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1) >

第15节

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1)-第15节

小说: 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1)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站在最上面的是北方的“雅利安族”,最下面的则是犹太民族。这个荒谬的伪科学论据,从十九世纪末就开始在欧洲流行。在希特勒身上和在德国,早在历史上就存在的反犹情绪,成了它发展和激化的肥沃土壤。对希特勒来说,这个种族学说只不过是他进行屠杀的合法借口而已。关于犹太人,他在《我的奋斗》一书中写道:“他们是并将永远是永恒的寄生虫,一个像有害的细菌一样的寄生虫,只要有合适的土壤,它就会四处传播。它存在的影响,同样和寄生虫相同:只要它出现,高等民族就会在或长或短的时间里死去。”从把人当作寄生虫,到必须把它消灭的思想,只需要迈出很小的一步。

  夺取政权以后不久,德国就出现了反犹的煽动和迫害行动,很多犹太人被隔离和被驱逐。时至今日,还有人质疑,在二十世纪,在一个文明民族,在康德、莱辛、歌德、席勒诞生的国家,怎么会出现这样的事情。纳粹歧视、侮辱和迫害犹太人,以及对其他人的迫害,并不是秘密进行,而是当着邻里、熟人、朋友、同事、体育战友、同学的面前进行的。只是到了1942年以后要“彻底解决犹太人问题”时,即集体屠杀时,才不再公开进行。为此,纳粹在波兰建立了大型屠杀场地,把整个欧洲的犹太人都遣送到那里。建立了死亡工厂,六百万其他宗教的信徒被系统杀害,这是任何历史上的屠杀所无法比拟的。对欧洲犹太人的大屠杀使德国背上了沉重的负担,不论每个德国人知道与否,或知道多少。

  
/* 38 */
  全面战争  
   “德国军队必须在四年内具有作战能力。德国的经济必须在四年内具有进行战争的能力。”阿道夫·希特勒在1936年的一份秘密备忘录中这样要求。但对外他却表现出一个和平政治家的形象,为此还利用了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很多人被假象所蒙蔽,尽管希特勒实行普遍兵役制并占领非军事区莱因兰,已经违背了凡尔赛和约的规定。1938年3月14日,奥地利的“回归”也属于此例。希特勒把他的出生地宣布为德意志帝国的一部分,以此向不想因此发动战争的邻国进行挑衅。半年以后,他又要求有350万人口的苏台德地区回归德国 — “这是我在欧洲提出的最后一个领土要求”。所有德意志人都应该“回归帝国”。

  欧洲各列强只是无动于衷地看着这些侵略行为发生,最多发表一些无力的抗议声明和试图通过退让安抚希特勒。但他是无法制止的。他想得到《我的奋斗》一书中提出的“东方的生活空间”,因而那些安抚性的“绥靖”政策,只能使他受到更大的鼓舞。当他1939年9月1日发布进攻波兰命令时,第二次世界大战亦即宣告开始。

  向波兰进军是德国军队使用“闪电战”这一新战术的首次尝试;快速坦克兵团在战斗机的支援下深入敌国腹地,然后再由陆军去占领所征服的地区。德军的意图,是集中兵力打击敌人,争取速战速决,因为德国的军事准备不适合在多条战线进行长期战争。战争所需要的物资,必须通过对战败国的掠夺才能保证。

  新的战术又在进攻丹麦、挪威、比利时、荷兰,甚至法国时奏效。只用了五个星期,德国军队就进入了巴黎,1940年6月22日,法国签署了投降书。希特勒为此选择了一个有象征意义的场所:康皮也涅森林中的一个火车车厢里,就是在同一个车厢里1918年11月1日德国不得不签署了停战协议。希特勒的意思显然是要以此“洗刷凡尔赛的耻辱”;希特勒作为“所有时代的最伟大的统帅”受到很多德国人的欢呼。没有什么,也没有谁能够阻止他前进。

  希特勒遭到的第一个挫折,是对英国的进攻。尽管德国空军轰炸英国城市达数月之久,但却仍然无法摧毁英国人的反抗意志。希特勒命令停止了进攻,把矛头指向了他的真正目标:思想意识上的主要敌人苏联。

