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方程式-第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个有情人的女孩子,但我仍然将单独地度过这个令我尴尬的节日。
回到宿舍打开电脑,给杨宇光发了封电子贺卡,其实我并没有太多的不满和抱怨,毕竟他的处境和我是一样的。
一会儿,我的手机响了,是杨宇光的号码。
“竹子,情人节快乐。你现在在哪呢?”
“情人节快乐!我在宿舍呢,不过可惜我们不能在一起过。”
“那你想一起过吗?”他调皮的问我。
“废话,当然想。” 我不假思索地回答。
“那好,你先虔诚地向上帝许下这个愿望,然后再到楼下来,看看能不能实现。”
“你别逗了,我才没有心情和你开这个玩笑呢。” 我有点忿忿然。
“我不和你开玩笑,我是说真的,要不,你试试看嘛。”
听杨宇光说的挺认真。我心里嘀咕:不至于吧,难道他来了,从上海到北京,现在就在我们楼下吗?
我没有多想下去,拿着手机就冲出寝室。
我在楼下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影子,那个身影映入我眼帘的那一刻我差点惊叫出来:“杨宇光!”
初春的天气虽然有和煦的阳光,可是风还是传递着冬天残留的气息,微微有些寒意。
杨宇光站在宿舍楼下,一脸笑容地看着我,那个笑容在我想来简直都可以温暖周围的空气。他手里捧着一束玫瑰,鲜艳的红色,朵朵象燃烧绽放的云。这些花儿盛开在我记忆的深处,直到今天我都一直不能忘怀。这么煽情的一幕,好象只有电视里才能看到,现在,居然出现在我的面前。
“你怎么来了,你怎么来了?” 我跑到他跟前,又是惊喜又是激动的连声问。
“谁说了我就不能来?”他拍拍我的脑袋说,“看来你许的愿望还算虔诚嘛,上帝就让它实现了。”
“别逗了,快说实话。”我逼他招供。
“为了给你一个惊喜,和你一块过情人节,我买了13号的火车票,正好14号上午到北京,一下火车就买了一束玫瑰赶到你们学校了,不过我晚上就得赶火车回上海了,因为明天就要开学。”杨宇光说着,表情一如孩童般的顽皮。
那一刻,我感动得无以复加。
和他呆在一起的时间只有短暂的一个下午,我们去了“雕刻时光”,一个隐藏在林荫路上的水吧,有着我喜欢的风格调调。我们坐在落地玻璃的桌子前,边喝着咖啡,天南地北地乱侃,边看着街上情侣们脸上幸福的笑。午后的阳光透过泛着春意的树射过来,被过滤得干干净净,那些遒劲的枝桠稀稀疏疏地在日光里有了他们的剪影,随着时而吹过的风轻轻颤动。
后来想想,这样冲动的相遇有点浪漫有点悲苦,就象林荫路上那块绿色的“雕刻时光”的牌子,还有那里面咖啡的味道。
就是这样的一些片段,在我记忆的河流里悠悠地荡漾着。
可是现在,一切都在我心里变的模糊起来,杨宇光和我说分手就等于把我曾经坚定的信仰和一直沉湎其间的美好想象,在熊熊燃烧的火光中烧成灰烬,灰烬最终飘到漫长的时间河流上,或者飘落到我的眼里,这灰烬就像冰雪女王里那面魔镜的亮晶晶的碎片。
第一章梓青:为什么如此决绝
不知不觉就快开学了,班上的同学一起聚餐。
吃饭的时候,亦坐在我的对面,我又一次近距离地看到了这个男孩。
一切都还是那么熟悉;他还是喜欢挑眉毛,还是喜欢把菜和饭拌到一起吃,我俩曾经无数次面对面地在食堂一起吃饭。
大一的时候;我还整日沉浸在高中残留下来的对爱情的风花雪月的幻想之中,亦走进我的生活,给予了我实现幻想的机会。
他是个很亲切的男孩,不高不矮,小眼睛,厚嘴唇,头发短短的,总是很干净,他给我的感觉就像一杯加糖的咖啡,温暖的,浓郁的。
亦很用心很努力地追我,用的是男生追女生都会用的传统办法,给我买东西,给我发短信,上QQ跟我聊天,而刚来大学有点无所适从的我并不舍得去拒绝一个并不讨厌的男生对我的关心,我们很自然地就走到了一起。
