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杂集电子书 > 5420-毛佩琦细解明朝十七帝 >

第7节

5420-毛佩琦细解明朝十七帝-第7节

小说: 5420-毛佩琦细解明朝十七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战斗还在继续。朱元璋的船虽然小,但行驶轻便;陈友谅军队的战船都是艨艟巨舰,不利于旋转进退,因此遭到失败。    
    在战斗中,朱元璋乘坐的是白樯船,陈友谅就命令军士集中兵力进攻白樯船。朱元璋发现自己暴露了,就下令把所有的船樯都换成白色。第二天,双方再战,自辰时战到午时(即上午七点到下午一点),陈友谅军终于大败。    
    由于久被围困,陈友谅军中缺粮,陈军试图突围,又被击溃。乱军中,一支箭飞来,陈友谅被射中眼睛,箭支穿过他的脑颅,陈友谅被杀死,汉军溃退。第二年,朱元璋亲征武昌,陈友谅的儿子陈理投降,汉政权灭亡。    
    陈友谅大汉政权的灭亡,扫除了朱元璋称帝道路上的最大威胁。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感到时机成熟,应该出头了,于是自立为吴王,建立百官司属,以李善长为右相国,徐达为左相国,常遇春、俞通海为平章政事,汪广洋为右司郎中,张昶为右司都事。但此时朱元璋仍以龙凤纪年,对外发布命令称“皇帝圣旨,吴王令旨”。我们可以发现,这时候他虽然还要借用小明王的名义,但也要逐步突出自己的尊崇地位。    
    朱元璋命徐达、常遇春等进军江北,攻打下一个强劲对手张士诚,将地盘向北拓展。这时,朱元璋已经羽翼丰满,他认为小明王这块牌子对他来说已经没有太大作用了,如果还让“小明王”压在自己头上,反而不利于自己的发展。    
    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十二月,朱元璋派大将廖永忠到徐州迎接小明王来应天。在瓜州渡江时,廖永忠凿沉了御船,小明王被淹死,大宋政权也就不知所终了。朱元璋抛弃了龙凤年号,把第二年称作吴元年(1367年)。这一年,朱元璋平定了东吴的张士诚,降服了东南的方国珍,并展开了与元廷争夺全国政权的北伐战争。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十月,朱元璋命中书右丞相徐达为征虏大将军,中书平章政事常遇春为副将军,率师二十五万北伐中原,与元朝做最后的决战,朱元璋召集徐达诸将讨论北伐方略。    
    当时天下形势虽然已经分明,但元朝的力量还不能小视,在中原以北地区,元廷还存有很强的势力:山东有王宣,河南有廓扩,关陇有李思奇、张思道,可见,元廷的兵力在北方诸省还可以说是星罗棋布。虽然他们对于元朝可能不够忠诚,相互之间也不免猜忌,但对于像朱元璋这样的反叛者来说,他们则是一致对外的。    
    针对这种情况,朱元璋说:“元祚将亡,中原涂炭。今将北伐,拯生民于水火,何以决胜?”    
    常遇春回答说:“以我百战之师,敌彼久逸之卒,直捣元都,破竹之势也。”常遇春主张置左右之敌于不顾,乘胜直捣元都。朱元璋不以为然,他说:“元建国百年,守备必固。悬军深入,馈饷不前,援兵四集,危道也。殊非吾利。”    
    与手下的大将相比,朱元璋看得更深更远,他提出了一套完整的作战计划:我欲先取山东,撤其屏蔽;移兵河南,破其藩篱;拔潼关而守之,扼其户槛,天下形胜入我掌握。然后进兵,元都势孤援绝,不战自克。鼓行而西,云中、九原、关、陇可席卷也。    
