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攻心术-第1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销售人员来讲,可以说是客户创造了市场,因为一个企业的产品只有迎合了客户的需求,才能符合市场的需求,从这个道理上讲,客户就是你的上帝。销售人员可以利用客户这一心理,巧妙地促使客户购买自己的产品。
小王和小李两个人一同出去推销自己公司的一种产品,他们先后都到过赵经理那里去推销。小王先去的,他进门之后就开始滔滔不绝地向赵经理介绍自己的产品多么多么的好、如何如何地适合他,他不购买就等于吃亏等。这样的话不仅没有引起赵经理的兴趣,反而让他很反感,于是他很不客气地让人把小王轰走了。
等到小李又来的时候,赵经理知道他们推销的是同一种产品,本来不愿意见他,但是他又想听听小李是怎样的一种说辞,于是就请小李来到他的办公室。小李进来后没有直接介绍自己的产品,而是很有礼貌地先说抱歉、打扰,然后又感谢赵经理百忙之中会见自己,还说了一些赞美和恭维的话,而对自己的产品却只是简单地介绍了一下。可是赵经理始终都是一副很冷淡的样子,小李觉得这笔生意已经很难做成,虽然心里多少有些失落,但他还是很诚恳地对赵经理说:“谢谢赵经理,虽然我知道我们的产品是绝对适合您的,可惜我能力太差,无法说服您。我认输了,我想我应该告辞了。不过,在告辞之前,想请赵经理指出我的不足,以便让我有一个改进的机会好吗?谢谢您了!”
这时,赵经理的态度突然变得很友好,很和善。他站起来拍拍小李的肩膀笑着说:“你不要急着走,哈哈,我已经决定要买你的产品了。”
为什么小王前来推销会被轰出去,而小李却能够成交,这就是一个满足客户心理需求的问题。小王只是滔滔不绝地介绍自己的产品,而忽略了对客户起码的尊重和感谢,而小李却始终对赵经理很恭敬很有礼貌,特别是自己最后临走时,还请求客户指教,这让赵经理感受到了足够的重视,从而从情感上对小李也表示了认同,自然也就促成了这笔交易。
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销售人员,你要明白一点,那就是无论从价值链还是市场和企业生存的角度去看,客户都是上帝。你要想客户把一掷千金的劲头都用在你的身上,你就要首先想办法博得客户的一笑,把你的客户当成上帝一样伺候。因此,想要伺候好你的上帝,就要先明白上帝的想法——不仅你认为客户是上帝,而且客户自己也会这么认为。
与渴望得到重视相对的,是害怕被人轻视。销售人员通过反面刺激,也会达到欲扬先抑的效果。所以销售人员要学会适时地、适度地说一些反面的话来刺激客户的自尊心,引发他的自重感,这样他可能会一狠心买下更贵的产品,以显示自己是不容小视的。
聪明的销售人员在面对这样的客户时,往往会故意先向他推荐档次较低的商品,“先生,这款产品是最便宜的一款,很实惠”,结果客户渴望被重视的心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他反而会购买中高档的款式,以得到销售人员的重视。这时候销售人员再加上几句“您真有眼光”“这款最适合您不过了”等赞美的话,客户会更加高兴地付钱,而且可能下回还来买你的商品。
提出各种很挑剔的问题,有时并不是不想要你的产品,而是为了满足自己是上帝的想法。你必须要对你推销的产品有一个非常清醒的认识,要知道产品没有十全十美的,所以客户总能够挑出毛病的。他们存在的一种心理就是以自我为中心,或许头脑一热,就又从产品中挑出点新问题大做文章。此时,他们考虑不到你的难处,想怎么修改合同就怎么修改,在他们看来你应该满足他们的一切要求。如果客户的要求合情合理,你当然应该照做,但如果对方的要求有不合理之处,就需要你使用一些推销的技巧来应对了。当你面对这样的客户时,不妨试试以下技巧:
(1)认真听完客户的要求再回答问题。当客户提出问题时,你必须认真地听他说,哪怕客户说到一半的时候你就知道不可能按照他的意思做,你也得用心听完。只有这样,你的客户才能感受到被尊重,即使你下一步是委婉地拒绝,客户也不会觉得你是在敷衍他,而是实在不能做出让步。