  他虽然于1939年同斯大林签定了互不侵犯条约,但这并没有妨碍他于1941年6月22日开始了他的“巴巴罗萨行动”:远征巨大的苏联帝国。看起来,他的闪电战术又获得了成功。到了10月,德国军队就已经在莫斯科兵临城下。但冬天却提前来临,德军的进攻受阻。和当年拿破伦军队一样,德军同样没有为俄国的冬天做好足够的准备;给养越来越困难,损失越来越严重。开始时遭到突然袭击的苏联红军开始了反攻。闪电战术随之破产。德军虽然在1942年夏再次有所前进,但到了1942至1943年冬天,三十万大军在斯大林格勒被困。德军的败局已无可挽救,但希特勒却禁止他们投降;随之第六军团全军覆没。斯大林格勒战役成了这次战争的转折点。从此,德国军队开始了全线退却,尽管人们在德国仍在侈谈“最终胜利”。

  这时,这场欧洲战争已经变成了世界大战;和德国结盟的有法西斯意大利和企图在东南亚获得好处的日本。日本于1941年12月7日在珍珠港对美国太平洋舰队发动了突然袭击,把美国也拖进了战争。像在第一次大战时一样,人人都知道,美国的参战会使双方力量对比发生根本性变化,德国及其盟国的最终失败已成定局。和当年的统帅兴登堡和鲁登道夫一样,“所有时代的最伟大的统帅”宁愿继续牺牲上百万人的性命,也不肯投降。他得到将军们对他的支持。

  意大利在维克多·埃马努埃尔的命令下这时已经变换了战线,墨索里尼于1943年7月25日遭到逮捕。但在德国却还没有人敢去逮捕希特勒;1944年7月20日,施陶芬贝格上校的刺杀行动没有成功。射击和轰炸还在继续,德国本土已经变成战场,很多城市遭到轰炸。红军从东方进入了德国,联军从西方。1945年春,整个德国被占领。

  1945年4月30日,希特勒自杀,5月8日,德国当局无条件投降。欧洲的战争就此结束。在太平洋地区,战争还继续了三个月,最终在广岛和长崎遭到原子弹袭击后,才于1945年8月6日和9日结束。这种可怕的武器发挥了作用,迫使日本不得不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了。它的代价是5500万人的生命,这也以残酷的形式显示了,人的能力到底能够做些什么。美国用投掷原子弹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同时也显示了它在世界上的领导地位。

  
/* 39 */
  两个敌对阵营的诞生  
   还在战争进行期间,反希特勒联盟各国的政治领导人就召开了多次会议,对战后形势进行了讨论。其中的一个问题,就是德国的前途是什么。但与会者更为关心一个重要问题,却是要建立一个新的世界秩序,让所有国家都能在更加紧密的关系中相处,以及今后如何制止战争的发生。1945年联合国成立,开始时有51个成员国。今天的联合国已有180个成员。这个组织确定了四个主要目标:保障世界和平、保护人权、各国平等、改善世界生活条件。

  开始时,“三大国”— 美、英、苏还意见一致;同样在1945年讨论“德国问题”的波茨坦会议上情况也是如此。英国首相丘吉尔、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和美国新总统杜鲁门,在会上决定“消灭德国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后,在摄影机前欣然握手显示团结。他们和后来加入的战胜国法国,把德国分割为四个占领区,柏林也分为四个辖区。奥德尼斯河以东地区归属波兰和苏联管辖。对德国作为整体的管理,由四国的总司令组成的“盟军管制委员会”负责,每一个占领国都在它们的占领区中有单独行政的权力。

  如果说,战争结束前有一百多万德国平民在日益迫近的红军面前逃向西部,那么波茨坦协定以后逃亡人流简直就变成了一次真正的民族大迁徙。大约有1200万人从他们居住的东部被驱逐,不得不逃到西部寻求生计。当时的很多德国城市都处在废墟瓦砾之中,甚至连最起码的日常必需品都得不到满足,所以情况十分困难。此外,战胜国还索要战争赔偿,拆走了全部工业设施。战争中损失最严重、有2000万人死于战争的苏联,更是拿走了可以得到的一切。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但却使得德国的供应状况急剧恶化,出现了真正的“饥饿的严冬”。为了避免整个德国经济彻底崩溃,美国改变了他们的占领政策,但并不完全像人们后来所说的是出于人道的原因。

