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杂集电子书 > 销售攻心术 >

第13节

销售攻心术-第13节

小说: 销售攻心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完就冲着后堂大喊:“掌柜的,那件貂皮大衣多少钱?”
  掌柜的回答说:“五百两!”
  “多少钱?”伙计又问了一遍。
  “五百两!”
  声音很大。妇人听得真真切切,心里觉得太贵,不准备买了。
  而这时伙计憨厚地对妇人说:“掌柜的说三百两!”
  妇人一听顿时欣喜异常,认为肯定是小伙计听错了,自己少花二百两银子就能买到这件衣服,于是心花怒放,又害怕掌柜的出来就不卖给她了,于是付过钱以后匆匆地离开了。
  就这样,伙计很轻松地把滞销了很久的貂皮大衣按照原价卖出去了。
  店伙计就是利用了妇人的占便宜的心理,成功地把衣服卖了出去。销售人员在推销自己产品的时候,可以利用客户占便宜的心理,使用价格的悬殊对比来促进销售。其实在很多世界顶尖的销售人员的成功法则中,利用价格的悬殊对比来俘获客户的心是常用的一种方法。
  优惠是推动销售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所以优惠政策就是你抓住客户心理的一种推销方式。大多数客户都只看你给出的优惠是多少,然后和你的竞争对手做比较,如果你没有让客户觉得得到优惠,客户可能就会离你而去。所以你不仅要注重商品的质量,还要注意满足客户这种想要优惠的心理需求。
  但是,优惠不过是一种手段,说到底是用一些小利益换来大客户,你还是有赚头的,不然商场里也不可能经常有“买就送”“大酬宾”等活动。当然,在优惠的同时,你还要传达给客户一种信息:优惠并不是天天有,你很走运。这样,客户的心里才会更满足,他们才会更愿意与你合作。
  即使你推销的产品在某方面有些不足,你也可以通过某些优惠让他们满意而归。如果客户对你的产品提出意见,你千万不要直接否定客户,要正视产品的缺点,然后用产品的优点来弥补这个缺点,这样客户就会觉得心理平衡,同时加快自己的购买速度。比如客户说:“你的产品质量不好。”作为销售人员的你可以这样告诉客户:“产品确实有点小问题,所以我们才优惠处理。不过虽然是有问题,但我们可以确保产品不会影响使用效果,而且以这个价格买这种产品很实惠。”这样一来,你的保证和产品的价格优势就会促使客户产生购买欲望。
  利用价格的悬殊差距来进行推销确实会起到很好的效果,但是却多少有些欺骗客户的感觉,客户得知真相以后,也会感到很气愤,因此在使用上一定要注意方式和分寸,既要满足客户的心理,又要确保让客户实实在在得到实惠,这样才能够保持和客户长久的关系,实现互惠互利。
  

