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55-二鬼子李富贵:晚清版鹿鼎记-第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思前想后,司徒济民终于下定了决心,裹上李叔的棉衣,拿了个碗,揣着口琴,到街上试着去卖艺。一路上他还不停地对自己说:“我这不是要饭,这是卖艺。我这不是要饭,这是卖艺!”
找到行人最多的一条街坐下来,把碗放在面前,挑了一首伤感的曲子吹了起来,由于不用开口,所以做这一切比他想象中的要容易。那带有淡淡哀伤的曲调和新奇的乐器引来了路人的注意,人们纷纷被他吸引得转过头来,结果一个上午他就挣到了五文钱——和他扛半天麻袋的收入差不多。
就在司徒济民暗暗庆幸的时候,忽然他发现自己被几个比他更像乞丐的人围住了。只用了一秒钟,他就想明白了这是怎么回事,不过电视上欺行霸市的都是些恶霸,最不济也是些小混混,而被欺负的对象也总是一些身边带着妙龄美女的卖艺人,怎么要饭的里面也时兴这一套?既然故事的开头和电视里不一样,自然有人出来打抱不平的转折也没有出现,这里的结局是:司徒济民被狠狠打了一顿,口琴和钱都被抢走了,临走时众乞丐还丢下一句:“下次再在我们的地头上要饭,就打断你的腿!”
距离和“丐帮”的那场大战已经有两三个小时了,司徒济民没有回去吃饭。现在的他正坐在河边上,看着那平缓的河水发愣,有点想寻死,而在最后决定是否自杀前,他正在诅咒苍天:为什么,为什么把我弄到这个世界来?本来我有着幸福的生活,光明的未来,怎么说也是个大学生,虽然不是那么吃香,可搁20年前我这样的人也被称为“天之骄子”,没想到,搁150年前我竟然连要饭的资格都没有了!
就在他骂累了、开始冷静地考虑要不要死的时候,河对岸的一座建筑吸引了他的注意力。这座建筑使司徒济民想起这个时代有这么一类人:他们吃香的喝辣的,横行乡里,无恶不作,最重要的一点是,想要成为这种人几乎不需要任何条件,既不需要有显赫的身家,也不需要有过人的能力。终于,已经走投无路的司徒济民抬头冲天上吼道:“你想玩死我是吧?好,我们就看看究竟谁玩谁!”
原来那座建筑,是一座教堂;那一类人,自然就是“二鬼子”了。
擦了擦伤口,洗了一把脸,把李叔的棉衣脱下来,再把衣服整了整,司徒济民下定决心向那座教堂走去,他要去推动那时空之轮!
强打精神一头冲进教堂,看见一个“老外”正用吃惊的眼神看着自己,司徒济民二话不说,一下扑过去把他的腿抱住哭诉道:“仁慈的父啊,请饶恕我这个罪人吧!万能的主啊,请拯救我这个迷途的羔羊吧!”想到这些天自己的遭遇,这一哭就再也停不下来了,接着他就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向“老外”哭诉了自己早已编好的经历。这个时候,那个神父才从第一时间的震惊中清醒过来,他来到中国将近有五年了,像这样哭着喊着要入教的人他还是头一次遇到。以往他又是送面粉又是布道,还给人免费看病,结果都找不到几个人对天主教感兴趣,绝大多数中国人竟然是哪怕病死也不让他治病!神父瞅了瞅眼前这个人,看他的穿着还不错,虽然很脏,不过这也是见怪不怪了,起码他衣服上没有补丁,一身的短打扮证明他没有受过什么教育,从脸上的伤来看,最近吃过不少苦,总的来说,这是个令人满意的入教发展对象。此人的情绪很激动,嘴里还在咕噜着什么,在中国他很少看到这样情绪化的人,以前总是只能看到一张张麻木的脸——嗯,等他平静下来,应该让他来到主的怀抱!
等司徒济民把编好的故事说完并收住了眼泪,“老外”终于开了口:“你好,亲爱的兄弟,我叫彼得,你叫什么名字?”
就在“司徒济民”这个名字脱口而出之前,司徒犹豫了,虽然来这之前他对自己发誓,为了现世的成功,他可以抛开以前所有的东西——包括正义、自由、荣誉等一切价值。不过,真的等到要这么做时,他还是顿了一下,让自己的名字作为汉奸的代名词流传下去吗?让祖先的姓氏因自己而蒙羞?