他陪我吃饭,陪我自习,陪我到处瞎逛。我那时是多么任性的一个小孩啊,我从来不会去想他是否现在愿意去吃饭,他有没有时间去自习,他是不是跟我一样喜欢瞎逛。我只是就那么一直享受着他的宠爱,并且认为一切都是天经地义的。
亦很包容我,从来都没有跟我说过一个“不”字。竹子说,我那时侯就像个泡在蜜罐里的小女孩。
我就那样慢慢地习惯了在蜜里泡着。
如果没有那场瘟疫,如果亦一直都那样包容我,也许我跟他就会这样一直走到现在。可是,就在我最最依赖他的时候,非典分开了我们。他被父母急召回家,而我留在了宿舍。
竹子跟郭琪也回家了,孙晓去她北京的男朋友家避难,宿舍里就只剩下我一个。我第一次经历那么大的一场灾难,而且要独自面对。
我不敢出门,吃泡面度日,早晚测两次体温。也许正是这些致命的孤独让我变得神经质,我开始在电话里冲着亦无理取闹地发火,发短信跟他说一些狠话提分手。亦的反映像我所希望的那样:他求我不要离开他,并且告诉我他很爱我,很需要我。
每次听到他说这些话我的心里就会塌实很多。灾难和孤独让我觉得非常无助,没有依靠,甚至以为随时都会死去,我需要不喜欢表达感情的他来告诉我他对我的关心,对我的思念。
一直以来,我是一个喜欢走极端的女孩,于是我选择了这种不断地强逼他表达爱的方式,不惜通过伤害他来肯定我自己。
终于,在我第八次提分手的时候,他回过来一条短信,我永远都记得:
“既然你觉得分手会更快乐,那就分手吧。祝你幸福。”
我看到这条短信都懵了,我不相信他会同意分手,我以为他会永远都在我身边的。
我从来就没设想过他离开我我将会过着怎样的一种生活,我需要他每天给我电话鼓励我,需要他整天用短信陪着我,我无法想象没有他我一个人还怎么在这空荡荡的宿舍活下去。
在他整整一个上午没有给我发短信之后,我再也按捺不住,我发短信忏悔,跟他道歉,求他原谅。可是,他没有,“梓青,我真的太累了,你这么一次又一次地提分手,每一次对我都是一种莫大的伤害,我再也承受不住了。跟你在一起以后,我的生活里;一直都是只有你,我已经找不到我自己了。”
我说我会改的,他不喜欢的地方我都愿意改,只要他不离开我。
我长这么大,那是唯一的一次低声下气地说话。
可是我越是低声下气,他就越是坚定。“我们已经完了!”他这样跟我说。
我放弃了试图挽回的努力。
一直到现在我都不太愿意回忆起之后那段不堪的日子。我任何事情都干不下去,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总是很神经质地以为手机响了,迫不及待地去看却什么都没有。我总是想起他说过的话,觉得他背弃了所有的承诺。
我越来越容易哭泣,白天哭,晚上也哭。
因为之前我已经习惯了整天都跟他发短信,所以在我想给他发短信的时候,就把想说的话写在本子上:
5月3日,8∶23 :亦,你在做什么,我刚刚起床,今天天气很好。
9∶02 :刚刚看电视的时候看到感染的人数越来越多了,不知道什么时候非典才会过去。
9∶45 :你有没有在看篮球,比赛刚刚开始了。
……
日子就在我这一条条的“手写短信”之中过去了。非典的感染人数由千变为百,由百减到十,最终变为零。
就在我写到第九百三十六条短信的时候,学校开封了,我狼狈地逃离了这个让我伤心的城市。
也许是因为时间,也许是因为环境的改变,也许是因为父母对我无微不至的关心,我在家里终于慢慢地好了起来。
偶尔的空闲里,我还是会想起亦来,想起他对我的包容和对我的狠心。一直都不明白既然他包容了我那么久,为什么那一次却如此决绝。
第一章梓青:爱会思念
“来,你喜欢吃这个,呵。”
亦给我夹了一只大虾。他还记得我喜欢吃海鲜。
在分手之后的一年里,亦很少去上课,我们见面的机会少之又少,所以,他的这个举动让我很吃惊,我抬头看他,还是那种熟悉而亲切的微笑。
