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他们一样生活-第2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下,但是你的仪表不符合我们公司用人的标准。你的西服纽扣系错了,领带也没有系好,头发又长又乱,更重要的是你的精神状态很不好。我们公司是一家大企业,也是一家讲究科学工作方式的企业,容不得一丝的马虎和不注重仪表的行为。”这是典型的仪表胜过能力的例子。有时候,能力固然重要,但能力的体现所需要的时间很长,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发现的,因此公司决定是否录用一个人的时候,往往从他的言谈举止和外貌着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如果你仪表的某个细节不符合主考官的意愿和要求,那么面试成功的概率就很小了。第一印象往往能影响一个人的前途,细节将是仪表问题的最集中的表现。很多人给人的第一印象很深刻,那是因为他细节注意得好。西服是不是平整,领带是不是与西服相配,皮鞋是不是沾附着灰尘……细节不仅反映一个人优秀的外表,而且向外界的人透露了缜密的内心世界。仪表,一个人外在的表现,不仅是外界观察你的渠道,也是你借此向外界传达有关自己内在信息的途径。你的世界观,你的工作态度和生活态度,你的心胸气度,你的人际和谐程度,你与环境的适应度……都会通过仪表表达出来。究竟该不该以貌取人呢?这个问题似乎不能笼统地回答是或不是。现代社会中,仪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身处职场,穿衣戴帽更要注意场合和分寸,什么衣服适合工作时穿,什么衣服适合出差会客时穿,什么衣服适合出席宴会时穿等等都要十分的考究。内涵与修养在一定程度上也要通过外在美来表现,职业男士的不修边幅在现代社会中并非是一件好事。毫无疑问,杰出的外观会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树立你的自信心。整洁、美观、得体是绅士着装的基本礼仪规范。下面几点可供绅士们着装时参考:衣着应与自身形象相和谐。这里的自身形象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所从事的工作的职业形象,二是指自身的身材长相。衣着应与出入的场所相和谐。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气氛,要配合相应的衣着。办公室工作穿着要整齐、稳重、大方,不能穿短裤、运动服。宴会、记者招待会这类较为隆重、正规的社交场合,着装应讲究,可穿颜色深一点的西装,配上白色的衬衣和领带。会见、访问时气氛较活跃,可穿套装,也可穿色彩、图案活泼一些的服装,如花格呢、粗条纹、淡色的服装都比较适宜。总之,一个有风度的绅士切不可把不修边幅当作是潇洒的表现。
像孩子一样天真像孩子一样天真
我们都喜欢孩子,因为他们天真。很多事情我们都已经忘记,但是我们永远也无法忘记童年时所发生的一切,因为那是我们最快乐的回忆。单纯的思想,可爱的面庞,清澈的眼睛,欢快的笑声,奔跑的身影……孩子,永远是那么的快乐。因此,请你放下成人的世故与复杂,像孩子一样天真,找回曾经失去的快乐与爱。
像孩子一样天真拥有一颗好奇心
伟大的化学家罗蒙诺索夫出生在一个渔民家庭,从小随父亲到海上打渔。他对大海发生的所有自然现象都感兴趣。出海时或回到家里,罗蒙诺索夫总是要问父亲许多问题:“为什么夏季傍晚海面会出现光亮的水纹”,“为什么冬夜天空会出现绚丽的北极光”,“为什么海水每天两起两落”……举世闻名的大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对什么都感兴趣。对自己不了解的事情总想试一试,弄个明白。有一次他看见花园的篱笆边有一个野蜂窝,感到很奇怪,就用棍子去拨,想看个究竟,结果脸被野蜂蜇得肿了起来,他还是不甘心,非看清楚蜂窝的构造才行。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在中学时代,听说可以用太阳的影子来确定时间,这个仪器的名字叫日晷。他很好奇,就找老师问了日晷的原理,回家找了些废旧材料,很快就做出来一个简单的日晷。