(2)即使否定客户,你的态度也要谦虚。作为销售人员要时刻记住尊重你的客户,要用谦虚的心态和礼貌让你的客户觉得你不但是推销产品的专家,而且还是一个有修养的人,这样客户才能产生和你进一步沟通的想法,你提出的意见客户也就比较容易接受了。
抓住客户的“从众”心理
一般说来,群体成员的行为,通常具有跟从群体的倾向。表现在购物消费方面,就是随波逐流的“从众心理”,当有一些人说某商品好的时候,就会有很多人“跟风”前去购买,即使不怎么好,也会在心理上有所安慰,毕竟大家都在买,肯定差不了,上当也不是自己一个人。
“从众”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大家都这么认为,我也就这么认为;大家都这么做,我也就跟着这么做。从众心理在消费过程中,也是十分常见的。因为好多人都喜欢凑热闹,当看到别人成群结队、争先恐后地抢购某商品的时候,也会毫不犹豫地加入到抢购大军中去。
这种心理当然也给销售人员推销自己的商品带来了便利。销售人员可以吸引客户的围观,制造热闹的行情,以引来更多客户的参与,从而制造更多的购买机会。例如,销售人员经常会对客户说,“很多人都买了这一款产品,反响很不错”“小区很多像您这样年纪的大妈都在使用我们的产品”,这样的言辞就巧妙地运用了客户的从众心理,使客户心理上得到一种依靠和安全保障。
即使销售人员不说,有的客户也会在销售人员介绍商品时主动问道:“都有谁买了你们的产品?”意思就是说,都有谁买了你的商品,如果有很多人用,我就考虑考虑。这也是一种从众心理。
利用客户随波逐流的心理又称为“推销的排队技巧”。比如,某商场入口处排了一条很长的队伍,从商场经过的人就很容易加入排队的队伍中。因为人们看到此类场景时,第一个念头就是:那么多人围着一种商品,一定有利可图,所以我不能错失机会。这样一来,排队的人就会越来越多。但事实上,这些人中真正有明确购买意图的没有几个,人们不过是在相互影响,其他购买的人总比销售人员可信。既然客户有这种心理,销售人员在进行销售时,就应该利用客户的从众心理来营造营销氛围,影响人群中的敏感者接受产品,从而达到整个人群都接受产品的目的。
日本有位著名的企业家,名叫多川博,他因为成功地经营婴儿专用的尿布,使公司的年销售额高达70亿日元,并以20%速度递增的辉煌成绩而一跃成为世界闻名的“尿布大王”。
在多川博创业之初,他创办的是一个生产销售雨衣、游泳帽、防雨斗篷、卫生带、尿布等日用橡胶制品的综合性企业。但是由于公司泛泛经营,没有特色,销量很不稳定,曾一度面临倒闭的困境。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多川博从一份人口普查表中发现,日本每年出生约250万婴儿,如果每个婴儿用两条尿布,一年就需要500万条。于是,他们决定放弃尿布以外的产品,实行尿布专业化生产。
尿布生产出来了,而且是采用新科技、新材料,质量上乘;公司花了大量的精力去宣传产品的优点,希望引起市场的轰动,但是在试卖之初,基本上无人问津,生意十分冷清,几乎到了无法继续经营的地步。多川博先生万分焦急,经过苦思冥想,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让自己的员工假扮成客户,排成长队来购买自己的尿布,一时间,公司店面门庭若市,几排长长的队伍引起了行人的好奇:“这里在卖什么?”“什么商品这么畅销,吸引这么多人?”如此,也就营造了一种尿布旺销的热闹氛围,于是吸引了很多“从众型”的买主。随着产品不断销售,人们逐步认可了这种尿布,买尿布的人越来越多。后来,多川博公司生产的尿布还出口他国,在世界各地都畅销开来。
尿布的畅销就是利用客户的从众心理打开市场的,但是前提是尿布的质量好,在被客户购买后得到了认可。因此销售最终还是要以质量赢得客户的,而利用其心理效应只是一个吸引客户的手段。
