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杂集电子书 > 茶马古道和一个白族女人 >

第5节

茶马古道和一个白族女人-第5节

小说: 茶马古道和一个白族女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西南各民族生命的摇篮。中国大地以及亚洲南部的无数条大江大河的源头就从这里开始发源,一个个原始部落的民族群体纷纷顺着河流与山谷向南向低移动。雅砻江、澜沧江、怒江、金沙江像一双双母亲的手臂,把不同部落,不同语言的民族送到大西南这片人间乐土的各个森林、牧场、村寨。  在这个地方有三条大江结伴并肩直下,流入横断山和云岭之间,最近的直线距离仅为66。3公里,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形成了三江并流的壮丽景观。  三江两岸山高谷深,气势磅礴,终年积雪的雪山多达十几座,矿藏丰富,森林茂密,是一个世界自然物种的宝库,有八个自然保护区,数不尽的奇观美景。三江流域自古便是民族迁徙的走廊,文化交流相容的地方,这里生活着纳西族、傈僳族、白族、独龙族、彝族、怒族、普米族、藏族、苗族等十多个少数民族。他们在这里繁衍生息,以山水为伴,是高原的主人。  在藏族的长诗《格萨尔王》和纳西族《东巴经》及白族的长诗《创世纪》中,都把这三条大江说成是三兄弟,我们的祖先都认为藏族、白族、纳西族是一个女神生下的儿子,藏族是老大,住在高原上;白族是老二,住在洱海边;纳西族是老三,住在坝子里。这种传说连同这三条大江的形象构成了高原的民族世世代代不可分离的共同精神。在这三个民族的生活中,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交织构成一幅斑斓多彩的生活画卷。  1979年,我和文工团的创作组沿着高黎贡山下的古驿道来到了怒族人居住的丙中洛地区,这里是历史上从云南去往察隅的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许多怒族人、傈僳族人都是当年赶着马帮去往察隅、林芝和拉萨的见证者。  在丙中洛附近的山上我见到了一个喇嘛寺,这座寺院已经被文化大革命的烈火烧得只剩下一点断壁残垣,寺院门口的一个木架上有一个法号,据当地人说是当年西藏的一位高僧带到这里来的圣物。文化大革命中为了保护好这件圣物,村里的老人们把它沉到怒江的江水里,等到文革过后,民族宗教政策得到落实,村里信仰喇嘛教的老人们才从江里把这只法号取出来架在这座寺院门前。据说,为了打捞这只法号,还有两个年轻人被江水冲走了。法号十分古老,但那两个年轻人的生命却如此年轻,让茶马古道上年年月月都传扬着这个令人动心的故事,让人们永远地记住这条盖世奇道。  丙中洛是怒江上游一个怒族和藏族杂居的地方,那里有着各民族原始崇拜的山水诸神,也有着十九世纪外国传教士盖的天主教堂。而这个喇嘛寺虽然经历了岁月沧桑,却默默的耸立在高黎贡山脚下。冬去春来的山风和遍野浪漫的山花装点着它永世不灭的精神之光。


大树茶王的子孙们金沙江(图)

金沙江


大树茶王的子孙们澜沧江(图)

澜沧江


大树茶王的子孙们怒江(图)

怒江


卡瓦格博士,让我的心愿迎飘扬初春的拉萨(1)(图)

卡瓦格博    

  2002年3月9日  拉萨(晴)  在写完长篇报告文学《金色喜马拉雅》之后,我决定动手写作长篇电视剧本《茶马古道》。我在下决心写作这部电视剧之前,充分地考虑到了采访的艰辛和把握这个大型题材的困难。尽管为此次创作我从1998年就开始做了大量的案头准备,但毕竟沿着茶马古道走到西藏的各民族马帮、商旅和历史上来往滇川藏的各种传奇人物,他们的命运和他们生活的舞台早已淹没在久远的历史的风尘中。所以出发之前,我还是心怀悬念。令我高兴的是,我的朋友一位修养高深的民族学家赵学义先生鼎力支持我的这次创作。当我向他吐露了我要写作这部长篇作品的时候,他以敏锐的政治嗅觉和非凡的艺术眼光告诉我:你一定要写好这部作品,这是一部了不起的东西。不论有多大的困难,你都要完成它;不论碰到什么困难,我都会支持你。听完他的话,我心里有了底,义无反顾地踏上了采访茶马古道的历程。


卡瓦格博士,让我的心愿迎飘扬初春的拉萨(2)(图)