“我姓李,叫富贵。”最终,他还是决定使用化名,好了,将来他欺压乡邻也好,强男霸女也好,卖国求荣也好,都和司徒济民没什么关系了,那些都是“李富贵”干的了。
“亲爱的兄弟,刚才你的话说得太快,我没怎么听清,能不能请你再讲一遍?”彼得略带歉意地说道,他对于自己的汉语听力一向很有自信,不过,刚才“李富贵”三个字说得实在太含糊,而彼得也连连走神。
于是,李富贵只好把身世重新讲了一遍:他的母亲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简直可以算一个圣徒;而他的父亲是个坏蛋,母亲为了感化父亲而嫁给了他。生下他之后,父亲不允许自己的儿子成为基督徒,所以李富贵没有接受洗礼但是却从小接受了基督教的教育。三年前,善良的“天使”,也就是他的母亲死去了,而正处于青春期的他则被他那个坏蛋父亲引诱,犯下了罪。去年,他那个坏蛋父亲也死了——说这番话时,司徒济民不禁在心底忏悔:父母亲大人,请你们一定要原谅我,既然你们现在还没有出生,大概不会太介意这种小小的诽谤吧?而这三年他吃尽了苦,昨天晚上他又在梦中见到了他的母亲,经过她的教诲,终于知道自己应该回到主的怀抱。这次复述李富贵尽量说得比较慢,同时加重了哀伤的语气,不过他没有哭,可是还没等他说完,神父彼得却已经泣不成声了。
最后,神父决定让李富贵住在教堂里,等下一次弥撒就为他施洗礼,在教堂里李富贵先负责打扫工作。第二天,他编借口说神父不应该过多做世俗的事情,便把买菜的工作也抢了过来,虽然身体还有点虚弱,但感冒开始的那股劲头算是过去了,咬咬牙做这些普通的工作还是没问题的。菜市并不远,李富贵很快把菜买了回来,把剩下的钱还给神父,神父听了李富贵算的账,开口说:“亲爱的李先生,你买的菜真便宜啊!”听了这话,李富贵的脸一下就红了——该死,这个“老外”怎么会这么精明?本来我也不打算第一次买菜就贪污的,可李叔那边等米下锅啊。
“你看,你买这么多萝卜只用了两文钱,我以前起码要用五文,这萝卜也比我买得好,不知道为什么,我买回来的菜看起来总是不太新鲜。”
虽然把心头的石头放下了,可李富贵还是暗骂自己一句:该死,为什么只加了他一倍的价钱,早知道他这么傻,我起码要收他四文,又得实惠又受表扬!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李富贵过得很平淡,除了本职工作之外,还经常背背《圣经》,因为作为一个虔诚的教徒,如果不能时不时甩两句圣经出来就不太像话了。结果,没几天彼得就惊奇地发现这个李先生不但可以引用《圣经》,甚至有时候还能冒出一两句英文圣经,当天晚上他就写信给上海的主教,汇报说自己发展了一个如此出色的教徒,信中把李富贵吹嘘得真是天上有地下无,当然,这一切都是在他本人的感召之下才完成的。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李富贵居然有了一点小小的名气。目前,他对自己生活的小环境还算满意,经过这么多事后,他确实需要舔一舔伤口,很难再有精力注意外面的世界那正在慢慢形成的风暴了。
《二鬼子李富贵》第一部分富贵发迹(三)
在身体完全康复的一个月后,李富贵决定回去看看李叔,上几次送钱去的时候都是白天,李叔都干活去了。之所以这么久才回去看看,主要是因为李富贵觉得做了二鬼子,羞于见人,可过了一个月,李富贵发现自己欺压乡邻的机会并不多——当然前几天用棍子报复了那几个乞丐不在此之列——也没做什么对不起祖宗的事,惟一值得一提的是,彼得喜欢收集古董,因为他对李富贵的“超强”采购能力有很深的印象,所以拜托李富贵没事就帮他找找。李富贵稍加试探就发现,这个“老外”对鉴别古董真伪一窍不通,这就应了一个古董贩子的话:“遇上这样的家伙,不卖给他假货那是上对不起祖宗、下对不起妻儿。”遇上这种情况,李富贵自然也不会跟他客气,才一个月就卖给他好几件假货。其实,李富贵自己也没想到,在那个时代造假的水平就已经那么高了,他也是完全分不清真假,惟一的办法就是往死里杀价,杀得下来就是假的,杀不下来,那多半就是真的了。从古董交易上李富贵猜到,彼得在中国一定还有别的秘密任务,不然凭他一个神父怎么会有那么多钱?不过李富贵现在不想管也没能力管这些事情,毕竟,那个时候的中国几乎如同不设防,被外国人渗透进来也是无可奈何的事。
李富贵推门进去的时候,李叔正在吃饭,感觉他瘦了一些:“李叔,病可好了?”