他利用自己做出来的日晷,研究太阳和地球的运动规律。哥白尼长大后,提出了著名的“日心说”,推翻了过去一直认为太阳绕地球转的“地心说”错误说法。我国伟大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常常一个人靠着家乡一些来历不明的石头遐想,好奇地自问,为什么这里会出现这些孤零零的巨石?它们是借助什么力量到这儿来的。后来李四光走遍了全中国的山川河流,作了大量的考察与研究,终于断定这些怪石是冰川的浮砾,是第四纪冰川的遗迹,纠正了国外学者断定中国没有第四纪冰川的错误理论。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小时候看到苹果熟了,掉下来砸到了他的脑袋,他不但不气恼,还很好奇。他想,苹果为什么会掉下来,而不飞上去呢?地球上的东西,失去了支持后为什么都掉到地上来,而不会向其他方向掉呢?后来,他终于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以上都是因为好奇心而有所成就的科学家的事例,几乎每一个科学家的成长都可以告诉人们,他们的一生是充满了对大自然奥秘好奇的一生,正是这种好奇心引导他们一步步攀登科学的高峰。科学家的好奇心是对新事物的敏感与探求,它是以大量原有经验和知识为基础的。好奇心是科学家学习、研究的最初动因,也是最基本的创造心理因素。谈到好奇心,首先应该想到的是孩子。毫无疑问,孩提时代是人生各个阶段好奇心最为强烈的一个阶段,几乎每一个孩子都是在“是什么”和“为什么”这样的问题伴随下成长起来的。对于孩子来讲,他们有太多未知的东西,所以他们对提问不知疲倦。这样的问题开启了他们的心智,培养了他们的兴趣,使他们认识到这个世界的丰富多彩。可惜的是,有些家长已经熟悉或者已经厌倦了这样的问题,因而对孩子提出的问题给予指责或者不屑于回答,这样大大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和求知欲,甚至会毁掉孩子原本有所成就的一生。没有一个小孩不喜欢听故事,没有一个小孩在听故事时不会问“后来呢”,看一个孩子将来有没有希望,其实只要看他的“后来呢”多不多、要求大人讲下去的情感强不强烈就可以预断了。可想而知,童话里用“王子与公主从此过上了幸福生活”的终极结局来封堵孩子无休无止的嘴并不是一件明智的事情,最好的办法是把结尾留给孩子,让孩子们自己穷追不舍地想下去。孩子拥有强烈的好奇心,大人也不例外。我们都以为好奇心是孩子的专利,是孩子们幼稚的表现,长大成人后如果再问为什么就显得可笑了。其实,这就错了,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好奇心是人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感到新奇而有兴趣进行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它是推动人们主动求异;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内部动因。更明确地说,做任何一件事情其实都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完成的。如果没有好奇心,就无法做成任何一件事情。美国国家衰老研究中心测试了1200名年龄超过65岁的男女的好奇心,并以此比较他们的血压和胆固醇。结果显示,好奇心较大的一群人的寿命比好奇心较小的人长30%。科学家指出,好奇心大的人较长寿的原因可能在于他们的适应能力,他们会尽量使自己的老年生活多彩多姿。这样的一个调查结果是一个可喜的事情,因为我们又找到一种长寿的方法了,那就是培养自己的好奇心。如果你还想让自己的生命充满活力,从现在开始就像孩子一样多问些为什么吧。一个人如果缺乏了好奇心,他的生活就如一潭死水,了无生趣。一部影视剧为什么会吸引我们看下去?为什么会给我们带来那么多的欢笑或者泪水?是因为我们想窥探别人的生活,看他们是如何快乐或难过的。我们为什么喜欢远行?为什么总觉得远方的风景比眼前的美丽?距离为什么会产生美感?这一切的原因就在于我们太熟悉身边的风景,对身边的人和事都丧失了好奇心,而远方总是给我们无边无际的遐想,我们不知道那里有什么美好的风景,所以要去探个究竟,以满足对远方的好奇心。我们看比赛是因为不知道结果;我们跟朋友一起泡吧是因为不知道自己或者别人会说出什么有意思的话来;我们不知道自己的儿女会上一所怎样的大学以及未来会做一份怎样的工作;甚至我们喝茶不仅为了印证一种熟悉的味道——其中也有一种对于“非其味道”的好奇与期待;我们看梦想是不是能够成真,看承诺是不是会兑现,看大话如何沦为谎话,看世事怎么演绎,一切都是好奇心在作祟。爱因斯坦说:“我没有别的天赋,我只有强烈的好奇心。我没有别的才能,只不过喜欢寻根究底地追问问题罢了。”其实,每一个人都有爱因斯坦这样的潜能,只是没有及时发现罢了。