    但是,朱元璋并不是把着什么都不撒手的人,他为部下指画大的方略,具体作战则放手让将领们发挥自己的主动能力,他特别相信古代兵法所说的“将在军,君不御者胜”的道理。其后,历时将近一年的北伐战争,完全是按朱元璋的规划进行的,诸将也不负所望,取得了全面的胜利。总之,朱元璋洞观全局、运筹帷幄而决胜千里的韬略与远见确实是超乎常人的,他指挥调遣大军的收放自如,在中国军事史上也是罕有其匹的。    
    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应天府即皇帝位,定国号为大明,建元洪武,并在钟山之阳“设坛备仪”,祭告上苍,一个生气勃勃的大明帝国诞生了。    
    此后,明军高举“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旗帜,克山东,收河南,拔潼关,一路取得胜利。六月,徐达欲北进大都,朱元璋再对徐达布置作战机宜——他说,北方地势平旷,有利于骑兵作战,你对此应有所准备,宜选拔副将带精兵作为先锋,你本人督统水陆之师跟随其后,用山东的粮食供给军饷,由河南进入河北,再转道山东临清,然后再向北,直捣元朝都城。这样,元朝外援赶不及,内部必然发生溃乱,一定可以攻克。    
    大军出发之初,朱元璋就晓谕将士:“此行非必略地攻城,要在削平祸乱,以安生民。凡遇敌则战。若所经之处,及城下之日,勿妄杀人,勿夺民财,勿毁民居,勿废农具,勿杀耕牛,勿掠人子女。或有遗弃幼孤在营,父母或亲戚来求者,即还之。”    
    北伐军接近元都时,朱元璋再次向徐达申明澄清天下、拯民于水火的志向,他说:“中原之民,久为群雄所苦,流离相望故命将北征,拯民水火。元祖宗功德在人,其子孙罔恤民隐,天厌弃之。君则有罪,民复何辜?前代革命之际,肆行屠戮,违天虐民,朕实不忍。诸将克城,无肆焚掠妄杀人。元之宗室咸俾保全。庶几上答天心,下慰人望,以副朕伐罪安民之意。”    
    朱元璋一面强调军队要安抚百姓,不可以滥杀,一面强调要善待元朝宗室,继承中华正朔王朝“兴灭国、继绝世”的高贵传统,对失败者不搞斩尽杀绝的勾当,以表示自己的宽容与厚德。    
    该年闰七月,徐达率马步舟师进据通州。二十八日,元顺帝带领后妃皇子,开大都健德门(今北京市德胜门北)北走塞外。五天后,明军进入大都。除了将拒绝投降的淮王帖木儿不花等人处死以外,余不戮一人。徐达下令封府库,登记图数宝物,派千人把守宫殿各门,命宦官看护各宫人、妃嫔及公主,下令士卒不得侵暴。因此,大都城才得以“吏民安居,市不易肆”,这支进城的明军可谓仁义之师。    
    朱元璋建立明朝,成为全国的统治者,元朝在中原九十余年的统治宣告结束。    
    朱元璋创造了历史,历史造就了朱元璋的成功,究其根本原因,在于他顺应了时代潮流。朱元璋在北伐檄文中高呼:“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拯生民于涂炭,复汉官之威仪”,这就突出表明了朱元璋大军北伐乃正义之举,占据了道德的制高点,他已经站到了生民救星的位置上,他将中原百姓从异族统治和阶级压迫下解救出来,新生的大明王朝的合法性不言而喻,中国历史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那么,与以往的王朝不同的是,大明之国号,并没有像汉晋唐宋那样以开国皇帝原先的封地名为国号,这个“明”,到底是怎么来的呢?我们后面再说。