可是,我已经找不到心动的感觉,也许能分给他的那瓣心已经死了。
很意外的收到了亦的E…MAIL。
梓青:
那次聚餐的时候看到你,你还是那个可爱的女孩。
我知道也许我现在说什么都没有用了,不论怎么样都无法挽回我的错误。其实,在非典过去我回到学校的一刹那,我就发现我犯了一个如此不可饶恕的错误。校园里什么都没有变,不同的是,我的身边已经没有你了。我不敢看到你,不敢面对你,我也没有勇气开口让你原谅我。
也许你根本就不需要我的解释,连我自己都觉得我现在给你这样那样的理由是显得我多么的无耻。但是有些话,我真的想跟你说。
当时我真的压力很大,我本来想留在学校陪你的。但是我不能忤逆我爸我妈的意思,我只有回家。回家了以后,我觉得自己很没有用,没有能力保护你,让你一个人孤零零的留在宿舍里。我每天唯一想做的事情就是跟你打电话,发短信。我想尽一切办法回学校,可是我连家门都迈不出去。
这一切让我失去理智,我居然说要跟你分手。我那时候一定是疯了,思念让我觉得辛苦,我以为跟你分手了,日子就会好过一点。
我是那么的自私,为了让自己开心一点,居然完全不考虑到你一个女孩子自己在学校孤单面对那么大的灾难。
我不知道那段日子你是怎么过来的,我真的非常非常抱歉。
亦
其实,亦根本就不需要跟我说抱歉了。当初我一个人在宿舍天天哭的时候,我的确恨他,甚至想过再见面的时候,我要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去羞辱他。但是现在,一切都已经过去了,我根本已经忘记了那种仇恨。
曾经冷静地分析过他和我的那段感情,我开始怀疑当初跟他交往到底是因为爱他还是仅仅是因为依赖他。
我在大二的时候曾经问过竹子和孙晓:“爱,究竟是一种什么感觉?”
“爱会思念。”她们两个都这样跟我说。
跟亦在一起的时候,我不会时时刻刻都想着他,只有在需要他的时候我才会去找他。连在他坚决要跟我分手的时候,我那么伤心,也不过是因为那些日子里,我非常非常需要他来陪着我。需要说抱歉的应该是我才对,也许,真正遗弃这段感情的是我。
第一章梓青:我像不像个吃软饭的
爱的感觉在竹子和孙晓告诉我不久,我就体会到了。
很偶然地在学校的BBS上看到了一个男孩的文章,非常的惊喜。
那个男孩把我一直想写出来却又不会表达的话很准确的表达了出来。他文章里任何一句话甚至任何一个标点符号都能让我产生共鸣。
那一定是一个很有才华的男孩,我想。
我的想法后来得到了证明,在我跟他由陌生慢慢变得熟悉的过程中,我陆陆续续的看到了他的很多文章。我很喜欢他的风格,很有主见,犀利,幽默。
我喜欢听他说话,听他叙述他那些跟我完全不一样的经历。
他从来不避讳跟我提起他家庭的窘迫,“我们一家人都是农民,”他说,“所以我的名字很土,我叫宝树。”
如果不是宝树告诉我,我永远都不会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一种小学叫做“放羊小学”。
“我们小孩每天都必须帮家里放羊,把羊牵到山上,然后我们就凑一堆儿,聊天也行,学习也行。每星期我们都去学校一次,老师会讲解我们上次做的作业然后再布置下一次的。我们老师其实也是农民,呵呵。”
“我小时候一直以为,上学就是这样的,一直到后来我考上了市里的中学我才知道,原来上学是要整天地呆在学校,而且每天都得去。”
“我们那儿都流行指腹为婚的,我也有个指定的小媳妇儿。我上次回家的时候还看她去了,真挺漂亮的,不过太没文化,我把婚事推了。”
“我是我们村里第一个上大学的,我接到通知书的时候,我妈还请人在村里放了几天电影。”
以前一直以为,这些事情不过是那些无聊的电视剧编剧的瞎编乱造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