实际上,客户在消费过程中的从众心理有很多的表现形式,而威望效应就是其中一种。例如,现在很多公司、商家的产品都会花高价请明星来代言产品、做广告,以引起客户的注意和购买。一般来说,当一个人没有主张或者判断力不强的时候,就会依附于别人的意见,特别是一些有威望、有权威的人物的意见。
我们都见过在大街上发产品宣传单的情景,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某人在发传单,如果有一群人从他身边经过,只要一个人不要他的宣传单,那么其他的人都不会要。只要一个人接了他的宣传单,其他人就是你不给他,他也会主动要。在柜台促销中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如果有一个人买,围观的人大都会买,如果没人买,大家就都不会买。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就是客户的从众心理,人们在许多情况下,都会看众人的行动而行动。
当然,利用客户这种心理的确可以提高推销成功的概率,但是也要注意讲究职业道德,不能靠拉帮结伙欺骗客户,否则会适得其反。
人人都想享有VIP待遇
“Very Important Person”译成中文就是“高级会员、贵宾”,缩写为“VIP”。这是一些商家鉴于竞争激烈,而想出的经营手段。凡是成为某个商家VIP会员的人,就可以享受到一些特有的优惠或者折扣,VIP会员还有消费返利、联谊活动、免费停车等特殊权利。不仅如此,有时人们办一张VIP会员卡为的不是得到更多的实惠,而是一旦成为哪个商家的VIP会员,会觉得自己特别有面子,可以说VIP已经成为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所以每个人都愿意听到赞美自己的话,喜欢得到别人的恭维,即使那些平时说讨厌被恭维的人,其实内心也是喜欢听恭维话的。
杜小姐经常去一家商务会馆消费,于是,会馆的经理向杜小姐推荐了VIP会员卡的项目。杜小姐考虑了一下,觉得比较划算,就马上办理了一张会员卡。
一次,杜小姐请几个客户在那家会馆吃饭,吃完后杜小姐去前台结账,她出示了自己的会员卡,服务员接过去一看,是老板签字的会员卡,立刻满面笑容,不仅酒水按七折算,海鲜也打了八折,这让她省了不少钱,而且后来经理还亲自送来一盘水果布丁,说是算自己请客,希望他们下次光临。这让杜小姐觉得自己在客户面前很有面子。
人人都有虚荣心,有人说,你有VIP卡,就说明你有消费能力,你是贵人。谁不想成为贵人呢?现在越来越多的商家为客户办理VIP卡,用打折、积分和优惠等活动来吸引客户消费,同时给予客户实惠。VIP卡的形式已经从商场扩展到各种各样的小商户,其种类也是各式各样。据调查,23%持有VIP卡的人在办理的时候都是为了满足虚荣心,26%的人是因为商家推销而办理的,还有15%的人是抱着“别人有我不能没有”的心态办理VIP卡的。这个调查说明,你的客户都想要得到VIP待遇,而推销成功与否,要看你怎样应对客户的这种心理。小人物更是有这种强烈的心理需求。
有一名销售人员,专门推销办公用品。一次,他去一家私营公司推销办公桌椅。进了经理室,见该公司总经理、后勤主管等领导都在,旁边还有一位正在打扫卫生的老伯。
于是,他娴熟地介绍了产品的样式、质量和价格,很快就使老总有了购买意向,并告诉他如果产品情况属实,便可以签订2万元的购货合同。眼看推销成功了,销售人员打心眼儿里高兴,他一边答应过几天送货质检,一边忙从口袋里摸出一包“555”牌香烟,给在场的领导们点上后,说了些客气话,便告辞了。
然而,当销售人员再来该公司联系送货业务时,后勤主管却告诉他,公司不打算要这批产品了。他问是什么原因导致公司改变了主意。对方直截了当地说:“老总的岳父嫌你的价格过高,劝老总买别人的。”“老总的岳父怎么知道我的货价高呢?”“他岳父就是那个扫地的老头!你的话他都听着了。”后勤主管看了一眼还没有明白过来的这位销售人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