客户只关心自己利益的心理
懂营销的人都知道,把握好客户的心理才是终极的制胜法宝,他们深知每个客户其实都只会关心自己的利益,许多客户甚至会为了掩饰自己想得到优惠的心理而刻意说一些善意的谎言,以掩饰自己的真实利益。
  在一次大型玩具展销会上,一家玩具公司的展位非常偏僻,参观者寥寥无几。公司负责人急中生智,在第二天他就在展会入口处扔下了一些别致的名片,在名片的背面写着“持此名片可以在本公司展位上领取玩具一个”。结果,展位被包围得水泄不通,并且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展销会结束,当然迅速带来的人气也为这家公司带来了不少生意。
  这家公司之所以取得了商业上的巨大成功,原因就在于它抓住了人们都只关心自己利益的心理,以对客户小的恩惠而为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利益。
  重视自我的心理,包含两层含义,一层是自己对自己的关心和保护,另一层是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和重视。而在消费过程中,客户也具有这样的心理,客户会特别注重商品对于自身的价值,同时也希望得到销售人员对自己的关心和重视,如果产品不错,销售人员又对自己表现了足够的重视,那么客户就会很高兴地购买其产品。
  而事实上,很多销售人员总是一味地关心自己的产品是否能卖出去,一味夸赞自己的产品多么先进、多么优质,而不考虑是不是适合自己的客户、客户喜不喜欢。这样给客户的感觉就是你只关注自己的产品,只注重自己能赚多少钱,而没有给他以足够的关心和重视。客户的心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于是会毫不犹豫地拒绝你的推销。
  曾经有一位推销专家说过:“推销是一种压抑自己的意愿去满足他人欲望的工作。毕竟销售人员不是卖自己喜欢卖的产品,而是卖客户喜欢买的产品,销售人员是在为客户服务,并从中收获利益。”因此在推销活动中,最重要的不是销售人员自己而是客户。“客户至上”,才是销售人员应该遵循的根本原则。能否站在客户的立场上,为客户着想,才是决定销售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甲、乙两个销售人员到同一个客户那里推销商品,销售人员甲到了客户的家里,就开始滔滔不绝地介绍自己产品的质量多么地好,多么地畅销,如果不购买的话会多么的可惜,结果客户毫不客气地打断了甲的介绍,说:“不好意思,先生,我知道你的产品很好很畅销,但是很抱歉,我完全不需要;因为它不适合我。”甲只好很尴尬地说抱歉,然后离开。
  等到销售人员乙到该客户家里推销时,却是另外一种情况。乙到了客户的家里,边和客户闲聊边观察客户的家具布置,揣测客户生活档次和消费品位,并和客户家的小孩玩得很好,似乎小孩已经喜欢上了这位叔叔。同时乙在向客户介绍自己的产品时,先询问的是客户需要什么样的款式和档次,并仔细地为客户分析产品能够给客户带来多少潜在的利益。比如,会给客户省下多少开销。最后乙并没有把自己的产品卖给客户,而是说公司最近会推出一款新机型,特别适合客户的要求,希望客户能够等一等,自己过段时间再来。
  乙的一番言语让客户非常感动,因为销售人员乙切实地从客户的立场出发,为客户考虑了很多,表现出对客户的真诚的关心,使客户得到了真正的实惠,赢得了他们全家人的信任。
  当乙再次来到客户家中的时候,还给客户的小孩带了些小礼物。乙受到了客户的热情接待,并且很顺利地购买了他的新产品。之后,销售人员乙和客户建立了长久的销售关系,客户从他这里买走了很多产品。
  上面的例子让我们知道,客户需要得到销售人员的关心和重视,需要得到适合自己的、能给自己带来实惠的产品和服务。销售人员真诚地为客户考虑了,让客户感受到了关心,客户才会和你达成交易,甚至和你建立长期的伙伴关系,实现彼此的“双赢”。
  因此,让客户满意的根本,是让客户感觉到销售人员是在为客户谋利益,而不是为了获得他口袋里的钱,这样才有助于消除彼此之间的隔阂。
  