布达拉宫我为你而来    

  我又来到了八廓街,这是世界上最高的一条街,在这条神圣而热闹的街道上,来自滇川藏的朝拜者绕着大昭寺转经,像一条彩色的项链挂在大昭寺的脖颈上。初春的拉萨,天气还透着寒意,然而中午的阳光格外地温暖。我走在大昭寺朝拜的人群中,去寻找在拉萨开银器店的白族乡亲,我要通过他们找到上个世纪留在拉萨的云南商人和他们的后裔。  大昭寺对面有一家胜利银器店,我在这里找到了来自我故乡云南鹤庆县的一对年轻夫妻,男的叫寸志刚,妻子叫段双燕,他们祖辈就在拉萨街头开银器店。看见我的到来,他们十分高兴。当我说出需要他们帮我寻找的人物时,夫妻俩面有难色,但是寸志刚说:“我们虽然不认识这些老人,但是,有很多白族人住在太阳岛上,他们和拉萨的关系很亲密,我带你去找他们,通过他们也许可以找到你要找的这些老人。”


卡瓦格博士,让我的心愿迎飘扬初春的拉萨(3)(图)

剧组搭建的八廓街    

  太阳岛是在紧靠拉萨河边的一个城乡结合部,这里有一个很大的开发区,我在一排排的简易房和商店门前等待着许多来这里做生意的白族乡亲。在拉萨听见了熟悉的白语,我好生高兴,他们用白族话和我打招呼,把刚烤好的苦茶来给我喝。在几个老人的帮助下,我终于找到了我要找的第一个人,50年代初就来到拉萨的纳西族老人汪青叔叔。  去往哲蚌寺的路边,有一片叫做拉鲁湿地的开阔地,被称为“拉萨的肺部”。拉鲁湿地边上有一片居民新区,拉鲁居委会村12号,一个干净的小院子里,80高龄的纳西族老人汪青叔叔和他的藏族妻子站在门口迎接我。  说起茶马古道的往事和来往于这条古道上的大商人和马帮的故事,汪青老人在记忆的最深处找寻着。他想起了当年做滇藏贸易最大的纳西族商家赖耀彩、中甸藏族大商人马铸材、大理白族商人张相时和云南腾冲的茂恒家,讲起他们当年在拉萨八廓街上开设的商号和在拉萨盖的大宅院。这些地方都找不到了,但是他们还有后人留在拉萨、四川和云南。汪青叔叔让我想办法找到这些人,同时,他还告诉我,现在拉萨有一个人比较了解茶马古道的情况,他的汉族名字叫钟颖,藏族名字叫扎西次仁,曾经在拉萨人民医院当过干部,现已退休在家。此人也是云南中甸人,汪叔叔说:“我现在就带你去找他。”


卡瓦格博士,让我的心愿迎飘扬初春的拉萨(4)(图)

八廓街(电视剧《茶马古道》剧照)    

  中午,在布达拉宫后面的一片居民新区内,我见到了笑声朗朗、慈祥可亲的钟颖叔叔。他也是80多岁高龄,当听说我是来写作《茶马古道》的时候,他把我让进了温暖的客厅,捧上了热气腾腾的酥油茶。钟颖叔叔是50年代初来到西藏工作的第一批外地干部,他了解熟悉拉萨的历史和发展,也认识许多留在拉萨的云南商人后裔,并且由于钟颖叔叔有着丰厚的生活阅历和文化修养,多年来一直关注茶马古道的研究和许多老“藏客”(“藏客”是云南到西藏贸易赶马人的自称)的去向。


卡瓦格博士,让我的心愿迎飘扬初春的拉萨(5)(图)

云南会馆(电视剧《茶马古道》剧照)    

  讲起茶马古道,钟叔叔慷慨激昂,在他的谈吐中,我听到了这条横贯千年的古驿道,在云南和西藏的历史上起到了各种重要的作用。他特别讲到,茶马古道最热闹的时候就是抗日战争期间,那时候中国的抗战需要国际援助,所以许多商人就从这条古道上运送了很多的抗战物资和商品。钟叔叔说:“你可以去查找云南的文史资料和四川的文史资料,其中有很多这方面的记录。”钟叔叔讲到了当时在拉萨做生意的不仅仅是滇商,还有北京商人、青海商人和江西、广东的商人。当时的拉萨,马帮进出,人流滚滚,我的眼前立即浮现起一个个生动的场面。我向钟叔叔打听一个地方,那就是在许多云南老人口中传说的“云南会馆”,那是当年在拉萨河边一个最热闹的马帮商旅居住的客栈。这个“云南会馆”位置在哪里?现在还有没有?钟叔叔说:“有,这个地方我知道,很多在这里生活过的老人都记得这个地方,但是现在它已经变成了帕那旭居委会。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我和一个中甸人叫李春胜,他是第一监狱的监狱长,当时我们俩人出面想以云南人的身份把这个云南会馆保住。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最后文化大革命乱得一塌糊涂,我们俩人也受到了冲击,就没再去管这个事。云南会馆的原址就在夏洛昌的斜对面,夏洛昌也是云南大商号,他家的房子是一进两院的很大的院子,后来也卖了,我可以带你去看这个‘云南会馆’的遗址。”  深夜,睡不着觉,高原反应头疼得厉害。一夜都在想象“云南会馆”当年的景象,它让我联想到老舍先生写的《茶馆》。