  对美国新政策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美国驻莫斯科大使馆参赞乔治·凯南对苏联及其意图的评价报告,他早在1946年初就写道:“想和俄国人共同统治德国,只能是痴心妄想。同样痴心妄想的,是认为俄国人会和我们一起在一个美好的日子里礼貌地撤出,然后在这个真空中产生一个健康又和平,稳定又友善的德国出来。我们没有其他选择,只能在我们的德国部分建立一种独立的形式,让它具备足够的满足,足够的安全和足够的优势,不受制于来自东方的威胁 …… 宁肯要一个分裂的德国,至少让其西部成为对付极权主义势力的缓冲器,也不要一个势力范围直达北海的统一的德国。”凯南认为,苏联仍然在谋求世界共产主义革命。所以有必要至少加强西欧的经济和军事力量,使其有能力承担“缓冲器”的角色。

  反过来看,苏联对美国的评价是,美国企图把德国和欧洲拉进资本主义阵营,成为它的卫星国。在反对希特勒德国的战争中形成的“不自然的联盟”业已烟消云散,东西方的冲突从此开始。1947年3月12日,美国总统在国会的演说中宣布了新的政策,并以“杜鲁门主义”的概念载入了史册。杜鲁门认为,世界历史的这一时刻,每一个国家都必须在两种 不同的生活方式中进行选择:自由民主的西方和极权主义的共产主义的东方。由于共产主义从本质上讲是对外扩张的,所以自由世界必须建立起防护城垒,制止它的扩张。“我坚信,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那些正在抵抗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的自由国家。”杜鲁门的这种“遏制政策”,几十年来始终是美国外交的准绳。它使美国扮演了“世界警察”的艰难的角色。

  作为对立物,斯大林创立了“两大阵营理论”:一方面是自由的社会主义国家,另一方面是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朝着一个公平社会的和平发展和它的壮大,旨在制止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

  这就是新的“超级大国”分别对事物的看法,世界被分成两个敌对的集团。很快,人们就开始谈论东西方之间的“冷战”状态。

  
/* 40 */
  威慑的均势  
   两大集团开始形成,人们对此并没有停留在口头上,而是开始了行动。根据美国国务卿马歇尔的一个计划,一个援助西欧重建的纲领启动了。同样在军事上,西方国家的关系也日趋密切,最终于1949年在美国的领导下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NATO,即北约)。签署公约的有比利时、丹麦、法国、英国、冰岛、意大利、加拿大、卢森堡、荷兰、挪威、葡萄牙和美国。苏联立即做出反应,建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ECON,即经互会),并在其势力范围内,与各国签定了“友好互助条约”。开始时包括的国家有:保加利亚、波兰、罗马尼亚、捷克和匈牙利,后来又加上阿尔巴尼亚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被丘吉尔称为“铁幕”的东西方边界,同样分割了德国,导致两个德意志国家于1949年的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在首任联邦总理康拉德·阿登纳(1876…1967)的带领下目标明确地倾向西方阵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则发展成为苏联的最忠诚的附庸。

  1950年,北朝鲜在中国和苏联的支持下向亲西方的南韩发起进攻,目的是使分裂的国家在共产党的控制下统一,于是,“冷战”变得热了起来。西方把这看成是共产党对“自由世界”的威胁。人们担心,下一个目标可能就是德国。为了震慑苏联,北约加强了军备。这时,要求西德也做出防务贡献的呼声日益高涨。另一些人则警告在德国重新建立军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痕迹还到处可见,有关德国重新武装的问题,在国内的赞成和反对两派间也发生了激烈的争论。像这个年轻的国家的所有关键性的问题一样,最后阿登纳的观点得到了贯彻。1955年5月5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参加了北约,1956年1月,阿登纳向新的联邦国防军的第一支部队表示了祝贺。

  苏联试图制止西德进入北约,对这种发展当然不能等闲视之。它于1955年5月14日建立了“华沙条约”组织,除苏联外,参与国还有波兰、捷克、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和阿尔巴尼亚。一个月之后,东德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