像孩子一样天真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无畏
20世纪50年代,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正在审议米勒设计的实验方案。教授们看完米勒的实验方案后,不禁大吃一惊:年仅20岁的米勒,竟然想在容器里人工合成氨基酸!“年轻人,不要浪费宝贵的时间和精力,这是绝对不可能实现的计划!”这位乳臭未干的年轻人设计的实验方案,在一些教授看来只不过是个荒唐离奇的梦想,简直就是异想天开!但米勒充满自信:“只要我们能模拟出原始地球的还原性大气,再模仿当时经常电闪雷鸣的自然条件,就很有可能合成氨基酸!”血气方刚的米勒不顾教授们的反对,在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下,坚持进行实验。米勒设计了一种特殊的大玻璃容器。为了保证实验制成的复杂化合物一定不是活细胞形成的,他先把仪器抽成真空,并用130℃高温连续消毒了18个小时。然后,再通入氨、甲烷、氢气,这些气体混合的比例与推测的原始大气基本相同。接着,他在另一个同样消毒过的玻璃容器中将水煮沸,形成的蒸汽经过一根玻璃管进入第一个玻璃仪器中。在蒸汽的推动下,氨、甲烷和氢气形成的混合气体又经过另一根玻璃管回到沸腾的水中。米勒让第二根玻璃管保持冷却状态,因而蒸汽在尚未滴回原来的容器前就转变为水了。这样,米勒的实验真正开始了,他现在只需要时间和认真的观察。米勒发现,水和空气开始时是无色的,但是到了一天晚上,水变成了粉红色。随着时间的推移,水的颜色越来越深,直到最后成为深红色。实验进行了110个小时之后,氨的浓度迅速下降,氨基酸的比例则持续上升。一个星期过去了,实验的第八天,米勒终于得到了期望的结果:在这个容器里面,出现了甘氨酸、丙氨酸、谷氨酸等重要的氨基酸。其中,甘氨酸和丙氨酸是构成各种蛋白质的19种氨基酸“积木”中的2种,也是所有氨基酸中最简单的。就这样,米勒把小小的容器变成浓缩了的原始地球,重演了几十亿年前发生的惊天动地的奇迹,展示了原始地球合成有机物的生动图景。人工合成氨基酸的成功,震动了整个生物学界。在探索生命起源的征途上,人类又迈出了重要的一大步。人们通常形容一个不谙世事的毛头小孩无所畏惧的勇气为“初生牛犊不怕虎”。这句话并不是要我们去和老虎斗,而是告诫我们无论什么时候都不应该丧失年轻时那种不服输、不怕输、敢闯敢干的勇气,做任何事情都不要畏首畏尾,瞻前顾后,要果断一些。假使米勒在教授的权威下犹犹豫豫,害怕失败,那么他就永远不能成功地合成氨基酸了。人在年少的时候似乎都豪情万丈,似乎什么都不怕,可是随着年龄的增加,每天越来越多地想着上班、工作、养家糊口这些俗事,再也没有年轻时候那种敢于上天探星、下海捞月的勇气了。是我们改变了生活,还是生活改变了我们?我们的思想越来越复杂,因为我们有越来越多的不舍得,因为我们有越来越多的顾虑,我们总是在徘徊,总是在犹豫,即使有时候我们的决定确定没有错,可是在迈出第一步之前我们仍然不敢雷厉风行。我们愿意等机会,但机会不愿意等我们,很多机会在我们徘徊犹豫之时就悄悄地溜掉了。不自觉中,我们自己改变了自己。有一位跳高选手,一天,他照例来到训练场,却怎么也打不起精神,叹息连连,对教练说:“我实在跳不过去。”教练平静地问:“你心里是怎么想的?”他如实回答:“我只要一踏上起跑线,看到那根高悬的标杆时,心里就怕。”突然,教练一声断喝:“你现在要做的就是闭上眼睛,先把你的心从横杆上‘摔’过去!”教练的厉声训斥,让他如梦初醒。他撑起跳杆又试跳了一次,一跳而过。在人生的奋斗中,我们面前横亘着一道道横杆,倘若顾虑重重,畏首畏尾,势必寸步难行,一事无成。只有坚定信念,心无杂念,鼓足勇气,突破心障,才能像这位跳高选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