,你的话他肯定会听。”     
    王狄目光灼灼地盯着莲衣,莲衣呆了一下,最终还是摇摇头,神情极为哀伤。    
    “我何尝不这样想,可是说不出口,我不愿意让他因为我而改变什么。”    
    王狄的眼中流露出失望的神色,随即变得焦虑起来,他的目光游移着,直到看到床边的那个布包才咬了咬牙,长出了一口气,仿佛找到了法宝一般。    
    “莲衣妹妹,我让你看一样东西,看过之后你会知道怎么做。”王狄说着拿过包裹放在桌上。莲衣疑惑地看着王狄,不知道他想要做什么。    
    “莲衣妹妹,打开它。”    
    “这是林公子的秘密,任何人不能动。”    
    “你不知道秘密,怎么去了解他?”    
    莲衣在王狄的眼神里看出这只包裹的重要,慢慢解着绳扣的时候,心里还有一丝丝愧疚,可是当里面一卷卷通缉令显露出来,莲衣的眼睛陡地睁大。    
    王狄静静地看着莲衣把所有的纸卷全部打开:“我想你肯定感到奇怪,为什么这么多通缉令会在这个包里,你一定想听,我也愿意在这个时候全都告诉你。”    
    莲衣呆若木鸡,她的眼神在这堆白花花的纸中变得涣散、迷茫,王狄都说了什么,她似乎一句也没有听到……    
    也许因为不知道是离别还是诀别,我和金兰都被重重的感伤包围。    
    我们都不想往竹林深处走,仿佛怕里面的阴暗让心情更不见天日,我想说什么,话到嘴边却停住,只是和她呆呆地相望。金兰突然把住我的手捂在自己脸上,低声啜泣起来。我尴尬得不知所措:“公主,别这样。”    
    金兰的眼泪瞬间湿了我的半边手掌,她委屈得像个孩子:“我害怕想你的时候见不到,更不知道你身在何处。大哥,你知道吗?”    
    我的心一软,用另一只手温柔地轻拍她的后背:“总会见面的,我说过在你大婚的时候,会亲手送香粉给你,要想早点见我,就尽快找到意中人。”    
    金兰闻言慢慢抬头,幽怨地说:“大哥,有时候我真后悔,后悔跟你结拜。如果我们没有兄弟之情,或许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我仰天长叹:“过去的事不要再提了。”    
    “可它是美好的,总让人回忆。”    
    “那我就再叫你一声贤弟?”    
    金兰的神情恍惚得近乎木然。    
    我用看龙轩的眼神看着金兰:“贤弟。”金兰没有应声,半晌,痴痴地说道:“大哥,你以前这么叫我的时候,总喜欢搂着我的脖子。”    
    “贤弟,你总像永远长不大的样子!”我的心忽悠着疼痛起来,情不自禁搂住她的脖子,金兰的眼泪再次恣意流下,泪光中悲伤地看着竹林。    
    “大哥,你知道竹子为什么没有年轮?”我一时不知如何应答。    
    “因为它的心是空的,和我……一样!”金兰哭得身子都软了,将头轻轻抵在我的怀里,我的手不由轻轻揽住了她的肩头,任凭劈头而来的悲壮把我的心撞碎……


第十三部分:生命中的知己蒙古要的是驸马

    在这个黄昏,我并不知道王狄和莲衣说了什么,也不知道莲衣看过了包裹里的通缉令,更不知道莲衣在伤感中看到了金兰扎在我怀里的情景。我一心想着金兰的话,决定和王狄深谈。我和王狄走在竹林里,开始谁也不说话,然后又是同时开口。    
    “王兄,我正想找你谈谈。”    
    “我也有话跟你说。”    
    “我先说,”我急迫地道,“我知道你昨夜潜入皇宫刺杀朱元璋的事,金兰考虑到你和我的交情,不愿意让我的朋友面临杀身之祸,所以她让我劝你放弃行刺,这也是我的意思,希望你答应。”王狄定定地看着我说:“就因为你是我的朋友?”    
    “这不够吗?如果你需要别的理由我可以告诉你,我和金兰曾是结义兄弟,如果你是一个重情义的人,又看中你我之间的友谊,请不要把朱元璋看作大明皇帝,而是把他当成我的……一位好朋友的父亲。”王狄意外地看着我,若有所思。    
    “你可以杀大明皇帝,也可以不想大明没有皇帝之后的混乱,甚至可以不想大明的百姓,但是我请你想一想,大明也可以派人去杀蒙古的大汗,没有了大汗,蒙古人会怎么样,难道这些年蒙古内部为了夺取大汗之位,引发的战争还少吗?蒙古百姓遭受的苦难还少吗?就算你杀了朱元璋,并不等于你灭了大明,还会有新的皇帝继位,难道你一生就是为杀大明的皇帝而活吗?为仇人而活着,不是一件快活的事。”我激动得竟然滔滔不绝起来。王狄惊异地看着我:“你从不关心国家大事,居然说出这些话?”    
    “这是金兰告诉我的,并且我也答应她假如你不同意,我会借用我们的友谊,逼迫你停手。” 我死死盯住王狄的眼睛。王狄冷冷地说:“不是借用,你这是利用。”    
    我的回答诚恳而坚决:“没错,你放过我一位朋友的父亲,我欠你一个人情。”    
    王狄的眼神突然恍惚起来:“人情在你眼里……很重要吗?”    
    我淡淡对他一笑,突然迈大步走开—我跟自己打赌,十步之内王狄会答应我的请求,对于我们之间的友谊,我有绝对的把握。果然,王狄有些不知所措,他想起以前欠我的人情,终于感慨地大喊:“林一若,我答应你。”我停住脚步回身倒退着走,开心地笑了。王狄又喊道:“你也要答应我一件事,和莲衣跟我一块儿回草原。”    
    突然听到这话,我定定地站在那里,黯然低声自语:“莲衣,如果是你对我说这话,我一定会答应。”王狄听不到我的话,凑前几步追问:“你说什么?”我眯了一下眼睛,笑着摇了摇头,转身带着心痛离开……    
    入夜时分,一心等柯桐消息的朱元璋却等到了另一封信。    
    大太监陆子厚跑进大殿跪倒龙书案前,双手将书信高举过顶:“万岁,边关八百里骁骑兼程送来蒙古王子那都的飞鸽传书,请陛下御览。”    
    朱元璋闻言起身,又仿佛没有听清,不解地问:“谁?”    
    陆子厚连忙应声:“万岁,是蒙古王子那都。”    
    依然等在宫里的文武大臣们互相交换一下眼色。朱元璋抽信在手递到灯下,看着看着眉头逐渐攒结。朱元璋看完将书信扔下来,怒道:“这分明是要挟,要挟!”    
    刘文炳大着胆子从地上捡起书信,几个大臣也先后过来围观。    
    刘文炳看罢,沉吟片刻上前奏道:“皇上息怒,这是好事啊,那林一若不过是个搜香研粉的匠人,让他做蒙古的驸马对我大明丝毫没有损失,而且还避免一场战争,挽救数万个危如累卵的百姓家园,这不是很好吗?”    
    朱元璋怒道:“我大明朝廷的颜面何在?朕的颜面何在?朕的雄师不日就能抵达开平,朕要让这些勇士把这些元虏余孽斩尽杀绝,到时候谁敢提这种荒谬可笑的条件?”    
    见群臣无语,刘文炳再次斗胆上前低声奏道:“皇上,兵家有云:不战而胜乃为上策,既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