《毛佩琦细解明朝十七帝》 第二部分明教与明朝(1)

    朱元璋在凤阳老家种地的时候,对自己贫穷的生活是束手无策的。当瘟疫、旱灾和蝗灾来临时,他的父母和大哥相继死去,他家穷得连埋葬亲人的地方也没有,在哀伤之余,他埋怨老天为何如此不公,那时的他还不知道自己的命运还可能改变。所以,当他做了三年游方僧之后,又回到了皇觉寺。然而,汤和一封信让他明白:这个时代即将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他竟然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随着他在义军中地位的一步步提升,朱元璋也逐渐明白:有朝一日,他可以改变整个天下。    
    无论朱元璋后来取得了多么大的成功,他对当年在社会底层的种种苦难有着切肤之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掌握了最高权力之后,自然会分外体恤百姓的生活。他不愿意看到老百姓再过他当年的日子,并非因为他天生具有悲天悯人的情怀,而是他的道德良心不允许他忘记过去。因此,朱元璋要使用他手中的权力来建立一个他心目中的理想国。    
    他不用发明什么新的理论武器,民间世代流传的——不论是传说中所有的还是各种各样的宗教教义里所描述的,各式各样理想社会的蓝图已经够诱人的了。而最能让朱元璋信服并愿意付诸实现的,就是无所不在的传统儒家的政治理想。中国在这方面有着丰富的遗产,刘伯温这些人当年不是随便出山的,他们作为儒者,不仅要帮助朱元璋夺天下,而且还希望借以实现他们的儒家理想。这些,最终都成了朱元璋的理论武器,他兼收并蓄地吸收了中国传统各支文化的精神营养。那么,他到底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理想国呢?    
    国号,也许是诠释一位开国皇帝政治理想最简捷的途径。在以往王朝的国号中,有的标注姓氏、家族,有的标明地望、徽号。当然,有的国号也寄托了开国者的理想,比如元朝,其国号取自《周易》中“大哉乾元”这一句。这个顶天立地的“元”,不仅表明了元世祖的胸襟,也正是元朝最明显的特征——元朝疆域之辽阔,在中国历代皇朝中可谓空前绝后了。那么,明朝的“明”是什么意思,它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其实,人们很容易想到,明朝的“明”,来自于元朝末年的小明王。朱元璋最初投到郭子兴麾下,郭子兴的红巾军所奉之主就是小明王韩林儿。后来,即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朱元璋在大宋政权的旗号下先被封为吴国公,后又称吴王,在这期间他所用的年号都是大宋龙凤年号。“龙凤”,就是小明王韩林儿所用的年号。所以,明朝的“明”来自小明王的“明”,这是毫无疑问的。然而,为什么朱元璋抛弃了小明王,却要留下“明”字作为国号呢?那我们就首先说说,小明王的“明”字从何而来。    
    自唐朝以来,有那么一群又一群“吃菜事魔”的人,夜聚晓散,参拜着一个不为寻常人所知的“魔”。几百年来,他们世世代代,都希望摆脱现实的黑暗,他们祈求的是一个光明世界,在那里,人人相恤相助,人人都能过上好日子。“吃菜”就是吃素,那么这个“魔”是谁呢?就是明教崇拜的是光明之神。这个被称为“魔”的光明之神,与佛祖一样,也是外来的神,但它不像佛那样消极退让,因此为不满于现实的人提供了精神武器。对现实不满的人侍奉这个神,就是用他来组织民众、对抗政府。因而,他们一再被打入地下,只能夜聚晓散。为了保护自己,教众们用各种各样土生的以及外来的口号、形式装扮自己,但永远也不能改变与现实对抗、与官府对抗的本质。    
    小明王韩林儿本为韩山童之子,而韩山童则是元末活动于河南、河北一带的白莲教首领。《元史·顺帝本纪》记载:栾城人韩山童的祖父,曾以白莲会烧香惑众,遭到处罚后,被迁到广平府永年县去了。到了韩山童这一辈,他倡言“天下大乱,弥勒佛下生,明王出世”,河南及江淮一带的民众都翕然信从。与此同时,刘福通与杜遵道、罗文素、盛文郁、王显忠、韩咬儿等人也散布传言,说韩山童本是宋徽宗的八世孙,应当为中国主。于是,刘福通等聚众,杀白马黑牛,誓告天地,计划共同起兵造反。事情不慎泄露,地方官紧急搜捕,刘福通于是迅速起兵。韩山童被捕后,其妻杨氏、其子韩林儿逃往武安。    
    韩山童等人为了号召民众,还暗中雕刻了一个一只眼的石人,在石人背上刻了“石人一眼,天下四反”几个字,埋在河道里,结果被修河民夫挖出来,民众大为惊诧,更加相信“天下大乱,弥勒佛下生,明王出世”之说。韩山童等约定起兵,以红巾为标志,造反的队伍被称为“红巾军”或者“红军”,这就是元末的红巾大起义。    
    我们可以看出,“弥勒下生,明王出世”的传说出自白莲会,那么白莲会又是什么呢?要弄清它的来源,还要弄清什么是明教。    
    明教即摩尼教,由波斯人摩尼(216—277年)创立。摩尼教的教义杂糅了祆教、基督教、佛教的教义思想,其主要经典有《二宗三际经》,“二宗”宣传明暗斗争,明终胜暗,达到安乐;“三际”则指过去、现在、未来。初际明暗相背,中际明暗相混,后际明暗分别。明是善、理;暗是恶、欲。摩尼教的神称为明使,也称为明尊,就是摩尼。摩尼教的经文中,就有“若有明使,出兴于世,教化众生,令脱诸苦”这样的话,明使引导众信徒树立各种美德,最终进入极乐世界。    
    摩尼教经典在唐朝武则天统治时的延载元年(694年)传入我国。当时,明教先是传入了回鹘,并且在回鹘获得很高的地位。大唐朝廷为了笼络回鹘,不得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