你不卖,客户偏要买的逆反心理
在消费行为过程中,我们也经常能够发现这样的情形,销售人员越是苦口婆心地把某商品推荐给客户,客户就越会拒绝。
  是什么因素导致客户产生逆反心理的呢?例如,当客户对于某商品特别感兴趣的时候,想要摸摸质地,而这时销售人员过来说:“不好意思,我们的样品是禁止触摸的!”这时客户的心里立刻会变得反感:有什么好的,不摸就不摸!于是扭头就离开了。这就是客户对商品的强烈的好奇心受到了阻碍,而导致客户的心理逆反。
  还有,当客户的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反而会更加刺激他强烈的需要,比如,人们往往对于自己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想得到;越是不能接触的东西,越想接触;越是不让知道的事情,越想知道。
  再有一点容易引起客户逆反心理的原因是对立情绪,因为客户一般都会对登门推销的销售人员抱有警戒心理,本能地对其不信任,这样的话,销售人员把自己的产品说得越好,客户越觉得是假的;销售人员越是热情,客户越是觉得他虚情假意,只是为了骗自己的钱而已。
  例如,在实际销售中,很多销售人员往往为了尽快签单,而一味穷追猛打,以为通过密集轰炸就可以把客户搞定,但是这样很有可能会起到相反的效果,令客户产生逆反心理:因为在与客户初次接触的时候,客户常常怀有戒备之心,如果此时只是一味强调己方的产品如何如何好,如何如何实用,客户反而会更加警惕,因为害怕受骗而拒绝接受。
  客户的逆反心理在具体消费过程中会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1)反驳。客户往往会故意针对销售人员的说辞提出反对意见,让销售人员知难而退。
  (2)不发表意见。在销售人员苦口婆心地介绍和说服的过程中,客户始终保持缄默,态度也很冷淡,不发表任何意见。
  (3)高人一等的作风。不管销售人员说什么,客户都会以一句台词应对,那就是“我知道”,意思是说,我什么都知道,你不用再介绍。
  (4)断然拒绝。在销售人员向客户推荐时,客户会坚决地说:“这件商品不适合我,我不喜欢。”
  很多销售人员不懂得客户的逆反心理,在销售过程中,总是片面地、滔滔不绝地介绍产品,而不顾客户的感受,结果只能是一次又一次地遭受到客户的拒绝。
  爱德华先生的私家车已经用了很多年,经常发生故障,他决定换一辆新车,这一消息被某汽车销售公司得知,于是很多的销售人员都来向他推销轿车。
  每一个销售人员来到爱德华先生这里,都详细介绍自己公司的轿车性能多么地好,多么地适合他这样的公司老板使用,甚至还嘲笑说:“你的那台老车已经破烂不堪,不能再使用了,否则有失你的身份。”这样的话无疑让爱德华先生心里特别反感和不悦。
  销售人员的不断登门,让爱德华先生感到十分烦躁,同时也增加了他的防御心理,他心想:哼,这群家伙只是为了推销他们的汽车,还说些不堪入耳的话,我就是不买,我才不会上当受骗呢!
  不久又有一名汽车销售人员登门造访,爱德华先生心想,不管他怎么说,我也不买他的车,坚决不上当。可是这位销售人员只是对爱德华先生说:“我看您的这部老车还不错,起码还能再用上一年半载的,现在就换未免有点可惜,我看还是过一阵子再说吧!”说完给爱德华先生留了一张名片就主动离开了。
  这位销售人员的言行和爱德华先生所想象的完全不同;而自己之前的心理防御也一下子失去了意义,因此其逆反心理也逐渐地消失了。他还是觉得应该给自己换一辆新车。于是一周以后,爱德华先生拨通了那位销售人员的电话,并向他订购了一辆新车。
  逆反心理既会导致客户拒绝购买你的产品,相反也会促使其主动购买你的产品。例子中的销售人员就是从相反的思维方式出发,消除客户对销售人员的逆反心理,从而使他主动购买自己的产品。
  逆反心理支持人们的一种与常规相反的意识和行动,当销售人员拒绝客户购买某产品时,客户反倒非要买来用用,结果是客户自己说服了自己。
  因此,销售人员在向客户推销产品的时候,一方面要避免引起客户的逆反心理驱使其拒绝购买自己的产品;另一方面,还要学会刺激客户的逆反心理,引发客户的好奇心,让客户产生强烈的购买欲望,你不卖他就会非要买。从而从正、反两方面来调动客户的积极性,使自己的销售工作获得成功。
  

客户的购买动机来自内心满足感的获得
归根结底,人们做某件事情或采取某种行动的最基本的内在动机,就是满足其内心的某种满足感。如果他所从事的这件事情,或者他采取的这种行动,不能给行动主体带来一定的满足感、愉悦感,就会使其感到厌烦、无聊,甚至觉得受到束缚,或感到痛苦。试想,有谁面对自己从内心就感到讨厌的事情,依然会充满激情地去做呢?无法获得内心的满足,就无法激发自身的动机,不想去做,或者即使做也是敷衍的、应付的,怎么可能做好?
  有一个烟瘾很大的人,他一直都想戒烟,但是不管使用什么方法,都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总是过一段时间以后,他就不能够控制,又开始复吸。很多时候,当他再想吸烟时,就会给自己找出若干的理由,说服自己没有必要这么折磨自己。结果戒烟戒了一年多,却没有一点效果。他的亲戚朋友对他也是苦口婆心地劝说,但最终还是无可奈何。
  最后在一位心理学家的帮助下,这个有着严重烟瘾的人居然真的不再吸烟,坚持了很久,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