“啊,小哥啊,这些天你上哪去了?你身上还有病,可把我急坏了!”李叔并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反而是对李富贵嘘寒问暖。
“我……这段日子住在教堂。”一狠心,终于把话说了出来,不过,话虽然说出来了,身上却没有感到轻松,李富贵忐忑不安地等待着李叔的反应。
“噢,就是那个洋鬼子的地方吧,他对你好不好啊?”
看到李叔没有什么过激的反应,而且可以在第一时间明白教堂是什么,李富贵不觉一愣:“还好吧,那个老外傻傻的,不过人还不错。”
“那我就放心了。”
接下来的闲聊中,李富贵感觉轻松了很多,李叔看起来并不怎么排外,听到老外的那些趣闻后也跟着哈哈大笑。李富贵突然心头一动,想起彼得给他的另外一个任务,那就是尽力发展教徒。
“李叔,其实在你闲下的时候你可以休息休息,陪我到教堂坐坐,将来会有好处的,其实也不要你做什么,只要坐在那里就行。”一说到这个方面的事,李富贵就开始有点结结巴巴的了,就好像自己是个搞非法传销的,正准备第一次坑自己的亲友。
听了这些话,李叔面容一正,双目中精光一闪而逝:“小哥,从我第一次见你,就发现你不是平常人,你放心,只要是你要做的,我一定都会支持你。”
心头一震,李富贵感觉到鼻子有点发酸,的确,自从认识以后,李叔一直在无条件地支持自己,除了自己的父母,李富贵还不记得有谁能够无条件地为自己付出。不过,刚才李叔的神情又让他感到一丝疑惑,看来他也有一段不为人知的过去啊。
日子一天天无聊地过去,李富贵在这里人生地不熟,发展信徒当然困难重重,幸好李叔帮他带了两个人进教堂,让他在彼得面前挣了面子。这天,李叔给李富贵带来了一个消息:码头上的几个老板联合起来压低了码头工人的工钱,有些工人正在闹事。李富贵立刻觉察到,这倒是一个在地方上展现自己力量的机会。不过,插手之前先要确认一下这个码头有没有帮派势力,上次被乞丐痛打的教训还记忆犹新,那些黑帮才不管你有没有外国人罩着,他们只会打闷棍、捅刀子。问过李叔才知道,这个码头是漕帮的地盘,不过他们主要对船管得严一些,对码头工人只是偶尔在打架的时候会找他们去客串一下,没有什么正式的关系。
漕帮、商人、官府、工人,李富贵顺着这些人的关系想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满眼血丝地爬起来,不过心里已经有了一个计划。
李富贵一大早就到码头上找到正在干活的李叔,要他带着自己去拜会漕帮在本地的头目。路上李叔把漕帮的情况跟李富贵详细讲了一下,原来漕帮在本地只有一个小头目,叫做王猛,人还算讲道理,手下管着十个人。
漕帮的地方很好找,像这种大帮派可以说是公开办公的。那地方也不大,进去后李叔为他介绍了这位大哥,李富贵赶忙把礼物递上去,因为自己从没见过黑社会人物,所以仔细打量了一下。除了神情剽悍之外,别的方面都很普通。带着一副谦恭的神情,李富贵把来意说了出来:首先,他摇身一变成了所有码头工人的代言人,然后向王猛大吐苦水,比如码头工人收入如何低啦,物价有多么的贵,小崽子们别提多能吃了,最后恳求漕帮出面调停,让那些商人不要减他们的工钱,不然,工人闹起事来可能对漕帮也会有影响。
王猛有点奇怪为什么码头工人没有派跟自己比较熟的人来,却派了这么个毛头小子,大概是因为他比较能说吧。的确,他的话时不时能说到自己的心里去,当然,能