卡瓦格博士,让我的心愿迎飘扬初春的拉萨(6)

  2002年3月10日八廓街(晴)  在八廓街的后面,藏式的民居建筑和石头铺成的街道,古老而又美丽。由于拉萨在改革开放中变成了一座繁荣的旅游城市,所以这些大街小巷里,也都有了许多现代的建筑。非常漂亮的藏式门窗都安装着钢筋铁条和防盗门,尤其是那些穿街绕巷的电线杆子和电线,给这座美丽的城市添了许多纷乱的线条。  我跟在钟叔叔的后面去找云南会馆,在街头的转弯处,我们还看见了一座清真寺,钟叔叔告诉我,当年许多来自西北的回族马帮都到这里来做礼拜。我走上前去,推开清真寺的铁门,看见阳台上坐着几个甘肃人,他们带着白帽子,我向他们问好,他们也向我抚胸问好。哦!拉萨原来是一个多民族共同生存的城市。  在走完了大街小巷之后,我们找到了云南会馆,这座三四十年代位于拉萨河边的古驿馆已经淹没在鳞次栉比的民居建筑群当中。当年一进几院的云南会馆,变成了帕那旭居委会的房产。钟叔叔指着周围的环境对我说:“我50年代来到这里的时候,这边还是河滩,许多马帮还在这边的河滩上烧火做饭。云南会馆门前也有马圈,这个里面还供着云南的少数民族的神像,门口还有个石碑,碑上刻着哪家商人捐了多少钱盖这个会馆,或者捐助修坟地、办活动,因为许多云南商人在这里去世后都埋在拉萨。”钟叔叔还说:“你们白族人是很了不起的,当年,白族商帮永昌祥的茶叶整个拉萨城的老百姓都喜欢,还有鹤庆的白族商人张家,他们家有个姑娘就在这里守云南会馆,后来张家败落了,这个女孩嫁给了一个中甸人,一直留在拉萨,活到了快90岁,前几年死了……”  跟在钟颖老人的身后,穿行在八廓街古老的巷子里,我的眼前浮动起一幕幕茶马古道上最繁华时期的商旅世家争奇斗艳的生活场景和形形色色的英雄豪杰,我为我们少数民族在历史上有如此开阔的生存视野而感动。听着钟叔叔的话语和爽朗的笑声,我从心里深深地敬佩这位老人,敬佩他如此关心留意这茶马古道的历史,敬佩他记忆的清晰和对茶马古道充满感情的描述。我在心里想,他就是我的老师,千千万万个像钟叔叔一样的民族乡亲,就是我创作的源泉,我永远不能离开这些人。  2002年3月11日西藏工商局二楼(晴)  在二楼的一间办公室,西藏工商局的几个同志看了我的介绍信,非常热情地接待了我。他们知道我要了解西藏商业史上的一些情况,就告诉我,在工商局的档案里有一些早年云南商人在拉萨留下的记录,但是仅只是一些简单的商号名称和营业额。在工商局同志的热心帮助下,我看到了40年代在拉萨经营的许多商家的资料,包括当时西藏对外贸易和外商情况,尼泊尔、印度、锡金、不丹商人在此的经营情况;我还看了一些西藏手工业调查统计表,同时在一本叫做《西藏的商业与手工业调查研究》的书籍中,我找到了云南、四川、青海、新疆和内地许多大商家在此经营的记录,这些资料为我构建40年代拉萨的商业背景提供了非常宝贵的依据和创作空间。  下午,去西藏交通局,想查一些关于西藏交通史上的资料。经交通局的同志介绍,我在拉萨图书城买到一本由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的《西藏古近代交通史》。深夜,我沉醉在这本《西藏古近代交通史》所描述的情景中,并且找到了茶马古道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天快亮了,我必须睡一会儿,头疼极了!    

  2002年3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